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经济法》习题班_第1页
CPA《经济法》习题班_第2页
CPA《经济法》习题班_第3页
CPA《经济法》习题班_第4页
CPA《经济法》习题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CPA《经济法》习题班

第一部分《合伙企业法》

一、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P48-49)

1、特定债务

(1)对外

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

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

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

(2)对内

合伙人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以合伙企业财

产对外承担责任后,该合伙人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对给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

承担赔偿责任。

2、普通债务

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以及合伙

企业的其他债务,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的验资报告】(P140—141)

(1)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的,由公

司登记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

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吊销营业执照。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

果犯此罪并有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

期徒刑,并处罚金。

(2)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其出具的评估结果、验资或者

验证证明不实,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除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外,在其

评估或者证明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1)法律责任(超过2007年教材范围):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服

务机构未能勤勉尽责,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的,没收其业务收入,暂停或者撤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并处以业务收入1

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

撤销证券从业资格,并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损失赔偿(P257):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服务机构为证券的发

行、上市、交易等证券业务活动制作、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财务顾问

报告、资信评级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应当勤勉尽责,对所制作、出具的

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其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

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3)中国证监会的规定(P219):证券服务机构未勤勉尽责,所制作、出具

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除依照《证券法》及其他相关

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罚外,中国证监会将采取12个月内不接受相关

机构出具的证券发行专项文件,36个月内不接受相关签字人员出具的证券发行

专项文件的监管措施。

【上市公司出具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1)法律责任:

①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超过2007年教材范围),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

(年度报告、临时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等)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上30万元

以下的罚款。

②根据《会计法》的规定(P524—525),由县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

报,可以对上市公司处以5000元一10万元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3000元―5万元的罚款,对其中的会计人员,由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处“3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2)损失赔偿(P234):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在信息

披露中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

失的,发行人、上市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当与发行人、

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发行人、上市

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

责任。

二、有限合伙企业

1、劳务

(1)普通合伙人:可以劳务出资。

(2)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

2、法人

(1)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

(2)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可以成为有限合伙人。

3、对外转让出资

(1)普通合伙人: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

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2)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

转让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当提前30日“通知”(而非经同意)

其他合伙人。

4、出质

(1)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

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

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但是,合

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解释】⑴有限合伙人一般情况下“可以”出质,除非合伙协议事先“明

确禁止“;(2)普通合伙人的出质则必须经过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5、事务执行

(1)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如合伙企业授权甲执

行合伙企业事务,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

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考生应

注意8种情形不视为执行企业事务。

6、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1)合伙企业授权甲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

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为普通合伙人并与其交易的,该有限合

伙人对该笔交易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样的责任。有限合伙人未经授权以有限合伙

企业名义与他人进行交易,给有限合伙企业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该有限

合伙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私自转移或者处分合伙企业财产的,合伙企

业不得以此对抗善意第三人。

7、交易

(1)普通合伙人:一般情况下“不能”同本企业进行交易,除非合伙协议

事先“明确可以”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2)有限合伙人:一般情况下“可以”同本企业进行交易,除非合伙协议

事先“明确禁止”。

8、竞争

(1)普通合伙人:“绝对不能”从事同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2)有限合伙人: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事同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除非

合伙协议事先“明确禁止”。

9、部分

(1)普通合伙企业:合伙协议绝对不能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

伙人。

(2)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不得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但

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10、个人的债务清偿

(1)普通合伙人:合伙人的自有财产不足清偿其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的,

该合伙人可以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请求人

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2)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人的自有财产不足清偿其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

务的,该合伙人可以以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以

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11、丧失偿债能力

(1)普通合伙人:当然退伙

(2)有限合伙人:无须退伙

12、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1)普通合伙人: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人,普

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其他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该无民事行为

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合伙人只能退伙。

(2)有限合伙人:无须退伙

13、死亡

(1)普通合伙人:继承人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①继承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

一致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取得普通合伙人资格。

②继承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全体合伙人一

致同意,可以依法成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全体

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合伙企业应当将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额退还该继承

人。

(2)有限合伙人:无论其继承人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都可以依法

取得有限合伙人的资格。

14、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清偿

(1)普通合伙人

①所有的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所有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②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对入伙前、入伙后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

