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2727页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727页2020-2021学年辽宁省六校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也是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重要方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用实验验证推测的结果,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证明假说正确,反之,假说不成立。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可以较好地体现“假说-演绎法”的应用过程。下列说法符合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是()A.孟德尔观察到无论用高茎豌豆做母本还是父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都是高茎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相同,随机交配的结合几率相同
D.豌豆的自交过程就是自花传粉的过程,是孟德尔验证假说的实验方法在一个花卉生产基地上,工作人员偶然发现一种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A,这种紫花花卉的观赏价值具有很大的市场效益。这种花卉是自花传粉植物,将开紫花的花卉种子进行种植培养后发现,长成的植株中有的花是白花,不利于商品化生产。下列解决方案分析错误的是()A.从子代植株的性状分析,紫花对白花是显性
B.植株A的基因型为AA或Aa
C.在的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的比例
D.可以选择紫花植株连续自交,直至子代中不出现白花植株为止来选育紫花花卉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是利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了解释和验证,得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杂交过程进行了正交和反交实验,实验的现象和统计结果相同
B.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将亲本和子一代豌豆的母本在开花前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处理
C.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D.子二代植株所结种子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约为9:3:3:1致死基因的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在配子期致死的称为配子致死,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的称为合子致死。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B.从子代的表现型分析,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C.番茄的致死类型属于配子致死
D.亲本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细胞分裂有多种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如图为某个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在显微镜下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含有四分体的细胞有①②③⑥
B.细胞④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C.图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①③④⑤
D.基因自由组合与图中②③⑥有关从1909年开始,摩尔根潜心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他偶然发现一群红眼果蝇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和同事设想,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可以证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摩尔根利用白眼雄果蝇和纯合的红眼雌果蝇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过程可以合理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实验过程能直接证明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C.如果假设基因在Y染色体上,也能合理解释摩尔根的解释
D.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从理论上并不支持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I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上Ⅱ区段(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
中不会出现截毛
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或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别用含32P或35S的细菌培养T2噬菌体,可对噬菌体进行标记
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偏低
C.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小部分可含有32P亚硝酸具有氧化脱氨作用,它能使腺嘌呤脱去氨基变成次黄嘌呤,复制时次黄嘌呤可以跟胞嘧啶配对。假如用亚硝酸处理后,一个DNA片段的两个腺嘌呤变为次黄嘌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B.变异的位置经过两次复制,原来的A-T碱基对可以变成G-C碱基对
C.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的合成提前终止
D.DNA中双链的互补性是复制方式的基础双螺旋结构模型有多种形式,其中B-DNA是Watson-C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右手螺旋。在正常生理状态时,DNA大都属于这种形式,碱基的平面对DNA分子的中轴是垂直的。细胞内每转一圈平均包括104个核苷酸对,也可说是104个碱基对。下列关于该螺旋结构叙述错误的是()A.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一条走向是3′→5′,另一条链是5′→3′
B.DNA分子的稳定性取决于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氢键
C.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有一个磷酸基团的末端为5′端
D.在DNA的双链结构中,碱基的比例总是=1生活中,7种音符可以组成各种美妙的音乐,26个字母可以组成许许多多的词汇和句子,形成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语音。在生物体中,由4种碱基排列而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足以储存生物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是100个碱基组成一个基因,可以组合成4100种基因
B.碱基排列的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
