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_第1页
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_第2页
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_第3页
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_第4页
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以兵团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为依托,实施计量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行动,制定阶梯式计量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建设计量传、帮、带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提升兵团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立兵团计量人才库,培养计量标准考评员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评员,推进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与职称、职业技能等级、职业教育学分等制度有效衔接。充分利用西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对口援疆省市计量机构优势资源,采取组织培训学习、挂职锻炼、脱岗进修等方式,提高计量管理与技术人员计量服务与保障能力。计量的发展史(一)原始阶段以经验和权力为主,大多利用人、动物或自然物作为计量基准。例如,中国古代的布手知足掬手为升、十发为程、黄钟律管等;相传在大禹治水时,就用了准绳’和规矩’等计量器具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颁布诏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其中度制和量制的大部分采用了十进制,并实行定期检定计量器具的法制管理(见中国古代度量衡史)古埃及的尺度是以人的胳膊到指尖的距离为依据的,称之为腕尺9(约46厘米)。英国的码是亨利一世将其手警向前平伸,从其鼻尖到指尖的距离(1yd=0.9144m);英尺是查理曼大帝的脚长(1ft=0.3038m);英寸是英王埃德加的手指关节的长度(lin=25.4mm);而英亩则是两牛同辄,一日翻耕土地的面积(1英亩=405X10平方米)。(二)经典阶段一个以宏观现象与人工实物为科学基础的阶段,标志是1875年签订的《米制公约》。包括根据地球子午线114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建立了铂合金制的米源器;根据1m水在规定温度下的质量建立了铂依合金制的千克源器;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确定了时间(历书时)单位秒等。它们形成一种基于所谓自然不变的米制,并成为国际单位制的基础。但是这类宏观实物基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地点的变动,其量值不可避免的受物理或化学性能缓慢变化的影响而发生漂移,从而影响了复现、保存,并限制了准确度的提高。实际上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JC买克斯韦在1870年曾指出长度、质量和时间应当建立在原子波长、频率和原子质量中,而不是在运动着的星体或物体上。(三)现代阶段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由宏观实物基准过渡到微观量子基准。国际上已正式确立的量子基准有长度单位米基准、时间单位秒基准、电压单位伏特基准和电阻单位欧姆基准。从经典理论来看,物质世界在做连续、渐进的宏观运动;而在微观量子体系中,事物的发展是不连续的、跳跃的,也是量子化的。由于原子的能级非常稳定,跃迁时辐射信号的周期自然也非常稳定,因此跃迁所对应的量值是固定不变的。这类微观量子基准,包括1960年用氮86原子的特定能级跃迁所定义的米1967年用艳133原子特定能级跃迁所定义的秒等,提高了SI基本单位实现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他们仍与某种原子的特定量子跃迁过程有关,因而尚不具备普适性。显然,最好的方案莫过于用基本物理常量(普适常量)来定义计量单位。例如,1983年将米定义为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行进的长度,即认为真空中光速作为一个定义值恒为299792458米1秒(约为30万公里]秒);而长度事实上变成了时间(频率)的导出量。这种定义通过不变的光速给出了空间和时间的联系,使得新定义的米只依赖于目前测量不确定度最小(10-5量级)的频率,从而具有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和普适性。计量的作用(一)计量与科学技术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为了探讨、分析、研究、掌握和利用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所有事物的基础都是量,体现形式仍然是量。为了准确地获得量值,只有通过计量测试。比如,哥白尼关于天体运行的学说,只是在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进行了实际观察之后才确立的: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尽管早已被牛顿所揭示,但直到百年后,经过实际计量测试的验证,才被确认:光速的测定、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的探测、航海航天、遥感、激光等许多科技领域,都是以精密计量为重要基础的。(二)计量与工农业生产计量对工业生产的作用和意义是很明显的。社会化大生产的本身就要求有高度的计量保证。计量则是科学生产的技术基础。从原材料的筛选到定额投料,从工艺流程监控到产品的质量检验,都离不开计量。