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答案_第1页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答案_第2页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答案_第3页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答案_第4页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

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代我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仍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我

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第三,

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第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因而,我

们始终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

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在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

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的十三大在

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2位,一些重要产品产量,如钢铁、电力、

煤炭、石油、粮食、棉花等都位居世界前列,“中国速度”举世瞩目。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

国力极大增强,但是,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仍然没有改变。经济结构矛盾

依旧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银行

资金流动性过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外贸依存度过高……这些不仅制约着我国经济的

进一步健康发展,也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了深层隐忧。我国经济起飞只有不到30年,无论

从经济的量还是质上都相差悬殊,缩短差距绝非朝夕之功。这一国情,将决定着我国长期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八大报告指出了“三个没变”,即我国长期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

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认清这一现实,就要坚持从国情

出发办好中国的事。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就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

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

战略。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党的十

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

一体”,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报告对全面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五位一体总布

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五位一体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对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

2、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论点,试结合实际谈谈在

实践中推进广泛多层的协商民主的具体路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

化发展。协商民主是我们党民主政治实践和理论的伟大创造。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以经

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

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实践表明,全面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要注意贯彻“广泛”和“多层”的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的制度化建设,这里所讲的“广泛”指的是

协商民主横向的覆盖范围,“多层”指的是协商民主纵向的布局层级。“广泛”与“多层”相

结合,就是在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都要建立和拓宽协

商民主的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

一、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认

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中共中央根据年度工作重点提出规划,采取协商会、

谈心会、座谈会等进行协商。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贯彻党的民

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

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

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归根结底是要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程序化

的协商民主制度。

二是要进一步凝聚民心,重塑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间的信任关系。

协商民主是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群众路线的实质,就

是要在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坚持和实行人民民主。民主政治条件下,公众信任是关乎一个政党

和政府命运的关键因素。当前,执政当局要通过精政放权、深化依法行政、完善公共服务;

严惩权力腐败和克服官僚主义,加强廉政建设,净化干部队伍;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举行

各种形式听证会、协商会、征询会等拓宽普通民众参与政治的渠道,重树政府清廉、高效和

亲民的良好形象,真正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为协商民主制度推进提供配套制度保障。

民主必须有制度和规则来约束和保障。正确合理的规则,是民主得以张扬的有力工具;

没有配套的制度保障,协商民主制度的推进必然不能深入,而其成效也必不能持久。第一,

要加快言论自由的立法。保证言论自由,是协商民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民众的言论自由、

思想自由是人权的最基本体现,也是民主国家的最直接的体现。第二是要推动政府信息的有

效公开。调动好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将普通公众纳入协商民主力量的范畴,是

协商民主广泛性的一个具体体现。第三是要着力提升普通民众的政治素质。人不仅是社会经

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政治活动的主体。民主是建立在民众有较高的社会政治素质基础之

上的政治产物,国民政治素质起调节各种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

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试阐述如何这一论点的重要意

义及其具体做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

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攻坚期、反腐治标关键期和公

众舆情关切期,反腐败从撇清发展的寻租经济“水分”,滤掉社会的奢靡风气“糖分”,减少

改革的利益冲突“戏份”等方面体现并仍将体现出经济治理、政治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多功

能”。

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是全面治理腐败问题的必然要求。政府腐败的实质就

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反腐倡廉的实质就是对政府权力的控制和约束。实现对政府权力的有

效控制是当前反腐败战略的基本命题。第二,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有利于市场有效运作。

《决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需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规制。公共

权力的异化必然导致市场机制的扭曲,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降

低了市场效率,使得企业的积极性受挫。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有利于提供公平公正的市

场环境,以便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实现帕累托最优。第三,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有利于

增强政府公信力。在政治、经济权力共生的庞大“关系网”下,权钱交易和以权谋私的社会

风气使得公平和正义备受质疑,久而久之必然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导致政府合法性基

础的丧失。因此,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对政府权力加以规制。

具体做法:

一、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一)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重

大决策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的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估和纠错机制。要进一步提高

执行力。健全督促检查、绩效考核和问责制度。

(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坚持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三)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

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

(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改进中央和省区

市巡视制度,要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五)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要求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

要改革和完善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

(六)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重视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要支持

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职权,要高度重视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

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一)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

惩,建立健全腐败案件揭露、查处机制,建立健全查办案件组织协调机制,做到有群众举报

要及时处理,有具体线索的要认真核实,违反党纪国法的要严肃查处。

(二)完善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预防腐败制度。

要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要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

健全对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管理制度。

(三)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实施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

开、结果公开,在各领域办事公开方面。要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要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四)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反腐败法治化水平。要把从严治党和依法

治国统一起来,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要切实提高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执行力,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严肃查处违反法规制度的行为,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五)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进一步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扎实推进色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请根据您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针。

重要意义:其一,它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华文明是至今四大

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辩证摒弃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又是

中华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其二,它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

时代,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文化既是

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且也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

展战略的需要。它还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既是人民信念、信仰之源,也是人民丰富生活

之源。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引导人们

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基本方针:

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

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

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工程,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

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

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

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

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

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

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

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

成果。

5、简述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实际谈谈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

质区别。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在民主体制里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意识形态。大多数民主

社会主义份子支持多样型经济发展,并要求国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进行财富的再分

配。

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在理论基础上宣扬多元性,主张放弃统一的世界观,自称既

接受人道主义的启示,又发端于宗教原则,也不拒绝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各种实用主义观

点的大杂烩,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政治上主张联合专政,认为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

系已发生根本变化,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主张多党制,工人阶级要通过议会多数掌握国家

权力,建立一个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和社会民主的社会;经济上主张建立“混合

经济”,即合作制和私有制、计划经济和自由竞争相结合,反对消灭私有制,主张实行国家

干预和计划化,逐步扩大国有化;鼓吹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和建立福利国家,主张改革税制,