C.不同生物的碱基有特定的排列的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对RNA病毒来说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心肌细胞不能增殖,ARC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转录形成mRNA,可形成凋亡抑制因子,抑制其细胞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另外一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RNA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小RNA,如miR-223(链状),HRCR(环状)。miR-223能与ARC基因产生的mRNA结合形成杂交分子;HRCR可以吸附miR-223等,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当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会产生过多的miR-223,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最终引起心力衰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RC基因在心肌细胞中形成mRNA和凋亡抑制因子的场所不同
B.核酸杂交分子与ARC基因中的碱基对种类存在差异
C.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原因是,miR-223使翻译过程缺少原料而受阻
D.含有n个碱基的HRCR,连接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的数量也为n在内源性血凝过程中,凝血因子Ⅷ作为一种辅助因子,参与凝血过程。我国科学家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可用于治疗血友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基因在羊的细胞中表达,说明人和羊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该羊的乳腺细胞和其他体细胞中都可能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
C.羊的乳腺细胞中产生人的凝血因子,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一一对应关系
D.羊的乳腺细胞产生人的凝血因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TATA框(TATAbox/Hognessbox)是构成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元件之一。其一致顺序为TATAATAAT(非模板链序列)。它约在多数真核生物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约-30bp(-25~-32bp)处,基本上由A-T碱基对组成,为RNA聚合酶的结合处之一,RNA聚合酶与TATA框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TATAbox被初步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苷酸
B.TATAbox上可能含有起始密码子,为转录的起点
C.RNA聚合酶与TATAbox结合后才催化mRNA的形成
D.该研究为人们主动“关闭”某个异常基因,预防疾病发生提供了思路中国早在《诗经》中,就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的记载(《诗•小雅•大田》),意思是将田中害虫捉去烧掉。宋代朱熹认为这就是指夜里以火诱捕蝗虫以消灭之。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蝗虫只有1条X性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可表示为XO。控制蝗虫复眼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雄蝗虫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
B.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所以子代蝗虫中不存在复眼异常雌蝗虫
C.蝗虫的群体中,仅考虑B、b基因,共4种基因型
D.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中复眼正常:复眼异常=1:1进行有性生殖的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基因存在很多等位基因的形式,称为复等位基因现象。该植物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其中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并不遵循基因的遗传定律
B.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5种
C.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可通过杂交的方法获得
D.若子代中是雌株,则母本一定是雌雄同株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会进行选择性表达,以维持分化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人的载脂蛋白apo-B基因在肝、肾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4563个氨基酸,但在小肠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仅有2153个氨基酸,原因是小肠细胞中的脱氨酶将apo-B的mRNA上控制第2154个氨基酸的密码子CAA转变成了UA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po-B基因表达的细胞中,形成的mRNA应具有相同的长度
B.脱氨酶导致小肠细胞中apo-B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C.人的某些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可通用一套密码子
D.控制第2154个氨基酸的密码子中C被U替代,UAA变成终止密码子甲、乙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如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分析正确的是()A.位于X染色体上,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家系中一定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个体是I1和Ⅱ2
C.Ⅳ1可能不携带甲、乙病的致病基因
D.若Ⅳ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亲本最可能是Ⅲ3在1928年,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情况,S型细菌的菌体有多糖类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R型细菌的菌体没有多糖类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某科研小组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下列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③中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已经不具有活性
B.从鼠2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活菌都能使小鼠死亡
C.过程②和④表明存在一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
D.从鼠5体内分离出活菌在培养基上培养,只会产生粗糙菌落在表观遗传中,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对生物的遗传起着调控作用。CpG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胞嘧啶5碳位以共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在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之后通常紧跟着一个鸟嘌呤碱基,通常称CpG甲基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pG甲基化常常发生在基因5′端的调控区段
B.甲基化改变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C.甲基化可以调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调控分化细胞的功能
