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某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1页
宁波某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2页
宁波某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3页
宁波某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4页
宁波某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 -PAGE24-前言受宁波市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了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档案密集架生产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本次评估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对拟建场地范围内(包括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进行调查访问和现状评估;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作出预测评估,同时对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预测评估;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对拟建工程建设用地适宜性作出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及对策,为预测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并为工程建设用地审批提供科学依据。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4号);(2)《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浙江省政府第104号令);(3)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要求》);(4)国土资源部第3号令《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5)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土资发[2004]30号《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6)《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3]82号);(7)宁波市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工程勘察院签订的《宁波市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档案密集架生产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委托合同书》;(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评估工作概述1.1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1.1.1工程概况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档案密集架生产项目位于宁波市东钱湖镇工业园区内,项目总用地面积11033m2,总建筑面积12749m2,主要建筑物为一幢两层厂房,拟采用桩基础。主要产品为档案密集架,项目完成后,年生产档案密集架25245m3。1.1.2征地范围拟建工程征地范围隶属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红舒村,场地四角点坐标见表1.1.2(宁波独立坐标系)。拟建场地位于宁波平原东南角,鄞县大道北侧,交通便利,交通位置详见图1.1.2。表1.1.2征地四角点坐标角点编号纵坐标(X)横坐标(Y)1991116134492991336135633993176135504993046135171.2以往工作程度评估区曾进行过一系列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及专项地质勘探,研究程度相对较高,可信度高,本次引用的资料主要有以下:(1)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省工程勘察院的《浙江省水文地质志》(1995.11);(2)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宁波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981.8);(3)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完成的《东钱湖工业园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02.11);(4)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1:5万浙江省宁波平原供水水文地质初步勘探报告》(1977.8);(5)宁波鄞州区人民政府完成的《鄞州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8);(6)宁波市人民政府《宁波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7)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宁波矿勘院完成的《浙东沿海中生代火山——侵入活动、构造演化及成矿规律》(2001.1)图1.1.2交通位置示意图1.3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我院于2006年7月10日接受任务后,立即成立项目组,组织人员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分析建设项目和地质环境条件的基本特征,编制评估工作大纲,然后进行现场地质调查和社会访问工作。调查工作采用以实地地质调查与社会调查、访问相结合的方法,采用1:1000地形图,结合有关工程平面布置图作为野外手图,调查范围以建设用地及外围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为界,平原地区一般为用地红线外扩100~200m。地质环境调查内容主要有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不良地质现象等,本次评估完成工作量见表1.3。参加野外调查访问人员主要有:***等。参加资料收集和报告编制人员主要有:*****。分院教授级高工*****审核了《评估说明书》全文,并作了详细的修改、补充。整个评估工作均按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程序操作,工作质量符合要求。评估工作程序见图1.3。表1.3完成工作量一览表项目调查面积(m2)评估面积(m2)调查线路(km)调查地质点(个)访问人次(人次)拍摄照片(份)收集资料(份)工作量50000242001.042671.4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的确定1.4.1评估范围根据《宁波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年11月),建设场地位于低易发区,为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评估区位于宁波平原的东南角,地貌类型单一,属于冲湖积平原。本次评估按平原区范围确定,具体划分标准以规划红线向外10m为界,详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成果图。1.4.2评估级别的确定根据《技术要求》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重要程度确定。(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根据收集现有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分析表明:评估区位于宁波平原东南端,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河网密布,为冲湖积平原。下伏的基岩地质构造简单,岩体完整性较好;土体类型较复杂,性质差异较大,上部软土层厚度一般大于35m;水文地质条件一般;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故综合确定其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等复杂。(2)建设项目重要性拟建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档案密集架生产项目主要建筑物为一幢两层厂房,属小型工业建筑。根据《技术要求》的重要性分类表,建设工程属一般建设项目。综上所述,本建设工程为重要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三级。