四川省泸州泸县2022-2023学年生物七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泸州泸县2022-2023学年生物七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泸州泸县2022-2023学年生物七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泸州泸县2022-2023学年生物七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泸州泸县2022-2023学年生物七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有着共同的祖先 B.都能够借助和使用工具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生殖方式不同2.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我市每年都对学生进行体育水平测试.当你进行测试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体内何种物质的氧化分解()A.脂肪 B.葡萄糖 C.蛋白质 D.维生素3.小悦家的狗受伤了,它不断用舌头舔伤口,伤口很快愈合,这是因为狗的唾液里含有()A.抗原 B.抗体 C.溶菌酶 D.白细胞4.下表是某人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78210.030.070.9在呼出气体中的含位(%)781641.10.9A.人体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B.从呼吸系统排山的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C.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消耗了氧D.呼出气体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是由肺泡产生的5.小明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不可以给爸爸和小明输血。爸爸、妈妈、小明三者的血型可能是()A.爸爸O型,妈妈AB型,小明B型B.爸爸O型,妈妈A型,小明B型C.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B型D.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A型6.10年前某市有一条绿化非常好的街道。炎热的夏日,人们走在绿阴道上,觉得心旷神怡,而今由于街道扩展,原来的绿化带被毁,而新的绿化带又没有成长起来,结果人们都不愿意在炎热的无遮的街道边走了。这说明森林能(

)①遮阳光

②释放氧气

③调节气候

④白天能释放CO2

⑤晚上能产生氧气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⑤7.下图所示为人体的部分消化器官,其中消化道的组成不包括()A.① B.② C.③ D.④8.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某同学参加体育测试,妈妈为他准备的午餐食谱为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从平衡膳食的要求看,你认为还应添加()A.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炒野兔肉9.“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观光周”的首夜,成千上万的人们聚集在水城广场观看烟火,只见许多远距离观看的人,有的张口,有的掩耳闭嘴,这样做可()A.防止听觉中枢受到损伤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C.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以防止鼓膜受损D.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10.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A.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B.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C.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 D.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11.运动会比赛前,小景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此时她体内含量增多的激素主要是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性激素 D.生长激素12.骨髓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癌变13.下列有关神经元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到刺激立刻产生感觉B.神经元能对体内环境变化作出反应C.受到刺激能产生收缩D.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14.下列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激素是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15.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这与心室及心房各自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16.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A.左心房和左心室 B.右心房和右心室C.左心房和右心室 D.右心房和左心室17.某失明者,经检查其眼球的结构是完好无损的,但是他却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其发病部位可能是()A.晶状体B.视网膜C.玻璃体D.视神经或视觉中枢18.下列实例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泪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B.皮肤的屏障作用C.人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 D.白细胞吞噬病原体19.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A.通过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B.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C.通过汗腺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D.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20.由于外伤造成动脉损伤比静脉损伤更危险,其原因是A.动脉内血压高、血流速度快 B.动脉内血液含营养物质多C.动脉内血液含氧比较多 D.动脉管壁厚不易愈合21.下图1为肾单位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曲线,图2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部位Ⅱ中的葡萄糖浓度从0.1最终降为0,是因为该部位的________作用。以此推断,部位Ⅱ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_。(2)若尿检后发现尿液中出现血细胞,最可能是因为图2中的[]__________发炎,造成其通透性增加,血液流经此处,发生过滤作用时,血细胞也随着进入[]_________中形成原尿。(3)图2中血管⑥和血管①相比,血液中物质浓度明显减少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肾小管壁细胞朝向管腔的细胞膜具有毛刷状突起,这种结构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22.分析下面的资料(表中的数值为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种类水分有机物氮磷钾粪便>70%20%左右1.00%0.50%0.37%尿液>90%3%左右0.05%0.13%0.19%(1)人粪尿中的有机物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粪便和尿液中的成分,含有机物多的是___________。(3)在沼气池中,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的能量形成___________,可以杀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