D.男性吸烟者的精子中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可导致精子活力下降某种鱼的有色鳞和无色鳞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雄性个体中某基因型的个体死亡,表为杂交组合以及子代的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杂交组合亲本类型F1雌雄Ⅰ有色鳞♀×有色鳞♂有色鳞437有色鳞215Ⅱ无色鳞♀×有色鳞♂无色鳞220、有色鳞222无色鳞226、有色鳞224ⅢⅡ组F1中的有色鳞相互交配无色鳞242、有色鳞716无色鳞238、有色鳞486(1)根据杂交组合______可以判断鱼鳞颜色的显隐性关系,______为隐性性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基因型为______的雄性个体死亡;可进一步判断,杂交组合Ⅰ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标出雌雄)。
(3)为培养具有有色鳞的雌性纯合品种,需要通过杂交实验对有色鳞雌性个体进行基因型的鉴定,请简要概述实验思路:______。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时期与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关系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精原细胞是原始的生殖细胞,从图中______可以表示精原细胞的增殖过程,其中,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
(2)坐标曲线中______点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______。
(3)甲图对应的坐标曲线中的______,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有______对。
(4)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能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由是______。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撰写的《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论文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刊发,在论文的结尾处写到:“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这种碱基特异性配对方式,暗示着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的一种可能的机制”。甲图表示DNA的结构片段,乙图表示复制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DNA分子在空间上呈______结构,其基本骨架是由______构成的。
(2)甲图中另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上,从3′→5′的顺序,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图中1______(填写“能”或者“否”)表示一个脱氧核苷酸。
(3)图乙在复制时DNA双链解旋,甲图中断开的化学键是______(填写序号),乙图中酶1和酶2分别是______。
(4)DNA复制通过______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但是,DNA平均每复制10-9个碱基对,就会产生一个错误,这些错误对生物性状能否产生影响______。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常见的如肠道病毒71(EV71)型。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都能感染他人。据专家介绍,由上述病毒引发的病人康复后会具备相应的免疫力,但还可能被其他病毒感染。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EV71的遗传物质进入宿主细胞后,+RNA有三方面功能,分别是______。
(2)图中合成物质M的场所是______,催化①、②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
(3)图中符合中心法则的过程包括______(请用图中的标号和文字填写),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______个。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宠物鸟,羽毛颜色繁多,其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野生型虎皮鹦鹉羽毛为绿色,现有黄色和蓝色两种毛色单基因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只有一对基因不同),为研究黄色和蓝色突变基因的位置和遗传特点,科研小组利用不同毛色的纯合品系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一:黄色(雄)×野生型(雌)→F1雄性均为绿色,雌性均为黄色
实验二:黄色(雄)×蓝色(雌)→F1雄性均为绿色,雌性均为黄色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一可知,虎皮鹦鹉黄色性状的出现是野生型发生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的结果,该突变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否判断黄色基因和蓝色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______,理由是______。
(3)将实验二中的F1虎皮鹦鹉相互交配,F2的雌雄个体中绿色:黄色:蓝色约为3:4:1,其中F2雄性个体中纯合黄色所占比例为______,让F2中的绿色虎皮鹦鹉自由交配,则其子代F3中蓝色雌性虎皮鹦鹉所占比例为______。
(4)家蚕也是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幼蚕体色正常与油质透明由基因T、t控制,结绿色茧与白色茧由基因G、g控制,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不确定。现有家蚕的三个纯合品系:品系①同时含有T、G基因,品系②只含T基因,品系③只含G基因。关于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有以下三种假设,假设一: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二:有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Z染色体上;假设三:两对基因都位于Z染色体上。已知W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选择两个品系设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哪一假设成立。实验思路是______,根据子一代的情况作出判断。
若______,则假设一成立;
若______,则假设二成立;
若______,则假设三成立。
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解:A、孟德尔观察到无论用高茎豌豆做母本还是父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都是高茎,A正确;
B、孟德尔时代还不知道基因的概念,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B错误;
C、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C错误;
D、孟德尔验证假说的实验方法是测交,D错误。
故选:A。
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假设(如孟德尔根据亲本杂交实验,得到F1,Aa这对基因是独立的,在产生配子时相互分离。这里假设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演绎就是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最后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最后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本题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采用的实验方法、获得成功的原因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分析可知,紫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
