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八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
其次单元太阳与时间
熟悉太阳
一、教学目标:
1.在沟通有关太阳的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体会沟通与商量可以引发新想法;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讨论过程和结果。
2.在搜集及沟通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沟通的开心。
3.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学问,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学问,知道太阳是个温度很高的大球体。
三、教学预备:
同学:课前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老师:搜集有关太阳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老师表达谜语内容: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黄昏才收工。
2.同学说出谜底,老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关于太阳,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组内沟通: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沟通,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师巡察,留意倾听,适时指导。〕
3.汇报沟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各小组相互补充。
4.思索与总结
各小组依据沟通状况进行总结。
5.展现沟通
同学再次进行汇报。
6.师生共同总结。〔可投影太阳的相关图片或制成课件〕
〔1〕太阳的外观和银河系
〔2〕太阳的结构
〔3〕太阳外表的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4〕太阳的大小、体积、质量。
〔5〕太阳与地球的比较
7.对搜集信息资料的方法进行总结沟通。
〔三〕自由活动:
1.说一说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假如没有太阳,会怎么样?
3.评价:从我学到的学问.学习的方法.表达与沟通方面让同学进行自评。
〔四〕拓展活动:
以作业的形式,让同学来创作有关太阳的科幻小说或科学童话。或者让同学连续查阅相关的资料,将对太阳的讨论连续进行下去。
教学设计方案篇2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布满童趣的夏季散文诗。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是那样惹人宠爱。小水珠喜爱她,小蜻蜓喜爱她,小青蛙喜爱她,小鱼也喜爱她。这绿色的跳动的音符,在呼唤小伴侣走进夏季,感受夏季,感受小伙伴们欢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课文的词句、创设情境来熟悉“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叶”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读生字,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布满童趣,在学习过程中重在激趣,表达同学学习的自主性,敬重同学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重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师生互评。课文、生字都在肯定的情境中开心地学习。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老师给小伴侣们带来了一样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
你看了什么?
(同学自由回答)
谁来夸夸这么美丽的大荷叶?
(同学自由发言)
有个小也在夸这秀丽的大荷叶,你们瞧。
(出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大荷叶!
(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小伴侣,满池的荷叶是那么美,难怪引来了这么多的小伙伴呢,都有谁呢?请小伴侣打开课文,自由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精确。
2、同学自由读课文。
3、指名汇报。
三、识字教学
1、是啊,秀丽的荷叶引来了这么多的小伙伴,那么这些小伙伴又是怎么夸奖大荷叶的呢?请小伴侣打开课文,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来读一读。
2、同学带着问题读课文。
3、同学汇报: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在句子中初步识字。
4、集中教同学字。
四、课间嬉戏
猜字谜。
五、再读课文
1、同学自由读读课文。
2、指名读分小节读课文。
六、复现生字
(儿歌复现)
1、同学自由读一读。
2、指名读。
3、齐读。
七、写字教学
1、同学观看。
2、范写。
3、生写。
4、反馈。
八、小结下课
教学设计方案篇3
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讲解并描述了一家三个人为盲人捐献眼角膜的感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课文中的“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的角膜不理解,到成年以后亲自捐献了因病去世的父亲和因车祸丧生的女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解并描述了一家三个人为盲人捐献眼角膜的感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课文中的“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的角膜不理解,到成年以后亲自捐献了因病去世的父亲和因车祸丧生的女儿的角膜,这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呈现了“我”传统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熟悉的升华。当年十四岁的“我”和如今十四岁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看法,也反映了前辈的言传身教对后辈所产生的影响。
课文按时间挨次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母亲病逝后,父亲遵照他们生前的商定,将母亲的角膜捐赠给医院,并深深地教育了“我”。
其次部分〔4——5自然段〕:写父亲患重病时,仍为自己去世后可以捐赠全部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而感到开心,他的心愿深深地感动了“我”的女儿温迪。〔第四自然段父亲说的话,从三个角度说明白捐赠的欢乐:从病人的角度,从病人家属的角度,从自己亲人的角度。〕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我”遵从父亲的遗嘱,捐赠了他的眼睛的角膜,温迪为此感到傲慢,并预备效仿外公捐赠角膜。
第四部分〔7——9自然段〕:写温迪在意外车祸中丧生,“我”再一次捐赠了亲人的眼睛角膜。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同学从课文讲解并描述的故事中感悟生命的美妙,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在一个课时要完本钱课的教学,必需将阅读的任务向课前进行适当的延长,从而也培育了同学课前预习的习惯与力量。在课内教学中主动为同学创设与文本对话的平台,老师赐予适当的“读”的引导,让同学在有限的时空内实现更为有效的阅读对话,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促进同学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目标:
1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等重点语句体会句中含义和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课题“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认读“辍”,读读记记“赐予、捐赠、酷爱、领悟、辉映、与世长辞、突如其来、活灵活现、热泪盈眶、才华横溢”等词语,激励同学从中选用常用词写话。激励同学积累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语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琳达一家人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教学预备:课前预习。
1、读通读顺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新词,试着应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新词。
2、思索: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设计:
一、阅读资料,熟悉“角膜”
老师出示〔或老师介绍〕有关“角膜”“角膜病”“角膜捐献”的资料〔内容〕——见“教学用书”中“五、参考资料——有关角膜的资料”。
【让同学熟悉眼睛角膜,了解角膜捐赠的意义。】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老师揭题:18?永生的眼睛
2、请同学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同学们读完这篇课文后,心里肯定很不安静,有什么心里话想共享一下吗?〕
3、请一两个同学沟通各自预备积累的词语后,老师分组出示以下词语,按不同的要求进行词语教学。
a、给〔jǐ〕予捐赠
b、温迪酷爱栩〔xǔ〕栩如生才华横溢热泪盈眶捐赠
c、突如其来与世长辞
以上三组词语在同学正确认读基础上,老师提出以下要求:
①读了“a”组中的两个词语,你心里有什么感受?〔感受精神的高尚。〕
②读“b”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再现温迪聪慧、和善的形象。〕
③读“c”组词语,你有什么感受?〔对亲人突然失去的可惜。〕
4、指名读课文,留意正音,检查同学预习中课文通读状况。
【充分唤醒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生命,引导同学在读词语的过程中,与课文内容、人物联系起来,读出词语在语境中的丰富内涵,打破传统教学中就词读词的现象。】
三、圈画语句,品析人物
1、文中写琳达一家的三个人为了解除盲人的苦痛捐献了自己的角膜,请仔细读读课文,〔自由轻声读,或默读〕圈画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并仔细读读、想想、批注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1〕同学读,圈画,批注。
【让同学在阅读教学中,充当好仆人的角色。引导同学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培育了同学阅读的基本力量与良好的习惯。】
〔2〕沟通〔引导同学从“父亲”说的话和温迪的表现、说的话等语句中,引导体会句子意思和人物的高尚品质,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
〔3〕读好相关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感情。
2、课文最终两个自然段与课题有什么关系?说说自己对“永生的眼睛”的理解。
3、齐读课文。
4、写一段话送给自己喜爱的文中的人。
四、课后练习
1、激励同学从“酷爱、与世长辞、突如其来、活灵活现、热泪盈眶、才华横溢”等词语中自选词语应用写话。
2、摘抄积累自己喜爱的有积累价值的语句。
3、推举同学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六班级下册〕中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母亲的眼睛》两篇文章。
板书设计:
18?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温迪
补充建议:
1.器官捐献是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课前可布置同学查找有关资料或调查四周人们对捐献器官的熟悉、看法,了解为什么会有人反对或不情愿捐献器官,为学习本课做好预备。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同学自读自悟。要让同学先读提示语,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再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细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上简洁的批注。之后,组织同学沟通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人物的语言,教学时要引导同学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体会,特殊是父亲的两段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应引导同学反复研读有关语句和段落,透过字面体会人物的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如在体会父亲教育“我”的第一段话时,可引导同学想一想:你可以赐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赐予别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宝贵的?让同学结合课前查阅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熟悉。在理解有关父亲的其次处语言时,可引导同学思索:其次处语言与第一处语言有什么关系?最终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贯起来读一读,体会父亲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学时还应引导同学根据提示语的要求,找出含有“傲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从而深刻感悟“我”和女儿温迪的思想感情。
3.教学时应特殊留意朗读的指导,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课文所表达的情意深厚,应留意引导同学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人物的感情。可实行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进行朗读,读好人物的对话。
4.在自读自悟、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可引导同学试着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并谈谈自己从这些人物的言行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有什么感想,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启发,进一步加深体会。
5.课后可让同学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通过写建议书或办板报的形式向人们宣扬捐献器官的意义。
课前或课后可让同学收集一些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让同学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正确熟悉器官捐献。
教学设计方案篇4
教学内容:
教材P50~~P51上的内容。和P53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使同学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
教学重点:
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
2、把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道具:〔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5×〔〕()×6()×8<26
