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感知觉
_记忆
_,表象、想象
思维
心理学的分类体系:基础领域和应用领域
教行
I.'11<
lid'11/
物质有液态(动态)、固态(静态)和气态(不稳态)。心理的形态结构也有三种,
分别是心理过程(动态)、个性心理(静态)和心理状态(不稳态)。心理三态其间的关
系是:1.纵的来看是动态-不稳态-静态,动态和静态的位置可以互换,不稳态居中的
位置不可移动;2.横向来看,三者交互制约,彼此渗透。
——【燕国材.《理论心理学》,整理自18—20页】
过程是物质运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与空间上的广延性,也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形式。
任何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活动状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活动是绝对
的,静止则是相对的。而有活动就会有过程,有过程就会有阶段。活动一过程一阶段是
不可分割的连续体。任何事物都是过程,整个宇宙就是无限的发展过程;过程是物质、
运动和时间、空间的辩证统一。
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过程的科学论述,我们就心理过程得出如下几点结论:①心
理同任何物质一样,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活动着。②心理既然有活动,就必然有过
程,是之谓心理过程。③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所经过的发生、发展、形成和消失的历
程。④心理过程也是人心理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形式,没有心理矛盾(内部的和外部的)
就不会有心理的活动与过程。
心理过程主要有如下三个特征:①持续性。这是就时间上的活动变化来说的。即任
何心理现象都处在连续不断的活动变化之中,只不过是高级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其持
续的时间长;而低级的、简单的心理过程,其持续的时间短。②广延性。这是就空间上
的活动变化来说的。即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活动变化的。其中,高级
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其活动的空间大;而低级的、简单的心理过程,其活动的空间小。
③间断性与不间断性的统一。心理现象在活动变化的过程中,就某一点来看,它是停顿
的、间断的;但就整个过程来看,它又是不停顿、不间断的。再者,就个别的心理过程
来说,它有消失停止的时候;但就其整体来说,它是不会消失停止的。
——【燕国材.《理论心理学》,第157—158页」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人们反映客观世界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总称,是指人们获
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表象、想象等。
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担负着两大任务:一是认识客观世界,一是改造客观世界。
以前者论,它他现在人们的心理上,就要求有感知、观察、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
心理活动,以便凭借它们去了解与把握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运动、变化的规律…
认识过程的根本特点是反映性。反映性的实现必须包括三个要素:①反映者,即反
映活动的主体。②被反映者,即反映活动的客体。③映象。它是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的中
间环节,存在于人脑中。从客观来说,映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体现,客体是什么,映象
基本上也就是什么;从主观来说,映象以客体为基础,又是主体加工的结果。应当说,
映象是主观加工与客观体现统一的产物。
认识过程一般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亦即感知(观察)与思维两个阶段。前者
认识事客观物的表面现象,以获得感性认识;后者认识事客观物的内在本事,以获得理
性认识。而表象则是这两个阶段的中介。从前者看,表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从后
者看,表象又是理性认识的低级阶段。正因为如此,表象乃是感性认识(感知)发展到
理性认识(思维)的过渡环节,没有表象这个环节,感知是不可能上升为思维的。
——【燕国材.《理论心理学》,第160页。】
情绪、情感过程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行为以及对他人和自己的
评价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亦即人
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意志过程:为了改造客观世界,一个人有意识的提出目标,制订计划,选择方式方
法,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是意志过程。
按照心理过程的三分法(康德的三分法最为典型,即将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感情和
意志三个部分。此分法影响广泛深远,直到今天的基础(普通)心理学仍沿用这种三分
体系结构),即是把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感情和意志三个范畴。而按照二分法,则把整个
心理过程分为认识和意向两大范畴(潘菽就持此观点)。即我们谈的情绪、情感过程和意
志过程均属意向过程。
上面说过,人们担负着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这体现在人们的心理上,要求有需要、
注意、兴趣、感情与意志等心理活动,以便通过它们,去对待和处理客观事物。
意向过程的基本特点是反应性。反应性的实现只需要两个因素:①反应者,即反应
活动的主体。②被反应者,即反应活动的客体。
——【燕国材.《理论心理学》,第158-161页。】
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
定着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
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精神面貌
的稳定的类型差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广义地讲,有两种含义,一是哲学上的个性,指事物的特殊性、个别性,与
事物的普遍性而言的共性相对应。一是心理上的个性,即人性在个体上的表现或反映,
它是足以促使某一个体成为该个体的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稳定特点的综合。
包括智力、能力、气质、性格。人格则有道德人格、法律人格和心理人格三种含义,它
