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_第1页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_第2页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_第3页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_第4页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笔记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中华文明摇篮原始农耕时代(新石器时代)1.起始:距今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学会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2.中华先民的农业特点:南稻北粟3.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人类文明开始的重要标志。4.阶段特征:从前期的原始平等到后期社会分化。5.中华上古文明遗址分布及特点: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下游为文明核心区。中华文明的起源对神话传说地解读:1.有大量虚构和夸大的成分,并不完全可靠。2.作为先民的集体记忆,蕴含着大量人类早期社会的重要信息,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第二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种可以合法使用暴力治理社会的权力运作机构。国家产生的背景:生产力地发展,出现剩余产品,贫富分化地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对外战争地频繁发生。文献中的夏时间:用岁四百七十一年空间:洛汭及伊汭间王朝(国家)特征:“天下为家”的社会取代“天下为公”的社会。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有国家机构和国家机器(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生产状况:金石并用时代考古中的夏时间:2000BC左右空间:河南偃师二里头王朝特征:1.宫殿式建筑2.青铜器和玉器主要为礼器生产状况:进入青铜时代,工具以石器为主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甲骨文有什么重要的价值?1.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古文字2.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状况,为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什么商朝的历史能够成为“信史”商朝因为文献、考古、甲骨文多重印证成为信史,商朝是有直接文字记载第一个王朝。青铜时代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商朝青铜文明的特点:1.数量大,品种多,制作精美。2.以礼器为主,象征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3.被赋予沟通天地、支持政治的功能。商朝概况:商朝的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商朝的地位:有直接文字记载第一个王朝商朝的都城:河南安阳商朝的国家体制:内外服制度第四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公元前1046年,商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hao4),史称“西周”。周朝分邦建国体制的特点1.以分封同姓诸侯为主,有鲜明的宗法的色彩。2.依据宗法制的原则,呈现层层分封的特点。周朝分邦建国体制的作用1.封国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2.分封初期提高了王权地位,巩固了王权。土地制度井田制周公创立的“礼乐制度”礼:从习俗仪式发展到社会规范。礼的作用:规范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显示长幼亲疏(宗法关系)、尊卑贵贱(政治等级)之间的身份差异。乐(舞乐)的作用:激发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团结。周朝政治思想上的重大转变——“敬天保民”思想1.从对天的信仰转变为对德的追求。2.从关注神鬼到关注人事和民生。第五课社会变革与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大变革的具体表现经济:生产力的变革: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使用土地制度的变化:井田制变为了土地私有制阶级关系的变化:自耕农和新兴地主产生社会:社会风气的变化:礼崩乐坏、追逐利益,实力竞争政治:各国政策的变化: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变法国家格局的变化:封邦建国体制到中央集权大一统文化:思想文化的变化:学术下移、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背景1.社会的动荡、变革与转型时期2.士阶层的崛起百家争鸣的影响1.世界古代学术史上最灿烂的一页2.是中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儒家创始人:孔子主要观点:1.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为仁。3.德:伦理道德规范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评价:1.具有保守主义倾向2.具有维护统治的作用3.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传承发展: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战国):熔礼、法于一炉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战国)1.肯定和赞扬社会变革。2.提倡法治、反对贵族特权3.主张君主集权制。4.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激进的功利主义者。影响:积极:1.适应时代需要,受到统治者欢迎。2.促成统一完成。消极:1.专制独裁、严刑峻法,容易激化矛盾。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春秋)《道德经》1.道为世界之本源。2.无为而治。3.退回到“小国寡民”的世界。4.朴素辨证法思想。影响:1.有利于缓解各种社会矛盾。2.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评价:1.消极避世的悲观倾向。2.高度智慧的辩证思想。第六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从列国纷争走向统一的条件:1.经济基础:生产力地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地加强。2.区域基础:各国的兼并战争,首先完成区域性统一。3.制度基础: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制度上趋同。4.统一力量:秦国后来居上,具备了统一的实力。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度: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家实力;废除世卿世禄: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奖励农耕:提高生产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奖励军功:加强军队战斗力什伍连坐:加强了对人民管理,有效行使政府权力行县制:加强了对人民管理,有效行使政府权力秦始皇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1.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2.三公九卿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郡县制度: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县下设立乡、里等组织。经济上:1.统一货币。2.统一度量衡。思想文化上:3.统一文字(小篆、隶书)。4.