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_第1页
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_第2页
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_第3页
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_第4页
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学习的目的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帮助硕士研究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第一页,共77页。导论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基础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辩证思维第三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主体活动第六章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世界眼光教学内容第二页,共77页。总论: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2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3第三页,共77页。(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人本主义人权取代神权天启真理神话传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第四页,共77页。亚里士多德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原因的知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罗素人类理性的“确切的知识”,而所谓“确切地知识”是指关于有限领域、有实证根据、有明确适用范围的知识。贝尔纳1)科学就是发现人们过去所不知道的事物,在本质上是无法预知的。2)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二)科学究竟是什么?

科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思就是“知识”、“学问”。第五页,共77页。

“科学是从确定的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辞海》第六页,共77页。

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实证性、开放性。

科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英美强调三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德国为代表的欧陆强调两分法——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文化科学)。第七页,共77页。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揭示各种不同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人类本身的行为所形成的社会活动进行认识之后所建立的知识体系,是以理论形式反映人们对社会存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概言之,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三)什么是社会科学?第八页,共77页。所谓社会科学研究,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应用某些方法和技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简称为社会研究。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智力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我们可以获得有关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知识,解决一定的理论或现实问题。1.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第九页,共77页。2.中国古代社会科学(1)哲学思想中国哲学萌发于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的第一个统治者是周武王,在其病逝后其弟周公掌握政权。周公是个了不起的伟人,在他之前,“尊神、敬鬼”是中国的主要思想,周公制礼作乐,维系社会的平衡与团结,使世人关注的重心从鬼神转向人事。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第十页,共77页。(2)伦理学说。

从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看,就整个世界而言,中国也是最早推出探讨并宣传伦理思想学说的国度。这方面作出最大贡献的也是孔子。“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第十一页,共77页。(3)心理思想。

中国古代的心理思想,很少有集中系统的论述和理论。因此,对于古代的心理学说我们只能从哲学、医学、教育学等思想中去挖掘,人贵论、形神论、天人论、性习论、知行论、情二端论和主客论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几个主要范畴和重要特色。“大凡人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

——刘禹锡《天论》“性相近,习相远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孔子第十二页,共77页。(4)逻辑思想。

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源可以追溯到孔子和墨子,继他们之后,惠施、荀子和公孙龙也比较自觉地探讨了逻辑问题。第十三页,共77页。(5)政治学说。伴随着奴隶制在中国的日趋衰退,一些顺就历史进步潮流的思想家,如管仲,子产、晏婴等人,逐渐摆脱神权天命思想的束缚,阐释了先进的政治思想内容。“承受大命,依于倪皇,睿明通知,为天下工。使禹敷土,主名山川,以利于民;使后稷播种,务勤嘉谷,以作饮食。”。”——孔子《大戴礼记•五帝德》第十四页,共77页。(6)法律思想。最初的法律思想是围绕着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密法向明法的转变,以及守旧法与立新法之间的矛盾中发展的。在这些方面,法家先驱作了大量的贡献。第十五页,共77页。(7)历史学说。孔子是中国古代私人修史的开创者。他在历史学上的贡献,代表作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资料汇编——《尚书》,和他晚年修成的《春秋》。第十六页,共77页。(8)军事学说。春秋战国时期,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使变革、兼并、争霸此伏彼起,奴隶起义频繁发生,在战争中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孙武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因利而制权。”“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第十七页,共77页。(9)教育学说。在奴隶社会的中期,随着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教育也逐渐分化出来,成为单独的社会活动领域,关于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初步形成了。古代中国教育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第十八页,共77页。3.近代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例如,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史学、文学等,都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第十九页,共77页。(1)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中期和19世纪初,以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和大卫·李嘉图1817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为标志。第二十页,共77页。

社会学产生19世纪中期,一般认为以孔德1838年出版的阐述社会哲学原理的《实证哲学教程》为标志,在这部著作中,孔德第一次提出“社会学”的概念。(2)孔德与社会学的产生第二十一页,共77页。(3)管理学的产生以1911年泰勒出版《科学管理原理》、1916年法约尔出版《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为标志。当然,这并不是说近代以前,没有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思想。但现代社会科学却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上。