只包括气质和性格。
个性有三对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共同性与差别性、稳定性与可变性。
——【燕国材.《理论心理学》,第202—204页J
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程中一种相对稳定和持续的状态,
如:注意、灵感、心境、犹豫不决等等。
心理状态是既不同于心理过程又不同于个性特征的一系列特殊心理现象的总和。
■心理状态的分类
。认识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惊讶、疑惑、确信、好奇心、求知欲、顿悟、定势等。
②意向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如感情状态(激情、心境、
迷恋、热情、挫折、焦虑)、意志状态(动机、果断、犹豫、克制、追求)、注意状态(专
心、分心)。
③综合的心理状态:如灵感、疲劳等。
■心理状态的特征
①一定的综合性。即整个心理状态既具有心理过程的成分,又带有个性特征的色彩。
心理状态总是笼罩着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对人的整个行为都发生影响。如成功一愉快兴
奋地心境-一连几天都乐滋滋的一仿佛一切事物都染上了快乐的色彩。
②直接的现实性。人的心理状态总是直接地在外部表现出来,如反映在面部、姿态、
言语、行为以及心率、呼吸、节奏等方面,故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察言观色”之
说。但也要注意言行不一、内外相乖的情况。
③一定的持续性。有的持续时间长,如心境;有的持续时间短,如灵感,就是招之
不来,不招自来;挥之不去,不挥自去。
④一定的情境性。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如一个人生活在生
机勃勃、和谐协调、乐观向上的群体中,他就会产生一种神采奕奕、愉快活泼、积极肯
干的良好心理状态;反之,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死气沉沉、矛盾重重、悲观失望的群体中,
就会产生一种萎靡不振、怏怏不乐、消极懈怠的不良心理状态。而如果情境对调变化,
与之相应的心理状态也会对调。
⑤个人的独特性。一是同样的一些因素,对不同个性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如两个遭受同样挫折的人,如果一个人性格急躁,他就会暴跳如雷,绝不买账;另一个
人性格软弱,他就会奉行“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信条,甘心忍受,绝不吵闹。另一是同
类的心理状态在不同个性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如同样是愉快的心境,性格外向者
表现为喜笑颜开,甚至是手舞足蹈;而性格内向者则乐在心里,不喜形于色,虽喜形于
色,可不那么强烈。
■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
包括客体因素(外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主体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云:“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
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罄音/说明置
身于清静幽雅的自然环境中,可以产生宁静悠闲的心理状态。杜甫的《登高》诗云:“风
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愁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说明置身于萧条凄凉的自然环境
中,可以产生悲切凄苦的心理状态。
季节、气候: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若夫霆(yin)雨霏霏(fei),连月
不开,阴风怒号(hd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do),J岳潜(qidn)形;商旅不行,橘(qidng)
倾楫(ji)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ing),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zhl)汀(ting)兰,郁郁青青(qi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
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
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前半段说明一个人在秋天风物的影响下,产生“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的心理状态;后半段则说明一个人置身于明媚的春天,则会产生“心旷神怡,宠
辱偕忘”“其喜洋洋”的心理状态。
②社会因素:不同的社会条件往往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状态,而随着社会条件的
变化,人们的心理状态也会得到改变。例如,在人吃人的旧的剥削制度下,被剥削的人
们一般总处在忧心忡忡、悲观失望、怨天尤人、激烈反抗的心理状态中;而生活在社会
主义条件下的人们,一般总为喜气洋洋、乐观向上、信心满怀、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所
笼罩。
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集体里,集体生活的状况会很敏锐地反映在人的心理状态
中。首先,集体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很直接的。一个生活在、感
情融洽、互助合作的集体里的人,他的心理状态必然是愉悦舒畅、奋发向上的;而一个
生活在关系紧张、感情对立、力量内耗的集体里的人,他的心理状态就可能是抑郁沉闷、
不思进取的。其次,人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例如,具有
自卑、无信心、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等心理状态的人,往往是由于他们在集体中处于被
轻视、被歧视的地位,并不断遭受挫折、训斥、非难等造成的。最后,集体的工作环境
和心理气氛对人的心理状态的影响也很大。比如,生活在窗明几净、井井有条、气氛热
烈、生机盎然的班级中的学生,他们经常会产生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反之,生活
在尘土飞扬、秩序混乱、气氛喧嚣、毫无生气的班级中的学生,他们可能会产生消极的、
不良的心理状态。
③生理因素
健康的生理状态会使人产生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
欢乐等。不健康的生理状态会使人产生消极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如忧愁、焦虑、苦闷、
悲伤、灰心等。古罗马谚云:“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魄”是也!