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巩固疆域上:1.建造驰道与直道,保证政令畅通。2.修长城,抵御匈奴。3.开边移民,充实边地。评价秦朝及其中央集权体制1.结束了列国纷争,首次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奠定了疆域的基础。2.统一的国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封建经济的发展。3.秦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4.过度专制集权容易激化阶级矛盾和政治腐败。第七课秦末农民起义秦王朝短命的原因:1.横征暴敛,滥用民力。2.严刑酷法,仁义不施。3.宫廷内斗,加速灭亡。4.六国臣民对秦缺乏认同感。大规模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安徽大泽乡。2.刘邦、项羽继起:公元前206年,灭亡秦朝。3.“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第八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汉朝初年1.国家体制: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郡国并行体制2.施行方式:宽简疏缓3.统治者身份:布衣将相4.统治思想:黄老思想5.结果:文景之治文景之治1.奉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黄老思想。2.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刑”,和戎勤俭的政策。3.形成“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景象。第九课汉武帝时代1.政治制度: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推恩令2.统治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疆域治理:打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管理西南4.政策效果:鼎盛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用1.以思想的统一促进国家的统一。(后面还有两条!)2.儒家思想积极有为,具有维护统治的作用。3.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加强集权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法1.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2.设立太学,教授五经,并从中选拔官吏。3.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由此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的主流意识。4.“儒表法里”的执政原则。巩固疆域的措施1.武帝三次大规模对匈奴战争,解决北方边患。2.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与中原的联系。3.设置河西四郡,加强对西域的控制。4.武帝之后,正式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5.在西南、东南、东北设置郡县,进行有效管理。第十课东汉的兴衰统治政策1.背景:常年战争,经济凋敝2.措施:废除苛法、轻徭薄赋、释放奴婢、文教治国等一系列“柔道”政策。3.影响:①使得经济得到恢复,出现“光武中兴”②使得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出现贫富分化、土地兼并问题东汉的地方豪强势力膨胀的表现1.拥有大庄园和依附农民,自给自足,非常富有。2.组建私人武装,称雄一方。3.把持地方舆论,成为名门望族。4.利用文化优势,数代为官,成为官宦世家。东汉衰亡的原因1.地方豪强势力膨胀,演变成为割据势力。2.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3.黄巾起义的打击。第11课割据与分立曹操能三分天下,成就霸业的原因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2.经济上:积极屯田(民屯、军屯),发展经济。3.用人:求贤若渴,广招贤才。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最终形成的标志开始于220曹丕废汉建魏,形成于孙权称帝。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结束于280年晋灭吴完成统一。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历史评价1.与先前的混战相比,局面相对稳定,利于经济恢复。2.三国都致力于本地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3.局部的统一和区域差异的缩小,为后来的大一统奠定基础。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情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特征1.继春秋战国时代之后第二次民族融合加速期。2.融合的主流是胡人汉化:学习农耕、采用中央集权制度、倡导儒学(北魏孝文帝改革)。3.具有双向融合的特征,取长补短,相互渗透(胡服、胡食、胡床、胡乐、胡舞)。孝文帝改革两个阶段的具体措施第一阶段: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第二阶段:全面汉化1.都城:迁都洛阳。2.习俗:汉服、汉话、汉姓、汉婚。3.政治: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4.文化:尊崇孔子,实行礼制,以孝治国。迁都原因1.政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2.地理: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3.经济: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民族融合的意义1.民族融合缩小了民族差距,增进了团结。2.为国家新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3.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活力。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隋朝与秦朝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1.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2.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3.都有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制度创新。4.都有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工程。5.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为后来者所吸取,都在之后出现了盛世。618年,唐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度的内容、职能和影响1.内容、职能:2.影响: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决策更为科学规范;若严格执行,对皇权有一定制约。科举制度1.概念: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人才。2.考试内容:明经科:儒家经典经书背诵。进士科:经史、策论、辞赋。3.演变:创立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善于宋朝,巩固于明清。4.影响和作用:(1)网络天下才俊,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流动。(2)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3)提高官员素质,促进教育文化。(4)影响自然科学发展,明清趋于僵化。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1.措施:(1)“存百姓”思想和宽政安民的措施。(2)广招贤才、知人善任。(3)居安思危、虚心纳谏。(4)刚柔并济的民族政策。2.表现:政治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