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课件_第1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课件_第2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课件_第3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课件_第4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尔多斯盆地及周邻中新生代盆地分布图

1.中新生代构造变动和后期改造的期次划分及特征2.贺兰山的隆升时限及其演化3.六盘山的隆升时限及其演化4.盆地西缘南部新生代地层特征及形成环境5.盆地东隆西坳反转的时限6.渭北隆起的隆升时限及其演化7.J2延安期原盆面貌恢复及特征8.J2直罗-安定期原盆面貌恢复及特征。9.中生代沉积-沉降中心分布及迁移中新生代构造变动和后期改造的期次划分及特征

盆地后期改造时期60-40Ma(E1中-E2中)95-85…65Ma(K2)125-115Ma(K1中晚)?160-145Ma(J3)195-185Ma(J1)盆地发育时期30-25Ma(E3中晚)10-5Ma(N1晚)170-165Ma(J2中)?主要期次划分0.95-85…65Ma

Ⅰ.60-40MaⅡK2E1-E2中ⅢⅣ盆地后期改造阶段基本特征盆地中新生代演化-改造阶段和主要地质事件综合对比表贺兰山隆升时限及其演化贺兰山地质略图

贺兰山表现出南北向上具两个复式背斜和两个复式向斜相间展布的特征,两个复式背斜主要出露古生代及前寒武纪地层;两个复向斜主要出露中生界和部分古生界。

汝箕沟地区大岭子-古拉本一带,延长组顶部出现厚3-5m玄武岩,k-Ar同位素年龄值为229±15Ma(霍福臣,1989;宁夏区域地质志,1990),单颗粒锆石离子探针等时年龄158-201Ma;锆石裂变径迹年龄193.1Ma.

表明T3贺兰山地区处于拉张伸展环境。T3y5J

据裂变径迹分析表明,贺兰山隆升时间主要集中在3-4个阶段:

贺兰山隆升时限

139-145Ma(J3);120-76Ma(K1末-K2);37-55Ma(E2)15730-24Ma(E3)

贺兰山在始新世以来的隆升速率大于晚侏罗世-始新世早期的隆升速率。

汝箕沟地区渐新世晚期以来的隆升速率可达7.92mm/100a,

小松山地区中新世晚期以来最大可达19.8mm/100a.

贺兰山隆升速率图

裂变径迹测试结果更证实了贺兰山隆升时限,同时表明贺兰山至少发生了3-个阶段。

总体上有两期规模较大的隆升,分别发生在早白垩世末和始新世。早白垩世末的隆升与鄂尔多斯盆地区域抬升相对应,贺兰山大规模隆起的时间为始新世,与银川地堑开始强烈断陷活动相伴生。贺兰山:

139-145Ma(J3);120-76Ma(K1末-K2);37-55Ma(E2)

六盘山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隆升时限

构造特征上,六盘山弧形冲断体系主体构造走向自西向东由NW并逐渐向NS向过渡,整体呈反“S”形,向南收敛,以弧形束状展布为其鲜明特点。沉积面貌上,晚三叠统、中侏罗统在六盘山地区分布甚广,且普遍发育,当时应与鄂尔多斯盆地连为一体。在白垩纪早、中期,六盘山地区的沉积仍与今鄂尔多斯盆地相通,且为沉积中心之一,沉积厚度可达3000m以上。第三纪早、中期仍广泛接受沉积,具断陷盆地的性质。中央陷凹坡斜部东中生代接受沉积

上三叠统沉积普遍,其中的eckisporitestrassicus是晚三叠世最具代表性分子。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沉积时,六盘山为一沉积区,沉积厚度与鄂尔多斯盆地相当,盘探3井延长组可达706m,并未隆起成山。中生代接受沉积六盘山盆地中生代沉积演化旋回图

在K1,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和六盘山盆地为沉积-堆积中心;在盆地西南镇原—泾川一带K1浅湖—

半深湖相沉积中膏盐发育,含盐面积达250km2,含盐地层厚229-248m,纯盐岩层厚0.5-1.0m。1.寺口子组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南部和北部,主要呈不连续片状分布,西边有零星分布,粒度变化明显。

2.清水营组在全盆地都很发育,分布较为连续,岩性基本一致,均为砂泥岩互层,只是颜色上有些变化,这反映了沉积环境因地而有所不同。

3.上第三系红柳沟组主要为砂岩、砂泥岩和砾岩,颜色以土黄色和灰色为主,在盆地的中北部,中宁东部,牛首山两侧均有大面积分布,厚度较大。

西南缘新生代沉积进展-4

寺口子剖面磁性地层学测试结果记录了15个正极性和14个反极性,与标准极性序列(lourensetal,2004)C11n.1n—C21n,C11r-1—C20r对应很好。表明寺口子组沉积年龄为29.401-49.906Ma(E2-E31)。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断陷具有统一的时限。固原寺口子组极性状图与标准极性柱对比图1、始新世盆地开始局部断裂,产生多个小断陷,沉积了寺口子组,这时的砾度、断陷面积很不均一。

2、渐新世盆地范围继续扩大并且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