④心理因素
人的世界观:世界观是由认识、观点、信念、理想四个基本因素组成的。它是人的
心理活动(包括心理状态)的最高调节器。一个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人,一般
来说,由于他有共产主义的信念与理想,所以他就会为情绪热烈、斗志昂扬、不断进取
的心理状态所激励;即使处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也会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理
状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反之,一个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的人,一般来说,在顺利的条件下,他会产生乐观、充
满信心、努力进取的心理状态;而一旦遭到失败,顺利条件转化为困难条件之后,他的
积极的、昂扬的心理状态就会一落千丈,转化为消极的、低沉的心理状态。
前行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前行的心理状态对继起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对立的。例如,在紧张的智力或体力活动之后随之而来的轻松愉
快,在极度欢乐之后随之而来的悲哀。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非对立的。例如,在高
度紧张之后仍然会产生情绪热烈、斗志昂扬的心理状态,在疲沓松懈之后仍会出现心地
宁静、情愫安详的心理状态。
一定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是在心理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过程自然要给心理状态一
定的影响。如,一个知足的人就会产生快乐的心理状态。一个有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明的
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得心应手,不致遭受挫折,因而就会经常产生愉悦、欢乐、充
满信心的心理状态。意志坚强会产生果断坚决的心理状态;意志薄弱则产生犹豫不决的
心理状态。
个性及其特征:心理状态总带有个性的色彩,打上个性的烙印。如,独立型性格的
人,在遭受挫折之后,一般容易保持独立自主、奋发进取、积极追求的心理状态;顺行
型性格的人,则在遇挫之后容易产生依赖他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智力
水平较高的学生,容易产生自负、自强、精力充沛、信心十足的心理状态;智力水平偏
低的学生,容易产生自责、内疚、神情沮丧、没有信心的心理状态。
——【燕国材.《理论心理学》,第192-200页。】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①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的。
②心理过程的形成受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
③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心理状态具有稳定性,但更具有可变
性;个性心理特征则更显示出稳定性。(演变:漫不经心f粗心大意;影响:内向、自尊
一自责)
§2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的发生
(宏观的、种系的角度。种系发生又包括动物心理的发生和人类心理的发生。)
从种系发生的角度看,凡具有一定神经系统的动物都有相应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
动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在机体上出现了神经系统,就开始产生了简单的心理现象。
1、物质的反映属性:一个物体受到外来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这种影
响。其特点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岩石风化、摩察生热、地壳运动、金属氧化
等)。
2、生命物质的感应性:生物体对于跟它的基本生活机能有直接关系的外界影响的反
映。其特点是:生物体以一定的变化来回答外界的影响,以便能够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保持与环境的平衡,维持生存(进食、同化、异化、防卫等)。它与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
式有着本质的区别:①感应性是生物对外界刺激所表现出来的独立的、积极的反映能力。
例如,变形虫不仅对食物和有害物质具有不同的反映,而且对不同的食物也有不同的反
映方式,甚至对同一食物,其内部机能状态不同(饱食和饥饿)时,反应也不一样。这
种积极的主动的反应是所有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所没有的。②感应性是在生物新陈代
谢基础上实现的。生物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是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物一方
面把外界物质同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把自身的组成部分异化为外界物质,这种
物质交换的过程做新陈代谢。生物就是借助于新陈代谢才获得感应性的。一旦新陈代谢
停止,生物的感应性也随之消失。而无生命物质的反映是一种直接的相互作用,通过反
应,参加反映的物质就转变为他物,不再是该物体了。例如,岩石经过分化变成了沙粒,
金属氧化变成了绣。因此,感应性是一种崭新的生物反映形式,与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
式有本质的区别。
注:列昂节夫的心理发展理论之种系发生中的心理发生和发展之感受性产生的假说:
感受性是判断心理表现和心理产生的标准,它“在起源上不外是对于确定有机体与其他
影响的相互关系即使有机体在环境中定向从而实现信号机能的那种环境影响的
感受性”。因而感受性才不同于那种“可以叫做简单感受性的特性,这种感受性表现着有
机体以特殊的过程回答这种或那种有重要意义的作用”。“回答那些本身能够决定(肯定
地或否定地)维持生命过程的能力
这种新的、更高级形式的感应性(有机体对只具有信号意义的影响的感受性)之所
以必然产生,是由于发展水平较高的有机体生活在较复杂的环境条件下,以及因此它们
在这些条件下定向的巨大复杂性.
对那种本身还不能规定生活必须过程的刺激加以回答的可能性,决定于那些刺激物
客观具有的信号意义,决定于它们同环境的这些特性的客观联系。环境的这些特性对于
有机体有着直接的生物意义。
列昂节夫指出,在动物界,最初的感受性是很少分化的。但是,一些影响逐渐地从
其他的一些影响中分化出来,表现为有机体越来越精确地符合于它们真正的独特性,适
应于它们的所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日益分化的感觉。
感觉的这种分化或专门化,乃是有机体的周围环境多种多样特性影响的结果,它以
有机体的活动为中介。按照列昂节夫的说法,活动乃是生活过程的基本“单位”。楸界