现在类人猿是指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和猕猴。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详解】A、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类人猿与人类都能够借助和使用工具,C、类人猿只会使用天然工具或制造简单的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出较复杂的工具,故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故ABC都不符合题意。D、类人猿与人类的生殖方式不同没有多大区别,故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人和类人猿的区别。2、B【解析】试题分析:维生素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的最终消化产物的葡萄糖,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葡萄糖提供的;脂肪常作为人体储备能源的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3、C【解析】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组成功能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详解】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死亡。狗用沾满唾液的舌头舔伤口,能使伤势有所好转。原因是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能够杀死侵入伤口的病菌,从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里有溶菌酶,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4、C【解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详解】A、人体吸入气体的气体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二氧化碳约占0.03%,因此吸入的气体大部分是氮气,而不是氧气;呼出气体中氧气约占16%、氮气约占78%,二氧化碳约占4%,因此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是氮气,而不是二氧化碳,错误。B、氮气不参加呼吸作用,不属于代谢废物,错误。C、从表中可以看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这是因为外界气体进入肺泡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全身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正确。D、全身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呼出气体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错误。【点睛】掌握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5、A【解析】试题分析: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A、如果爸爸O型、妈妈AB型、小明B型,则爸爸可以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明输血,符合题意。B、如果爸爸O型、妈妈A型、小明B型,则小明不能给妈妈输血,C、如果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B型,则爸爸不能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不能给妈妈输血,妈妈既能给爸爸输血又能给小明输血,D、如果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A型,则爸爸不能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不能给妈妈输血,妈妈既能给爸爸输血又能给小明输血,故B、C、D都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型的分类。点评:此题较新颖,稍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6、B【解析】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森林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森林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方面来切入。【详解】绿化带高大树木的树冠,有遮阳光的作用,减少阳光直射,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还能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大气湿度,维持生态平衡。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机物,并释放大量的氧气,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和自身的呼吸需要,而且是动物与人的食物来源和氧气来源。在晚上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还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森林④白天能产生氧气、⑤晚上能释放CO2。这说明森林能①遮阳光、②释放氧气、③调节气候。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7、A【解析】

(1)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食物残渣。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2)图中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①肝脏、②胃、③小肠、④大肠,据此解答。【详解】A、①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不属于消化道,A符合题意。B、②是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有暂时储存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是消化道的组成部分,B不符合题意。C、③是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消化道的组成部分,C不符合题意。D、④是大肠,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属于消化道组成部分,D不符合题意。【点睛】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8、C【解析】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馒头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含有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黄瓜。9、C【解析】

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影响听力,我们要注意耳朵的保健。【详解】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鼓膜内外气压相等(因为咽鼓管使咽与中耳内部相连通),避免对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保护耳的防范措施。10、C【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输血的原则。解答时可以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缺少的血液成分方面来切入。【详解】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创伤性出血失去的是全血,是血的总量减少,因此应该输入全血。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血小板减少症,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以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的能力,促使止血,所以输入浓缩血小板悬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输血的原则。理解掌握输血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B【解析】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详解】肾上腺属于内分泌腺,能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激素的一种,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运动会比赛前,小景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此时她体内含量增加的激素是肾上腺素。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肾上腺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12、B【解析】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详解】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产生的血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红细胞具有运输功能、白细胞具有防御保护功能、血小板具有止血凝血功能,这个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故选B。【点睛】理解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13、D【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其功能是受到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14、D【解析】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详解】A、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与血糖调节无关,A错误;B、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不能治疗糖尿病,B错误;C、甲状腺激素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不能治疗糖尿病,C错误;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是注射胰岛素制剂,D正确。故选:D。【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治疗糖尿病的方法。15、C【解析】A.心室是血液循环的起始点,心房是血液循环的终点,因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这与心室及心房各自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说法正确;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说法正确;C、身体中大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动脉中,没有瓣膜,C错误;D、小肠内表而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D正确。16、A【解析】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详解】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流的是静脉血;因为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经肺循环后流回心脏的左心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开始体循环,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经体循环流回心脏的右心房。如图所示: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联系血液循环的途径来考虑。17、D【解析】

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详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如果眼球结构完整,视神经或者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仍然可以导致失明的。视神经发生病变使物像的刺激传递不到大脑,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不能形成视觉。【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18、C【解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注射的疫苗属于病原体,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详解】泪液中溶菌酶可以使病菌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皮肤对各种病菌的屏障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人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是利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注射的疫苗属于病原体,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C符合题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不符合题意。【点睛】区分两种免疫主要看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形成。19、A【解析】

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有关知识点.回答此题要明确排泄的三个途径以及排泄和排遗的不同.【详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故A符合题意。【点睛】掌握排泄的途径和主要途径,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20、A【解析】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血管壁比较厚,弹性大,血液流速快,压力大。静脉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到心脏,血管壁比较薄,弹性小,血液流速较慢。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小血管,此类血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流速极慢,利于进行物质交换。【详解】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血管壁比较厚,弹性大,血液流速快,压力大;静脉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到心脏,血管壁比较薄,弹性小,血液流速较慢;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小血管,血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流速极慢,利于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由于外伤造成动脉损伤比静脉损伤更危险,其原因是动脉内血压高、血流速度快,出血时血呈喷射状喷出,危险极大。故选A。【点睛】关键是明确动脉血压力高而流速快,血呈喷射状喷出,危险极大。21、重吸收⑤肾小管④肾小球③肾小囊(或肾小囊腔)尿素、氧气、无机盐增大重吸收的面积【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3)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4)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5)图2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球、⑤肾小管、⑥肾静脉。【详解】(1)“图1中,部位Ⅱ的葡萄糖浓度从0.1最终降为0”,是因为该部位发生了重吸收作用,肾小管重新吸收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以此推断,部位Ⅱ相当于图2中的⑤肾小管,“在此过程中,除葡萄糖外”,还包括大部分水及部分无机盐。(2)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