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安全工作基本守则制度_第1页
试验室安全工作基本守则制度_第2页
试验室安全工作基本守则制度_第3页
试验室安全工作基本守则制度_第4页
试验室安全工作基本守则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试验室安全工作基本守则制度

实验室平安工作基本守则制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为确保科学试验的正常举行,使获得的科学试验数据规范有效,同时保证明验操作人员和试验室设备财产的平安,对进入药剂学系试验室的相关人员(包括本科见习生、讨论生、进修生、外来人员、老师等)...

为确保科学试验的正常举行,使获得的科学试验数据规范有效,同时保证明验操作人员和试验室设备财产的平安,对进入药剂学系试验室的相关人员(包括本科见习生、讨论生、进修生、外来人员、老师等)举行试验室平安学问培训,特制订药剂学系试验室平安学问培训大纲。

通过培训大纲中涉及的各方面的平安学问学习,通过平安学问测试,按学院有关规定办理手续,由学院颁发准入证后,方可进入试验室举行工作。

一.试验室基本工作规则和平安学问

1.药剂试验室工作规则

1.1拟进入试验室的人员首先应由相关负责教师推荐药剂试验室和药剂试验的基本状况,了解药剂试验室分布、相关负责人、职能、运行状况,初步了解常见药剂试验内容和潜在危急。

1.2试验人员务必严格遵守《北京大学试验室平安管理方法》和《北京大学药学院试验室平安准入制度》进入试验室工作,试验过程中应保持肃静,集中思想,仔细操作,认真观看,乐观思量,照实记录。

1.3爱惜国家财物,正确用法试验仪器、设备。若损坏了仪器、设备要向管理人员报告,填写报损单后按规定手续到试验室换取新仪器。

1.4精密仪器应严格根据操作规程操作用法,发觉仪器有故障应立刻停止用法,并准时向管理人员报告。

1.5重大仪器和特别仪器采取培训考核制,考核通过后方可用法。用法应严格遵守特别仪器用法规章制度和仪器操作规程。

1.6药品应按规定的量取用,已取出的试剂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带入杂质。取用药品的用具应保持清洁、干燥,以保证试剂的清纯和浓度。取用药品后应立刻盖上瓶盖,以免放错瓶塞,污染药品。

1.7试验中要保证器皿清洁,保持试验台面清洁整齐,试验后仪器、药品放回原处。

1.8禁止在试验室留宿,禁止在试验室进食。

2.药剂试验室平安学问

2.1乐观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试验室平安教导及培训,了解用水、用电平安学问。

2.2把握灭火器、消防设备的用法办法和设置地点,了解本试验室的逃命及疏散路线。

2.3发觉楼内任何地方有危害平安的人、事、物等,务必立刻向有关人员反映,并做紧张处理。

2.4禁止向水槽内投放火柴、纸片、碎玻璃等物品;禁止向水槽或卫生间下运河倒入有机溶液、浓酸、强碱等;注射器针头和玻璃碎屑应按规定放置于专用容器,再行统一处置。

2.5动物实验原则上只能在医学部试验动物部完成,因特别状况需在药剂试验室饲养和(或)试验时,最长不得超过3天;试验动物准时试验,尸体准时处理。

2.6药剂系试验室不得举行发射性试验。

2.7涉及致病性微生物的试验应严格遵守生物平安性试验操作规范,相关区域和物品贴上警示标记。

2.8试验室产生的废液按“北京大学医学部试验室废旧试剂、固体废物处理实施细则”处理。

2.9注重节省用水、用电,严格遵守平安、防火制度,最后离开试验室的人员负责检查水、电、气的平安,关好门窗。

3.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试验过程中,应当按照试验内容,做好相应的平安防护。

3.1着火的预防及处理

着火是化学试验室里简单发生的事故。大多数着火是因为加热或处理低沸点有机溶剂(如乙醚、石油醚、乙醇、二硫化碳、苯、丙酮等)时操作不当引起的。为预防火灾,应遵守以下几点:

(1)试验室不能保存大量易燃溶剂,少量的也务必密封,不能用敞口容器盛装易燃物,易燃物务必放于阴凉处,并注重远离火源、暖源及电源。

(2)用法或倾倒易燃药品、挥发溶剂时务必熄灭火源,不能用明火挺直加热易燃性溶剂,应按照试验要求及易燃溶剂的特点挑选合适的热源(如水浴、油浴、电热套等),远离明火。