比如,一辆载重汽车有9000多个零件,由上百个工厂生产,若没有十定的计量保证,就无法装配成功。钢厂的冶金炉,所用的重油燃料靠工人的经验控制,而不进行计量时,为了火旺,总是多投料,结果燃烧不彻底,黑烟滚滚,既多耗了油,又污染环境。而在安装了计量仪表、对燃料进行监控,使加油量保持在最佳时,既节约了油料,又减少了污染,同时还提高了炼钢效率。农业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亦必须有计量保证。(三)计量与国防计量对国防,特别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国防高科技系统庞大复杂,涉及的科学技术领域广、技术难度高,要求计量的参数多、准确度高、量程大、频带宽。比如,由于飞行器与地面的距离不断增大,对通讯、跟踪测轨、定位等都相应地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同步卫星用无线电信号作为空间与地面的联络手段,就必须有大功率的发射机和高灵敏度的接收机。因而必须对大功率、低噪声温度大衰减和小电压等主要参数进行计量测试。这不但要研究测试方法和设备,而且要建立相应的计量标准。为了提高飞行器的控制能力,不仅对电子参数,而且对设备加工和伺服控制元件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就必须研制新的元器件、部件以致整机,从而对计量测试必然要提出相应的新的要求。(四)计量与人民生活计量对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日常买卖中的计量器具是否准确,家用电能表、煤气表和水表是否合格,以至公共交通的时刻是否准确,都会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粮食及粮食制品的生产、贮存和加工等过程中,都离不开计量测试。愁现代医学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离不开计量测试比如,测量体温、血压、作心电图、脑电图以及各种化验等,都是常见的计量测试。计量和化验数据不准,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实践证明人的一切活动都与计量有关。(五)计量与贸易计量渗透于日常生活的贸易中,外贸当中需要计量的事例也很多。比如过去我国出口苹果,只凭观察外表或直接品尝,而没有采用计量手段,外商便借故刁难,随意削价其实,对苹果成熟度的计量很简单,用计量硬度的硬度计测一下就行了。从上面的事例可以明显看出,计量是科学进步和生产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可以说,任何科学、任何部门、任何行业以至任何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有意无意地需要计量。正所谓没有计量,寸步难行。计量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计量的特点(一)准确性东华计量就是要保证量值的准确的,是目的之一,只有测量结果准确了,才有意义。但没有绝对的准确,因为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所以这里所说的准确性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比如某个不确定度下)的准确。(二)一致性计量要保证单位的统一,也是目的之一所以计量单位的一致性就非常重要,这是个基础。不光是计量单位要一致,计量数据也要一致,但是这个一致也是在一定的不确定度下,不同的人,不同的标准,甚至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一致。(三)溯源性计量的目的是为确保单位统一及量值准确,那么为了实现这两个目的必然需要一种途径或方法,这种途径就是溯源,各种仪器设备通过向上一级标准设备溯源直至国家或者国际基准,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四)法制性计量从古至今都是具有法律性的,秦始皇度量衡的颁布,为了就是从法律的角度强制使计量单位统一,确保各种测算的一致性。现在不只是计量单位,在一些强制检定领域,一些法制管理方式,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计量经济学的局限(一)计量经济学模型语言存在表述不充分计量经济学是以建立经济模型为途径进行经济现象的描述,它使得计量经济学的诺言表述形式确定为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它保证了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却也体现了计量经济学衣述语言的局限性。首先,这种语言是建立在表示现实经济活动结果数据的概率分布假定的基础上的,它将无法具体表述的理念通过主观赋予或者虚拟定义的方法来表述。那么经济因素是难以完全映射在模型语言之中的,是一种基于主观的模式选取方式,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其次,模型语言不能够取代经济学表述中的自然语言。它与自然语言是具有同等地位的,并不具备替代关系。而模型语言的逻辑本身具有局限性,具有不确定性。第三,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设定自身就具有局部特性,并不能表述所有的社会关系,因而无法实现运用模型语言进行充分表述。(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存在局限计量经济学的语言和方法使其具备远超越其他学科的优势,但是其经济模型建造所使用的方法论基础决定了其局限性。首先,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存在归纳与演绎的不平衡关系。更注重归纳使得模型设定缺乏必要的正确的前提,可能导致基于错误的经济理论或数理逻辑进行建模,造成误导。并且使得计量经济学走向形式化发展,降低统计意义和经济意义的平衡性;其次,在逻辑学的基础上,强调检验而非发现。第三,在哲学基础方面,侧重于寻找特殊的模型关系,不重视一般的模型关系。按照两种模型的关系来讲,者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模型具有普遍的包容性。