对任何事物的影响从来都不是消极的。同时,“实现着有机体对周围现实的多种多样重要
关系的各种活动,实质上决定于它们的对象”,并且是“按照它们的的对象的不同”而不
同的。
——【王光荣著.《文化的诠释——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第119-120页。】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在35亿年前。生物体发展到不同的阶段,其感应性的表现形
式也不同。
>植物界:植物界的感应性表现为对单向环境刺激引起的定向运动上。
>动物界:
'单细胞动物:能朝向食物运动,趋利避害。譬如草履虫和变形虫。其根本原因在
于身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内浆和外浆,这是动物神经系统发生的前奏。属于与基
本生活机能有直接关系的生理反应而非心理活动。
环境变化—生活条件变化-动物进化
在地质年代第三纪中期,由于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冷,原先热带、亚热带
的森林逐渐稀疏,树丛间的空地不断扩大,森林地区逐渐为疏林干草原所代替。环境的
这种变化,使古猿的一支经常到地面来觅食,逐渐习惯于两足直立行走,这样便奠定了
向人类发展的基础。古猿的另一支,在环境变化时,并没有脱离树栖生活,它们随着森
林的南迁与原先生活在南方的猿类一起,仍过着树栖生活。在漫长的适应树栖生活的过
程中,这一支猿类就发展成为现代的类人猿(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
古猿
古猿从原先的树居生活逐渐改变为地面生活,在新的生活条件中,获取食物和防
御敌害的困难都比在森林中大得多。这就迫使古猿的前肢不仅能用来行动和进食,还必
须从事其他活动,如拿石块、树枝或动物的长骨作为武器来对抗和防御敌害,这从偶尔
到经常再到成为生存的必要手段,意味着直立行走导致双手解放(猿的前肢变成了人手)
再发展到使用、制造工具的劳动的出现。劳动促使人类祖先四肢的分化:前肢逐渐成为
专门抓握和操作物体的器官,后肢则成为专门用于行走和支撑身体的器官,随着身体直
立,猿的前肢也就变成了人手。对此,恩格斯说过:“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
的产物。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
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骼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
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如果没
有劳动的需要,古猿的前肢就不会改变结构而成为灵活的人手。
直立行走使人类的祖先摆脱了总是向下方摄取印象的困境,可以眼观六路、耳听
八方,从外界接收更多的信息。手成为劳动的器官使人类的祖先能触摸到更多的东西,
从双手获得信息更是复杂多样。同时,手劳动的动作经常受到视觉的监督,在劳动活动
中视觉和触摸觉之间形成了大量的联系,从而对刺激物的认识就更深刻、更适当,大脑
皮层接受来自各种感官的信息与日俱增,联系也愈益复杂。这样就促使大脑皮层迅速地
发展起来,产生了动物所没有的新的机能区。例如,人脑的运动区和体表区都比猿脑复
杂而精细,其中手在大脑皮质的代表区就特别大。。
直立行走的确立还使人类祖先的口腔、鼻腔、咽喉形成了直角,于是呼吸道增长
了,发音器官的活动灵活了,从而使整个发音器官朝着人化的方向发展,并使大脑皮质
出现了言语机能区。
所有这些:直立行走、手成了劳动器官、发音器官的质变、大脑皮质的巨大变化,
简言之,劳动和语言,为人类心理的产生打下了基础。这就是心理对身体活动的依存关
系的规律(属于心理的基本规律之心理的外部关系规律)。
'多细胞动物:身体的组成部分分化一特殊细胞一感受器一运动器官一神经系统f
感应性进♦一步分化。
特点:不但能对具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能对那些只发出对有机
体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信号作出反应。这种对信号刺激进行反映的新的机能,就是心
理的反映形式。
■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腔肠动物其特点是已经明显具有感觉细胞、运动细胞和神经系统的分化;每个神经
细胞有丝状突并联合成网,形成网状神经系统,具备反射弧的初型。如水蛆、水母、海
葵。
腔肠动物生活于水中,多数过着“定居”的生活,靠摄取周围的小生物为食,生活
条件比较单纯。它们对外界的影响只能以泛化的方式进行,只要一处受刺激就全身收缩,
它们还不能形成对信号刺激的稳定的反应。伤,I如,用一张小纸片放到海葵身旁,它就会
抓住纸片吞食下去;经过多次重复,就不再吞食纸片,但这种反应时短暂的,经过3—4
小时就消失了。
环节动物出现了梯状神经系统,头部神经节更是比较集中,是脑的最初形式,能感
知周围固体振动、分辨光暗,有了暂时联系的能力,是心理反映形式产生的标志。因此,
动物心理始于环节动物。如蚯蚓、蚂蟆、沙蚕、角涡虫等。如用蚯蚓做爬T形迷津实
验,……,经过120—180次实验,……
节肢动物已经形成了较高级的神经系统一一中枢神经系统,因其头部、胸部和腹部
各有一个大的神经节,并形成一条神经索,故称节(索)状神经系统。但是,它们单一
刺激或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发生反映。如蜜蜂、蜘蛛、蝶蚣等(蚂蚁靠触角对化学气味反
映;蜘蛛靠触觉对网的振动进行感受;)
■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特点:能反映完整的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联系,对复合刺激物能作出反映。如鸟类、
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产生了神经系统和脑。有些鸟类还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思维的萌芽:高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特点:能对某种对象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的反映,脑的不同部位出现了机能的分化。
主要指捕乳类。食肉类、灵长类。
注:列昂节夫将动物心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级感觉心理阶段,即动物只是对作用于它并对它有一定生物意义的个
别特性发生反应。对现实的反映,在这一阶段初级感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第二阶段是知觉心理阶段,是由更复杂的生存环境,以及相应地由变化了的生活方
式所制约着的、具有更复杂性质的动物活动,它已经不是决定于对象个别特性的影响,
而是决定于整个事物。实现对现实的反映,不是以初级感觉的形式,而是以或多或少分
解的映象对事物进行较复杂反映的形式。
第三阶段是智能阶段或称为思维萌芽阶段,其特征是很复杂活动和反映现实的复杂
形式。
——【王光荣著.《文化的诠释一一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第119-120页。】
二、发展的规律