第二十二页,共77页。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概言之,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如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四)什么是人文科学?第二十三页,共77页。《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了分目注释:人文学科系指涉及人类及人类文化的诸学科,亦指涉及研究此类学科的各种分析方法与评价方法的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的课题是人类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行为。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第二十四页,共77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教育分类国际标准》中,“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未来学等12个门类,而哲学、史学和文学等则被划入“人文科学”。世界各国大都基本上参照这一国际标准界定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第二十五页,共77页。由此可见,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第二十六页,共77页。

在整个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激发了人们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热情,形成一股列宁称之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弄潮儿是社会学创始人——孔德。社会科学是可能的吗?认为社会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支配社会发展的是自然规律,所以社会研究是自然研究的继续。主张在实证科学(即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统一起来。要对社会科学进行改造,改造的实质是使社会科学实证化即自然科学化。第二十七页,共77页。社会科学方法是否可能?如果有的话,这种方法能像自然科学方法那样给我们提供正确地预测和控制社会现象变化和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吗?社会科学方法是否可能?第二十八页,共77页。西方不少学者甚至著名的思想家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大名鼎鼎的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其《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开宗明义就表明:“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进程。”“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拙劣的方法—不能产生任何结果。”第二十九页,共77页。

思考: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责难和批评?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是否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第三十页,共77页。

首先,应该承认,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社会现象与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诸类自然现象有很大的不同。概括地说,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区别:第一,复杂程度不同。不能把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直接搬进社会现象研究领域中来。第二,因果联系方式不同。第三,受认识主体的影响程度不同。第三十一页,共77页。第四,在自然界,其规律的表现有其齐一性、规则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人们对它的研究也不会影响其存在的形态和性质,因此,在其科学认识的范围内,自然科学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自然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但在社会领域,社会规律的呈现具有多样性、非规则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点,同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本身就是干预社会和改造社会的一种行为,它会深刻影响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社会科学的成果具有或然性一面,其预测常常会出现“测不准”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第三十二页,共77页。社会科学是复杂性科学第一,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远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复杂。◆社会现象的不可重复性◆社会现象难以模拟和控制◆社会现象充满着偶然性、不可测性◆社会现象难以量化,具有更大的模糊性第三十三页,共77页。

第二,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复杂性。◆自然科学家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研究自然现象的,社会科学家却必须以参与者的身份来研究社会现象。◆对同一社会现象,具有不同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社会科学家就会作出不同的判定和解释。◆对事实作出评价的过程中,其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其地位、利益甚至其情感、好恶都要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三十四页,共77页。第三,社会科学理论的复杂性。◆社会科学理论难以公理化(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社会科学的真理具有较强的历史性与地域性◆社会科学真理检验的复杂性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第三十五页,共77页。其次,我们应该肯定,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功能和价值是确定无疑的。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这个问题:其一,社会历史领域规律性、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的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其二,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统计学意义,它是或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否定其或然性的一面,必然陷入绝对主义;否定必然性的一面,必然陷入相对主义。其三,社会科学具有人文教化的作用。因此,社会科学是有用的,社会科学方法是可能的。第三十六页,共77页。1.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个别行为和个别状况,而必须用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社会原因来说明。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社会事实只有通过与其他社会事物的整体联系才能得到说明。(五)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2.必须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孔德的学术继承人涂尔干从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出发,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科学研究的这种实证性。当然,涂尔干也承认,社会现象比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复杂得多,因而社会科学研究中因果之间的联系也复杂得多。

第三十七页,共77页。社会科学中的因果联系大致上可分为:第三十八页,共77页。3.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在科学史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科学的使命就在于追求客观真理,它不应该与研究者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相联系。上述观点虽然维护了科学的客观性和纯洁性,但这个原则事实上即使是在所谓纯粹的经验科学内也难以坚持。

因为,在自然科学范围内,它的认识对象虽然是客观的,但由于任何科学活动必然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由不可能与价值无涉的人来实现的社会实践,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实现价值中立。

第三十九页,共77页。二、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本身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依托于社会科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四十页,共77页。(一)什么是方法?从词源上讲,“方法”一词在中国古代是规矩、规则之意。《墨子·天志》篇把以“规”度量圆形之法称为圆法,以“矩”度量方形之法称之为方法。“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就是从此而来。第四十一页,共77页。

