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谈话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关系_第1页
亲子谈话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关系_第2页
亲子谈话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关系_第3页
亲子谈话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关系_第4页
亲子谈话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子谈话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关系

B843:A1673-9841(2010)03-0001-06心理理论(theoryofmind)最早是由Premack和Woodruff在研究黑猩猩的社会认知能力时提出来的概念[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心理状态对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这种能力就是“心理理论”,它是指个体对各种心理状态的理解,通常包括情绪、意图以及有悖于现实的想法等[2],强调对行为的心理表征以及对行为一致性的解释[3]。心理理论在儿童的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发展、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3]。比如高功能孤独症儿童,他们能够很好地完成和物理现象有关的推理,却不能够通过错误信念任务[4],就是由于心理理论上的特异性缺陷,让他们难以对他人的心理状态形成认知表征,从而产生了严重的社会脱离[5]。不同研究者采用不同的观点解释了心理理论的获得机制。一些研究者认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领域特殊的、天赋的模块或神经机制成熟的结果[6],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缺陷模式为这类分析提供了支持。而Wellman及其同事通过元分析以及比较不同文化下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认为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轨迹相同,称为理论论的这一观点强调了儿童早期和心理状态有关概念的发展[3,7-8]。上述研究主要关注了心理理论发展的普遍模式,而对心理理论发展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将会有助于加深对心理理论机制的理解。于是近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将月光转向社会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影响,认为社会化过程中大量相关信息和经验的输入塑造了儿童的心理理论[7]。越来越多的研究从家庭的教养环境[9]、父母的教养方式[10]、兄弟姐妹的影响[9,11]以及母亲与儿童的依恋关系等方面,探索了社会化过程中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相关因素,其中亲子谈话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一、亲子谈话和心理理论研究者认为亲子谈话作为早期的言语输入,影响了儿童的心理理论获得[2,12-15]。来自聋童的研究也证实了以上观点:聋人家庭的聋童在与其父母使用手语交流时,会接触到一些心理状态的谈论,类似于正常儿童的言语输入,而父母听力正常的学前聋童由于缺乏与父母交流关于他人心理状态的经验,因此他们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表现要差于父母都是聋人的聋童[16-17]。目前,研究者正在逐步深入地探讨亲子谈话的哪些方面影响了儿童的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亲子谈话内容和亲子谈话风格两方面。(一)谈话内容大量的研究表明,母亲在亲子谈话中对心理状态的描述与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相关[13]。研究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引发亲子间谈话,如观察母亲和儿童之间的自然对话[18],记录母亲给儿童描述一系列图片或讲故事时的谈话[2,13],甚至仅仅记录母亲关于孩子的自由描述[12],不同的研究方法一致表明,母亲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越多,儿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年龄就越小[14,19]。此外,在亲子互动游戏中,也发现母亲对心理状态的有效谈论和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密切相关[20]。母亲对心理状态谈论与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表现相关,可能反映了母亲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促进了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但也可能仅仅反映母亲更愿意和心理理论较好的儿童谈论心理状态。因此Ruffman等人[13]的纵向研究特别值得关注,他们采用纵向追踪的方法从因果方向上支持了前者。该研究严格地控制了可能会同亲子谈话相混淆的变量,其中包括儿童自发使用的心理状态词语、早期的心理理论能力、语言能力、年龄、母亲的教育水平等。在控制这些混淆变量之后,母亲此前关于心理状态的描述仍与儿童后来的心理理论能力相关,但儿童此前的心理理论能力和母亲后来使用心理状态词语的状况无关,由此可见,是母亲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促进了儿童后来的心理理论发展[13]。另外Ruffman等人一系列的研究还表明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亲子谈话中关于心理状态的不同方面和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相关。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母语为英语的母亲在儿童的早期关于想法与知识的谈论是愿望的两倍之多,但儿童对愿望的谈论仍早于想法与知识;并且和儿童后来自发地关于想法与知识谈论存在较高相关的是母亲之前关于愿望的谈论,并不是之前关于想法与知识的谈论[13]。