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一课件_第1页
场地设计一课件_第2页
场地设计一课件_第3页
场地设计一课件_第4页
场地设计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场地设计一课件第1页/共673页

《场地设计》(SitePlanning)课程简介

场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场地设计概述、场地设计条件、场地平面布置、场地竖向设计、场地道路与停车场等。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增加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理论讲授和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场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一般民用建筑场地设计的基本技能,并为建筑师、规划师注册奠定基础。课程性质:考试学时:46学时学分:2学分

第2页/共673页

《场地设计》

(SitePlanning)

参考教材:本课程目前尚无全国统一教材,主要教学参考书为:

1、《民用建筑场地设计》

主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赵晓光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场地设计》主编:姚宏韬

出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3、《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辅导教材》

编写:北京市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第1分册)

第3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4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第5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第6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第7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第8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

第9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第10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第11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

第12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第13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第14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第15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第16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管线、绿化第17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管线、绿化及景观设施……。第18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管线、绿化及景观设施……。

二、场地类型:

第19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管线、绿化及景观设施……。

二、场地类型:

1、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

第20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管线、绿化及景观设施……。

二、场地类型:

1、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1)工业建筑场地

第21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管线、绿化及景观设施……。

二、场地类型:

1、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1)工业建筑场地(2)民用建筑场地

第22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管线、绿化及景观设施……。

二、场地类型:

1、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1)工业建筑场地(2)民用建筑场地

2、按地形条件分:第23页/共673页

2、按地形条件分:第24页/共673页

2、按地形条件分:第25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管线、绿化及景观设施……。

二、场地类型:

1、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1)工业建筑场地(2)民用建筑场地

2、按地形条件分:

(1)平坦场地:

第26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管线、绿化及景观设施……。

二、场地类型:

1、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1)工业建筑场地(2)民用建筑场地

2、按地形条件分:

(1)平坦场地:地形坡度小于等于10%的场地。

第27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管线、绿化及景观设施……。

二、场地类型:

1、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1)工业建筑场地(2)民用建筑场地

2、按地形条件分:

(1)平坦场地:地形坡度小于等于10%的场地。

(2)坡地场地:

第28页/共673页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念述

第一节:场地设计的概念

一、场地的概念:

1、场地的狭义概念:建筑物之外的场地,即“室外场地”。

2、场地的广义概念:由建设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所指的场地是指广义概念的场地)

3、场地的构成要素:土地、建、构筑物、道路、绿地、管线、绿化及景观设施……。

二、场地类型:

1、按建设项目的性质分:(1)工业建筑场地(2)民用建筑场地

2、按地形条件分:

(1)平坦场地:地形坡度小于等于10%的场地。

(2)坡地场地:地形坡度大于10%的场地。

第29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第30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第31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对建设基地内所有建、构筑物及室外设施进行的总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第32页/共673页《周礼.考工记》

记述的周代王城

建设的空间布局:

“匠人营国,

方九里,旁三

门。国中九经

九纬,经涂九

轨。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市

朝一夫”

第33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对建设基地内所有建、构筑物及室外设施进行的总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

第二节: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和作用第34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对建设基地内所有建、构筑物及室外设施进行的总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

第二节: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一、场地设计的内容:第35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对建设基地内所有建、构筑物及室外设施进行的总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

第二节: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一、场地设计的内容:

1、场地设计条件分析:第36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对建设基地内所有建、构筑物及室外设施进行的总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

第二节: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一、场地设计的内容:

1、场地设计条件分析:自然条件、第37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对建设基地内所有建、构筑物及室外设施进行的总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

第二节: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一、场地设计的内容:

1、场地设计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建设条件、第38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对建设基地内所有建、构筑物及室外设施进行的总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

第二节: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一、场地设计的内容:

1、场地设计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城市规划的要求等。第39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对建设基地内所有建、构筑物及室外设施进行的总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

第二节: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一、场地设计的内容:

1、场地设计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城市规划的要求等。

2、场地总体布局与总平面布置:第40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对建设基地内所有建、构筑物及室外设施进行的总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

第二节: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一、场地设计的内容:

1、场地设计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城市规划的要求等。

2、场地总体布局与总平面布置:(确定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第41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对建设基地内所有建、构筑物及室外设施进行的总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

第二节: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一、场地设计的内容:

1、场地设计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城市规划的要求等。

2、场地总体布局与总平面布置:(确定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

3、场地竖向设计:第42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对建设基地内所有建、构筑物及室外设施进行的总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

