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件】走向生态文明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地理课件】走向生态文明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地理课件】走向生态文明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地理课件】走向生态文明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地理课件】走向生态文明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昔日矿山变公园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为贫困县的浙江省安吉县,利用当地矿产资源优势,走上工业立县之路。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但山秃、气浊、水浑却成了安吉新的烦恼。1998年,安吉具开始整治污染企业和矿山,走上生态立县之路。如今的安吉,呈现一幅青山绿水、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安吉为什么要从工业立县转向生态立县?安吉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个案还是一种时代潮流?0102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01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影响的程度,受技术条件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共同影响。

回顾人地关系思想史社会阶段主导产业资源基础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发展史采集渔猎时代采集、狩猎依附自然对自然的破坏较小且发生在局地农业社会发展史农业社会时期种植、养殖半依附自然对自然的破坏有限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在古代中国,逐步形成因地制宜地主动适应和保护自然环境等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封山有林、定期开禁、保护生有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这一时代,尽管也出现一些环境问题,但是总体上呈现出基本和谐的人地关系。管仲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54年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古代人地协调和因地制宜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工业社会发展史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在全球尺度上改变自然环境工业社会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史社会阶段主导产业资源基础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社会采集、狩猎自然植物、动物对自然的破坏较小且发生在局地依附自然农业社会种植、养殖作物、驯化动物、土壤、气候对自然的破坏有限,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半依附自然工业社会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矿产资源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在全球尺度上改变自然环境征服自然下图示意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太阳神正在接受朝拜。据此完成1~2题。1.石碑所反映的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的()A.原始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生态文明时期2.这幅石碑反映出当时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A.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B.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C.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D.人类正谋求与环境协调发展AA例题:在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据此完成3~4题。3.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A.原始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后工业化时期4.下列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依赖环境,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征服自然,人地矛盾激化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BC下图为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若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下列判断合理的有①甲——土地②乙——劳动力③丙——资本④丁——科技进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6.下列关于图示社会发展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有()①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较小②农业文明时期土地质量取决于土地区位和用途③工业文明时期主导经济增长的要素是科技进步④生态文明时期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DC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据此完成7~8题。7.下列行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的是()A.购物时使用廉价的塑料袋B.就餐中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位置D.上下班尽量使用公共交通8.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符合()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人定胜天的观点C.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D.天人相关论的观点AC角色一:原住民我们是否应该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迁移到城市去?角色二:政府官员保护森林、照顾贫民和偿还债务,哪一项才是我应最先处理的问题?角色三:伐木商人我应该继续采伐,还是在已被伐林的土地上种植树木?在同一环境事件中,为什么不同的人物或角色会持有不同的观点?那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环境价值观呢?思考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案例分析浙江省安吉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曾经的安吉现在的安吉安吉为什么要从工业立县转向生态立县?你能说出安吉模式的主要特征吗?思考安吉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要从工业立县转向生态立县。生态为本、农业为根,建设安吉美丽乡村;产业联动、三化同步,打造绿色产业链条;依托环境,融入文化,发展壮大休闲农业;创建品牌,树立形象,提升美丽乡村美誉度;乡村美丽、农民幸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安吉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个案还是一种时代潮流?思考目前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安吉县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是时代潮流。活动:比较被动屋与主动屋视频|被动屋与主动屋传统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发展。点击播放视频和主动屋相比,被动屋主要有哪些减少能耗的途径?思考提示:从被动屋的设计理念、墙面材料、建筑结构方面思考。依靠建筑本身的合理设计和合适的材料,就能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满足冬暖夏凉的要求,不需要再安装空调和暖气,减少了能耗;利用高性能玻璃,在连接点上减少热能损失,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热传导损失减少;设置可控室内通风装置,把过滤后的新鲜空气通入屋内,将室内废气排出。你还能举出其他体现生态文明的生产或生活方式的实例吗?思考绿色工业如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绿色农业如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中国镇江“稻蛙共作”模式;绿色建筑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香港的零碳建筑等。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02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强调A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B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C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落实人地和谐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具体措施02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你能说出一些生产方式绿色化的示例吗壹生产方式绿色化示例视频|江苏镇江生态农业“稻蛙共生”绿色农业案例之一。点击播放视频11.(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中学高二期中)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稻田内放养青蛙,稻田四周围起1.7米高的挡板,稻田上空拉起防鸟网(防止青蛙的天敌捕食青蛙),稻田田埂四周种植黑豆、秋葵等农作物。这是镇江新区天泽生态农业园实验的“稻蛙共作”有机水稻种植新模式。材料二右图为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分布图。(1)简述“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主要优点。(2)分析“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在江苏省南部值得推广的现实意义。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防止环境污染;废弃物循环利用,提高农产品的利用价值;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江苏省地处长江下游地区,苏南地势低洼,积水较多,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水稻病虫害是水稻种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已显露出较好的经济效益。视频|广东南雄市生态工业绿色工业案例之一。点击播放视频下图为以沼气为纽带的西藏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4~5题。4.西藏发展此种清洁生产模式的有利条件是(

)①农牧区沼气原料充足②地形复杂多样③年平均气温较低④太阳能、地热能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此模式有利于(

)①延长沼气产业链,促进当地轻、重工业协调发展②逐步实现能源替代,促进高原植被的恢复③防治农业环境污染,推进绿洲农业进一步发展④生产绿色食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DD视频|香港零碳建筑绿色服务业案例之一。点击播放视频你身边生产方式的绿色化程度怎么样?你能想到什么改进措施?思考提示:结合实际回答即可。生产方式绿色化改进措施可从生产过程清洁化、节约利用资源、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分析。你能说出一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示例吗貮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变废为宝探究活动快递包装的“绿色化”谈一谈自己家对快递盒、快递袋的处理方法。废弃的快递包装可能带来哪些主要问题?谈谈解决措施。思考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自学窗可持续发展经典读物—《我们共同的未来》从自学窗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呢?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人类社会长远发展。总结走向生态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态社会(2020·浙江杭州市·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二期中)“畜——沼——果”农业生产模式是沼气池与养殖业、林果业等紧密联系的开放式系统,是一种循环农业模式。读“畜——沼——果”模式图,完成6~7题。6.该农业生产模式可能位于我国()A.甘肃省B.山西省C.浙江省D.黑龙江省(2020·浙江杭州市·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二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