(3)在蒸馏或回流易燃液体时,为防止暴沸及局部过热,瓶内液体不能超过瓶容量的2/3,加热中途不能加入沸石或活性炭,以免液体暴沸冲出着火。操作时试验人员不得离开。

(4)用法氧气瓶时,不得让氧气大量溢入室内。在含氧量约25%的大气中物质的燃点比在空气中低得多,且燃烧强烈,不易扑灭。

试验室假如着火,应沉着冷静准时地实行措施,防止火势扩散。首先立刻切断电源,移开未燃着的有机物和易燃易爆物,然后,按照火势大小实行不同的扑灭方法,并准时报告。

化学试验室普通不用水灭火!由于水能和一些药品发生强烈反应,用水灭火时会引起更大的火灾甚至爆炸,并且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用水灭火时有机溶剂会浮在水面上,反而扩大火场。化学试验室常用的灭火器材主要有沙箱、灭火毯、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等。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化学试验室最常见最平安的-种灭火器。灭火器内贮有收缩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法时,一手提灭火器,一手握在喷二氧化碳的喇叭筒把手上(不能手握喇叭筒以免严峻冻伤),打开开关,二氧化碳即可喷出。这种灭火器灭火后危害小,特殊适用于油脂、电器及其他较贵重仪器着火时的灭火,但不能扑灭金属着火;泡沫灭火器是由NaHCO3与Al2(SO4)3溶液作用产生Al(OH)3和CO2泡沫,灭火时泡沫把燃着物包住,与空气隔绝而灭火。因泡沫能导电,不能用它来扑灭电器着火,且灭火后污染严峻,火场清理棘手。因此,除非不得已最好不用。

用法任何灭火器灭火都要从火的周围开头向中央扑灭。

地面或台面着火,如火势不大,可用淋湿的抹布或细砂灭火;对容器中发生的局部小火,可用石棉网、表面皿或湿抹布等盖灭;身上着火,切勿在试验室内乱跑,化纤织物最好立刻脱除,普通小火可用湿抹布、石棉布等包裹使火熄灭。若火势大,可就近打开水龙头用水浇灭。

3.2爆炸的预防及处理

试验时,仪器管路阻塞或装配不当;减压蒸馏用法不耐压的仪器;违章用法易爆物(如硝酸盐、重氮盐、叠氮化物,芬芳族多硝基化合物等);反应过于猛烈,难以控制;易燃易爆气体大量逸入空气中,以上状况,都有可能引起爆炸。为防止爆炸事故,应注重以下几点:

(1)取出的易燃易爆试剂药品不得任凭倒入储备瓶中,更不能倾入下运河,否则有爆炸的危急。

(2)常压操作时,切勿在封闭系统中举行加热或反应。反应举行中,要常常检查装置各部分有无阻塞现象。

(3)做减压试验时,应用法防护屏或戴防护面罩

(4)用法和制备易燃易爆气体(如H2、乙炔等)时,务必在通风橱内举行,附近不得有明火。H2在点燃前务必检验纯度;银氨溶液不能久存,因久置后也易爆炸;用法乙醚时,不能有过氧化物存在,如发觉有过氧化物应立刻用硫酸亚铁除去;对易爆固体,如苦味酸金属盐、三硝基甲苯、某些强氧化剂及其混合物等,不能重压、撞击或研磨。

3.3中毒的预防及处理

化学药品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产生中毒的缘由主要是皮肤、呼吸道或伤口接触有毒药品。为防止中毒,应注重以下几点:

(1)产生有毒有刺激性气体的反应务必在通风橱内举行。

(2)有毒药品不能接触皮肤、五官或伤口。不允许用手挺直取固体药品。

(3)试验后应将残液倒入废液杯中,不能任意倒入下运河,以免污染环境。

(4)严禁在酸性介质中用法氰化物。

(5)金属汞易挥发,可通过呼吸进入体内,逐步攒累而引起慢性中毒,故不能将汞洒落在台面或地上,或挺直裸露于空气中。一旦洒落,务必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之转化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6)禁止用口吸吸管来移取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液体,不能用鼻子挺直闻气体,应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7)试验室内禁止吸烟和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

