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笔记】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笔记】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笔记】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笔记】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笔记】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笔记】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

2、专制主义严密。

二、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1、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

2、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周公制礼作乐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立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

3、商朝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影响的存在。到商代康丁以后的五个王,才稳定下来父子相继的传递方式。

4、周成王后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

5、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继承王位的,必须是嫡妻长子,至于这位嫡长子贤与不肖,不在考虑之内;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至于被立者是否为庶子中最年长者,也不在考虑之内。

6、古人把商代的兄终弟及和周代的父子相继称作“殷道亲亲,周道尊尊”。亲亲即立弟,尊尊即立嫡。

7、嫡长子继承制的优势:

可以杜绝兄弟之间为争王位而造成的祸乱,使西周出现一段政治上比较平静的时期。

这种制度是从父权制社会演化而来的,是用父子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

8、西周等级制度: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9、封邦建国制,由周人创立,简称封建,即今人所说的分封制。

10、分封制的目的和出发点和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11、逐级层层分封:

天子有田

诸侯有国

大夫有采邑

12、诸侯受封、义务:

司空授土,司徒授民;

天子对诸侯有巡狩权、命官权、迁爵权等;

诸侯对周天子则有必尽的义务,如朝聘、进贡、出兵劳役等。

13、士是西周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个阶层,一般要靠自己的技艺和本领为卿大夫服务。

14、宗法制度既然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十分强调尊祖敬宗。

15、宗庙祭祀制度:

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

16、左宗右社制度:

“左宗”是宗法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共同表示着这个王朝的天下和对全部土地臣民的占有。

(今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便是明清的太庙,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也就是“左宗右社”的格局。)

三、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

(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刘邦建立政权后说“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

民间家庭财产的继承关系,一般已改为诸子均分,而对家族的重视则是一贯的。)

2、封国制度不断

(西汉初年刘邦就大封同姓王,就连在封侄子刘濞时看出他面带反相,也只说了一句“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而依然封为吴王。)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东汉豪强地主广占良田,形成一个个宗族色彩十分浓烈、封建自然经济经营方式的地方庄园。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北有大姓,江南也有大姓,而且出现了豪门与寒门的区别,编写家谱也成了一门学问。

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族权、夫权。)

4、家国同构

(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奴隶社会是宗法奴隶制,是家族的政治化。

宗教和宗法关系在中国长期存在,导致了“家国同构”的格局,所谓“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等,都是宗法制度长期遗存的结果。)

四、专制制度

马克思曾把君主专制大致区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中国、土耳其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五、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族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殷墟出土的成千上万的甲骨文清楚地说明,商时的统治者崇尚祭祀,凡事要通过贞人来请示上帝。但贞人对卜兆的解释往往要服从统治者的意志。)

2、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的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历代农民起义的起因多是统治阶级对土地的大量兼并和残酷压迫剥削。

历史上出现的释放奴婢为庶民,限制对土地的占有,抑制兼并,进行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如占田制、均田制、两税法、一条鞭法,甚至严厉打击不法豪强等,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尚书、中书、门下三省职权不断发生变化,其规律基本上是:皇帝总是把大权交给身边的亲信侍从,以取代皇室以外庞大的官僚机构。当这些亲信侍从又发展成像丞相那样的官僚机构后,皇帝又从身边找另外一些亲信侍从,委以重任,来取代原来的那些不再是亲信的官僚。

皇帝相信的是身边的仆从,而不是正常的决策行政系统。

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也存在着若干制约的因素,如朝议制度、谏议制度等,但这些制度没有对皇帝的否决权,因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补充。)

4、对人身控制严密

(中国是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最早的国家。

秦简中有“傅律”,即男子成年后必须登记的法律。

管仲在齐国组织民众,以十家为一什,五家为一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要修筑围墙,堵塞缺口,只定一条进出的道路,只设一个进出的门户。

商鞅在此基础上,制定连坐法,要相互告发和同罪连坐。告发“奸人”的可以得到如同斩得敌人首级一样的奖赏,不告发的则要腰斩。旅客住宿要有官府凭证,旅舍的主人如果收留了无证之人,与“奸人”同罪。

这些制度和法令,使居民失去了流动的可能,国家便可轻易地按照郡县、乡里、什伍系统征收赋税、徭役和兵役,帝王的诏令也就很容易达到每一个家庭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