任。

③退伙的普通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

连带责任。

④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

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2)有限合伙人

①所有的有限合伙人均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的所有债务只承

担有限责任。

②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入伙前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

限承担责任。

③有限合伙人退伙后,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有限合伙企业债务,以

其退伙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承担责任。

④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

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15、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的事项

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的事项包括N条,不需要一致同意的事项包括:

(1)有限合伙人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有限

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但应当提前30日“通知”(而非经同意)其他合伙人。

(2)普通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

通知其他合伙人。

【相关链接】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可以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后

15日内指定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或者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

16、有限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

(1)有限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

(2)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

由合伙人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配;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

(3)有限合伙企业不得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但是,合伙协议另

有约定的除外。

17、善意第三人

(1)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私自转移或者处分合伙企业财产的,合伙企

业不得以此对抗善意第三人(买卖合同有效)。

(2)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

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

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质押合同无效)。

(3)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

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案例1】

甲、乙、丙、丁四人出资设立A有限合伙企业,其中甲、乙为普通合伙人,

丙、丁为有限合伙人。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发生以下事项:

(1)6月,合伙人丙同A合伙企业进行了120万元的交易,合伙人甲认为,

由于合伙协议对此没有约定,因此,有限合伙人丙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2)6月,合伙人丁自营同A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获利150万元。合

伙人乙认为,由于合伙协议对此没有约定,因此,丁不得自营同本合伙企业相竞

争的业务,其获利150万元应当归A合伙企业所有。

(3)7月,A合伙企业向B银行贷款100万元。

(4)8月,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普通合伙人乙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有

限合伙人丙转变为普通合伙人。

(5)9月,甲、丁提出退伙。经结算,甲从合伙企业分回10万元,丁从合

伙企业分回20万元。

(6)10月,戊、庚新入伙,戊为有限合伙人,庚为普通合伙人。其中,戊、

庚的出资均为30万元。

(7)12月,B银行100万元的贷款到期,A合伙企业的全部财产只有40万

7Uo

要求: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指出甲的主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并说明理由。

(2)根据本题要点(2)所提示的内容,指出乙的主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并说明理由。

(3)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甲清偿全部的60

万元?并说明理由。

(4)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乙清偿全部的60

万元?并说明理由。

(5)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丙清偿全部的60

万元?并说明理由。

(6)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退伙人丁清偿全部的60

万元?并说明理由。

(7)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戊清偿全部的60

万元?并说明理由。

(8)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庚清偿全部的60

万元?并说明理由。

【案例1答案】

(1)甲的主张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有限合伙企业

进行交易;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2)乙的主张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营或者同他人合

作经营与本有限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3)债权人B银行可以要求甲清偿全部的60万元。根据规定,普通退伙人

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债权人B银行可以要求乙清偿全部的60万元。根据规定,普通合伙人

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

带责任。在本题中,乙应当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银行

贷款)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5)债权人B银行可以要求丙清偿全部的60万元。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

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

限连带责任。

(6)债权人B银行不能要求丁清偿全部的60万元。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

退伙后,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有限合伙企业债务,以其退伙时从有限合

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承担责任。在本题中,由于有限合伙人丁在退伙时,从合伙

企业分回20万元,因此,债权人B银行只能要求丁清偿20万元。

(7)债权人B银行不能要求戊清偿全部的60万元。根据规定,新入伙的有

限合伙人对入伙前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解释】有限合伙人戊仅以自己在入伙时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最多自己

30万元的出资血本无归,不用再掏钱了)。

(8)债权人B银行可以要求庚清偿全部的60万元。根据规定,新入伙的“普

通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第二部分有限责任公司

1、注册资本

(1)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

(P115)o

(2)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

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3万元),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

内缴足(P115)o

2、出资

(1)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

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P108)。

(2)股东不按照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

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P115)。

(3)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

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

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P115)。

【解释】发起人股东的这一资本充实责任是法定责任,不得以发起人协议的

约定、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大)会决议免除(P115)。

【相关链接1】保证人对债务人的注册资金提供保证,如果债务人的实际投

资与注册资金不符,或者抽逃转移注册资金的,保证人在注册资金不足或者抽逃

转移注册资金的范围内承担“连带保证责任”(P282)。

【相关链接2】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

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P189)O

(4)抽回出资(P115)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公司“成立”前,可以抽回出资;在公司成立后,不