注:试验中普通药品遇到手上,可用大量水冲去。

3.4化学灼伤和割伤的预防及处理

皮肤接触了高温(如热的物体、火焰、蒸气)、低温(如固体CO2、液氮)和腐蚀性物质(如强酸、强碱)等都会造成灼伤。因此试验时要避开皮肤与上述能引起灼伤的物质接触,取用腐蚀性化学药品时,应戴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

试验中如被酸或碱灼伤,应立刻用大量水冲洗;酸灼伤用1%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灼伤则用2%的醋酸或1%的硼酸溶液冲洗,最后用水冲净。严峻者还要送医院处理。

如被炽热物烫伤,应立刻将伤处用水冲淋,在伤处涂以正红花油,然后擦一些烫伤软膏。若烫伤严峻,应马上送医院处理。

在切割玻璃管或向塞子中插温度计、玻璃管等物品时很简单发生割伤:切割玻璃管后,玻璃管的锐利切口务必在火中烧圆,管壁上用水或甘油润湿后,用布包住用力部位轻轻旋入,不能大力强行衔接。一旦发生割伤,若伤势不重,应先取出伤口上的碎片,用蒸馏水冲洗伤口并挤出一点血,涂上红汞水或贴创可贴。如割伤严峻出血多,应先止血,托高出血部位,马上送医院处理。

二、北京大学特别危急试剂购置和平安用法管理规定

1.特别平安试剂购置

参考药学院网站:平安信息/学校管理规定/精神与麻醉药品、剧毒与爆炸品、易制毒药品的选购流程

2.特别平安试剂储存和用法

2.1特别平安试剂包括高度易燃、易爆、强腐蚀、麻醉和精神试剂药品等。

2.2特别平安试剂应并标注名称,存放在专用库房和专用柜台,由专人负责保管。储存化学品的房间应保持阴凉和空气流通,并避开一次储藏过多的危急化学品。

2.3易燃化学品宜存放于通风良好的试剂柜中。房间内禁止吸烟、点火及用法电热器。应配备适当的灭火设备。一般冰箱的温度调整阀及门阀在操作时常常会产生火花,可能引燃挥发的易燃液体蒸气,因此易燃且具有挥发性的液体不得存放于一般冰箱中。

2.4挥发性液体应储藏于阴凉和远离日照或热源的地方,且不应盛满囫囵容器。

2.5对可能因互相作用而产愤怒体、火焰或爆炸的化学品,务必分开存放。

2.6危急化学品不应放在高处,以避开取用时容器坠落发生意外。存量较多的浓硫酸、硝酸、氢氯酸、氨水及易燃液体,应尽量存放在临近地面处。

2.7高活性的化学品须存放于适当的浸盖液内,防止与空气接触产生化学作用。不同的高活性化学品不宜放在同一个物品架上,以免混淆。装有高活性化学品的容器应增附一个标签,标明容器内浸盖液的名称,定期检查容器,确保浸盖液适量。

