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纲要求(考点)物质跨膜运输实例方式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其他实例如K+、Ca2+等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离子等蛋白质等动物细胞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当前1页,总共38页。考点一:渗透系统和细胞吸水思考与比较:①渗透与扩散的关系?②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当前2页,总共38页。议一议: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有哪些异同点?答案:①相同点:某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②不同点: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半透膜不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当前3页,总共38页。注意:①
若S1为10%蔗糖溶液,S2为10%葡萄糖溶液(葡萄糖不能透过半透膜),则水分子由漏斗进烧杯使漏斗液面下降。②若溶质分子能通过半透膜,则先是浓度高的一侧液面升高,随后另一侧液面上升,最后达到渗透平衡。③上图中,在达到渗透平衡后,只要存在液面差Δh,则S1溶液的浓度仍大于S2溶液的浓度。④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多(低浓度)溶液流向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少(高浓度)溶液。
当前4页,总共38页。⑤水分子的运输方向:①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
②低渗透压溶液→高渗透压溶液③水分子多溶液→水分子少溶液(水分子也是一种自由扩散)当前5页,总共38页。3.动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动物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外界溶液浓度③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外界溶液浓度④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浓度⑤________细胞质浓度时,细胞水分进出 平衡,形态不变<
>
=
当前6页,总共38页。
(2)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溶液中水的相对含量的_____。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差值当前7页,总共38页。4.与渗透作用模型对比分析成熟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渗透作用模型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的渗透系统图解原理水分子通过_______的扩散作用细胞液通过_________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渗透作用水扩散的方向___浓度溶液―→___浓度溶液低原生质层半透膜高当前8页,总共38页。5.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失水,质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吸水,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的区别?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水状液体,含有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其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色素、生物碱、无机盐等。其浓度决定植物细胞的渗透压。细胞内液:指人或高等动物细胞内的液体,“质”与“壁”各指什么?原生质层是指植物细胞中,细胞膜、液泡膜、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总的叫原生质层。
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以后,剩下的所有部分。细胞液与细胞内液的区别?当前9页,总共38页。注意:
①分生区细胞和干种子细胞因无大液泡,不能发生渗透作用(吸胀吸水),无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成熟、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②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存在,不管失水还是吸水,细胞体积变化不大(液泡体积变化较大)。但动物细胞体积会发生明显变化。当前10页,总共38页。A组
B组
考点突破:当前11页,总共38页。当前12页,总共38页。当前13页,总共38页。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膜
液泡膜两膜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外界溶液细胞液1.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考点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务实基础:当前14页,总共38页。当前15页,总共38页。实验结果: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逐渐恢复原来大小恢复原位基本不变清水蔗糖溶液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细胞失水细胞吸水质壁分离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的浓度,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3.实验现象:当前16页,总共38页。4.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1)原因(2)表现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外因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宏观微观植株:坚挺→萎蔫液泡:大→小细胞液颜色:浅→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当前17页,总共38页。考点突破:1.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材料的选择,必须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细胞,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2.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中水分子移动是双向的,结果是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的现象。3.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浓度降低的外界溶液,因细胞壁是全透性且有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4.若用50%蔗糖溶液做实验,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因为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5.若用尿素、乙二醇、KNO3、NaCl做实验会出现自动复原现象,因外界物质会转移到细胞内而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当前18页,总共38页。6、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当前19页,总共38页。当前20页,总共38页。务实基础:当前21页,总共38页。不同
不同
选择性
考点三: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当前22页,总共38页。水分子
离子和小分子
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当前23页,总共38页。
植物对离子的吸收——选择性吸收
1.选择性吸收的原因分析
(1)内因——遗传因素
不同生物DNA不同→载体种类差异性
数目饱和性→
选择性吸收表现
①植物吸收的离子的种类和数量与溶液
中离子的种类和数量不成比例
②植物对同一种盐的阴阳离子的吸收
存在差异
考点突破:当前24页,总共38页。(2)外因——影响呼吸的生态因素
土壤中的O2含量、
温度→呼吸酶的活性→呼吸作用→
ATP的生成主动运输
当前25页,总共38页。2.根对离子吸收的曲线模型(1)氧分压与根吸收的关系
①AB段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根吸收离子的速率随氧分压的升高而加快。
②BC段表示当氧分压增大到一定值时,根吸收离子的速率不再随氧分压升高而加快,这是由于根吸收离子还与根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有关。当前26页,总共38页。(2)根吸收离子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①曲线AB段表示在一定离子浓度范围内,根吸收离子的速率随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②曲线BC段表示当离子浓度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根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这是由根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决定的。
③曲线CD段表示当离子浓度过高时,将会使根细胞失水,从而影响根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使离子吸收速率下降。当前27页,总共38页。特别提醒:限制离子吸收的主要因素有时是细胞呼吸(ATP的产生、氧气的供应等),有时是载体的数量。当前28页,总共38页。3.植物对水分和离子吸收的关系
(1)区别当前29页,总共38页。当前30页,总共38页。当前31页,总共38页。(2)联系
①离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细胞吸收。
②吸收离子的多少可以调节细胞液的浓度,影响对水分的吸收。
③离子吸收后随水分在导管中运输,蒸腾作用在促进水分运输的同时也促进离子的运输。故它们的运输途径相同,都是从根毛→导管→胞间连丝→各细胞,并且吸收的主要部位都是根的成熟区。
当前32页,总共38页。考点四: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务实基础:1、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①根据分子大小与是否需要载体蛋白、能量
当前33页,总共38页。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一般为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影响因素浓度差浓度差和载体能量和载体实例O2、CO2、H2O、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当前34页,总共38页。图例表示曲线(一定浓度范围内)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当前35页,总共38页。②根据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不同因素对主动运输的影响不同由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和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因此抑制某载体蛋白活性,则只会导致以该载体蛋白转运的物质运输停止,对其他物质运输不影响;但抑制呼吸作用,所有以主动运输跨膜的物质运输受影响。当前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19788-1:2024 F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learning,education and training - Metadata for learning resources - Part 1: Framework
- 【正版授权】 ISO 26304:2025 EN Welding consumables - Solid wire electrodes,tubular cored electrodes and electrode-flux combinations for submerged arc welding of high strength steels - C
- 【正版授权】 IEC 62087-6:2015 RU Audio,video,and related equipment - Determina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 Part 6: Audio equipment
- 【正版授权】 IEC 60099-4:1991+AMD1:1998+AMD2:2001 CSV FR-D Surge arresters - Part 4: Metal-oxide surge arresters without gaps for a.c. systems
- 环卫扫路车操作教程
- 2025年秋新人教版部编本五班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方案附教学进度支配表
- 2025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汇报
- 公文写作和信息宣传培训
- 学龄前儿童教育
- 2025年学年学校工作的方案
- 麦肯锡——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雷雨》PPT课件
- (医疗药品)药店拆零药品记录表
- 现浇箱梁盘扣式现浇支架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 《监督法》讲座稿
- 热质交换课第05讲(习题课1)
- 直线与圆锥曲线之角形面积问题
- 电力行业顾客满意度测评办法
- 群文阅读感受动物的形象教学设计
- 2020最新世界各国安规插头尺寸标准版
- 01MDS3400调度指挥系统系统介绍2011-01-0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