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是()①血量过少②红细胞数量过少③营养物质过少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⑤血小板数量过少A.②④ B.①③ C.②⑤ D.③⑤2.某同学患了阑尾炎,在医院做血常规检査时,比正常人明显增多的是()A.红细胞 B.白细胞C.血小板 D.血红蛋白3.2015年6月1日晚,在长江湖北监利段,客轮“东方之星”因遭遇龙卷风翻船,轮船上多数乘客溺水身亡。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哪个环节A.肺换气 B.肺通气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换气4.下表表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含量,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气体的成分吸入气体(%)呼出气体(%)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A.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B.从呼吸系统排出的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快速上升D.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消耗了氧5.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B.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会造成胃肠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消化C.糖类都可以被直接吸收D.手术病人适量补充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利于伤口的愈合6.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A.排尿反射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7.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要静脉注射液。()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氧化钠8.如图为健康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中有尿素和血细胞B.③中有蛋白质和无机盐C.④中有无机盐和葡萄糖D.⑤中有尿素和蛋白质9.小明感冒后得了肺炎,在血常规的化验中会增多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10.下列饮食习惯中,不符合合理营养的是()A.不吃早餐,中晚餐吃好B.粗细搭配,油脂适量C.食物多样,饥饱适当D.甜食少吃,食盐少放11.如图为小东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血小板,能吞噬病菌B.②是白细胞,具有凝血作用C.③是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D.④是血浆,内含大量的血红蛋白12.人体内氧和血红蛋白分离的场所是A.肺泡外毛细血管 B.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C.肺动脉和肺静脉内 D.各种组织细胞里13.饮食中长期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容易使儿童少年患佝偻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14.下列饮食习惯中,不正确的是()A.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B.不暴饮暴食,荤素合理搭配C.饮食多样化,不挑食 D.不吃早餐,吃好午餐和晚餐15.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有明显变化的是A.氧、二氧化碳 B.氮气、二氧化碳 C.氮气、氧气 D.氮气、水蒸气16.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右心室→a→b→c→左心房,下面理解正确的是()A.a代表肺静脉B.c中的血压比a中高C.这是体循环的路线D.从a到c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17.关于输血和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B.安全输血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不能输入异型血C.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D.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少某些成分,可采用成分输血18.某患者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较大量蛋白质,请推测该患者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A.肾小管 B.肾小球 C.输尿管 D.膀胱19.下图是四种食物中营养成分相对含量示意图。某同学患贫血症,则该同学饮食中最好应多摄取哪一种食品A.食物甲B.食物乙C.食物丙D.食物丁20.“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人,这种病人的脑部肯定没有受伤的部分是()A.小脑 B.大脑 C.舌 D.脑干21.下列不属于人体代谢废物排出途径的是A.C02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B.经肾脏排出的尿液C.经汗腺排出的汗液D.经大肠排出的粪便22.女性在月经周期应注意()①避免着凉②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③每天要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使用的毛巾和盆要清洁④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⑤进行适当的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⑤23.“一杯牛奶壮一个民族”说明了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那么,牛奶中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下列哪种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A.二氧化碳 B.氨基酸 C.葡萄糖 D.甘油和脂肪酸24.中国率先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实现了连续稳定产气,可燃冰也叫天然气水合物,下列对可燃冰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清洁能源B.替代石油使用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C.是一种高效能源D.开采不用考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25.人体形成听觉的部位在A.耳蜗 B.听觉神经 C.鼓膜 D.听觉中枢26.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气体交换,它们由多少层上皮细胞构成A.一B.二C.三D.以上三项都有可能27.合理的饮食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下对人体健康有利的饮食方式是A.不吃早餐 B.用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C.只吃鱼、肉,不吃蔬菜 D.每日三餐定时定量,注意均衡营养28.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根本来源部位是()A.肺B.毛细血管C.血液D.组织细胞29.下图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管a中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血流速度最快B.通常情况下,血管a和b内都有瓣膜C.血管c代表毛细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D.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进入c,由血液中的血浆携带30.李大爷去医院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他泌尿系统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A.肾小球 B.膀胱 C.肾小管 D.肾盂31.小亮同学参加中考1000米跑体能测试,如图中能分别表示该过程中他体温变化和单位时间内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A.a和c B.a和d C.b和c D.b和d32.戴眼镜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我们青少年要注意保护眼睛预防近视。预防近视需要:A.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B.躺卧床上舒服地看书C.节约时间边走边看书 D.光线阴暗点亮灯看书33.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你认为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A.婴儿期 B.青年期 C.青春期 D.中年期34.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35.小南听到自己比赛获奖后,内心十分激动,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此时体内含量增多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雄性激素36.如图所示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F表示)被消化的程度。(1)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_____(2)淀粉的消化开始于_____,脂肪的消化开始于_____,蛋白质的消化开始_____(填名称)。(3)由图可知:_____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填名称)。37.下列图示中,图甲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表示进出的物质,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体的器官,图乙是进入和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1)上面有关图乙的描述中,所指的“人体某器官”是(_____)。A.