2、计算:
8÷4=45÷5=
二、新知。
1、教学教材P50例1。
〔1〕利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
15÷5=[]〔组〕
〔2〕利用学过的表内动身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关心同学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除数……5/ˉˉ1ˉˉ5ˉˉ…被除数
15…5和3的乘积
ˉˉˉˉ0ˉˉ
〔3〕自主探究,汇报结果。〔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同学商量沟通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
2、学P51例2。〔有余数的除法〕
〔1〕实行例1情境的连续。
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
23÷5=4〔组〕…………3〔盆〕
4∶
5/ˉˉ2ˉˉ3ˉˉ∶
20∶
ˉˉˉˉ3ˉˉ…余数
〔2〕横式与竖式对比,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3〕留意:[1]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
商和余数的不同单位名称。
三、稳固。
1、教材P51。“做一做”。
〔1〕先填一填。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计算时要留意些什么?
〔3〕订正错误。
2、试一试自己的力量。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7÷6=33÷8=
小组商量
通过以上计算,你发觉了什么规律?
[1]、[2]、[3]略
3、作业练习。
〔1〕找病因〔并改正〕
〔2〕把横式改写成竖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60÷7=〔〕…………〔〕
4、完成教材P53第一题。
5、小组批改作业。〔发觉问题准时订正错题〕
四、全课小结。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又学会了那些本事?
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当留意些什么?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教学设计方案篇5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中的观点。
2.通过诵读,学习语言。
3.讨论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剧烈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的观点。
2.熬炼同学思维力量。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人
当你为宇宙的神奇而惊异,为人类的才智而骄傲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才智制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观点的关键语句。思索一下,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同学沟通感受和见解,同学问相互补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同学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段段意:提出“制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才智是大海,人类的才智就是大海的一滴。
其次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二)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1.同学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人类创造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肯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才智也远胜于人。
2同学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
(1)说说人类改变的历史。
(旧石器、新石器……)
(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逼下偷生。后来工具渐渐进步,能够制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一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仆人了吗?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仆人。)
(4)假如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行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行笑。)
(5)有没有否认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认。)
(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要敬重人类的科学讨论,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五、小结
学习本文要熟悉“制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豁,i莉人类长远进展。
其次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二、连续学习课文
同学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质疑,商量问题。(同学沟通看法。)
①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才智的产物?
②认为自然制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③自然界有目的吗?
④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⑤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⑥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认句来反问,表达的是确定的意思,用确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认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气,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推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剧烈,意思更确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同学商量沟通。
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讽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慧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久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表达吗?假如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绚烂的生命之花?
四、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声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一般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公平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依据是什么?