Taumoepeau和Ruffman对更小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母亲在婴儿15个月时对愿望的谈论可以预测婴儿24个月时在情绪理解任务上的表现和使用心理状态语言的情况,而母亲在婴儿24个月时对他人想法与知识状态的谈论可以很好地预测儿童在33个月时使用心理状态语言的情况[15,21]。Ruffman等人采用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对以上研究进行了解释,认为母亲关于心理状态的语言担当了儿童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脚手架,因此亲子谈话内容也会随着儿童的成长而发生变化,由早期较多地谈论愿望到后来较多谈论想法与知识,并且母亲关于愿望的谈论作为信念理解的早期输入,促进了儿童关于想法与知识的谈论。有些研究者强调语言和心理理论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谈话经验会促进儿童心理概念的发展[22],因此亲子间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可以通过促进与心理状态有关概念的发展,从而促进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Wellman等人[3]的元分析表明儿童早期所思考的心理概念的确发生了变化,他们最早理解的是愿望,其次是真实信念和知识状态,然后是错误信念,这与母亲在谈话内容上的变化一致[15,21]。(二)谈话风格谈论不仅涉及到谈论的内容,还包括谈论的方式,后者被定义为谈话风格。在考察谈话风格时,一部分研究者采用经典的心理理论任务来考察儿童的心理理论,另外一部分研究者则采用情绪理解任务。前者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考察依恋类型和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如Meins等人的纵向研究[12]表明并不是关于心理状态的任何谈论都会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相反母亲对儿童心理状态评价的恰当性至关重要,只有恰当的心理评价才能预测儿童之后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并且在控制了评价的恰当性之后,依恋类型与儿童的心理理论之间就不再显著相关了。另一项研究同时考察了依恋类型、谈话中对心理状态的提及和详述的谈话风格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研究者发现这三个因素中只有详述的谈话风格才对4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存在显著影响,仅仅是提及心理状态并不能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23]。详述的谈话风格通常是指对儿童进行开放式的提问,对他们提供的信息进行扩充,并激发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在谈话中经常转移话题以及对他们提供的信息不予理睬。另外,该研究并没有发现依恋类型和儿童心理理论之间的相关,这与Carpendale和Lewis[24]所提到的部分研究支持安全依恋类型和儿童心理理论存在相关关系的结论不一致。但根据Reese[25]的研究,如果母亲和儿童之间的依恋类型为安全型,那么母亲在亲子谈话中更倾向于使用详述的谈话风格。如此看来,相对于心理状态的简单谈论,详述的谈话风格在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并且谈话风格可能调节了依恋类型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从早期关于亲子谈话和儿童情绪理解的研究也可以看出,母亲使用因果性的、详述的谈论风格会影响儿童的情绪理解。一些研究者认为母亲对情绪的解释和儿童的情绪理解存在相关[26],2岁时家庭成员对情绪的原因谈论得越多,在4岁时儿童就能更好地理解信念和错误信念[27]。一项纵向研究更是表明只有关于因果关系的谈话持续地影响了儿童的情绪理解[28]。Ontai和Thompson[29]也指出母亲指向情绪的谈话和儿童的情绪理解不相关,详述的谈话风格以及对因果关系的谈论才与之相关。概括起来,关于谈话风格的研究共同表明母亲关于心理状态的恰当的、详述的以及因果式的谈话风格会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三)谈话内容和谈话风格的共同作用关于谈话内容的研究指出在儿童不同年龄阶段,母亲关于某一心理状态谈论的量与儿童的心理理论有关;而关于谈论风格的研究则认为,母亲的简单谈论并不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恰当、详述和因果式的谈论心理状态才会影响儿童的心理理论。对于儿童来说这两个因素并不是独立的,但同时考察这两个因素的研究为数不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Slaughter等人[2]最近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对于正常发展的个体而言,3-4岁的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和母亲关于认知的详细谈论显著相关,也就是说母亲在亲子谈话中对认知方面的心理状态(如“想”)进行解释性、因果性和对比性的描述越多,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就越好。而在孤独症群体中,只有母亲关于情绪的详细描述才与他们心理理论成绩正相关[2]。这启示我们在考察亲子谈话时应该同时考察谈话内容和谈话风格,并且在儿童发展的某一时期关于特定心理状态的详细描述会影响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二、中西方文化下亲子谈话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所涉及的大部分研究都来自于西方文化背景。无论是日常生活经验还是实证研究均表明,中西方在亲子谈话的内容和风格上具有显而易见的文化差异[30-31]。Markus和Kitayama[32]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提出了与文化相关的自我概念:认为自我可以独立于他人,如西方文化下的自我系统;也可以相互依赖,如以我国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如此一来,中西文化下的自我建构就存在差异[33],并且会影响亲子谈话[30]。