2.8特别平安试剂用法结束后,严禁放置在公共试验室。

2.9粉尘较多的试验室,应注重消退静电,并适当通风。

三、仪器设备平安用法学问

1.高效液相色谱仪平安用法学问

1.1用法前应留意流淌相体攒及储藏瓶的密封性

1.2泵运行时才干设置柱温箱升温,柱温较高时,禁止过夜用法。

1.3囫囵流路中在试验完毕时不能存留缓冲盐溶液,如是C18柱,最后用有机相保存柱子。

1.4时刻关注废液缸的容量,防止废液溢出。

2.MalvernZetasizerNano-ZS平安用法学问

2.1当天首次用法时,应预热半小时后再行用法。

2.2样品池肯定要擦拭干后放入样品池。

2.3天天仅开机关机一次,单次用法完成后,不用关闭电源。

3.冷冻干燥机平安用法学问

3.1启动制冷机,普通要预冷30分钟以上。

3.2启动真空泵以前,检查出水阀是否拧紧,充气阀是否关闭,有机玻璃罩与橡胶圈的接触面是否清洁无污物,良好密封;启动真空泵后,应待气压数显稳定后,方可离开。

3.3按住控制面板的充气阀,再关闭真空泵。

3.4气压数显为大气压时,打开有机玻璃罩,取出样品。

3.5关闭制冷机,按住总开关键三秒以上,最后关闭总电源开关。

3.6等冷阱中的冰彻低化成水后,打开机箱左侧的出水阀放水,并用干布清洁冷阱内壁,盖上大张滤纸防尘。

3.7制备样品应尽可能扩大其表面攒,其中不得含有酸碱物质和挥发性有机溶剂。

3.8样品务必彻低冻结成冰,如有残留液体味造成气化喷射。

3.9普通状况下,该机不得延续用法超过48小时。

4.多模式活体成像仪平安用法学问

4.1实验前应关注光源和风扇是否运行正常。

4.2操作结束后,应正常关闭程序,否则光源会向来工作,导致机箱过热。

4.3用法麻醉机前,应检查管路是否正常,防止麻醉剂挥发。

5.喷雾干燥机平安用法学问

5.1小型喷雾干燥机闭式操作过程中,喷有机溶剂(如乙醇,二甲苯等)时,氧气浓度务必控制在5%以下(可通过再次导入N2或重新开机,使氧气浓度达要求值),否则有机溶剂有燃烧、爆炸的危急。

5.2小型喷雾干燥机在运转中,不要触摸旋转部件(雾化器、雾化盘、皮带、电机风叶)。

5.3小型喷雾干燥机运转中或停机后一段时光内,小型喷雾干燥机表面温度比较高,请不要用手去触摸袋滤器、旋风分别器、风管、雾化器、排风机、观看窗等部件。

5.4关机时,先关闭进口温度加热开关,保持吸气机工作;等到出口温度降到70℃以下,方可关闭吸气机。

5.5应定期查看溶剂回收瓶中的溶剂,并倒出。

5.6本仪器需求拆卸清洗的部件均为玻璃材质,所以清洗过程要非常当心,不要碰撞。

6.高压灭菌器用法注重

6.1应由受过良好培训的人员负责高压灭菌器的操作和日常维护。

6.2应做好预防性的常常维护工作,包括:由有资质人员定期检查灭菌器柜室、门的密封性以及全部的仪表和控制器。

6.3应用法饱和蒸汽,并且其中不含腐蚀性试剂或其他化学品,这些物质可能会污染正在灭菌的物品。

6.4全部要高压灭菌的物品都应放在空气能够排出并具有良好热渗透性的容器中;物品放置不宜过紧,周边应留有空隙以提高灭菌效果。

6.5务必将灭菌器内冷空气充分排解,否则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影响灭菌效果。

6.6当灭菌器内部加压时,互锁平安装置可以防止门被打开。而没有互锁装置的高压灭菌器,应该关闭主蒸汽阀并待温度下降到80℃以下时再打开门。

6.7灭菌完毕后,不行放气减压,须待灭菌器内压力降至与大气压相等后才可打开。操打开灭菌器门时应该穿戴适当的手套和面罩举行防护。

6.8装培养基的试管或瓶子的棉塞上,应包油纸或牛皮纸,以防冷凝水入内。敷料、器械和器皿消毒后需干燥。

6.9当高压灭菌液体时,灭菌结束后不能立刻放气,停止加热使其天然冷却,待压力降至零后再放气,冷却后再取出。

6.10灭菌器的排水过滤器(假如有)应该天天拆下清洗。

四、药剂学系细胞培养室管理规定

细胞培养室是举行各种细胞培养的净化级试验室,全部进入试验室的人员都务必遵守试验室有关的规章制度,接受试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

1.常规操作

1.1穿着专用试验服。试验人员务必在细胞室缓冲间内更换细胞室专用试验服,严禁不穿试验服或挺直穿着一般试验室试验服进入细胞室。

1.2穿着专用拖鞋。在预备间换下自己的鞋子,尽量避开在缓冲间走动、停歇。

1.3试验过程中严禁喧哗,闲聊,反复进出培养室。

2.培养箱用法规则

2.1从培养箱取放物品前,用酒精清洁双手(或手套),尽量缩短开门时光和削减开门次数。

注:培养箱中的空气是经过过滤的洁净空气。长时光放开或频繁开关培养箱,简单造成污染。

2.2从培养箱拿取细胞时轻拿轻放,动作快速,顺手关紧培养箱门。未经允许,禁止翻看、移动他人细胞或样品,如有特别需求的,请联系试验室负责人协调。

2.3培养瓶皿放入培养箱前,用酒精消毒表面,并稍等至酒精挥发后再放入,以免培养箱内滞留过多乙醇蒸气。

2.4一般培养中的细胞,若非试验特别需求,每瓶/板细胞天天只需求观看生长状态一次,2人以上共用的细胞,可约好时光一起观看。

注:频繁将细胞拿出观看,简单给培养箱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影响细胞生长条件的恒定。