得抽逃出资。

【相关链接】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

责令改正,处以虚假(抽逃)出资金额5%—15%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2%—

10%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5)股权的对外转让(P120)

①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②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

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

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③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

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

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④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公司章程

(1)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P114)。

(2)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

理”担任(P108)o

(3)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P117)。

(4)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3年,连选可以连任

(P117)o

(5)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

除外(P117)o

(6)一般情况下,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

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可以事先

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P116)。

4、股东会

(1)首次股东会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P117)。

(2)临时股东会的召开条件(P116)

(3)股东会的特别决议(P117)

下列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①修改公司章程

②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

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

④变更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4)对外担保(P105)

公司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决议。接受担保

的股东或者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

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大于1/2)通过。

(5)异议股权的回购请求权(P12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

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①公司连续5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5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法律

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②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③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

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60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

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决议的无效、撤销(P106)

①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②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

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

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5、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原则(P106)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

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6、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P129)

(1)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而非董事会)同意,与本公

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解释】如果公司章程事先有规定,或者事先经股东会同意,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同本公司进行交易。

(2)未经股东会同意,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上述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给公司

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监事会收

到股东的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

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股东有

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P130)。

【案例1】(2006年)

甲、乙、丙拟共同出资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并共同制

定了公司章程草案。该公司章程草案有关要点如下:

(1)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600万元。各方出资数额、出资方式以及缴付出

资的时间分别为:甲出资180万元,其中:货币出资70万元、计算机软件作价

出资110万元,首次货币出资20万元,其余货币出资和计算机软件出资自公司

成立之日起1年内缴足;乙出资150万元,其中:机器设备作价出资100万元、

特许经营权出资50万元,自公司成立之日起6个月内一次缴足;丙以货币270

万元出资,首次货币出资90万元,其余出资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年内缴付100

万元,第3年缴付剩余的80万元。

(2)公司的董事长由甲委派,副董事长由乙委派,经理由丙提名并经董事

会聘任,经理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公司召开股东会会议时,出资各方行使

表决权的比例为:甲按照注册资本30%的比例行使表决权;乙、丙分别按照注

册资本35%的比例行使表决权。

(3)公司需要增加注册资本时,出资各方按照在股东会行使表决权的比例

优先认缴出资;公司分配红利时,出资各方依照以下比例进行分配:甲享有红利

25%的分配权;乙享有红利40%的分配权;丙享有红利35%的分配权。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公司成立前出资人的首次出资总额是否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并说明理由。公司出资人的货币出资总额是否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并说

明理由。甲以计算机软件和乙以特许经营权出资的方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分

别说明理由。甲、乙、丙分期缴纳出资的时间是否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并分别说明理由。

(2)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经理担任是否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并说

明理由。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各方在公司股东会会议上行使表决权的比例是否符

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3)公司章程规定增加注册资本时,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是否违

反《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各方分红比例是否

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案例1答案】

(1)①首次出资总额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

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在

本题中,三个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为110万元,未达到注册资本的20%。②货币

出资总额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的30%。在本题中,三个股东的货币出资额为340万元,超过了注册

资本的30%。③甲以计算机软件出资符合规定。根据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

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

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在本题中,甲以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出资符合规定。

乙以特许经营权出资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

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④甲、乙的出资期限符

合规定,丙的出资期限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

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

在本题中,丙的出资期限超过了2年。

(2)①法定代表人由经理担任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

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②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各

方在公司股东会会议上行使表决权的比例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

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3)①公司章程规定增加注册资本时,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不违

反公司法的规定。根据规定,一般情况下,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

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可以事先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

缴出资。②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各方分红比例符合规定。根据规定,一般情况下,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但是,全体股东可以事先约定不按照出资比

例分取红利。

【案例2】

甲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情况如下:

(1)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由A企业、B企业、C企业共

同投资于2006年1月1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A企业认缴的出资

为600万元,B企业认缴的出资为300万元,C企业认缴的出资为100万元。根

据公司章程的规定,A企业、B企业、C企业的首次出资额为各自认缴出资额的

25%,其余75%的出资在2007年7月1日前缴足。

(2)2006年2月,甲公司为A企业100万元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该担保

事项提交股东会表决时,A企业未参加表决,B企业赞成,C企业反对,股东会

通过了该项决议。

(3)2006年4月,甲公司采取欺诈手段,与乙公司签订了1000万元的买

卖合同,乙公司依约发货后,甲公司股东蓄意转移公司财产,以甲公司财产不足

为由拒绝支付乙公司的货款。债权人乙公司要求股东A企业清偿1000万元的债

务。

(4)2006年5月,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商标专用权,给甲公司造成了200

万元的经济损失。股东B企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丙公司赔偿损失。

(5)2006年6月,股东C企业拟将自己的全部出资对外转让给D企业,C

企业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A企业、B企业征求同意,但A企业、B企业自

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予以答复。

(6)2006年7月1日,甲公司股东会通过了公司分立决议,在股东会表决

时投反对票的B企业请求甲公司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但B企业与甲公司在

60日内未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

要求: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指出甲公司章程规定的股东出资期

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根据本题要点(2)所提示的内容,指出甲公司股东会对担保事项的决

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的内容,债权人乙公司要求股东A企业清偿

债务的主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4)根据本题要点(4)所提示的内容,指出股东B企业能否直接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并说明理由。

(5)根据本题要点(5)所提示的内容,指出C企业能否转让自己的出资?

并说明理由。

(6)根据本题要点(6)所提示的内容,指出B企业还可以采取什么行动?

并说明理由。

【案例2答案】

(1)出资期限符合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

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2

年内缴足。在本题中,甲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出资期限均符合规定。

(2)符合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的,必须经

股东会决议,接受担保的股东不得参加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

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在本题中,接受担保的A企业未参加表决,该决议经出

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3)符合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

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

承担连带责任。

(4)B企业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外的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监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C企业可以转让自己的出资。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向股东以

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

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

同意转让。在本题中,由于股东A企业、B企业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

未答复,视为同意转让。因此,C企业可以转让自己的出资。

(6)B企业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对股东会

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自股东会决

议通过之日起60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

会决议通过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3】

股东A、股东B和股东C共同投资设立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

2007年7月1日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甲公司的破产申请。管理人发现以下问题:

(1)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股东A以1000万元的设备出资,而股东A出资

时该设备的实际价值只有300万元。对此,乙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D、E

故意出具了虚假的验资报告。经查,乙会计师事务所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其

合伙人为D、E和F。股东A出资的问题被发现后,甲公司召开股东会会议,决

议该问题由股东A独自承担,其他股东不承担任何责任。

(2)为实施虚假破产,股东A、股东B和股东C自2006年4月1日起有计

划地隐匿、转移公司财产。

(3)甲公司董事王某未经股东会同意,自营同本公司相竞争的业务,获利

20万元,给甲公司造成了100万元的经济损失。

(4)甲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某利用职权从甲公司获取非正常收入40万元。

要求: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对于

股东A出资不实的行为,管理人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根据《公司法》的规

定,甲公司股东会会议对此作出的决议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根据《公司法》

的规定,乙会计师事务所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如

果乙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合伙人D、E和F是否

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并说明理由。

(2)根据本题要点(2)所提示的内容,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甲公司债

权人是否可以要求股东A、股东B和股东C承担甲公司债务?并说明理由。根据

《刑法》的规定,对于甲公司隐匿、转移公司财产的行为,相关当事人应承担何

种法律责任?

(3)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的内容,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对于董事

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4)根据本题要点(4)所提示的内容,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对于

财务负责人张某的行为,管理人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案例3答案】

(1)①对于股东A出资不实的行为,管理人应当要求股东A缴纳所认缴的

出资,收回的700万元计入债务人财产。根据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

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

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P189)。②甲公司股东会会议作出的决议无效。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

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

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发起人股东的这一资本充实责任是法定责任,不得以发起人

协议的约定、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会决议免除(P115)。③乙会计师事务所应承

担的法律责任:由公司登记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

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

证书,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犯此罪并有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处

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除能够证

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外,在其评估或者证明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P140

-141)o④合伙人D、E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F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根据规定,在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中,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

