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_第1页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_第2页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_第3页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_第4页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一、单选题1、开挖深度大于等于(A)的基坑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A、5mB、6mC、7mD、8m2、基坑工程施工前,应有(C)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A、涉与方8、勘探方 C、建设方 D、施工方3、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不知,周边(B)应布置监测点。A、中部、端部 B、中部、阳角 C、端部、阳角D、端部、阴角4、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C)A、10mB、15mC、20mD、25m5、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置在土体中,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C)A、0.5倍B、1倍C、1.5倍D、2倍6、围护墙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C)A、1m-3mB、2m-4m C、3m-5mD、4m-6m7、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指点间(B)部位或支撑的端头。A、1/2B、1/3 C、1/4 D、1/58、每层锚杆的内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A)根A、3根B、4根C、5根D、6根9、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D)

A、10m-30mB、20m-40m50mC、30m-50mA、10m-30mB、20m-40m50mC、30m-50mD、20m-10、水位观测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C)。A、1m-3mB、2m-4mC、3m-5mD、4m-6mA、1m-3mB、2m-4mC、3m-5mD、4m-6m11、测斜仪的系统精度不宜低于(CA、0.15mm/mB、0.2mm/m0.3mm/m11、测斜仪的系统精度不宜低于(CA、0.15mm/mB、0.2mm/m0.3mm/mC、0.25mm/mD、12、开挖深度为6米的一级基坑,现场进行检测的频率为A、1次/1d B、112、开挖深度为6米的一级基坑,现场进行检测的频率为A、1次/1d B、1次/2d/1dC、2次/1dD、3次13、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警。应进行报13、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警。应进行报A、20mmB、25mmC、30mmD、15mmA、20mmB、25mmC、30mmD、15mm14、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的变化速率超过(警。应进行报14、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的变化速率超过(警。应进行报A、2mm/dB、3mm/dC、4mm/dD、5mm/dA、2mm/dB、3mm/dC、4mm/dD、5mm/d15、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D警。应进行报A、10mm-15mm B、15mm-25mm30mm-35mmC、25mm-30mmD、16、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的变化速率超过(B警。应进行报15、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D警。应进行报A、10mm-15mm B、15mm-25mm30mm-35mmC、25mm-30mmD、16、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的变化速率超过(B警。应进行报A、1-5mm/dB、5-10mm/d20mm/dC、10-15mm/dD、15-17、地下水位变化累计值超过D)应进行报警。A、250mm B、500mmC、750mm D、1000mmA、250mm B、500mmC、750mm D、1000mm18、地下水位变化速率超过()应进行报警。18、地下水位变化速率超过()应进行报警。A、250mm/dB、500mm/d C、750mm/dD、1000mm/d19、临近建筑物位移累计值超过(D)应进行报警。A、4mmB、6mmC、8mmD、10mm20、临近建筑物位移变化速率超过(B)应进行报警。A、1-3mm/dB、2-3mm/d C、1-4mm/d D、2-4mm/d21、裂缝宽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A)。A、0.1mmB、0.2mmC、0.3mmD、0.4mm22、裂缝长度和深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A)。A、1mmB、2mmC、3mmD、4mm23、地下水位量测精度不宜低于(A)。A、10mmB、15mmC、20mmD、25mm24、支护结构内力可采用安装在结构内部或表面的(B)进行量测。A、压力表 B、应力计C、轴力计 D、传感器25、裂缝长度监测宜采用(A)。人、直接量测法 8、间接量测法 C、观测法D、计算法二、多选题1、下列(ABCD)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A、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B、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C、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D、其他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2、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ABCD)。A、支护结构B、基坑底部与周边土体C、周边建筑D、地下水状况3、建筑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ABCD)要求。A、不同地基或基础的分界处B、不同结构的分界处C、新、旧建筑或高、低建筑交界处的两侧D、变形缝、抗震缝或严重开裂处的两侧4、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ABCD)要求。A、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B、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C、固定观测人员D、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5、当出现下列(ABCD)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A、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B、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速率较快C、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基D、支护结构出现开裂。6、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满足(ABC)要求。A、基坑工程设计B、地下结构设计C、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D、地下水状况7、基坑内、外地层位移控制应符合下列(ABCD)要求。A、不得导致基坑失稳B、不得影响地下结构的尺寸、形状和地下工程的正常施工C、不得影响周边道路、管线、设施等正常使用。D、特殊环境的技术要求8、当出现下列(ABC)情况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A、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B、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C、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D、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9、监测分析人员应具有(AB)的综合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能与时提供可靠的综合分析报告。A、岩土工程B、结构工程C、工程测量D、建筑施工10、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信息反馈宜采用专业软件,并应具备(BCD)功能。A、数据采集B、数据处理C、数据分析D、数据查询三、判断题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适用于一般土与软土建筑基坑工程监测,不适用于岩石建筑基坑工程以与冻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图和侵蚀性环境的建筑基坑工程监测。(X)2、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米或开挖深度小于5米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与其他需要加呢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N)3、一级基坑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宜测。(X)4、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不宜为共用点。(X)5、围护墙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3m-5m°W)6、基坑内地下水为采用深井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