规律是事物、现象之间普遍的、本质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规律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不以承认与否为转移,我们只能发现、遵循和利用,
不能创造、抹杀和违背。2.普遍性:即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与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一
定的条件与范围讲的是规律的局限性,受一定的条件与范围的限制,普遍性并不绝对地
意味着“放之四海而皆准”。3.必然性:只要条件具备,规律的出现与发挥作用具有不
可避免性。4.稳定性:规律的出现与作用比较稳定,它不会“随心所欲”、变化多端,使
人无法捉摸。稳定性体现为普遍性和必然性。例:〃量动作的发屣(整体到局部;中央
到边缘;上到下;大肌肉到小肌肉;无意识到有意识);儿,道腐的发屣(他律到自律;
效果到动机)。5.可重复性:任何规律在相同的条件下,都会并发挥作用。
心理规律有三个层次:
一、心理的根本规律:1.心理依存于主体和客体矛盾统一的规律。2.心理依存于先
天和后天相结合的规律。
先,后1k
高级复杂心理
天天
因低级简单心理因
素素
二、心理的基本规律
1.心理的外部关系规律:(1)心理对身体活动的依存关系的规律;(2)心理对客观
现实的依存关系的规律;(3)心理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规律:实践活动是人脑与客观现实
联系的中介。
2.心理的内部关系规律;(1)认识与意向矛盾的规律;(2)认识与认识矛盾的规律:
一方面,一种“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的“;另一方面,一种“认识又不是完全符合客观事
物的”。如: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3)意向与意向矛
盾的规律:“矛盾着的不同意向则可以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意向或不同事物的分别意向。”
(潘菽)。如各种动机冲突。
三、心理的具体规律
1.心理的纵向发展规律:任何心理现象都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
和形成的,反映了心理现象内部的纵向层次性。例如:记忆的纵向发展规律是:从无意
记忆发展到有意记忆、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从直观形象记忆发展到语词逻辑记
忆。又如,情感的纵向发展规律是:情绪一情感-情操。思维的发展总是从动作思维一
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心理的横向联系规律:如:想象依赖于表象的数量与
质量;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心理过程的形成受心
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
——【燕国材.《理论心理学》,第30-34页。】
三、科学的心理观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人的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列宁:心理、意识都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叫做人脑的这样一块
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一一燕国材.《理论心理学》,第35页。
脑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鲁利亚指出:“在进化的不同阶段上,动物机体同环境的
关系和它的行为都是由神经系统的不同器官来调节的,因而,人脑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
物」
人的各不相同的复杂行为是在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实现的。人脑是长期历史发展的
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较低级的进化阶段上曾经是行为组织的的器官不再工作。鲁
利亚指出:“以前的神经器官还保存在其中,但是,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是以解职的形式
保存在那里它们与其相应的行为的组织器官,是一种“保证行为背景的、积极参加机
体状态调节作用的器官”,而一些高级行为,如信息的接受、加工和保存机能,新的行为
程序的建立以及对意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机能等则由大脑皮质的高级器官来承担。话句
话说,以前的神经器官还保存着,但是,主导地位让给了新的组织。
一一【王光荣著.《文化的诠释一一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第150页。】
从种系发生的角度……
从个体发育来看(个体角度的心理的发生)①从黑猩猩到现代人的脑重:黑猩猩
400g;大猩猩540g;猿人850〜1000g;现代人1400〜1500g;②从婴儿到成人的脑重:
新生儿390g;9个月以后660g;2岁半到3岁900〜1000g;7岁1280g;12岁接近成人
1400g左右。
现代科学研究积累的资料增加了佐证:①说话中枢在额叶,受损伤就不能说话或说
不出成句的话,也不能很好地根据言语信息调节自己的行动;②阅读中枢在枕叶,受损
伤,虽然视觉正常,但看不懂文字的意思;③边缘系统受损,情绪活动、内脏器官的活
动、短时记忆、寻食、防御、生殖行为均受到影响;④从清醒安静到深睡:a-0
fY波动
2、心理现象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脑,才有心理现象。即是说有脑,无客观刺激,无心理现象;
有客观刺激,无脑,也无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自然和社会)
♦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是社会现实
人的心理发展主要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兽孩)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按照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按照形式来说是主观
的。
4、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
能动性指人们能把自己的目的和意志强加于客体,从而去利用它、支配它、控制它。
列宁:“人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不能把人的心理、意识看
作是“副现象(一种意识论)”而抹杀其能动性与创造性。显然,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
是镜子似的.
四、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元
结构......
