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04课件_第1页
《旅游学概论》04课件_第2页
《旅游学概论》04课件_第3页
《旅游学概论》04课件_第4页
《旅游学概论》04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和统计标准定义;认识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认识旅游动机的形成过程、分类及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

本章教学重点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即旅游动机

本章体系结构.体系结构第一节旅游者的定义及统计标准第二节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第三节旅游者產生的主观条件第一节旅游者的定义一、关于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1876年,在瑞士出版的一部字典上,对旅游者的解释是:出于一种好奇心,为了得到愉快而进行旅行的人。

我国学者马勇1998年在其主编的《旅游学概论》中,对旅游者的定义是:“以闲暇消遣为目的,或因学术、商务、探亲访友、疗养、宗教活动等原因,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地逗留24小时以上的人”

二、关于旅游者的统计标准定义

(一)关于国际旅游者的定义

国际联盟的定义

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对外国旅游者定义为:“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其中,属于旅游者范围的有:(1)出于消遣、娱乐、家庭和健康等原因而进行旅行的人;(2)为了某种社会职责而出国旅行的人(如科学、行政、外交、宗教、体育等会议或公务);(3)在航海环游途中停靠访问的人员,即使逗留时间不足24小时,也作为旅游者;(4)为工商业务而出国旅行的人;

不能列为旅游者的人员包括:(1)抵达某国就业任职,或从事任何营业活动者;(2)到国外定居者;(3)到国外学习,膳宿在校的学生;(4)住在边境的居民越过边境到邻国去工作的人;(5)临时过境而不逗留的旅行者,即使在某国境内时间超过24小时也不算作旅游者。

罗马会议的定义

1963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合国旅行和旅游会议(罗马会议)又对上述定义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其主要内容是:(1)把国际旅游者分为旅游者和游览者,又将两者统称为游客。(注:游客――也就是中文泛指的旅游者)(2)游客,指除开为了获得有报酬的职业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常住国去访问的任何人。(3)旅游者(过夜旅游者),是指到一个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其旅行的目的是:其一,闲暇的消遣(包括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信仰或体育运动等目的);其二,为了工商业务、探亲、公务出使或出席会议等。(4)游览者(“短程游览者”或“一日游游客”),是指到一个国家逗留时间不到24小时的游客。1970年,“世界旅游组织”(WTO)成立后,将这一定义作为本组织对纳入旅游人员的解释。

怎样理解罗马会议关于国际旅游者的定义1、将所有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人(中文泛指的旅游者)统称为“游客”;2、以在访问地的停留时间,即是否在访问地停留过夜作为标准,将游客区分为停留过夜的旅游者和不停留过夜的一日游游客,而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游客需要分别进行统计;3、根据来访者的访问目的来划分是否为游客,具体规定了消遣和公务事务两大类目的的旅行活动均属游客。同时,清楚地将游客与为了在某国永久居留或就业为目的的旅行者区别开来;4、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国或常住国,而不是根据其国籍来界定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游客;5、这一定义的不足之处是在于它沒有包括国内旅游者。

4、海外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1)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2)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外交人员以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和受赡养者;(3)在我国驻期已达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4)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乘客;(5)边境地区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入出境)往来的边民;(6)回大陆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7)已在我国大陆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大陆定居的外国僑民;(8)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二)关于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美国国家旅游资源评审委员会的定义

(主要是以外出路程作为区分旅游者的标准)

1、旅游者是指:为了出差、消遣、个人事务或出于工作而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单程)的人,而不管其是否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回。2、下列情况不能列为旅游者:(1)火车、飞机、货运卡车、长途汽车和船舶的驾驶及乘务人员的工作旅行;(2)因上下班而往返于某地的旅行;(3)学生上学或放学的日常旅行。

英国英格兰旅游局的定义

(主要是强调旅游者必须在外过夜)定义为:旅游者是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

我国政府对国内旅游者的统计规定1、国内游客是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自己长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2、国内游客分为两类:(1)“国内旅游者”,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長住地,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2)“国内一日游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長住地10公里以外,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足24小时,并未在我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3、下列人员不属于国内游客:(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导;(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3)调遣的武装人员;(4)到基层锻炼的干部;(5)到外地学习的学生;(6)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恩格尔曲线收收入入

生活必需品支出奢侈品支出

恩格尔定律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生活必需品)的部分所占比例将会下降;收入中用来购买奢侈品的部分所占比例将会上升。

恩格尔系数购买食物支出恩格尔系数=-------×100%收入收入水平对旅游的影响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活动范围的选择影响到旅游者对旅行方式、旅游活动内容的选择影响到旅游者外出逗留的时间长短影响到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二、闲暇时间人的活动时间构成示意图

谋生活动时间(工作时间)满足生理需要时间(吃饭、睡觉等)人的活动时间处理家务时间社会活动时间平时工作后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周末闲暇时间公共节假日时间带薪假期

欧洲部分国家的带薪假期和公共节假日国家带薪假期(周)公共节假日(天)国家带薪假期(周)公共节假日(天)奥地利513比利时4-510丹麦510芬兰5-614法国5-611德国5-610希腊412爱尔兰410意大利4-610荷兰57-9挪威410葡萄牙4-512西班牙4-514瑞典5-811瑞士4-56英国4-68三、影响旅游者产生的其他客观条件1、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越发展,社会生产力越高,劳动时间越短科学技术越发展,交通工具越安全、舒适2、人口结构及素质人口数量增长,为旅游者增加奠定了基础人口年龄结构:一般,中青年人喜欢外出旅游文化教育素质:一般,受教育程度越高,求知欲望越强,收入越高,外出旅游可能性越大4、文化信息和新闻媒体的作用5、政府或单位的鼓励因素6、旅游业的发达程度7、气候气象因素影响人们外出旅游的时间影响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地第三节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旅游动机一、旅游动机的形成