2.5试验人员应常常注重检查培养箱温度、CO2气体量是否吻合设定值。密切注重培养箱内的增湿盘,定期更换无菌水并举行消毒。密切注重培养箱内状况,如浮现霉变、菌斑、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或其他显然染菌迹象,应立刻通知管理员及其他用法者。

3.显微镜用法规则

3.1倒置相差显微镜用法前,用酒精棉从中间至周围擦拭载物台。

3.2离开细胞室时或较长时光不用法时,准时关上电源,延长灯泡寿命。尽量避开频繁开关显微镜电源。

3.3一次细胞试验用法完毕后,在显微镜用法记录本上登记。

3.4荧光显微镜属于贵重仪器,需遵循贵重仪器预约用法规程。

4.超净台相关操作规则

4.1超净台用法遵循预约原则。在细胞室入口处预约,细胞室内填写用法登记。

a:无预约者若有须要在他人预约时段内用法,需先征得预约者的同意,否则应无条件让出工作台,以免耽搁他人试验。

b:用法记号笔在预约表格上提前预约下一周的用法时光,以周一为每周的第一天。

c:预约内容包括:时光范围,姓名,如特别试验请写明。

4.2超净台用法前用紫外灯照耀15分钟灭菌,用法前、后需用酒精棉球擦拭工作区消毒,全部物品放入超净台内用法前均应消毒,超净台内严禁堆放过多物品而影响风路平衡。不同超净台之间物品严禁频繁交换用法。

4.3点燃酒精灯前需检查瓶中酒精是否足够,液面应占瓶高1/3-2/3。

注:消毒用75%的酒精,酒精灯用95%以上的酒精,向喷壶或灯内添加酒精时请留意。

4.4超净台中应摆放废液杯,用于临时存放废弃物,试验结束后将杯内加入NaOH溶液处理片刻,废液垃圾倒入水池并同时用水冲释,固体垃圾倒入生物样品专用垃圾桶中。

注:废液缸应准时处理,严禁长时光放置,以免其中的培养液滋生细菌。

4.5细胞试验后任何含有细胞培养污物的培养瓶,离心管,移液管等务必准时带出细胞房。

5.器具的清洗规则

5.1可回收的移液管、离心管、培养瓶皿等,放入装有清水的塑料桶中浸泡,桶内需有足量的清水以没过浸泡物品。

注:可回收器皿应先初步涮洗后再放入桶内,尤其是培养瓶或血清管中有大量高养分的液体残留时,简单使桶内的清水长菌。保证浸泡的瓶、管内彻低被清水弥漫,而不是在装有大量空气的状况下被压倒桶底。

5.2清水冲洗后准时放入酸缸浸泡,应由用法者本人准时清洗晾干备用,操作时请注重带橡胶手套,当心操作。

注:禁止长时光浸泡于清水中,此时细菌可能已在桶中生长并释放内毒素。细菌内毒素很难通过常规湿热灭菌步骤去除整洁,即使干烤也不能保证其彻低失活。内毒素对细胞生长及多种试验均有较大影响。

5.3洗涤程序:清水冲十次以上去除重金属残留,然后冲去离子水5次,再用超纯水5次,倒置于烘箱中晾干。并准时包扎灭菌。

6.冰箱、试剂等相关操作规则

6.1从冰箱取放物品动作要快速,关门时要检查门是否关好。按类别存放试剂。严禁长时光放开冰箱门。

6.2各人存放于冰箱内的培养液、生化试剂、样品要注明姓名、配制日期、样品名称,特别试剂需获得细胞室管理人员同意后方能放置。不得用法他人的培养液或其他生化试剂。

6.3分装好的血清长时光保存于-80℃,用法前放于4℃预解冻。原则上解冻好的血清应所有配成含血清的培养基备用,若有剩余,则暂存于4℃并尽快用法。尽量不要用法他人开过的血清,以免交错污染。

6.4细胞室内的冰箱空间有限,尽量仅放置用法频率较高的试剂。请勿将一些闲置试剂,污染试剂长久放置在细胞室。

6.5工作人员会定期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