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P48)o

(2)①甲公司债权人可以要求股东A、股东B和股东C承担甲公司债务。

根据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

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P106)。②根据《刑法》

的规定,公司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

利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金(P189)。

(3)公司董事未经股东会同意,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

业务,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P130)o

(4)管理人应当追回财产,计入债务人财产。根据规定,债务人的董事、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从企业获取的非正常收入和侵占的企业财产,管理

人应当追回(P189)。

【案例4】

2007年3月,甲国有企业(以下简称“甲企业”)发布了拟转让其持有的乙

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的全部国有股权的产权转让公告,产权转

让公告期为10个工作日。该公告公布的乙公司截止2006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

有关财务资料显示:注册资本总额7000万元,其中股东甲企业持有4000万元出

资额,个人股东丙持有1000万元出资额,个人股东丁持有2000万元出资额。

从2007年3月至2007年6月,相关各方为实施该收购事宜进行的相关工作

如下:

(1)2007年3月,戊公司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有意收购甲企业转让的全

部出资额。戊公司向甲企业提出:戊公司拟受让甲企业持有的乙公司的全部出资

额;戊公司愿意向甲企业支付500万元定金,作为订立股权转让合同的担保。

(2)甲企业拟转让的国有产权,经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为8000万元。在产

权交易机构的挂牌价格为10000万元。甲企业经产权交易机构委托,对意向收购

方进行登记管理,在对包括戊公司在内的5家意向收购方进行登记后,将相关资

料交付给产权交易机构进行资格审查。4月22日,产权交易机构在对意向收购

方进行资格审查后,发现只有戊公司1家意向收购方符合条件,即通知甲企业与

戊公司可以以协议方式转让其持有的乙公司出资额。

(3)甲企业与戊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约定,股权转让价格为8000万元,

其中甲企业涉及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险等费用800万元从转让价款中先行抵扣,

如果戊公司一次付清全部转让价款,可给予95%的折扣;如果戊公司采取分期

付款方式,则首期付款不得低于总价款的20%,其余款项应当在2年内付清。

(4)由于戊公司最近1年内购买重大资产的金额超过了其资产总额的30%,

2007年4月30日,戊公司董事会发布公告,拟于2007年6月5日召开临时股

东大会对该事项进行表决。6月1日,持有戊公司5%股份的A股东向董事会书

面提交了临时提案,董事会以A股东的临时提案不符合法律规定为由表示拒绝。

在6月5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有的表决权为

18000万股,对该收购事项进行表决时,赞成票为11000万股,反对票为7000

万股。

要求:

根据本题所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甲企业的产权转让公告期是否符

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甲企业受托对意向收购方进行登记管理是否符合有关

规定?并说明理由。由产权交易机构对意向收购方进行资格审查是否符合有关规

定?并说明理由。确定由甲企业以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所持乙公司出资额是否符

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2)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在甲企业与戊公司签订的股权转

让协议中,股权转让价格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甲企业的职工安置、

社会保险等费用从转让价款中先行抵扣的做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如戊公司一次付清全部款项,双方拟订的折扣方案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

由。戊公司分期支付转让价款的支付期限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3)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戊公司股东大会能否通过该收购事项?并说

明理由。如果甲企业与戊公司签订了书面定金合同,戊公司向甲企业交付了定金

后,戊公司股东大会未批准该收购事项,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戊公司是否有

权要求甲企业返还定金?并说明理由。

(4)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戊公司董事会拒绝A股东临时提案的做法是

否符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

(5)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在甲企业对外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在同等

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如果股东丙、股东丁均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应如何处理?

【案例4答案】

(1)①产权转让公告期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公告

期为20个工作日(P94)。②甲企业受托对意向收购方进行登记管理不符合规定。

根据规定,由产权交易机构负责登记管理,产权交易机构不得将对意向受让方的

登记管理委托转让方进行(P94)O③由产权交易机构对意向收购方进行资格审查

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产权交易机构要与转让方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对登记的

意向受让方共同进行资格审查(P95)。④协议转让方式符合规定。根据规定,经

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受让方的,可以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P95)。

(2)①股权转让价格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对经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意

向受让方而采取协议转让的,转让价格应按本次挂牌价格确定。在本题中,股权

转让价格应为本次挂牌价格10000万元(P95)O②甲企业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险