(一)亲子谈话内容上的文化差异亲子谈话内容上的文化差异具体表现为:西方文化下亲子间谈论得更多的是自我与心理状态,父母在教养时强调儿童的自主性、自我和情绪,认为情绪等心理状态是个体对自我的直接表达,也是对自我重要性的肯定。而在我国亲子间谈论较多的是他人与行为,父母很少从个体特质以及心理活动的角度来看待儿童的行为。这是因为互依型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行为可以使人们之间产生联系[30]。最近的一项跨文化研究表明,至少在婴儿三个月时,文化就会显著地影响亲子谈话的内容[30]。该研究比较了中国和美国中产阶级婴儿的社会化环境,记录母亲和婴儿间长为10分钟的自由游戏。结果显示欧美裔和中国的母亲在与婴儿的行为互动上没有差异,而与婴儿的交谈则表现出不同,其中我国的母亲较少强调独立性。随后采用描述图片的方法考察了母亲对待养育的看法,发现欧美裔的母亲更倾向于谈论婴儿的心理状态、特质,也更倾向于从自我的角度进行谈论,而中国文化下的母亲则更倾向谈论他人和社会规则。(二)亲子谈话风格上的文化差异Keller比较了互依型文化和独立型文化下的养育行为,发现这两种文化在亲子谈话风格上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独立型文化下的母亲更倾向于采用详述和解释性的谈话风格。关于儿童自传体记忆的研究发现,独立型的母亲与儿童在谈论过去事件时,会给儿童提供与事件有关的延伸性和描述性信息。而互依型的母亲与儿童的谈话更为简洁,她们很少谈论过去的事情,即使谈论时也很少涉及细节[34-35]。另一项跨文化研究也显示,当儿童体验到某种情绪时,美国母亲通常会解释情绪发生的原因,而中国母亲则更多地评价儿童行为的对错,很少谈及情绪本身。换而言之,相对于中国母亲而言,美国母亲与儿童谈论情绪时更倾向于使用详细的谈论风格[36]。综上所述,在亲子谈话内容和风格上,我们很多时候都表现出与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我国儿童的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进程。三、我国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独特性Wellman等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进行了元分析,发现不同文化下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基本轨迹相同,但在特定心理理论能力出现的时间上和部分心理理论任务通过的顺序上存在差异[3],既存在文化的普遍性,也存在文化的特异性。首先,我国儿童通过错误信念的时间不同于西方儿童。Wellman等人对北美和我国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元分析发现,加拿大儿童在38个月时就能顺利地通过错误信念任务,早于我国大陆和美国儿童,而我国香港地区的儿童一直到64个月时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正确率才超过随机水平[8],而文化可能是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其次,元分析还发现我国儿童在心理理论获得的顺序上也与西方儿童有所不同。具体地表现为西方儿童较早地理解不同信念,而我国儿童较早理解知与不知。研究者也从文化的角度解释了这一差异,因为在西方文化下父母与儿童交谈时更强调“想”,这和信念有关;而在我国文化下,素来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和“知道”有关[7]。类似地,也有研究者间接地比较了中国与欧洲的4岁儿童在不同类型假装问题上的表现。当假装问题涉及到客观情况时,中国儿童的通过率低于欧洲儿童,而涉及到想法与叙述时,该模式就发生了逆转[37]。最近一项关于我国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自传体记忆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发现,我国儿童在回忆时涉及到他人的内容越多,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就表现得越好,并且在排除了年龄和语言之后,谈及他人的数目还与儿童的错误信念成绩呈正相关[38]。而来自西方的类似研究则表明儿童在回忆中涉及到的心理状态越多,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成绩就越好。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文化渗透的结果,在我国文化下他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儿童的自我构建和社会认知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综上所述,我国儿童在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上的确表现出一些特异性[7-8,38],在亲子谈话上我国文化也表现出不同于西方的特征[30-31,34],而亲子谈话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又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亲子谈话的文化特征可能是解释我国儿童心理理论特异性的原因之一。四、总结和展望在探索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个体差异以及导致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时,研究者开始逐渐关注可能会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日常生活变量,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包括儿童的言语能力和谈话环境[39]。本文试图从社会化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文化下亲子谈话对心理理论影响的普遍性和独特性,尤其对文化间和文化内个体差异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儿童在社会化中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过程。希望未来的研究进一步关注我国亲子谈话的内容与风格对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发展的作用,从实证的角度提供更直接的证据。目前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