但是,特殊模型的建模范式更有利于研究,方便通过统计学办法获得显著的统计结果,从而成为当前计量经济学的一种建模范式,但是这种范式忽略了现实条件的时刻变化因素,根据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和现实真实系统的关系来看,模型本身不包含全部的因素,在其他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模型的条件发生了变化.那么同一建模范式必将会带来不同的结论。不能够进行全面的观测,使得特殊模型虽然经过了检验,但是其在统计上和经济上的价值下降,存在局限。(三)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应用存在局限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功能。这种经济建模方式本身具有非精确性,那么也就是说,它无法适用于全部的验证和研究上面。主要体现在它在经济理论检验的功能局限。在理论的检验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对待检验理论进行验证,需要建立起.个更加具体的模型,从而人为的添加了许多假想和约束,而这些假想和约束本身并不能确定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在理论检验上也一定是存在局限的;在模型变量预测的功能局限上则表现在其不能够进行完全成功的预测,它无法按照覆盖性法则进行探寻,是基于样本内的预测,那么对于样本外的预测本身就县有局限,同时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预测结果。计量的定义计量这一术语在我国成为专用术语最早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开始使用的,以取代我国使用古远的度量衡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公布后,计量一词得到法定确认,使用更加普遍。但是由于对其定义没有统一的规范的表述,长期以来,在计量界,乃至教育、科技、工业商业等社会各界,计量一词的用法严重混乱,并存在尖锐的分歧。11998年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01-198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将计量的定义作了新的规范性表述。计量的基本含义是由数和单位来表示事物的物理量,从这点出发,计量起源于人类对数的认识和对量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是基于人类的生存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计量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通过技术和法制的手段,实现测量的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其活动包括科学技术上的、法律法规上的和行政管理上的活动。这一新定义把计量同术语测量、计量学界分清楚,有利于计量工作科学而有序地开展,有利于为社会提供经济而有效的计量服务。计量学就是有关测量的科学。在不引起误读的时候,计量学可简称为计量,此时计量就是特定目的的测量包括检定、校准、定值、定度、标定等专门从事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工作的机构,称计量院、计量所、计量站、计量室等,其工作人员称计量人员、计量检定人员等。国家标准也确定计量是计量学的简称,计量是保证测量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一门科学。计量工作的前景展望(一)在科学计量方面国际上计量基础研究的原理性创新速度在加快。目前,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的现代量子计量基准,一些国家已开始研究以物理常数为基础的普遍适用的计量单位基准体系。各国普遍加大了科学计量方面的投入,都在集中财力建设国家计量院。国际标准化组织2000年修订的实验室能力评价国际标准(ISO17025)规定,各类实验室.出具的所有测量数据都必须能溯源到本国的计量基标准;国际计量局已要求对200余项物理、化学关键量进行各国计量:基标准的比对;1999年43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国家计量基标准和国家计量院签发的校准和测量证书互认协议》。(二)在法制计量方面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抓生产环节的型式批准和流通环节的计量检定;对预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管理抓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国际法制计量组织正在加大对各国法制计量工作的协调:制定1号文件《计量法》草案,供各国制定《计量法》时参考;制定并通过《型式评价多边互认框架协议》,实现各国颁发统一的证书;加大计量国际建议的制修订力度,并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协调相关国际标准。地区性的法制计量组织都在加大对参与国法制计量工作的协调。一些发达国家还通过召开国际性的计量研讨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法制计量工作等,促进各国在法制计量工作方面的协调。(三)在工程计量方面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微细工程、纳米技术、新材料的特性需要更新更精密的测量;化学计量面临医疗、生物工程、食品和药物检验、环境保护中不断增加的复杂测量的挑战。建立能够提供更好的计量校准和测试服务市场成为现代工程计量十分重要的问题。各国广泛加强了对在线检测,以及对极端量(极大、极小、极高、极低、极强、极弱)、动态量的溯源研究。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一—对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作为ISO9000:2000族国际标准的惟一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