B、将开紫花的花卉种子进行种植培养后发现,长成的植株中有的花是白花,说明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错误;
C、紫花植株A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所以在的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的比例,C正确;
D、植株A为杂合子,欲获得紫花纯合子AA,可以选择紫花植株连续自交,直至子代中不出现白花植株为止,D正确。
故选:B。
根据题意,将开紫花的花卉种子进行种植培养后发现,长成的植株中有的花是白花,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据此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意判断紫花出现的原因、突变的类型,然后分析各选项,难度不大
3.【答案】A
【解析】解:A、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杂交过程进行了正交和反交实验,实验的现象和统计结果相同,A正确;
B、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将亲本豌豆的母本在开花前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处理,而子一代进行的是自交,因此不需要再豌豆开花前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处理,B错误;
C、基因的分离定律同样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C错误;
D、子一代植株所结种子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约为9:3:3:1,D错误。
故选:A。
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及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及实验现象,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适用范围,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答案】D
【解析】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A错误;
B、根据“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说明红色窄叶和白色窄叶中都有致死的基因型,由于红色窄叶中死亡占3份,而白色窄叶中死亡占1份,进而确定是控制叶型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B错误;
C、由B选项可知,番茄的致死类型属于合子致死,C错误;
D、亲本红色窄叶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D正确。
故选:D。
分析题文: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宽叶,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由于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这是9:3:3:1的特殊情况,因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红色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B,则亲本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红色窄叶AaBB、AaBb,红色宽叶Aabb,白色窄叶aaBB、aaBb,白色宽叶aabb。
本题属于“9:3:3:1”的变式,由于存在一对基因纯合的受精卵致死情况,导致变式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说明红色窄叶和白色窄叶中都有致死的基因型,由于红色窄叶中死亡占3份,而白色窄叶中死亡占1份,进而确定是控制叶型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5.【答案】B
【解析】解: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图中只有②细胞含有四分体,A错误;
B、由细胞⑥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因此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③④,C错误;
D、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与图中②⑥有关,D错误。
故选:B。
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6.【答案】A
【解析】解:A、上述实验过程可以合理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
B、实验过程能直接证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
C、如果假设基因在Y染色体上,则雌性不会出现相应眼色性状,因此不能合理解释摩尔根的解释,C错误;
D、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从理论上支持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错误。
故选:A。
分析题图:红眼和白眼杂交,F1都是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红眼自交后,红眼:白眼=3:1,说明控制果蝇的红眼与白眼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白眼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说明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关联;摩尔根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掌握摩尔根遗传实验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由于果蝇的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Ⅰ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的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Ⅱ区段(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因此可以写出各亲本的基因型:纯种野生型雄果蝇(XABYB)、突变型雌果蝇(XabXab)、纯种野生型雌果蝇(XABXAB)、突变型雄果蝇(XabYb).由此可以判断后代的表现型。
【解答】
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XABYB)与突变型雌果蝇(XabXa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ABXab和XabYB,所以F1中不会出现截毛,故A正确;
B.由A项解析可得,后代基因型为XabYB的个体表现型为白眼刚毛,则F1中会出现白眼雄果蝇,故B错误;
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XABXAB)与突变型雄果蝇(XabY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ABXab和XABYb,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故C错误;
D.由C项解析可得,后代基因型为XABXab和XABYb,全为红眼,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析】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后代,因此分别用含32P或35S的细菌培养T2噬菌体,可对噬菌体进行标记,A正确;
B、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经过搅拌离心后分布在沉淀物中,若保温时间过长,部分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因此会使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偏高,B错误;