脑B.
肾
C.
肺
D.
小肠(2)某人患了急性肺炎,医生给他静脉(手臂处)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最少需________次经过心脏。(3)图甲中③、④、⑤、⑥代表血管,其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______)。A.
④和⑤
B.
③和⑥
C.
③和④
D.
⑤和⑥(4)动脉和静脉的本质区别是(_____)。A.
血液的流向
B.
血液的颜色
C.
血液的成分
D.
管壁的厚薄(5)图甲中B物质代表人体呼出的气体,其中包括人体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________。38.材料:炭疽热是由炭宜杆菌感染造成的,能引起皮肤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的广泛水肿。这种细菌易导致动物发病,尤其是食草反刍动物(如牛、羊等)。当动物死亡后,炭疽杆菌形成芽孢,一旦炭疽杆菌芽孢进入健康的生物体,它们会以惊人的速度呈几何级数激增。(1)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推断,引起炭疽热的病原体是____,它的营养方式是____。(2)“注射炭疽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此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这属于____,从免疫角度来看,“注射炭疽疫苗”属于____免疫,而注入的炭疽疫苗属于____。(3)与酵母菌比较,炭疽杆菌在结构上的最突出特点是_____。(4)在一般情况下炭疽杆菌可通过____方式进行繁殖:在不良环境下,又可以形成____进行休眠。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有的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这些同学在上午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休健康,有的同学偏食,尤其不喜欢吃青菜,认为“青菜基本没有营养价值”,这样做也容易引发相应病症。当然,大部分同学还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材料二:学校进行感恩教育,让同学们利用星期天为父母做一顿饭,小莉同学早早起来为父母准备了一份早餐: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少量的疏菜和水果。等爸爸妈妈醒来给他们一个惊喜。(1)早餐中营养成分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2)小雨同学喜欢吃肉,不喜欢吃青菜,认为青菜又吃不饱,基本没有营养价值,每天青菜食用量很少。他这样做最容易引发维生素C缺乏而导致出现_____病。(3)小莉同学为妈妈准备的早餐食谱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4)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验,你认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饮食习惯应做到:______(答两点即可)。40.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将质量2.0~2.5千克的20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的含量;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见下表:组别A组B组注射溶液类别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剂量10mg/kg10mg/kg血红蛋白含量第一次(g/L)5350第二次(g/L)4740第三次(g/L)3529(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家兔的_____含量有何影响?(2)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_____。(3)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
参考答案1、A【解析】
贫血患者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或红细胞的含量过少而造成的。【详解】贫血患者是因红细胞的含量过少或血液内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而造成的,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故A符合题意。【点睛】关键点: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而造成的。2、B【解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详解】A、D.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B.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C.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所以某同学患了阑尾炎,在医院做血常规检査时,比正常人明显增多的是白细胞。所以答案选择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掌握三种血细胞的功能特点。3、B【解析】
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气体交换,据此解答。【详解】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个环节。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不能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因此,2015年6月1日晚,在长江湖北监利段,客轮“东方之星”因遭遇龙卷风翻船,轮船上多数乘客溺水身亡。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通气。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的过程。4、D【解析】
(1)人体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等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详解】A、据表可见:人吸入的气体不只氧气,呼出的气体不只二氧化碳,还有其他气体,A错误;B、氮气不参与呼吸作用,不属于代谢废物,B错误;C、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及时吸收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维持碳---氧平衡,C错误;D、从表中可以知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氧气的含量减少了,原因是外界气体进入肺后,肺泡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氧气正好相反,并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最后在细胞的线粒体里被利用,D正确。故选:D。【点睛】在分析气体变化的数据时,除了搞清楚气体变化外,一定要弄明白气体的含量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5、C【解析】
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小肠是消化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详解】A.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消化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能够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因此唾液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故A正确。B.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故B正确。C.糖类在消化道内只有转变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故C错误。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所以,手术病人适量补充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故D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
(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详解】“排尿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选项D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7、B【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主要从食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获得。所以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液,为人体提供能量。B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糖类对人体的作用,明确糖是重要的供能物质。8、C【解析】试题分析:②是肾小囊,其内的液体叫原尿,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因此,②肾小囊内没有血细胞,有尿素,A错误;③是肾小管,其成分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因此③肾小管内液体中不含有蛋白质,B错误;④是肾静脉,其内液体为静脉血,有无机盐和葡萄糖,C正确;⑤是收集管,其内的液体是尿液,尿液中有尿素,但没有蛋白质,D错误。考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9、B【解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组成的血红蛋白,功能是运输氧还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白细胞数量最少,体积最大,有细胞核,功能是吞噬病菌和防御保护,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血浆是含量最多的是水,还有葡萄糖,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最小,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详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血液各成分的区别。10、A【解析】