功能:兴奋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整合的功能:整合各方面传来的兴奋,
使之加强、减弱和抑制;传导的功能:把整合后的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由轴突传
向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元兴奋和冲动的传导有两种形式:电传导:同一神经元内的传导;
化学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突触:-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特化的相接触部位,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
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与整合的关键。
(三)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1.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
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一,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并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
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
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内的分子受体(receptors)(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
的某些离子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
的传递。
2.神经冲动的电传导(微观角度的心理的发生)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细胞模的内、外部具有带电离子,细胞膜外主要是带正电荷
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D,细胞膜内则主要是带正电荷的钾离子(K
+)和带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而外流,钠离子则被挡在膜外。在膜内
外大约有70—90毫伏的负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的电位差,使细胞膜发生极化现
象,称为静息电位。
当神经元(细胞膜)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钠离子通
道临时打开,带正电荷的钠离子被泵入细胞膜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
外电位,这一电位变化过程叫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神经受刺激时的电位变化。它代表
着神经兴奋的产生。
(四)神经系统
光大脑就有140亿个神经细胞,所产生的联接数量约为1后面加上28个零,还有
1000亿个以上的胶质细胞。而脑细胞并非是纠缠在一起的“乌合之众”,而是具有高度
的组织性,即10”个神经元要通过10,个突触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相当于10”
台“微型计算机”和10"个通信网络,而神经元与网络之间所能建立通道的总数量为1
后面加上1050千米长的零。其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是无法想象的!
——【燕国材.《理论心理学》,第83—84页。】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脑脊髓躯体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
小脑
大脑皮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定位说】脑功能的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提出的顼捆说。加尔检查了颅骨
的外部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与行为的某些方面联系起来。颅骨突出表示下面的皮层发育
完好,有很好的能力;而颅骨凹陷表示下面的皮层发育不足,能力下降。加尔进行了上
千次的观察;提出了27种重要的官能(faculties),如聪明、探究精神、忠实、竞争性、
自爱、好色等。每种官能都有对应的颅骨特征和位置。
另外,譬如在记忆的生理机制的研究中,布洛卡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
域负责的,记忆也不例外。(布洛卡区是运动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下回);麦克高夫:人
脑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受损伤,将造成言语记忆的缺陷,能记住别人的面貌,但记不住单
词。
【整体说】在定位说风行的时候,另一些学者提出了脑功能的整体说(wholistic
theory)o19世纪中叶,弗罗伦斯用鸡和鸽子等动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20世纪中叶,
整体说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拉什利,20世纪初,拉什利采取脑毁
损技术用白鼠进行了一系列走迷宫的实验。结果发现,在大脑损伤之后,动物习惯形成
出现很大障碍,这种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而与损伤面积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机能系统学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利亚及其同事们对因战争而造成大脑损
伤的病人,进行了机能恢复的工作。根据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对病人的训练,鲁利亚批评
了关于大脑机能狭隘定位的理论,指出传统的理论把人的心理活动分析为某些分割的机
能,并且把这些机能与大脑某-严格限定的部位联系起来。鲁利亚从脑损伤的病人身上
看到,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某种
综合症,即引起一系列过程的障碍。可见,某种心理机能的障碍,除受脑的损伤部位的
直接影响外,还受其他脑区的影响。
鲁利亚按照机能系统理论把整个脑划分为3个机能联合区:
①调节紧张度和觉醒状态的联合区,它定位在脑干和皮层下部位,包括上行网状系
统和下行网状系统,前者对皮层起激活作用和抑制作用,调节其紧张度,后者接受来自
皮层的调节作用,它们组成统一的垂直排列的机能系统,是按“反射环”原则建立起来
的双向联系的自我调节器官。
②接受、加工和保存信息的联合区,它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包括大脑皮层的视觉区、
听觉区和一般感觉区,以及相应的皮下组织。
③规划、调节和监督复杂活动形式的联合区,它位于大脑两半球的前部,在中央前
回前方,主要是前额叶。
扩展:鲁利亚继承和发展了阿诺欣的机能系统理论,提出了动态的、系统的机能
定位理论,反对狭隘的机能定位理论把心理机能直接定位于大脑皮层的有限部位;同时
也反对反机能定位理论向另一个极端发展,,即反对脑器官高度分化的观点,而认为脑是
作为一个各个部分等价的不分化的整体活动着。
鲁利亚以随意运动加以说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随意运动是大脑前中央运动皮
层的机能。从机能系统理论看,随意运动的机能要复杂得多。不能把随意运动定位于运
动皮层这样一个狭隘的区域。从对随意运动组成成分的分析可见,随意运动包含一系列
成分。第一个成分是传入感觉信号。仅仅只有从脑到肌肉的传出冲动还不能调节一个随
意运动,经常的传入冲动是必要的。这些传入冲动报告关节、肌肉的状态、运动器官的
节段位置。这种感觉或本体感觉的基础是大脑的另一部位即中央感觉皮层。假如这一部
位受到损害,病人就不仅失去肢体感觉,而且也不能做出一个组织得很好的随意运动。
随意运动的第二个成分是空间因素。运动是在空间中展开的,有一定的空间组织。负责
空间分析的大脑皮层位于顶枕区。如果这个部位受到损失,病人就不能在准确的方位上
组织运动,因为他丧失了估计空间关系的能力。随意运动的第三个因素是运动节奏,把
一个已经完成的运动部分中止,将冲动转移到另一个环节上去。负责运动环节交替的大
脑部位是前运动皮层。一旦这个部位受到损伤,病人的运动便破坏了,他失去了在运动
中止步和换步的能力。另外,每一个运动都从属于一定的程序和目的,而负责程序和目
的的是大脑皮层额叶,如果额叶受损,则有目的的连锁活动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重复,
病人的目的性行为就被破坏。由此可见,像随意运动这样的一种活动是涉及脑的一系列
区域的协同活动。
——【王光荣.《文化的诠释一一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第152页,153页。】
【模块说】模块说(module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
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这种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