接受评估委托,签订合同接受评估委托,签订合同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项目工程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项目工程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编制评估工作大纲编制评估工作大纲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综合评估防治措施防治措施提交成果(送审稿)提交成果(送审稿)评审专家组成果审查及修改评审专家组成果审查及修改提交正式成果提交正式成果图1.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程序框图2.地质环境条件2.1气象、水文2.1.1气象评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据鄞州气象站(1961~2004年)的气象观测资料,气象要素主要特征值如下:多年平均气温17.0°C,极端最高气温39.5°C,极端最低气温-8.8°C,最高月平均气温28.2°C(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4.7°C(1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全年中6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最大,最大可达85%,1月份最小为79%;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426.8mm,多年最大24小时降水量243mm,降雨多集中于5~6月的梅雨期和8~10月的台风期,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多年平均蒸发量1458mm;全年实测风速以冬季略大于夏季,外海风速大于近岸,冬季盛行西北风,春夏季盛行东南风,多年夏季平均风速4.8m/s(7、8、9月),冬季平均风速5.8m/s(12、1、2月),历年瞬时最大风速>40.0m/s(1981年9月1日,1986年8月28日,1988年8月7日),全年主导风向为NW(10%),强风向为NW向。本区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强冷空气、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本地区的强冷空气为11月翌年4月,平均每年2~4次,24h内一般降温7~9°C,最多达12~14°C,多出现降雨和8级以上偏北大风;本区是易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的地区,根据1949~1989年的资料统计,影响本区域的台风150余次,平均每年3.9次,其中台风120次,占总数的82%,最早出现在5月中旬,最迟出现在11月中旬,最多为7~9月,占总数的90%,以8月份为最多,占全年33%。宁波是我省沿海台风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台风影响主要集中在每年7~9月份。台风来临时,常伴随狂风、暴雨及风暴潮,往往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2.1.2水文评估区位于鄞东南平原河网水系,区内河道纵横交错,河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人工控制。由于建设场地较小,场地附近未见河塘分布。2.2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宁波平原的东南端,场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为冲湖积平原,场地现为耕地,现地面标高一般为2.23~2.51m(照片1)。2.3地层岩性根据本次调查和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前第四纪地层简单,隐伏于第四系下,主要为白垩纪上统紫红色钙泥质粉砂岩、泥岩、砂砾岩,局部夹凝灰岩。评估区第四纪地层发育,厚度较大,一般大于35m,且层位较稳定,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地层发育齐全。主要成因类型有河流相、河湖相及海相等,从老到新是由一套陆相堆积~海陆交替堆积~海相堆积地层组成。第四系下部为一套晚更新世早期(Q13)陆相松散堆积层,下部为冲洪积的圆砾、砾砂,局部为坡洪积含粘性土碎砾石,上部为冲湖积粉质粘土;局部地段分布晚更新世晚期(Q23)海陆交替沉积的地层组成;第四系中上部为全新世(Q4)的粘土、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位较稳定,厚度35.4~36.5m。岩性依地层的构造、包含物及物理状态,可将该套地层划分为上、中、下三组。第四纪地层详见表2.3和工程地质剖面图I-I’(图2.5-1)。2.4区域稳定性按全国地震区带划分,评估区位于东南沿海II等地震区的东北段之定海——温州地震带(III),地貌上处于构造差异性升降运动较明显。评估区及邻近地区历史地震相对较少,历史上曾发生大于3级地震26次,震级多小于4级,其中不小于4级的历史地震共有4次,最高震级为镇海1523年8月24日发生的4.75级地震。