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
D、由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来自细菌,且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小部分可含有32P,D正确。
故选:B。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9.【答案】A
【解析】解:A、若同一条链上的两个腺嘌呤变为次黄嘌呤,根据DNA半保留复制可知,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有一半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会发生改变,A错误;
B、DNA分子为半保留复制,变异的位置经过两次复制,原来的A-T碱基对可以变成G-C碱基对,B正确;
C、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mRNA上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的合成提前终止,C正确;
D、DNA中双链的碱基互补性是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基础,D正确。
故选:A。
分析题意:亚硝酸能使DNA分子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即一条链上的腺嘌呤脱去氨基变成次黄嘌呤,复制时次黄嘌呤可以跟胞嘧啶配对。假如用亚硝酸处理后,一个DNA片段的两个腺嘌呤变为次黄嘌呤,变异的位置经过两次复制,原来的A-T碱基对可以变成G-C碱基对。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DNA分子的复制相关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DNA复制方式,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答案】B
【解析】解: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形成的双螺旋结构,一条是从3′端到5′端,一条链是从5′端到3′端,A正确;
B、DNA分子的稳定性取决于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氢键,以及脱氧核糖与相邻磷酸基团形成的磷酸二酯键,B错误;
C、一个DNA分子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在两条单链相反方向的5′端,C正确;
D、由于在DNA双链结构中,A与T的量相等,C与G的量相等,因此=1,D正确。
故选:B。
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腺嘌呤一定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一定与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A和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而C和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所以C和G的含量越多,DNA分子结构越稳定。
本题为信息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解决生物问题,难度适中。
11.【答案】A
【解析】解:A、如果一个基因由100个碱基组成,则理论上可以组合成450种,A错误;
B、碱基排列的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B正确;
C、不同生物的碱基有特定的排列的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C正确;
D、对RNA病毒来说,其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基因就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D正确。
故选:A。
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和理解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含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答案】C
【解析】解:A、ARC基因在心肌细胞中形成mRNA,称为转录,发生在心肌细胞的细胞核中,ARC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形成凋亡抑制因子发生在核糖体中,A正确;
B、核酸杂交分子与ARC基因中的碱基对种类存在差异,前者有U-A碱基对,后者有T-A碱基对,B正确;
C、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产生过多的miR-223,miR-223与mRNA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导致翻译因模板的缺失而受阻,引起凋亡抑制因子减少,最终导致心力衰竭,C错误;
D、因为HRCR为环状,所以含有n个碱基的HRCR,连接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的数量也为n,D正确。
故选:C。
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1)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miR-223能与ARC基因产生的mRNA结合形成杂交分子;HRCR可以吸附miR-223等,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意,再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
13.【答案】C
【解析】解:A、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A正确;
B、因为该羊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羊,所以该羊的乳腺细胞和其他体细胞中都可能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B正确;
C、羊的乳腺细胞中产生人的凝血因子,说明基因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但不能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一一对应关系,C错误;
D、羊的乳腺细胞产生人的凝血因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将人的凝血因子基因转移到羊的受精卵中,运用到基因工程技术,羊能分泌含人的凝血因子的乳汁,说明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涉及到遗传信息的传递、转录和翻译。
本题设计较为巧妙,考查基因工程中的基因的表达,需在掌握中心法则的知识基础上加以理解。
14.【答案】B
【解析】解:A、TATA框是构成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元件之一,说明TATA框是DNA分子片段,故TATAbox被初步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苷酸,A正确;
B、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某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故起始密码子在mRNA上,不在DNA分子上,B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RNA聚合酶与TATA框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RNA聚合酶与TATAbox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可推知,该研究为人们主动“关闭“某个异常基因提供了思路,D正确。
故选:B。
真核生物的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在编码区上游,存在一个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即本题TATA框,RNA聚合酶与TATA框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