在西方,“方法”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其意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指思考问题的路径,并意味着比知识更深刻的东西(思路),而方法论则是对之的解读“在现代,方法一词是指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活动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及其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概言之,方法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准则、程序、线路以及工具、手段和途径。第四十二页,共77页。一是具体方法,指各门具体科学所使用的方法,如数学中的微积分法、物理学中的光谱分析法,地质学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年代法等。二是一般方法,指适用于各门具体科学的普遍方法,如系统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数学方法等。三是哲学方法,它具有最大的普适性,抽象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等。本课程所涉及的方法主要是第二、三层次的方法。

次第四十三页,共77页。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不仅要探讨各种方法,而且要以对多种方法为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特点和运用原则,为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提高研究者的方法论自觉。因此,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什么是方法论?第四十四页,共77页。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

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按其不同层次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第四十五页,共77页。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第四十六页,共77页。(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社会科学研究的观察方法社会科学实验方法社会调查方法文献搜集方法理论思维方法数学方法统计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第四十七页,共77页。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征第四十八页,共77页。(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关系

第一,两种方法之间的一致性1、均为研究客观物质世界提供模式、程序、手段和合理性标准2、均为人们获取真理性认识,并且促进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一根本目的服务3、均需要构造理论并对理论作出评价第四十九页,共77页。第二,两种方法的差异和界限这主要由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社会过程是比自然过程更为复杂的动态过程,社会科学要考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选择性、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等因素,采取数量化、形式化的方法求得理论的清晰性、精确性和预见性相对困难。第五十页,共77页。第三,两种方法论逐渐走向统一1.从价值观看,社会科学研究不能脱离价值判断,自然科学脱离价值判断亦非绝对价值中立最早源于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提出的“是”与“应该”的划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价值中立性作为从事社会学研究所必须遵守的方法论准则奥本海默:我们科学家的双手沾了血。第五十一页,共77页。2.从准确的预见性看,关于自然现象可以准确地预见,而社会科学现象则不能准确地预见的差别也在逐渐消失。蝴蝶效应与混沌学

社会现象与自然想象一样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二者差别在于可预见性的精确程度的不同。第五十二页,共77页。但是,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科学第五十三页,共77页。

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五)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五十四页,共77页。为什么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

社会科学研究?第五十五页,共77页。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极大地改变和影响了世界的面貌。科学的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始终是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他不仅造就了包括德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哈贝马斯、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精神导师”吉登斯在内的一批国际知名学者,而且促成如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学术流派的产生,为社会科学开拓了新领域。......在马克思逝世100多年后,他的思想和方法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第五十六页,共77页。

社会科学研究时之所以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而不能把现代西方的某一思潮和流派奉为神明,主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实超越了任何一个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起其他任何一个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流派来要正确得多、深刻得多、高明得多。(六)为什么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第五十七页,共77页。

在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100多年后仍然能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第五十八页,共77页。全球性金融危机让《资本论》走红欧洲德国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

第五十九页,共77页。

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社会科学研究,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运用至今仍闪耀着真理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社会科学研究;◆第二,在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第六十页,共77页。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在于,论证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历史理论不过是把人们的思想从神圣的天国拉回到粗糙的尘世,使种种抽象的思辨和神秘的理论归于平常,归于生活。第六十一页,共77页。这一看似类于常识的理论在当时的历史界和哲学界却起到了一种革命的作用。因为在当时的历史界和哲学界,人们关注和看重的是处于社会“大厦之顶”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至于粗鄙的物质生活是处在这些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视野之外的。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的伟大功绩就在于把社会的上层建筑奠定于经济基础之上,把人们的思想奠定在物质生活之上。这在当时的思想界是一次重大的变革。第六十二页,共77页。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实践性马克思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深刻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的主观臆断,认为人们对社会人士的视野应该“从天国回到人间”,聚焦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认识的出发点应当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它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主体和客体相结合的维度去考察对象。“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第六十三页,共77页。(六)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化为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等。第六十四页,共77页。(七)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第六十五页,共77页。第二,主体性原则。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这一原则要求我们第六十六页,共77页。第三,整体性原则。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第六十七页,共77页。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第六十八页,共77页。第五,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辩证法在本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