其中自1970年以来,大于2级地震共有10次,详见表2.4。因此,评估区地震具有强度弱、频度低,且以弱震、微震为主的特点,区域稳定性较好。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表2.3评估区第四纪地层简表地质时代成因类型代号厚度(m)顶板标高(m))岩性描述系统组第四系全新统上组冲湖积al-lQ341.2~1.72.22~2..42灰黄色粘土,软软塑~可塑。海积mQ341.8~3.50.72~1.055灰色淤泥质粘土土,流塑,土土质较软。中组海积mQ24179-2.66~-1.008上部灰色粘土,软软塑,层厚厚约0.7~2.4m;中部为为灰色淤泥泥,流塑;;下部为灰灰色淤泥质质粉质粘土土,流塑。下组海积mQ1412-15.53~~-19..48粘土;灰色,流流~软塑,下下部含有较较多植物碎碎屑。上更新统上组冲海积al-mQ2--230.5~2.00-33.85~~-33.05灰绿色,灰黄色色粉砂,中中密,厚层层状构造,分分布零星。海积mQ2-1333.2~3.55-35.05~~-34..06灰色粘土,软塑塑,厚层状状。冲海积al-mQ2--131.9~4.88-38.25~~-37.56灰黄色、褐黄色色细砂,中中密,厚层层状构造,场场区基本均均有颁分布布。下组冲湖积al-lQ13未揭穿-40.35~~-40..56上部灰绿色,灰灰黄色粉质质粘土,可可塑~硬塑。表2.4近场区历史地震目录(M≥2)发震日期纬度(度)经度(度)震级地名1520.122.--29.6121.64奉化东1523.088.2430.0121.74.75镇海1715.022.1730.0121.74镇海1799.066--29.7121.74鄞州、象山间1977.044.2629.1122.12.0象山1977.055.1929.5121.52.4宁波北仑西1978.077.2729.5121.52.2宁波柴桥镇1983.033.1129.5121.22.1鄞县1984.077.0629.5121.22.8宁波市西1993.099.0429.4121.42.4奉化东1998.100.0729.5121.22.0鄞县1999.077.3029.5121.22.0宁波鄞州樟水镇镇2000.022.2029.4121.42.0宁波东钱湖西南南2000.033.3029.4121.32.4宁波东钱湖西南南2.5工程地质条件岩土体类型及其组合与工程地质特征将直接影响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是一项重要的地质环境条件。平原区则为软土地基,浅部由全新世粉质粘土和淤泥质土组成,具厚度大、高压缩性、低强度、渗透性极弱等特点。若大面积直接堆填将可能诱发软土地基过量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灾害。《东钱湖工业园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分布状况见及工程地质剖面图I-I’(图2.5-1)。表2.5-1主要工程地质层(组)划分一览表层号成因时代岩土名称主要工程地质特特征al-lQ34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塑~~可塑,厚厚层状,局局部含铁锰锰质氧化物物,粘塑性性好,层厚厚1.2~11.7m,俗称称地表硬壳壳层。物理理力学性质质较好,为为低层建筑筑天然地基基持力层。mQ34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厚厚层状,粘粘塑性好,局局部为淤泥泥,高压缩缩性,层厚厚1.8~3.5m,全场均均有分布。mQ24粘土灰色,软塑,厚厚层状,粘粘塑性好,性性质相对较较好,厚度度为0.7~2.2mm,场地广广泛分布。淤泥灰色,流塑,鳞鳞片状,高高压缩性,层层厚6.66~7.1mm。场地广广泛分布。淤泥质粉质粘土土灰色,流塑,鳞鳞片状,高高压缩性,层层厚10..1~10.66m,场地地广泛分布布。mQ14粘土灰色,软塑,厚厚层状,高高压缩性,层层厚8.00~10.33m,广泛泛分布。mQ14粘土灰色,软塑,鳞鳞片状,高高压缩性,含含较多炭化化物,层厚厚2.6~~5.3mm,全场均均有分布。al-mQ2--23粉砂灰黄色、灰绿色色,中密,厚厚层状,低低压缩性,层层厚0~2..0m,局部缺缺失。mQ2-13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局局部达可塑塑,厚层状状,粉粒含含量高,中中等压缩性性,层厚3.2~~3.5mm,分布较较广泛。al-mQ2--13细砂灰褐色,黄褐色色,饱和,中中密,局部部间夹较多多粘性土薄薄层,揭穿穿最大层厚厚3.0m,全场均均有分布。al-lQ13粉质粘土灰绿色,灰黄色色,可塑~硬塑,厚厚层状,中中等偏低压压缩性,揭揭见层厚1.9~2.6m,大部分分钻孔未揭揭穿。