本题结合基因中的TATA框,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15.【答案】A
【解析】解:A、雄蝗虫缺少一条染色体,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的染色体数目有一个与其体细胞相同,另一个比正常体细胞少两条染色体,A错误;
B、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所以子代蝗虫中不存在复眼异常雌蝗虫,B正确;
C、蝗虫的群体中,仅考虑B,b基因,雌蝗虫有XBXB、XBXb两种基因型,雄性个体有XBO、XbO两种基因型,共有4种基因型,C错误;
D、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XBXb,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XbO,由于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为:复眼正常雄性(XBO):复眼异常雄性(XbO)=1:1,D正确。
故选:A。
分析题文:已知控制蝗虫复眼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白眼雌蝗虫。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特点,能结合题干中亲本的基因型及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16.【答案】BD
【解析】解:A、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
B、由于aD基因决定雄性,两个雄性无法杂交,故自然条件下不可能有aDaD,则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5种,B正确;
C、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DaD,不可能通过杂交的方法获得,C错误;
D、若子代中是雌株(adad),双亲均含ad,且能提供ad的配子的概率为,则母本一定是a+ad(雌雄同株),D正确。
故选:BD。
分析题意可知: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因此雄性基因型为aDa+、aDad,雌雄同株基因型为a+a+、a+ad,雌性基因型为adad。
本题以某二倍体植物为素材,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中信息判断不同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明确雌雄同株和雌株都不能产生aD配子,因此不能形成基因型为aDaD的个体,再对各选项进行准确的判断。
17.【答案】ACD
【解析】解:A、由于apo-B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故apo-B基因表达的细胞中,转录产生的mRNA理论上应具有相同的长度,A正确;
B、脱氨酶在小肠细胞中使mRNA序列改变,使终止密码子提前,其基因的碱基序列并没有改变,B错误;
C、人的某些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可通用一套密码子,称为密码子的通用性,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人体的apo-B基因在不同细胞控制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原因是mRNA中CAA编码某种特定的氨基酸,其中的C被U替代后,形成了终止密码子UAA,导致肽链合成提前终止,故蛋白质氨基酸数目减少,D正确。
故选:ACD。
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本题考查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概念、过程、条件和结果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8.【答案】ABC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B/b位于X染色体上,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根据家系图可知,Ⅳ代乙病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Ⅰ1,故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_XBY,Ⅱ1、Ⅱ2、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AaXBY;Ⅲ1、Ⅲ2、Ⅲ3、Ⅲ4的基因型分别为A_XBY,aaXBY,A_XBXb、A_XBY;Ⅳ代个体可能存在甲病致病基因,也可能不存在,因此一定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是Ⅰ1和Ⅱ2,B正确;
C、由家系图可知,Ⅲ3、Ⅲ4的基因型分别为A_XBXb、A_XBY,故Ⅳ1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不携带甲、乙致病基因,C正确;
D、Ⅳ4不患乙病,若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因为Ⅲ3、Ⅲ4的基因型分别为A_XBXb、A_XBY,均携带XB基因,故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可能是Ⅲ3,也可能是Ⅲ4,D错误。
故选:ABC。
甲、乙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Ⅱ1和Ⅱ2都不患甲病,但Ⅲ2患甲病,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Ⅰ1患甲病、但是其儿子正常,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3和Ⅲ4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孩子,说明乙病也是隐性遗传病;由题干信息“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可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判断甲和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19.【答案】C
【解析】解:A、过程③中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仍具有活性,A错误;
B、从鼠2血液中分离出来的活菌包括R型细菌和S型细菌,其中只有S型细菌能使小鼠死亡,B错误;
C、过程②和④表明存在一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C正确;
D、从鼠5体内分离出活菌包括R型细菌和S型细菌,因此在培养基上培养会产生粗糙菌落和光滑菌落两种,D错误。
故选:C。
分析题图:图中为格里菲斯实验过程,该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0.【答案】AB
【解析】解:A、CpG甲基化不一定发生在基因5端的调控区段,A错误;
B、甲基化是表观遗传,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与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B错误;
C、甲基化直接抑制基因的转录,从而使基因无法控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甲基化可以调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调控分化细胞的功能,C正确;
D、男性吸烟者的精子中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可导致精子活力下降,D正确。
故选:AB。
表观遗传学的主要特点:
1、可遗传的,即这类改变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能在细胞或个体世代间遗传。
2、可逆性的基因表达调节,也有较少的学者描述为基因活性或功能。
3、没有DNA序列的改变或不能用DNA序列变化来解释。
本题考查表观遗传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21.【答案】Ⅲ
无色鳞
有色鳞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了无色鳞个体
AA
AA♀×Aa♂
让该有色鳞雌性个体与无色鳞(或有色鳞)雄性个体杂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无色鳞个体