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认知神经科学的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支持了模块学说。
•半球功能单侧化: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活动既有相互独立的特殊性,又有相互配合
的统一性。就某一具体的皮层高级功能而言,一侧半球起着另一侧半球起不到的优势作
用(仅强10%左右),单侧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天生的,而是出生以后逐渐
获得的。单侧化随语言的发展而出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单侧化尚未完成时,左半球遭
损伤后,其言语功能可由另一半球代替。
单侧化的表现:
1.在言语功能上:语言的优势半球与左半球关系较大
2.在信息加工方面:左耳对非言语刺激(如音乐)辨别准确(右脑);耳对言语刺激
辨别准确(左脑)。文字材料呈现在右视野易认识,说明左半球对文字材料占优势;
非文字材料呈现在左视野易认识,说明右半球对非文字材料占优势;
3.在分析和整体认知方面:左半球属于分析性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较强,
较少依赖于环境信息;右半球属于整体性的,比较重视信息的整体性,根据刺激的完形
进行判断,擅长表象信息加工、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
4.情绪方面:左半球处理、管理积极情绪,右半球则相反。但在情绪的识别、表达
和有关行为的控制上,右半球占优势。
5.性格特征:左半球活动超过右半球者往往乐观愉快,反之,则抑郁忧伤。研究发
现:10个月婴儿的大脑活动模式倾向可能标志着终生的性格。研究同时显示,10个月
婴儿离开母亲哭泣时往往右半球活动较强,不哭时左半球活动较强。
6.记忆方面:意大利一家科研小组通过反复研究确认,在人的大脑中存在着“掌握
记忆的特殊区域”,他们分布在大脑的左、右两侧。位于大脑左半球的记忆区主要负责
临储存新信息的任务,而位于大脑右半球的记忆区主要负责把可利用的信息进行记忆化
处理。
五、反射与高级神经活动
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脑的反射活动。著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条件
反射的方法对动物进行系统的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从宏观上阐明了大脑的
活动规律,对人脑和行为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匕反射(Reflex)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客观刺激物所做的有规律的反应。
——谁的功能?原因是什么?结果是什么?规律是什么?
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感觉器官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由感觉(传入)神经
传入中枢(脑和脊髓),再由运动神经(传出)神经传达到效应器(肌肉、腺体等,产
生反应。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机能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
和效应器。
反射环:实现反射活动并包括反馈环形通路的机能结构。
有机体作出一项反应或回答后,反射活动并未终止,反应本身和所产生的结果,又
可以作为原因而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返回大脑,大脑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对应答行为进
行检查校正,使反馈更加准确。所以,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不是一个简单的反射弧,而
是一个复杂的有环形回路的反射环。
补充:阿诺欣通过实验提出了返回传入、超前反映的概念。他认为,只有通过返回
联系给大脑发出关于动作结果的信息,才能正确地说明有机体的积极行为,同时由于返
回联系而产生一种信息的校对装置,把当前的信息与头脑中保留的过去经验(个体经验
与种系经验)加以校对,从而产生对活动结果的预见。这样,阿诺欣便把古典的反射弧
的旧图式改造为反射环的新图式。
匕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图略)
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①无关刺激物(铃声)要比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稍前或几
乎同时出现,才能变成条件刺激物,引起条件反射;②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食物)多
次强化;③必须作用于健康、觉醒的有机体;④无其它干扰性刺激。
纥条件反射的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
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二者既相互对
立,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但有时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已经形成的条件
反射会减弱甚至消退,这就是条件反射的抑制
1.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
2.条件性抑制(内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有机体辨认活动的重要基础);
延缓抑制
匕条件反射的系统性
生活、学习中的条件反射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系列的。
■动力定型
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经多次反复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特点
是:定型化、自动化、概括化、稳定性、可塑性(譬如体操动作、不良习惯等)
■两种信号系统
条件反射就是信号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一个条件刺激物成为无条件刺激物的
信号,从而引起无条件刺激物所产生的反应。条件反射系统也就是信号系统。人类有两
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是以可直接感知的具体刺激物为信号的条件反射系统。特点是:人与
动物共有;是对现实中可直接感知的具体事物的反应。
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为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特点是:人类特有;是对事物
概括性的反映;语言是信号的信号,反映事物有间接性。
理解:第一信号系统是第二信号系统形成的基础;第一信号系统是第二信号系统的
调节者,第二信号系统不断地接受第一信号系统的矫正而愈来愈正确与充实,从而保证
第二信号系统不脱离现实。同时,第二信号系统又以其本身非常灵活的机能不断地补充、
替代或指导第一信号系统。
§3心理学性质、任务与研究取向
一、心理学的性质
在西方心理学史上,德国赫尔巴特第一个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冯特则使心理学
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科学心理学诞生后,其主流是机能主义心理学。
传统主流心理学力图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
与传统主流心理学相对立的,德国理解心理学(描述心理学)家狄尔泰则坚持心理
学史人文科学。他认为,我们解释的是自然,而对精神生活则是理解。
鲁利亚:心理学作为关于人的意识活动,关于接收、加工和存储信息的各种形式,
关于人的活动动机和心理活动调节作用的科学,始终都同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机能
组织发生着联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心理学看成是一门社会科学。但是,人的一切
复杂的意识活动形式都由脑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具有自然科学的基础。任何把
心理学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分割开来或机械、简单地结合起来的做法,都不能揭示心
理学真正的科学规律。科学心理学史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以把脑
看成是动物界演化的产物为中介得以实现。
——【王光荣.《文化的诠释一一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第143页】
按照人的属性,可把人学分为三类:人的自然科学、人的社会科学和人的精神科学,
合起来就是人的科学。尽管心理学基本上属于人的精神科学的范畴。如按科学的二分法,
就不宜简单地把心理学归入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确切地说,心理学是一门介乎自然科
学与社会科学的中间科学、边缘科学、交叉科学。至于心理学的分支,有的可作为社会
科学如社会心理学,有的可作为自然科学如神经生理心理学。(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
第636页,637页。)
二、心理学的任务
