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经验化解亲子阅读中的3大冲突_第1页
实战经验化解亲子阅读中的3大冲突_第2页
实战经验化解亲子阅读中的3大冲突_第3页
实战经验化解亲子阅读中的3大冲突_第4页
实战经验化解亲子阅读中的3大冲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战经验化解亲子阅读中的3大冲突亲子阅读的研究不缺理论,而亲子阅读的现场却鲜有指导。妈妈把一本图画书带回家,为孩子朗读,孩子安静地听完一本书,最后还和妈妈一起愉快地聊书。这是一个完美的亲子阅读现场。事实上,亲子阅读的现场却时常上演这样的戏码:妈妈和孩子为读哪一本书而争执不下;妈妈在讲故事中指东指西,孩子不耐烦、坐不住;书读完了,妈妈还要考问读后感和中心思想,孩子赶紧逃跑……整个过程充满了尖锐的言辞和浓浓的火药味。让我们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一起走入3个亲子阅读的现场,身临其境后,看看是否能发现自己的影子,是否能获得启示、找到秘笈,创建相对完美的亲子阅读现场。现场冲突一:选书,听谁的?妈妈下班回家,带了一大包书进屋,兴致勃勃地告诉孩子:“妈妈买了很多不错的图画书哦!”孩子无动于衷,翻看着手上已经卷角的书,这本书是几天前幼儿园放学后,孩子央求奶奶在路边摊上买的书,里面全是他喜欢的动画形象,孩子爱不释手。妈妈发现孩子对新买的书不感兴趣,心里很窝火,不过,还是耐着性子劝说孩子:“你看的这本书没意义的,宝贝。妈妈买的书那才好呢!过来,妈妈读给你听听。”孩子说:“我不看新书,我就要看这本书。”“旧书有什么好看的,新书才好!知道吗?妈妈买的可是经典图画书,你买的书一点意思也没有,不要看了!”妈妈边说,边动手合上孩子的书。孩子生气了:“我不看书了。”妈妈也发了脾气:“我上班累死了,下班还要给你读书,你竟然不愿意看!”亲子阅读还未开始,就不欢而散。对策:尊重孩子,适当介入父母进行亲子阅读的初衷是希望孩子爱上阅读,亲近书本。在上面的这个生活场景里,孩子自己挑选了一本感兴趣的书,并且反复翻看,直至书都卷角了,由此可见,他愿意主动亲近书本,对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可惜的是,妈妈并没有肯定这一点,也没有夸奖孩子的进步。妈妈不满于孩子的选书品位,认为孩子选的动画书不如经典图画书值得一读。的确,孩子的选书眼光不如成人,但妈妈也应当认识到孩子选书是需要家长一步步引导的。而引导并不意味着妈妈在劝说过程中,可以用打击孩子的语言,说他选的书不好,妈妈这样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最后孩子什么书也不看了。我们只能给孩子建议,不能强迫孩子放弃。我们只有明白了孩子生气的原因,才能找到适当介入阅读的办法。如果妈妈一进门,并不是自顾自地着急介绍自己新买的书,而是先夸奖孩子在看书,孩子的心情一定会很不错。接下来,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你先看你的书,等你看完了,妈妈有小礼物给你。妈妈本着尊重孩子的心,不打断孩子的阅读,让他看个尽兴。在自主阅读得到满足后,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愿意听听妈妈的说法。在相互尊重下,亲子之间能找出满足彼此坚持的好办法,比如:妈妈先读一本旧书,再给孩子读一本新书;或者,在阅读前,孩子给妈妈介绍为什么喜欢动画书,妈妈给孩子讲讲为什么要读经典图画书,等等。现场冲突二:要认字,还要识图?妈妈正在给孩子读《大卫惹麻烦》这本经典绘本。妈妈习惯性地用手指着书上的每一个字,边指边读,还不时地提醒孩子注意她所指的字:“你看,这是‘我字。”孩子很听话,眼睛一直跟随着妈妈的手指,竖着耳朵听完了故事。邻居妈妈来找妈妈聊天,于是孩子跟爸爸去楼下散步。邻居妈妈拿起《大卫惹麻烦》这本书,像遇到知音一样,激动地说:“哇,我家孩子也喜欢读这本书呢!孩子跟我讲:‘可是爸爸也骂人了这一页上,大卫嘴里咬了块肥皂,因为他说了脏话,要清洗嘴巴。你家孩子看出来了吗?”妈妈一听,有点坐不住了,决定等孩子回家后,好好问问他。邻居妈妈离开后,爸爸带孩子散步回来。妈妈翻到大卫咬着肥皂那一页,问孩子:“为什么大卫咬着肥皂呢?”孩子回答不出来。妈妈不甘心,把《大卫惹麻烦》的每一页图都翻开,一页页地问孩子图画的意思。孩子能回答出来的并不多。妈妈生气了:“图画书就是让你看图的,你图都没看懂,你到底在看什么?”孩子边哭边指着书上的一个字说:“这是‘我。”妈妈很伤心,读了这么久的图画书,孩子竟然不识图;孩子也很委屈,明明已经认识了妈妈教的字。对策:遵循孩子学习阅读的规律,静待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亲子阅读,妈妈要放松,急功近利,只会得不偿失。