【解析】解:(1)根据杂交组合Ⅲ可以判断鱼鳞颜色的显隐性关系,根据有色鳞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了无色鳞个体,说明无色鳞为隐性性状。
(2)根据杂交组合Ⅲ,Ⅱ组的F1中的有色鳞相互交配,其子代中出现了无色鳞个体,说明有色鳞是显性性状,且Ⅲ组的亲本个体都为杂合子(Aa),但在Ⅲ组子代的雄性个体中,有色鳞与无色鳞的比例为2:1,其原因是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死亡;Ⅰ组的子代中,只有有色鳞,说明Ⅰ组的亲本至少有一个个体是显性纯合子,但亲本中雄性有色鳞个体为杂合子,其基因型为Aa,则Ⅰ组的亲本基因型是AA♀×Aa♂。
(3)有色鳞雌性个体进行基因型为AA或Aa,对动物基因型进行鉴定,常用测交法,若想通过杂交实验对有色鳞雌性个体进行基因型的鉴定,实验思路为:让该有色鳞雌性个体与无色鳞雄性个体(aa)杂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无色鳞个体,若该有色鳞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则后代全部为有色鳞,若该有色鳞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则后代出现无。
故答案为:
(1)Ⅲ无色鳞
有色鳞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了无色鳞个体
(2)AA
AA♀×Aa♂
(3)让该有色鳞雌性个体与无色鳞(或有色鳞)雄性个体杂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无色鳞个体
分析表格,杂交组合中I组的有色鳞F1自交,后代出现了无色鳞,说明无色鳞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aa,则有色鳞是显性性状,基因型是AA或Aa。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杂交组合,判断不同个体的基因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A-E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H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H-I
2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上的分离而分开,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解析】解:(1)精原细胞的增殖过程是有丝分裂,位于曲线的A-E段。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2)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无同源染色体,因此坐标曲线中H点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位于曲线的H-I段。据图可知,乙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上的分离而分开,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这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提供了理论支持。
故答案为:
(1)A-E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2)H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H-I
2
(4)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上的分离而分开,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1、分析曲线图:图中是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在细胞分裂过成中的变化曲线,AF段为有丝分裂,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加倍。FI段表示减数分裂,其中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段表示减数二次分裂。
2、甲细胞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位于赤道板位置,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3.【答案】双螺旋
磷酸和脱氧核糖
-GTAC-
否
②
解旋酶、DNA聚合酶
碱基互补配对
不一定(可能影响很大,也可能没有影响)
【解析】解:(1)DNA分子在空间上呈双螺旋结构,其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构成的。
(2)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甲图中另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上,从3′→5′的顺序,碱基排列顺序是-GTAC-,图中1虽然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碱基,但是不能构成一分子脱氧核苷酸。
(3)图乙在复制时DNA双链解旋,甲图中断开的化学键是②氢键,乙图中酶1和酶2分别是解旋酶、DNA聚合酶。
(4)DNA复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根据题中已知条件,DNA复制的错误率为10-9。由于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对人类的影响可能很大;但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后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因此也可能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
(1)双螺旋
磷酸和脱氧核糖
(2)-GTAC-否
(3)②解旋酶、DNA聚合酶
(4)碱基互补配对
不一定(可能影响很大,也可能没有影响)
分析题图:甲图表示DNA的结构片段,①虽然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碱基,但是不能构成一分子脱氧核苷酸,②是氢键,③是磷酸二酯键。
乙图表示复制过程,酶1是解旋酶,酶2是DNA聚合酶。
本题考查了DNA分子结构和复制,意在考查考生的视图和理解能力,对于DNA分子结构、DNA分子复制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复制的模板、翻译的模板、组成病毒的成分
核糖体
核糖核苷酸
①、②、③
9000
【解析】解:(1)由图可知,+RNA的作用是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
(2)图中合成物质M的过程是翻译,场所为宿主细胞的核糖体。①、②过程都表示RNA的自我复制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3)+RNA含碱基7500,其中A和U占40%,即A+U=7500×40%=3000,则G+C=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产品检测代理合同模板
- 企业专用劳动合同聘用合同书
- 科技园区企业租赁合同模板
- 养老院建设项目招投标文件
- 林业开发铣刨机租赁合同
- 国有企业知识管理策略
- 环保项目内部招投标管理规定
- 木结构工程混凝土施工承包合同
- 水果公司宿舍电费管理准则
- 商业大厦铁艺施工合同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自测英语试题
- 消防应急预案电子版
- 油画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甲状腺术后淋巴漏护理
-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件《比较多少》
-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规章制度
- 解读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制定微课
- DL 5190.2-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
- 年产500万只塑料包装袋(厚度不低于0.025毫米)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 《SYB创业培训》实操沙盘Ⅰ
- 洗碗外包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