1.描述心理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其对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作出准确的
描述。这是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例如,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经常需要描述被试
的思维发展水平、学生的能力状况、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在团体中的社交地位、被试
的性格特征等基本情况,只有在正确描述了这些状况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揭示现象
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成因。
2.解释这个目的的作用是对心理和教育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
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如果说描述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的话,那么解释就
是说明“为什么”。例如,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记忆能力回发生规律性的变
化?为什么会发生“皮革马利翁”效应?等等。解释这些问题,就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科
学理论作出回答。
3.预测预测是根据建立起来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
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的过程。科学理论是正确预测的重要
工具。例如,根据行为主义“强化理论”,研究者可以预测,如果某一行为在发生之后受
到奖励,就会怎加这一行为发生的概率。
4.控制心理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是控制,也是最难以达到的目的。控制就是根据
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一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
期的改变或发展。例如,欲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就可依据强化原理,通过对偶然出现
的助人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控制也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的。
三、研究取向
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完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8.日内瓦学派心理学;9.维果
茨基学派心理学;10.当今世界心理学研究新取向:本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生态心理
学、后现代心理学等。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L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
映事物。对心理学的研究来说,就是要从心理活动产生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及其表现和作
用来揭示心理的产生、发展的规律。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纷繁复杂,很容易产生猜测、武
断和片面的错误,因此,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更应注意遵循这…原则。
2.发展性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永远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作
为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心理活动,当然也不可能是固定的、静止的。不仅如此,人
脑这一心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遵循发展性
原则,历史地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研究人类产生以前动物的心理特点和发展
变化的规律。
发展性原则是把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因此,是一个强调在发展中研
究心理活动的原则。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就是要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发展阶段上的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个人从初生到老年,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条
件。研究心理活动,不仅要阐明人以往已形成的一些心理品质,也要阐明那些正在形成
和刚刚表现出来的新的心理特点,并且还要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心理特点,以便创造有利
条件,让其顺利发展。
3.系统性原则: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
机能的整体。贯彻〜就是要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
态的、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考察。
系统分析的首要原则是整体性。人的心理是具有各种机能的有机整体。如我们把心
理现象分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在具体的人身上各种心理现象总是相互联
系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系统分析的第二个原则是等级结构性。人的心理是一种有序
的、有组织结构的系统,它具有多方面的层次性。例如心理现象分为……子系统,而心
理过程又可以分为……等次级子系统。系统分析的第三条原则是动态性。人的心理是活
动的,它总是呈现一种相对的稳定而绝对的动态过程。系统分析的第四条原则是环境适
应性。人类机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人对环境又有很强的适应
性。人的行为反应即决定于机体本身,同时又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4.实践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心理学要研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应将心
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
5.教育性原则:强调研究学生心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其研究成果要为
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6.伦理性原则:①必须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这是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就是要把每
一个被调查者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来看待,不论他是何民族、是否富有、是否受过
良好的教育等。②必须保护个人的隐私。当我们进行各种研究时,常会涉及被调查者的
个人隐私,如年龄、家庭情况、个人爱好等,这些在伦理上都是应该受到保护的。③尊
重个人利益和生命财产的原则。在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护理
- 【大学课件】数据库安全性
- 《教练学学会介绍》课件
-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健康宣教
- 《信道的纠错编码》课件
- 孕期牙龈红肿的健康宣教
- 《计算机系统组成新》课件
- 孕期失眠的健康宣教
- JJF(陕) 023-2020 自动分检衡器校准规范
- 《销售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混合现实(MR)内容创作平台
- 胃镜室护士长述职报告课件
- 收纳家具调研报告
- 农田春耕安全生产培训
- 小型农田水利初步设计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二(上)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养老机构风险管控清单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views论文)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证明模板(20篇)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民事起诉状(-针对培训类退费)-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