通过扩大公民经济权利和社会福利,进行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以实现经济平等;认为通过

改良和科技革命,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就会自动改造为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具有

两面性,它反映了劳动人民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要求变革的某些愿望,但同时也不主张

执行暴力革命与阶级革命的斗争策略。

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一)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指导思想多元

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民主社会主义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唯

一的指导思想,主张世界观和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主义运动的

理论基础,应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占指导地位。

(二)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把共

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民主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弊病和矛盾产生的根源在

于违背了所谓人类一般的理性、伦理原则,只要按照上述原则不断对其改良就能够解决资本

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并确立了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社会主义基础上

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三)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实行“混合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坚持公有制占主

体。当代民主社会主义认为,公有制与社会主义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他们主张实行国有企业、

私人企业和其他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把生产资料社会

所有制结构视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具有的根本差别,认为公有制为主

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对建设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民主社会主义公开宣称自己是“全民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工人阶级

性质。社会(民主)党公开宣称自己不是某一个阶级和集团的组织,而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

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认为,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代表

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是这个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五)民主社会主义主张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民主社会主义认为民主主要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与文化进步以及国际民

主,把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看作是一党专制和极权统治,根本无须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

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认为,任何民主本质上都表现为一定阶级的专政和民主,主张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体,实现专政与民主的辩证统一。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根据您

所学知识,谈谈您这一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

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段话

抓住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既指出了未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和目标,

也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深化经济体

制改革必须是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发挥市场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

不可替代作用。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价值规律,排斥市场机制,过度依赖政府运用行政手段配置资

源,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和经济效率的缺失。加快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决定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交易、组合和配置,

避免政府对市场的不适当干预,以实现经济增长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市

场机制具有自身不能克服的缺陷,无法使资源达到最有效配置的状况。同时,政府也不是万

能的,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作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政府决策和措施的偏差往往导致经济的低

效率,即“政府失灵”。因此,一方面,政府与市场具有对立性。政府与市场存在明显的区

别,两者作用不能等量齐观,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政府不能替代市场;政府影响资源配置,

市场不能替代政府。另一方面,政府与市场具有统一性。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

挥是可以兼容并举的,不能说发挥市场作用就排斥政府作用,发挥政府作用就排斥市场作用。

我们要认识到市场化改革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还远未形

成确立。因此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我国市场化改革、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意。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认识和处

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等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的跨越都是思想认识和市场化改革实践的质的飞跃,都

突破了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大幅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每个阶段的跨越都是党带领

全国人民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果。每跨越一个阶段都使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

础性作用得到提高,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

度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的。

另外,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的关键时期指明了方向——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无论是成熟的市场经济

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要处理好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市场利用其价格机制、供

求机制、竞争机制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竞争领域中能够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但市场机制

在环境治理与保护、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非竞争领域是失效的。在市场规律的优势领域,政

府应该逐步退出,要退够,让市场有足够大的空间、充分的条件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

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热敏物质

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

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

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请结合实际

谈谈你对着问题的看法(包括社会建设的内容、现状、问题及解决思路)。

内容:“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热敏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

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

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论述,

突出了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突出了体制机制和法制的重要性,突出了政府责任,突出了公

平正义。可以从加强社会建设的价值定位、工作重点以及体制保障等方面,深入理解和把握

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逻辑。

现状和问题:虽然说,目前我国社会在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

稳定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社会建设领域,诸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

等方面关系人们群众利益问题还很突出,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人民群众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求日益增长,民生领域巨大的内需潜力会持续加快释

放。加大民生投入,本身就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应有之义。因此,要适应

群众的新期盼和形势的新要求,把民生工作放到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把重大民生工程摆在

发展工程的优先序列,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做法:第一,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

更加美好的生活,自然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把人们群众利益解决好,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第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这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而提供基本

公共服务则是政府的职责。报告中提出的“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就是指政府要按照基本

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对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等所构成的系统性、

整体性进行制度安排。

第三,创新社会管理。这次十八大报告将创新社会管理直接和改善民生放在一起,提

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足以说明了社会管理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表明

我们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越来越重视。

第四,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好重大民生工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既

关系民生也关系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中央的重大决策,具有惠民生、稳

房价、扩内需、促发展的多重作用。我们要加大这方面投入,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

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

第五,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最主要的是加强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在这部分中报告提出了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四个加快”。(1)加快

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2)加快形成

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3)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

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4)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

理机制。

第六,具体来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

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8、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之计,面对资

源约束趋势、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试

论述新时期我国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

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

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超额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十一五”减

排任务,全面实施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为促进绿色增长、推动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可靠

基础。

(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

系。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

明建设是前提。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行的重大部署,进

一步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特别是环境权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

环境良好的社会。

(四)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主流意识:征服大自然、榨取大自然、单向度地向大自然索取,

结果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

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

到充分发挥。

(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向作出

的战略抉择,将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

观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提高中国国际竞

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根本保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试论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

路的内涵、特征及其世界意义。

内涵: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理

论,反映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崭新道路。它的内涵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心问题是“和

平崛起”与“文明复兴”的关系。

1.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就是要以文明的方式来应对中国现代化所

面临的众多难题和种种挑战,在自主创新中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2.中国同世界的关系:

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就是要以文明大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中国自身的历史发

展:和平发展或和平崛起是要实现中国人100多年来的强国梦,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

和平发展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在外交政策上保持了连续性。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是国际关

系的新思路

特征:1.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2.吸收世界优秀文明同立足本国实际相结合3.自然

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4.对外和平与对内和谐相结合5.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

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6.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

事务7.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8.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9.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0.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意义: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国作为负责

任大国的庄严承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在对时代

潮流科学把握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是经过实践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