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矿大期末通风试题(徐州)_第1页
08-09矿大期末通风试题(徐州)_第2页
08-09矿大期末通风试题(徐州)_第3页
08-09矿大期末通风试题(徐州)_第4页
08-09矿大期末通风试题(徐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路排至总回风;在火源的上风侧、巷道的下半部构筑挡风墙,迫使风流向上流,并增加风流的速度。挡风墙距火源5m左右;也可在巷道中安带调节风窗的风障,以增加风速。(3分)

11、比较掘进工作面压入式和抽出式通风方式的优、缺点。

答:掘进工作面压入式和抽出式通风方式均具有自己的优、缺点,现分析比较如下:(1)压入式通风时,局部通风机及其附属电气设备均布置在新鲜风流中,污风不通过局部通风机,安全性好;而抽出式通风时,含瓦斯的污风通过局部通风机,若局部通风机防爆性能出现问题,则非常危险。(2分)

(2)压入式通风风筒出口风速和有效射程均较大,可防止瓦斯层状积聚,且因风速较大而提高散热效果。而抽出式通风有效吸程小,掘进施工中难以保证风筒吸入口到工作面的距离在有效吸程之内。与压入式通风相比,抽出式风量小,工作面排污风所需时间长、速度慢。(2分)

(3)压入式通风时,掘进巷道涌出的瓦斯向远离工作面方向排走,而用抽出式通风时,巷道壁面涌出的瓦斯随风流流向工作面,安全性较差。(1分)

(4)抽出式通风时,新鲜风流沿巷道进入工作面,整个井巷空气清新,劳动环境好;而压入式通风时,污风沿巷道缓慢排出,掘进巷道越长,排污风速越慢,受污染时间越久。这种情况在大断面长距离巷道掘进中尤为突出。(1分)

(5)压入式通风可用柔性风筒,其成本低、重量轻,便于运输,而抽出式通风的风筒承受负压作用,必须使用刚性或带刚性骨架的可伸缩风筒,成本高,重量大,运输不便。(1分)

基于上述分析,当以排除瓦斯为主的煤巷、半煤岩巷掘进时应采用压入式通风,而当以排除粉尘为主的井巷掘进时,宜采用抽出式通风。

三、计算题(12-13每题10分,14题12分,15题15分,共47分)

12、如图所示,已知II.III号水柱计的读数分别为196Pa,980Pa,请问:(1)判断如图所示通风方式,标出风流方向、皮托管正负端;

(2)I、II、III号水柱计测得是何压力?求出I号水柱计读数?(10分)

解:(1)管道通风方式为抽出式(2分),风流方向为从左向右(1分),皮托管正(右)、负(左)端(2分),

(2)I号测的是相对静压,II号测的是动压,III号测的是相对全压(3分)由|hti|=|hi|-hvi,可以得出I号管的读数为196+980=1176Pa(2分)13、已知某矿井总回风量为4500m3/min,瓦斯浓度为0.6%,日产量为4000t,试求该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并确定该矿瓦斯等级(该矿无煤与瓦斯突出现象)。(10分)

解:绝对瓦斯涌出量:Qg=4500×0.6%=27m3/min(3分)

相对瓦斯涌出量:qg=(4500×60×24×0.6%)/4000=9.72m3/t(4分)因为:Qg<40m3/min,但qg<10m3/t,故此矿为低瓦斯矿井(3分)

14、如图所示的并联风网,已知各分支风阻:R1=1.18,R2=0.58N•s2/m8,总风量Q=48m3/s,巷道断面的面积均为5m2,求:

(1)分支1和2中的自然分配风量Q1和Q2;(2)若分支1需风量为15m3/s,分支2需风量为33m3/s,若采用风窗调节,试确定风窗的位置和开口面积。

15、某矿通风系统如图所示,各进风井口标高相同,每条井巷的风阻分别为,R1=0.33,R2=0.2,R3=0.1,R4=0.12,R5=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