同学进行商量和沟通。
有爱好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五、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篇6
教学目的要求:
1.反复诵读,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联系学过的送别诗,进行比较鉴赏。
3.背诵、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要求1、3
难点:教学目的要求2
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课文
背诵《赠汪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导入
二、同学自由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三、说说读这首诗的初步感受。
四、讲解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从诗的标题看,这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两位诗友阔别多年后在扬州初次相逢,白于筵席上赠诗相赠,
刘乃作此酬答。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患病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诗的开头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
三、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回来之后的感受。
五、六句以“沉舟”“病树”自比,当然感到悲伤,却又相当达观。
末两句点明白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五、小结
在这首诗里,诗人抒写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但诗人并未
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对将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主动
进取的人生看法,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六、同学背诵学过的送别诗。
简要说说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异同。
七、当堂背诵、默写这首诗。
教学设计方案篇7
一、谈话导入,简介冰心
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很多伴侣,你喜爱和什么样的人做伴侣呢?今日,我们就一起和冰心奶奶来谈谈友情。
2.出示课题《大海中的灯塔》,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合作沟通
1.出示自学要求。
(1)阅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在旁边批下你的感受。
(3)画出你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小组商量解决。
2.同学分组学习,老师巡察,相机指导。
三、品读感悟,沟通体会
1.全班沟通,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释疑。
2.引导同学抓住文中有启迪性的句子理解。
信一开头,冰心奶奶就说让我们来谈友情,友情是什么?用信中的语言来说说。抓住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友情的重要,把握交友的艺术。
友情是人我关系中最可珍贵的一种情缘。强调友情有情。
肯耕种的才有收获,能奉献的才配接受,对伴侣要有付出,有奉献。
使你堕落,消沉的,不是你的好伴侣。同时也要警惕,你是否在使你的伴侣主动向上?交友要交挚友,相互关心,共同进步的才是真正的伴侣。
不要只想你能从伴侣那里得到什么,也要想你的伴侣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伴侣之间有索取,更要有奉献。
各种不同的人格,犹如琴瑟上不同的弦子,和谐合奏,就能发出天乐般动听的共鸣。每个人的性格不一,伴侣之间要做到性格互补,取长补短。
友情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伴侣之间的真诚关心,如同雪中送炭。
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要留意指导同学反复诵读,从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还可让同学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沟通与伴侣之间发生的事例。让同学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情。在生活中真正的伴侣应当相互关心,相互提示,共同进步。
3.沟通谈体会。
在生活中,你肯定有很多小伴侣,甚至有大伴侣,说说你是怎样与他们相处的。
四、选读感悟,情感升华
1.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把文中对自己有启迪的句子抄写在摘录本上。
五、延长拓展,指导生活
1.课外阅读冰心的作品。
2.小练笔:写写你和伴侣之间发生的事情。谈谈你对友情的熟悉。
教学设计方案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同学学习小梅舍己为人的好思想。
2、学会生字功、激、索、获、锤、灌等词。理解毫不犹豫、胜利的意思。
3、连续培育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力量。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4、通过学习,使同学明白试验胜利的缘由,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教学重点:理解这次试验胜利的主要缘由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试验胜利的主要缘由是什么。
课时支配:2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恩母亲节演讲稿15篇
- 影城业务培训
- (高清版)DB21∕T 3378-2021 辽宁省松材线虫病检验鉴定技术规程
- 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 二零二五个人信用担保业务风险防范合同模板3篇
- 财务工作风险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长途客车司机就业保障协议4篇
- 2025版电子产品销售居间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2篇
- 科研创新取得的年度成果回顾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工程小额零星项目定点服务框架合同2篇
- 2025年上半年长沙市公安局招考警务辅助人员(500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河北邯郸世纪建设投资集团招聘专业技术人才3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慈溪高一期末数学试卷
- 天津市武清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徐霞客传正版》课件
- 江西硅博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硅树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高端民用航空复材智能制造交付中心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量子医学成像学行业研究报告
- DB22T 3268-2021 粮食收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规范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与相关事故案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