上文这个生活场景里的妈妈一个字、一个字地指读,引导孩子眼睛看字,耳朵听故事。孩子也很乖,边认字形,边理解故事的意思,已经很不容易,哪里有时间和机会去细细地品味图画。妈妈不仅没有夸奖孩子读完一本书,认识了一个“我”字,还偏要责怪孩子不好好看图,不能说出图画的意思。妈妈太着急,孩子太委屈。《童书非童书》指出孩子学习阅读的历程需遵循三个原则:原则一,先看图画,然后才进入阅读文字;原则二,先关心整体的故事,再求个别情节的了解;原则三,先在乎句子、词,然后才是个别字的辨识。爱指读的妈妈,不顾孩子学习阅读的三原则,只想要迅速达到认字又识图的目的,弄得亲子阅读的气氛从温馨和谐一下子变得剑拔弩张,最终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抵触心。亲子阅读其实不需要妈妈指指点点做那么多,只要妈妈把故事完整地读给孩子听,把图画清楚地展现给孩子看,就已经很足够。孩子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中,会一步又一步地提升阅读能力:刚开始可能发现了图画上画出了文字里没有讲到的细节,慢慢地孩子能模仿几句故事中重复说到的话语,接着孩子认识了某一个字,再然后孩子能愉快地告诉妈妈书里某个有趣的情节。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应当抱着轻松、平和的心态,时光不语,静待花开。现场冲突三:读后讨论,还是读后考问?一位妈妈认为:图画书特别好,一本薄薄的书,一个短短的故事,浅显易懂地给孩子讲出了一个道理。为了让孩子有效地进行学习,她在每次亲子阅读后都要跟孩子进行讨论。英国大卫•麦基先生的经典之作“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中,有一本书叫《艾玛和彩虹》,故事讲述了动物们发现天上的彩虹失去颜色,感到很害怕,艾玛决定找到彩虹的尽头,并把自己身上的颜色送给彩虹,让彩虹恢复如初。当动物们担心艾玛变成灰色大象的时候,彩虹重新变成了彩色,而艾玛身上的花格子也依然还在。妈妈读完故事后,不自觉地考问孩子:“艾玛是个什么性格的大象呀?”“艾玛为什么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没有失去颜色呢?”“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孩子答不上来,妈妈免不了一番指责,一顿教育。妈妈一次又一次地考问孩子,孩子起初还会纠结——想听故事,不想回答问题。随着考问的次数多了,回答不出来的时候也多了,孩子逐渐没了信心,也对听故事失去了兴趣。阅读在孩子的大脑里逐渐和考试画上了等号,在孩子的心里逐渐和不愉快建立了关系。妈妈为一时的阅读效果,让孩子长时间对阅读倒了胃口。对策:读后讨论,聊天好过考问一本图画书读完以后,妈妈和孩子聊聊书、讨论书,是一件看上去很美的事。实际上,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觉得和妈妈一起讨论书很困难,因为小年龄的孩子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自主讨论的阶段。那么,妈妈不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吗?并不是。父母可以跟孩子说说图画书里的故事,但肯定不是用考问的方式。妈妈要想进行读后讨论,请不要说: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道理呢?这些提问太抽象,孩子的语言概括能力、语言提炼能力,并没有发展到可以回答这些问题的阶段,孩子回答不出来是正常情况。父母经常要求孩子回答抽象问题,并不能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能力,只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如果妈妈这么说:“你担心艾玛失去身上的花格子颜色吗?”“艾玛帮助了彩虹,又没有失去颜色,真让人高兴,对吗?”“如果你的玩具借给了隔壁小弟弟玩,你担心吗?”“如果小弟弟把玩具还回来了,你高兴吗?”“你的玩具是不是跟艾玛身上的颜色一样并没有失去呢?”“有时候啊,分享并不会失去,就像艾玛身上的颜色和你的玩具一样,对吗?”孩子只需要做出是或不是的简单回答,回答问题的压力减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想要孩子明白的道理,也通过聊天形式的互动,传达到了孩子的心里。妈妈经常与孩子聊书,引导、帮助孩子说出心里的话,待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提升后,那些总结性、概括性、提炼性的语言,就能脱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