等费用从转让价款中先行抵扣的做法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

中涉及的职工安置、社会保险等有关费用,不得在评估作价之前从拟转让的国有

净资产中先行扣除,也不得从转让价款中进行抵扣(P95)。③双方拟订的折扣方

案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在产权交易市场中公开形成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

不得以任何付款方式为条件进行打折、优惠。④戊公司的分期支付期限不符合规

定。根据规定,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受让方首期付款不得低于总价款的30%,

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其余款项应当提供合法的担保,并应当

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向转让方支付延期付款期间的利息,付款期限不得超过1

年(P95)o

(3)①戊公司股东大会不能通过收购事项。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在1年内

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

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在本题中,戊公

司股东大会进行表决时,赞成票未达到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

(P126)O②戊公司无权要求甲企业返还定金。根据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

金作为订立主合同担保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

金。在本题中,当事人约定由戊公司向甲企业支付500万元定金,作为订立股权

转让合同的担保,因此,如果戊公司股东大会未批准该收购事项,戊公司无权要

求甲企业返还定金(P294)。

(4)戊公司董事会拒绝A股东临时提案的做法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单独

或者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10日前提出临时

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P124)。在本题中,A股东提交临时提案的时间不符合

规定,因此,董事会可以拒绝该临时提案。

(5)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

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

有规定的,从其规定(P120)。

第三部分上市公司

一、董事会(P125)

(一)会议制度

1、董事会会议每年度至少召开2次会议,每次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0日前

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

2、临时董事会的召开条件

(1)代表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提议

(2)1/3以上董事提议

(3)监事会提议

3、董事因故不能出席会议的,可以“书面”(不能口头)委托其他“董事”

(不能是非董事)代为出席,委托书中应载明授权范围。

4、董事会会议应有“过半数”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

(二)董事会的决议

1、决议通过方式

(1)一般事项

董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而非出席)董事的“过半数”(>1/2)通过。

(2)关联交易(P126)

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

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

“无关联关系”董事出席即可举行,董事会会议所作决议须经“无关联关系”董

事过半数通过。出席董事会的无关联关系董事人数不足3人的,应将该事项提交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3)对外担保(P278)

上市公司应由董事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出席董事会的2/3以上董事审

议同意并做出决议。

2、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致使

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参与决议”的董事对公司负赔偿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

时曾表明异议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董事可以免除责任。

3、决议的无效、撤销(P106)

(1)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2)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

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

人民法院撤销。

二、股东大会

(-)会议制度(P124)

1、临时股东大会的召开条件

2、>>>>连续9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自

行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

3、临时提案权

(1)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10

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

(2)董事会应当在收到提案后2日内通知其他股东,并将该临时提案提交

股东大会审议。

4、股东大会不得对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

(二)股东大会的决议

1、一般决议(N条):>1/2

2、特别决议(4+1):工2/3

(1)修改公司章程

(2)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

(3)公司合并、分立、解散

(4)变更公司形式

(5)上市公司在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

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

2/3以上通过(P126)o

【注意】上市公司增发新股(P222)、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

公司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P225),均属于股东大会的特

别决议。

三、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P278)

(一)决议方式

1、股东大会

应由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提交股东大

会审批。须经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1)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

50%以后提供的任何担保。

(2)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

(3)单笔担保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的担保。

(4)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

股东大会在审议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议案时,该股东

或受该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与该项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股东大会的

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2、董事会

应由董事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出席董事会的2/3以上董事审议同意并

做出决议。

(二)担保合同的无效(P279)

1、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

(1)债权人无过错的,由债务人和担保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

连带赔偿责任;

(2)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

务人不能清偿债务部分的1/2o

2,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

(1)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

清偿债务部分的1/30

3、主合同解除、担保合同有效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承担担保责任。

(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质押(P293)

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持有的国有股只限于为本单位及其全资子公司或者

控股子公司提供质押,用于质押的国有股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国有股

总额的50%。

四、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的法律限制(P228)

1、发起人

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2、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1)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2)1年后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

的25%0

(3)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3、中介机构

(1)为“股票发行”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

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在该股票承销期内和期满后6个月内,不得买卖该种股

7JTO

(2)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

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开后5日内,

不得买卖该种股票。

4、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

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

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