合理膳食是指能够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的膳食。食物多样,饥饱得当,粗细结合。合理膳食包括:每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详解】不吃早餐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故A错误;粗细搭配,油脂适量,故B正确;食物多样,饥饱适当,故C正确;甜食少吃,食盐少放,故D正确。故选A。【点睛】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含义。11、C【解析】
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①是血小板,②是白细胞,③是红细胞,④是血浆。【详解】①是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A错误;②是白细胞,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B错误;③是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能运输氧气,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过少会引起贫血,C正确;④是血浆,主要成分是水,有运输血细胞和营养物质等作用,D错误。【点睛】掌握血液的组成以及相应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12、B【解析】试题分析:人体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能够携带氧气。在人体内,肺泡处氧的浓度最高,因此当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在人体内,组织细胞处氧的浓度最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于是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发生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故选B。13、D【解析】维生素对人体也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会得相应的缺乏症,如缺维生素D会患骨质疏松、佝偻病等,因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即使食物营养中含有钙,但由于身体缺维生素D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患骨质疏松。因此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14、D【解析】
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据此解答。【详解】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可见D的饮食习惯不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注意合理营养。理解掌握合理营养对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A【解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详解】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气体成分吸入的气体(%)呼出的气体(%)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从表格中看出,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相比,变化最多的是二氧化碳氧气。故选:A。【点睛】理解掌握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16、D【解析】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血液由右心室→a→b→c→左心房,属于肺循环。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便扩散到肺泡中,而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从a到c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a代表肺动脉;b代表肺部毛细血管,c代表肺静脉;动脉血压大于静脉血液,因此c中的血压比a中低。故选D。17、B【解析】
(1)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一般男性多于女性,身体强壮的多于身体衰弱的。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2)失血对身体的影响
(3)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O型血。【详解】A.、成年人血量为体重的7—8%,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A正确;B、人体的血型有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输血的原则是输入同型血,如果输入异型血会造成红细胞凝集成团堵塞血管引起生命危险,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输入异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优何血型的人,但是O型血只能是输入O型血,B型血可输入任何血型,B错误;C、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只有总血量的5%左右,献血后身体会自动调节,使血量很快烣复正常,不会影响健康,C正确;D、某些病人因为失血的是某些成份,可以采取输入相应的成份,如血浆,血细胞等,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血型,血量,输血的原则,难度一般,属于了解层次。18、B【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尿的形成。解答时可以从肾小球的过滤特点和肾小管的重吸收特点方面来切入。【详解】A、肾小管有重吸收的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不符合题意。B、肾小球有滤过的作用。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可能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发生了病变,通透性增大。蛋白质和血细胞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蛋白质和血细胞,故在尿液中发现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血细胞,符合题意。C、输尿管的作用是输送尿液到膀胱,不符合题意。D、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不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19、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甲、乙、丙、丁四种食物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可知:食物甲含钙和维生素C较多、食物乙含铁和维生素C较多、食物丙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D较多、食物丁含维生素C较多;因此某同学患贫血症,最好多摄取乙食品。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0、D【解析】试题分析: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所以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他肯定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脑干。考点:脑的组成。21、D【解析】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详解】排泄有三条途径: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粪便不属于人体的代谢产物,因此人体内消化道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故选:D【点睛】掌握排泄的途径,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22、B【解析】
月经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子宫内膜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其实不光人类,其它灵长类雌性动物进入生育期后,每隔一个月左右,卵巢会周期性的排出成熟的卵细胞,子宫内膜都会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它不是女性最倒霉的日子,要正确对待.同时我们要注意月经期间的卫生保健,如,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使用的毛巾和盆要清洁,使用清洁的卫生巾,月经期间要避免着凉,要做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少运动,避免增加月经量.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23、B【解析】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详解】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故选:B。【点睛】知道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终产物: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24、D【解析】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正确.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从而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正确.C、可燃冰与煤、石油、天然气相似,形成过程复杂,属于化石燃料,是一种高效能源,正确.D、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要考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错误.新能源的开发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能源的开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25、D【解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感受振动,产生兴奋,但不形成听觉)→听觉神经(传导兴奋)→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人体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听觉中枢。故选:D。【点睛】关键是明确耳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听觉的形成过程。26、A【解析】分析:考查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二者都是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详解: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故选A。点睛:掌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27、D【解析】试题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注意荤素搭配合理,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不吃早餐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只吃鸡、鸭、鱼,不吃蔬菜水果,易导致维生素、无机盐缺乏,饮料不能代替水,其中的添加剂对人体有害,所以此题答案为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合理营养。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要求。28、D【解析】