表2.5-2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一览表层号岩土名称土工试验指标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孔隙比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直剪固快内摩擦角内聚力WρeoWLIPILa1-2ES1-2φC%kN/m3%%MPa-1MPaokPa粉质粘土30.818.80.88936.016.20.610.425.2415.130淤泥质粘土47.017.71.26943.319.81.210.972.548.916粘土39.518.21.09843.219.60.850.693.0810.224淤泥55.016.91.53445.220.31.511.441.768.014淤泥质粉质粘土土38.717.91.11434.714.51.300.802.769.916粘土46.717.31.33347.621.60.990.882.599.318粘土40.417.61.20043.319.50.870.643.8511.923粉砂19.020.20.5730.208.3628.26粉质粘土33.618.70.96837.616.60.750.355.6214.229粉质粘土26.119.90.72737.516.00.310.237.1819.640注:=1\*GB3①资料根据《东钱湖工业园区工程勘察报告》修编而得;=2\*GB3②本表指标值均系统计平均值,仅作评价性指标,用以评判岩土的性状、鉴定土类别,不作计算指标。2.6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区内与工程程建设有关关的地下水水主要为浅浅部孔隙潜潜水,赋存存于平原浅浅部粉质粘粘土、淤泥泥质粘土中中,透水性性极弱,渗渗透系数10-6~100-7cm//s;水量极极贫乏,民民井单井涌涌水量小于于5m3/d,水位埋埋深一般0.55~1.00m,水质质差,为微微咸水,无无开采价值值。孔隙潜潜水对混凝凝土结构一一般无腐蚀蚀性,对钢钢结构具中中等腐蚀性性。孔隙潜水含水层层出露地表表,直接接接受大气降降水的补给给,也接受受河网地表表水及农田田灌溉水的的补给。地地下迳流以以垂向为主主,迳流短短,迳流速速度缓慢,以以蒸发及植植物吸收为为主要排泄泄,2.7人类工程活动对对地质环境境的影响评估区位于宁波波平原东南南端,远离离采石区,也也没有大量量开采地下下水,人类类活动主要要表现为修修筑道路和和修建民房房等,破坏坏地质环境境的人类工工程活动一一般。3.地质灾害危险险性现状评评估地质灾害是指包包括自然因因素或者人人为活动引引发的危害害人民生命命和财产安安全的山体体崩塌、滑滑坡、泥石石流、地面面塌陷、地地裂缝、地地面沉降等等与地质作作用有关的的灾害。根据《宁波市区区地质灾害害防治规划划》(2005年11月),建建设场地为为地质灾害害低易发区区,区内历历史上未发发生过重大大地质灾害害。本次调调查及访问问也表明::评估区为冲冲湖积平原原,未发现现地裂缝。同同时由于评评估区远离离丘陵山区区,不存在在崩塌、滑滑坡、泥石石流。另外外,评估区区位于宁波波平原东南南端,距沉沉降漏斗边边缘以外66km,因因此不存在在区域地面面沉降。另另外,已建建宁波金属属制品实业业有限公司司厂房使用用状况良好好,未见不不均匀沉降降和过量沉沉降(照片片2)。评估估区总体上上现状地质质灾害不发发育。综上所述,评估估区现状地地质灾害不不发育,破破坏地质环环境的人类类工程活动动一般,现现状地质灾灾害危险性性小。4.地质灾害危险险性预测评评估预测评估是指工工程建设用用地范围内内,由于工工程建设对对地质环境境条件的改改变而可能能引发、加加剧地质灾灾害的可能能性及工程程建设可能能遭受地质质灾害的危危险性评估估。4.1工程建设可能引引发或加剧剧地质灾害害危险性的的预测(一)大面积回回填拟建场地现地面面标高为2.233~2.551m,已建宁波波金属制品品实业有限限公司厂区区地面标高高为3.663~3.65m,因此工工程建设时时场地需进进行回填,回回填厚度一一般为1.12~1.42m,由于场场地回填厚厚度小,且且拟建工程程将采用桩桩基础,大大面积回填填沉降量易易于防范,所所以其地质质灾害危险险性小。(二)不均匀沉沉降和过量量沉降由于评估区位于于冲湖积平平原区,浅浅部分布厚厚度较大的的软土,在在软土地基基上修建构构筑物,主主要的地质质灾害是软软土地基的的不均匀沉沉降和过量量沉降。根据勘察资料表表明:场地地内层粉质粘粘土(硬壳壳层)物理理力学性质质相对较好好,有一定定的承载能能力,且分分布均匀,一一般作为轻轻形建筑的的浅基础持持力层;①色其厚厚度大、高高压缩性、低低强度和渗渗透性极弱弱等程差是引起不不均匀沉降降或过量沉沉降的主要要因素。合工拟宁波金属制制品实业有有限公司档档案密集架架生产项目目将采用桩桩基础。因此工程程建设引发发或加剧建建筑物不均均匀沉降和和过量沉降降的可能性性小,其地地质灾害危危险性小。(三)桩基施工工对周围已已有建筑物物的影响由于场地软土层层较厚、土土质差,若若采用非挤挤土桩,并并选择合理理的持力层层(如=4\*GB3④3、=5\*GB3⑤3层),其地地质灾害危危险性小;;若采用挤挤土桩,由由于场地软软土层厚、性性质差,且且成桩速度度较快时,对对已建厂房房、管线和和周边道路路可能产生生不良影响响。故应采采取必要的的工程措施施,如桩基基施工严格格控制成桩桩速率,合合理安排沉沉桩顺序,并并在场地周周围设置观观测点,密密切注意其其影响程度度,地质灾灾害危险性性大大降低低,其地质质灾害危险险性小。4.2工程建设可能遭遭受地质灾灾害危险性性的预测 根据《宁波市区区地质灾害害防治规划划》(2005年11月),建建设场地为为地质灾害害低易发区区,区内历历史上未发发生过重大大地质灾害害。