需要紧张动机目标导向目标行动需要满足紧张解除二、旅游动机的分类

(一)国外学者的分类

美国学者奥德曼的分类分类目的1、健康动机2、好奇动机3、体育动机4、探亲访友5、公务动机6、寻求乐趣7、精神寄托或宗教信仰8、自我尊重使身心得到调整和保养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好奇心参与或观看某些体育活动或比赛寻根问祖、归还故土外出考察、公务、经商为了游玩娱乐(获得某种刺激)朝圣、参加宗教活动或欣赏文艺、音乐受邀请或寻访名胜

日本学者田中喜一的分类

分类目的1、心理动机2、精神动机3、身体动机4、经济动机思乡、交友、信仰等对知识见闻、欢乐的需要治疗、休养、运动等购物或经商

日本学者今井省吾的分类

分类目的1、消除紧张动机2、扩大自己成绩动机3、社会存在动机交换气氛,从繁琐中解脫出来,接触自然对未来的向往朋友往来、了解知识、家庭团圆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的分类

分类目的1、生理动机诱发因素2、文化动机诱发因素3、人的动机诱发因素

4、地位和声望诱发动机体力的休息、参加体育活动、娱乐、健康等获得有关其他国家、地区的知识结识朋友、探亲访友、避开日常工作以及家庭或邻居、建立新的友谊等希望受人承认、引人注目、受人赏识、具有好名声等分类目的1、游览型动机看名胜、开眼界、游山玩水、增长见识2、休闲型动机追求自在、舒畅、潇洒、休闲3、文化型动机景点探源、寻觅文化遗迹、欣赏乡土文化4、经济型动机经商、开展营销业务、考察商业环境和商情、购物5、探险型动机探索自然奥秘6、生态型动机认识自然、与自然感情交流、领略大自然野趣、认识大自然规律7、社交型动机探亲访友、寻根问祖、结识朋友8、纪念型动机把旅游当作某种重要事件的纪念9、宗教朝觐型动机朝圣、参加宗教活动10、国际旅游型动机探求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面貌和生活习惯以及风土人情,欣赏异国风光等

(二)我国学者对旅游动机的分类

南京师范大学张树夫的分类

湖北大学马勇教授的分类

分类目的1、健康或娱乐动机摆脱工作的紧张状态,达到松弛身心2、猎奇或冒险动机脱离单调、枯燥的工作环境,寻求刺激、调节情趣3、民族或家庭动机寻根访祖、探亲访友、结交良师益友4、文化动机了解异国他乡的异质文化,游览外地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5、社会和自我表现动机通过参加较高层的学术会议、较高级别的考察旅行、去宗教圣地朝觐、增加阅历的修学旅行等,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6、经济动机利用到外地或外国进行公务活动机会,参加旅游活动

中间型近自我中心型自我中心型近多中心型多中心型

三、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一)个人因素

1、心理或性格的差异

美国学者帕洛格的“心理类型模式”(“性格类型模式”)

人数

心理(性格)类型

“自我中心型”,特征是: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爱冒险,喜好安逸轻松,活动量小,喜欢熟悉的环境和气氛。“多中心型”,特征是:思想开朗,兴趣广泛而多变,喜好新奇,好冒险,活动量大,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中间型”,特征是:各种性格特征均不明显的混合型。“近自我中心型”和“近多中心型”,特征是:分别属于两个极端类型与“中间型”之间但又略倾向于各极端类型特征的过渡类型。不同心理(性格)特征的人的旅游动机和心理特点比较

自我中心型多中心型希望旅游地是熟悉的地方希望去非游览区喜欢在旅游地进行常规活动热衷于在别人参观前自己有新发现希望在日光下游艺场进行放松活动希望去富于故事情节的不寻常旅游地希望活动量要小希望活动量要大希望自己驾驶汽车去旅游地希望乘飞机去旅游地希望旅游设施齐全希望有适当的旅游活动及食品希望有熟悉的气氛热衷于会见并与不同文化的人打交道希望整个旅游活动安排饱满希望只安排最基本的活动有自由时间2、性别的差异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外出旅游。

3、年龄的差异一般而言,年轻人倾向于时新、富有刺激性、冒险性强、体力消耗大的旅游活动;中年人大多数倾向于求实、求稳、求名或具有专业爱好、追求享受的旅游活动;老年人倾向于选择节奏舒缓、舒适并且体力消耗小的旅游活动。

4、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程度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外出旅游的可能性越大。

5、职业职业的不同对旅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收入水平;(2)职业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闲暇时间;(3)职业的不同(即工作性质的不同)往往导致人们选择不同的旅游活动,如果工作繁杂程度高、人际交往频繁、工作任务繁重、则倾向于选择放松性质的度假、娱乐消遣型旅游。60年代中期英国一家旅游咨询公司对旅游倾向同某些社会因素的关系分析得出的结论社会经济因素对旅游倾向的影响收入积极影响(正相关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