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组织细胞。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如图:。【详解】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所以二氧化碳的根本来源部位是组织细胞。【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具体场所在组织细胞。29、C【解析】
图中,a是动脉、b是静脉、c是毛细血管。【详解】a是动脉,血流速度最快,但a中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A错误;一般情况下,b静脉血管内有瓣膜,a动脉血管内无瓣膜,B错误;c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代表毛细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C正确。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进入c毛细血管,与血液中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由血液中的红细胞携带,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先根据血流动的方向判断。30、A【解析】试题分析: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考点:尿液的形成。31、D【解析】人是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故图中体温b变化正确;人体耗氧量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增加的,故图中的耗氧量曲线d正确。32、D【解析】
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详解】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A、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A错误;B、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B错误;C、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C错误;D、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D正确。所以答案选择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预防近视的“三要、五不看”。33、C【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春期发育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雌性激素和第二性征方面来切入。【详解】进入青春期,在下丘脑释放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作用共同作用下,女性出现第二性征,表现为乳腺发达、骨盆宽大、皮下脂肪丰富、皮肤细腻,嗓音尖细等。因此“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青春期。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其青春期的发育特点。34、B【解析】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能够防止血液倒流。【详解】心房与静脉相连通,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四肢静脉中瓣膜(静脉瓣)保证血液流向心房;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房室瓣)保证血液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向动脉。因此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的重点是瓣膜。35、A【解析】
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详解】A、当你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小南听到自己比赛获奖后,内心十分激动,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此时体内含量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符合题意。B.胰岛素是调节人体内血糖的浓度,异常会患糖尿病,不符合题意。C.生长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异常会患侏儒症和巨人症,不符合题意。D.雄性激素,具有促进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肾上腺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36、甲口腔小肠胃小肠【解析】
由图示可以看出A是口腔,B是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乙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甲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丙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据此解答。【详解】(1)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分析曲线图可知,曲线乙表示的是脂肪的消化过程。(2)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3)由图可知: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点睛】此题考查了三大营养物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37、D1DA水【解析】
图甲中①是肺部毛细血管,②组织处毛细血管,③肺动脉,④上下腔静脉,⑤主动脉,⑥肺静脉,据此解答。【详解】(1)脑的活动需要能量,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说葡萄糖的含量离开时应减少而不是增加,A不符合题意。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要经过虑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肾小管没有重吸收原尿中的尿素,所以说离开时肾静脉内尿素的含量应该是减少了,而不是没有变化,B不符合题意。进入肺的应是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经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离开时是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C不符合题意。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饭后食物经过消化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由于小肠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而流经小肠的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因而由小肠流出的血液养料丰富,氧气少的静脉血,D符合题意。(2)患肺炎的病人,上肢静脉注射青霉素,青霉素到达肺的途径是:④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③肺动脉→①肺部毛细血管→肺,经过心脏1次。(3)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可见图中图中的⑤主动脉和⑥肺静脉内流动脉血.(4)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可见A正确。(5)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点睛】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38、炭疽杆菌异养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抗原炭疽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芽孢【解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设计细节解读》课件
- 外国业务开发外包协议
- 2025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旅客服务心理概述课件
- 《财务分析决策实例》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湖南铁道左继红88课件
- 条码技术物流工程38课件
- 铁路货物运杂费货车延期使用费费率标准课件
- 铁路运输法规旅客在站台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第页课件
- 中国人的航天梦课件
- 少儿美术课件紫藤花
- 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疫苗管理法》法律法规解读课件
- 自动跟随行李箱系统设计
- 手动电葫芦操作规程
- 创新方法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
- 《上海市奉贤区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工作调查报告》4300字
- 刑侦工作调研报告
- 火力发电厂锅炉智能燃烧控制技术导则
-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心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汉语专题》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