本次调调查及访问问也表明评评估区总体体上现状地地质灾害不不发育。因因此工程建建设可能遭遭受地质灾灾害的可能能性小,其其地质灾害害危险性小小。综上所述,工程程建设可能能诱发软土土地基的过过量沉降和和不均匀沉沉降,由于于拟建工程程将采用桩桩基础,可可有效防止止过量沉降降和不均匀匀沉降的危危害,其地地质灾害危危险性小;;场地大面面积回填厚厚度小,回回填沉降量量易于防范范,其地质质灾害危险险性小。工工程建设遭遭受地质灾灾害的可能能性小,其其地质灾害害危险性小小。5.综合评估与防防治措施5.1地质灾害危险性性综合评估估地质灾害危险性性综合评估估,依据地地质灾害危危险性现状状评估和预预测评估结结果,采用用定性分析析法,并依依据地质灾灾害危险性性防治难度度和防治效效益,对建建设用地的的适宜性作作出评估,提提出防治地地质灾害的的措施和建建议。根据现状评估和和预测评估估,综合评评估认为::宁波金属属制品实业业有限公司司档案密集集架生产项项目工程建建设可能诱诱发软土地地基的过量量沉降和不不均匀沉降降,由于拟拟建工程将将采用桩基基础,可有有效防止过过量沉降和和不均匀沉沉降的危害害,其地质质灾害危险险性小;场场地大面积积回填厚度度小(一般般为1.12~1.42m),回填填沉降量易易于防范,其其地质灾害害危险性小小。工程建建设遭受地地质灾害的的可能性小小,其地质质灾害危险险性小。5.2建设用地适宜性性评估建设用地适宜性性评估的范范围非常广广泛,其影影响因素众众多,如基基础设施、生生态环境、水水土保持、资资源开发等等。本次评评估针对地地质灾害危危险性而言言,目的是是为了科学学合理地利利用土地资资源,有效效预防地质质灾害的发发生。根据场地地质环环境条件及及评估结论论,从科学学合理地利利用土地资资源,有效效预防地质质灾害发生生的角度,对对建设用地地适宜性评评估如下::拟建宁波金属制制品实业有有限公司档档案密集架架生产项目目现状地质质灾害危险险性小,预预测工程建建设引发或或遭受地质质灾害的可可能性小,其其地质灾害害危险性小小,建设用用地为适宜宜。5.3防治措施为保障拟建工程程建设的顺顺利进行和和未来的安安全运行,有有效预防各各类地质灾灾害的发生生,提出相相应的防治治措施如下下:场地回填时应分分层压实,并并严格控制制回填加荷荷速率。6.结论与建议6.1结论(1)金属制制品实业有有限公司档档案密集架架生产项目目属一般建建设项目,评评估区地质质环境条件件属中等复复杂类型,因因此判定该该项目地质质灾害危险险性评估级级别为三级级。(2)本次评估工作作依据国土土资源部《地地质灾害危危险性评估估技术要求求》(试行行)程序进进行,查明明了建设用用地范围内内的地质环环境条件及及地质灾害害现状,对对工程建设设可能引发发或遭受地地质灾害危危险性进行行了预测评评估,针对对不良工程程地质问题题提出了拟拟采取的防防治措施,达达到了预期期的目的。(3)现状评估表明明:评估区区位于宁波波平原东南南端,地形形平坦,破破坏地质环环境的人类类工程活动动一般,现现状地质灾灾害不发育育,其地质质灾害危险险性小。(4)预测评估表明明:工程建建设可能诱诱发软土地地基的过量量沉降和不不均匀沉降降,但拟建建工程将采采用桩基础础,可有效效防止过量量沉降和不不均匀沉降降的危害,其其地质灾害害危险性小小;场地大大面积回填填厚度小,回回填沉降量量易于防范范,其地质质灾害危险险性小;工工程建设遭遭受地质灾灾害的可能能性小,其其地质灾害害危险性小小。(5)综合评估认为为:拟建工工程引发或或遭受地质质灾害的可可能性小,其其地质灾害害危险性小小,建设用用地为适宜宜。6.2建议(1)本工程位于软软土区,工工程地质条条件较复杂杂,应加强强与设计阶阶段相适应应的岩土工工程勘察工工作,详细细查明场地地工程地质质条件,使使设计和施施工更合理理、科学。(2)大面积挤土桩桩对厂房和和道路有不不良影响,因因此,桩基基施工宜采采取必要的的工程措施施,如桩基基施工严格格控制成桩桩速率,合合理安排沉沉桩顺序,并并在场地周周围设置观观测点,密密切注意其其影响程度度。目录TOC\o"1-3"\h\zHYPERLINK\l"_Toc141524540"前言1HYPERLINK\l"_Toc141524541"1.评估工作概述述2HYPERLINK\l"_Toc141524542"1.1工程概况与征地地范围2HYPERLINK\l"_Toc141524543"1.1.1工程概况2HYPERLINK\l"_Toc141524544"1.1.2征地范围2HYPERLINK\l"_Toc141524545"1.2以往工作程度2HYPERLINK\l"_Toc141524546"1.3工作方法及完成成的工作量量3HYPERLINK\l"_Toc141524547"1.4评估范围与评估估级别的确确定4HYPERLINK\l"_Toc141524548"1.4.1评估范围4HYPERLINK\l"_Toc141524549"1.4.2评估级别的确定定4HYPERLINK\l"_Toc141524550"2.地质环境条件件6HYPERLINK\l"_Toc141524551"2.1气象、水文66HYPERLINK\l"_Toc141524552"2.1.1气象6HYPERLINK\l"_Toc141524553"2.1.2水文6HYPER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