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炼铁高炉内的根本学问1、高炉内的分区依据炉料在高炉内的状态可分为五个区域,依次为:(1)、块状带:固体料软熔前所分布的区域。、软熔带:炉料从开头软化到熔化所占的区域。软熔带通常有倒VVW、滴落带:渣、铁全部熔化滴落,穿过焦炭层下到炉缸的区域,是高温物理化学反响的主要区域。、风口带风口前燃料燃烧的区域,是高炉热能和气体复原剂的发源地,也是初始煤气流分布的起点。、渣铁贮存区是形成最终渣、铁的区域。2、炉内复原过程COCOCO,称直接复原;一部2CO800℃的块状带是间接复原区;800℃~1100℃是间接复原和直接复原共存1100℃的是直接复原区。高炉内的主要化学反响为:、用CO570℃时:3Fe
O+CO=2FeO+CO23 34 2FeO+CO=3FeO+CO34 2570℃时:3Fe
O+CO=2FeO+CO23 34 2FeO+4CO=3Fe+4CO34 2、用固体碳复原570℃时:3Fe
O+C=2FeO+CO23 343
+C=3FeO+CO4FeO+C=Fe+CO570℃时由于FeO3
+4C=3Fe+4CO4FeO+C=Fe+CO、用H2570℃时:3Fe
O+H=2FeO+HO23 2 34 2FeO+H=3FeO+HO34 2 2FeO+H=Fe+HO2 2570℃时:3Fe
O+H=2FeO+HO23 2 34 2FeO+4H=3Fe+4HO34 2 23、高炉对原燃料质量的要求(1)、对原燃料的整体要求精料是高炉操作稳定顺行的必要条件,精料的内容可概括为:高品位、强度、冶金性能指标等都高。稳成分稳定,波动范围小。小粒度小而匀〔上、下限范围窄。净粉末筛除干净。熟熟料率高。、对原燃料的具体要求5mm5%。球团矿成分稳定,品位高,低温复原粉化率低,落下强度好。焦炭灰份低,固定碳高,M40M10匀。、合理的炉料构造目前国内通用的炉料构造为:100%。高碱度烧结矿配加高品位块矿和球团矿。4、高炉最终产品及质量要求(1)、生铁生铁是铁和碳、硅、锰等元素的合金,并含有少量的磷和硫,一生铁两类,两种生铁的成分要求分别为:1.250.07%以内,依据硫含量的不同又分为一类铁、二类铁、三类铁,一类铁硫含量在0.03%以下,二类铁硫含量在0.03~0.05%之间,三类铁硫含量在0.05~0.07%之间。1.250.05%以内。依据硅含量的不同,铸造生铁又划分为不同标号。、炉渣CaO、SiOMgO、AlO2 23中MgO8~1212%时则炉AlO23
一般要求小于1515含量越高质量越好。炉渣在工业上的用途主要有:a、液体炉渣用水急冷,粒化成水渣,作为水泥原料。b、用蒸汽或压缩空气将液体炉渣吹成渣棉,作绝热材料。c、经过处理,可作为建筑或铺路材料。、高炉煤气CO
14~19%,CO2
1~27%,H2
1~4%,24
562023~3000m32850kcal/m3,可作燃料用。除供热风炉外,还可供炼钢、焦炉、烧结点火、焙烧球团等。、炉尘炉尘是煤气上升时带出的细颗粒固体炉料,含碳5~15%,含铁30~50%,炉尘回收后可作烧结矿的原料使用。5、高炉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1)、利用系数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一昼夜生产的生铁吨数。ηt/m3d)ν(2)、焦比每炼一吨生铁所需的焦炭量。K=每日燃烧焦炭量/日产铁量(kg/t)(3)、煤比每炼一吨生铁所用的煤粉量。M(kg/t)(4)、冶炼强度每昼夜工作时间内,在一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内燃烧的焦炭量。I=每日燃烧的焦炭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乖鱼碗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艾默生管道工具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磷矿石行业投资战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 教育智能体的策略与实施路径探索
- 呼吸衰竭并发症护理预防
- 课题开题报告:组合政策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决策研究
- 城镇规划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士资格证考试时间安排试题及答案
- 如何快速适应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应试环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知足与进取(附思路指引、立意参考、结构建议、4篇范文示例)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中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二模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高校班干部培训
- 房 产 税教学课件
- 工贸行业隐患排查指导手册
- 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中国现代农具图片大全(课堂PPT)
- 股东协议(有限公司筹备设立)
-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