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朝王维画的介绍_第1页
关于唐朝王维画的介绍_第2页
关于唐朝王维画的介绍_第3页
关于唐朝王维画的介绍_第4页
关于唐朝王维画的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唐朝王维画展的介绍文章摘要:唐代的山水画继隋代之后,更为蓬勃发展,趋于成熟,并且形成风格不同的两大主要流派。其中王维作为水墨山水派的代表人物,将诗意融入画中,体现了独特的文人气质和诗人情怀,并开创了与前人山水画不同的“破墨”体,将山水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促进了唐代及唐代以后的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在明代被视作南宗山水的奠基人。关键词:王维、水墨山水画、特色、成就、影响一、唐朝山水画介绍唐代(618—907)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唐代贞观至开元的一百多年间,疆域广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各民族之间接触密切,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也从不同的领域影响着唐王朝并被接纳,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历史阶段。宽容开放的时代精神使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局面,故文人画空前兴盛。山水画在这一时期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趋于成熟,并且形成风格不同的两大主要流派。一是以武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俗称大小李将军)为代表的青绿山水派;一是以文臣王维(俗称王右丞)为代表的水墨山水派。青绿山水以勾勒为法,用笔细密烦琐,颜色以石青、石绿为主;有时为了突出重点,勾以金粉,使画面产生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亮丽壮观,工致动人。如传为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等,色彩富丽,情感外露,十分耐看。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以之来表现景物的体和面。即便设色,也讲究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远、纯净的境界,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为高。代表人物有王维和张操。而在俩位之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作为杰出的诗人和音乐家王维,他首创了“泼墨山水”来表现士大夫文人的“禅宗意境”。如传作《雪溪图》平淡天真,感情委婉,十分耐思。唐代张彦远说“曾见(王维)破墨山水,笔迹劲爽”(《历代名画记》)。这两大流派的出现,体现了审美情趣向多元化的发展,它们都受到后世的推崇仿效。到了明代,董其昌以佛教禅宗南北之分来譬喻李思训,李氏为北宗山水的鼻祖,而将王维视作南宗山水的奠基人。王维的介绍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他自幼聪颖,不到九岁时便能作诗写文章,后来成为开元、天宝间著名诗人兼画家,崇尚佛学,并喜好山水,晚年在蓝田辋川定居,过着谈禅说法,吟诗作画的隐逸生活。王维的绘画以山水见长。流传至今的有《辋川图》壁画摹本石刻的拓本,传世的《雪溪图》《江山雪霁图卷》等作品为后人临摹或伪作。但无论真伪,从传世的作品来看,王维饱含禅意的山水诗画是被历代书画家所推崇的。王维在画史上的重大影响是他的“破墨山水”。所谓“破墨”,即以墨加水调成浓淡不同的层次,用以渲染,代替青绿设色。而水墨渲染在画史上的意义,在于它启发了此后皴法的出现。王维的绘画特色及成就在绘画方面王维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对道释人物、山水花卉,无一不会,无一不工,其中山水画的成就造诣最高,影响也最大。在他的创作中将诗歌融合到绘画之中,所以苏轼在《书王维兰田烟雨图》中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因为王维用写诗的手法来绘画,使水墨的氤氲呈现出诗的意境,成为无声诗,这不仅是形式上的结合,主要是表现诗与画共同具有韵味和意趣,所以在他的画面上呈现出诗情画意。王维山水画的画法不外两种,即早期的青绿山水和晚期的水墨山水。早期王维多为青绿山水画,因其年轻的时候,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在画坛上有很高的地位,深受帝王贵族的喜爱,被视为绘画的正宗。王维青年入仕途,善于写诗又擅长山水画,这时候他所见并符合他口味的只能是具有富贵气象的李思训,山水画以青绿赋色,注重勾框填色追求精致,多为繁复典丽的风格,可以说根本没有注意到墨法的运用。晚期,由于国势的衰败,个人的荣辱突变,使他消极悲观,无意仕途,产生民美术出版社,1997:387.【2】王世德.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M]//卿希泰.宗教学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2):91.【3】徐雪梅.再看王维诗画相通的联结点[J].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