第二节: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一、场地设计的内容:

1、场地设计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城市规划的要求等。

2、场地总体布局与总平面布置:(确定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

3、场地竖向设计:(确定场地及建、构筑物的标高)第43页/共673页

地形坡度的概念:两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三、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对建设基地内所有建、构筑物及室外设施进行的总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

第二节:场地设计的内容、特点和作用一、场地设计的内容:

1、场地设计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城市规划的要求等。

2、场地总体布局与总平面布置:(确定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

3、场地竖向设计:(确定场地及建、构筑物的标高)

确定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和室外场地标高、地面排水、计算场地平整工程量等。第44页/共673页

4、场地交通组织:(道路、广场、停车场、出入口布置等)

第45页/共673页

4、场地交通组织:(道路、广场、停车场、出入口布置等)

5、场地管线布置:(协调布置室外管线)第46页/共673页

4、场地交通组织:(道路、广场、停车场、出入口布置等)

5、场地管线布置:(协调布置室外管线)

6、场地绿化与景观布置:第47页/共673页

4、场地交通组织:(道路、广场、停车场、出入口布置等)

5、场地管线布置:(协调布置室外管线)

6、场地绿化与景观布置:

7、场地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计算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第48页/共673页

4、场地交通组织:(道路、广场、停车场、出入口布置等)

5、场地管线布置:(协调布置室外管线)

6、场地绿化与景观布置:

7、场地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计算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二、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第49页/共673页

4、场地交通组织:(道路、广场、停车场、出入口布置等)

5、场地管线布置:(协调布置室外管线)

6、场地绿化与景观布置:

7、场地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计算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二、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

1、综合性:第50页/共673页

4、场地交通组织:(道路、广场、停车场、出入口布置等)

5、场地管线布置:(协调布置室外管线)

6、场地绿化与景观布置:

7、场地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计算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二、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

1、综合性:2、政策性:

第51页/共673页

4、场地交通组织:(道路、广场、停车场、出入口布置等)

5、场地管线布置:(协调布置室外管线)

6、场地绿化与景观布置:

7、场地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计算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二、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

1、综合性:2、政策性:

3、地方性:第52页/共673页

4、场地交通组织:(道路、广场、停车场、出入口布置等)

5、场地管线布置:(协调布置室外管线)

6、场地绿化与景观布置:

7、场地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计算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二、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

1、综合性:2、政策性:

3、地方性:4、预见性与阶段性:第53页/共673页

4、场地交通组织:(道路、广场、停车场、出入口布置等)

5、场地管线布置:(协调布置室外管线)

6、场地绿化与景观布置:

7、场地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计算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二、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

1、综合性:2、政策性:

3、地方性:4、预见性与阶段性:

5、全局性:第54页/共673页

4、场地交通组织:(道路、广场、停车场、出入口布置等)

5、场地管线布置:(协调布置室外管线)

6、场地绿化与景观布置:

7、场地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计算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二、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

1、综合性:2、政策性:

3、地方性:4、预见性与阶段性:

5、全局性:6、技术性与艺术性:第55页/共673页

三、场地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第56页/共673页

三、场地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

第57页/共673页

三、场地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大概位置、估算用地面积等(用于项目立项)

第58页/共673页

三、场地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大概位置、估算用地面积等(用于项目立项)

2、建设项目选址阶段:

第59页/共673页

三、场地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大概位置、估算用地面积等(用于项目立项)

2、建设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场(厂)址选择和论证,提出用地范围

(用于选址意见书审批)

第60页/共673页

三、场地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大概位置、估算用地面积等(用于项目立项)

2、建设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场(厂)址选择和论证,提出用地范围

(用于选址意见书审批)

3、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阶段:

第61页/共673页

三、场地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大概位置、估算用地面积等(用于项目立项)

2、建设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场(厂)址选择和论证,提出用地范围

(用于选址意见书审批)

3、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阶段:绘制工程设计总平面图并编制有关说明,提出用地定点范围(用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审批)

第62页/共673页

三、场地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大概位置、估算用地面积等(用于项目立项)

2、建设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场(厂)址选择和论证,提出用地范围

(用于选址意见书审批)

3、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阶段:绘制工程设计总平面图并编制有关说明,提出用地定点范围(用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审批)

4、建设工程规划及施工阶段:

第63页/共673页

三、场地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大概位置、估算用地面积等(用于项目立项)

2、建设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场(厂)址选择和论证,提出用地范围

(用于选址意见书审批)

3、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阶段:绘制工程设计总平面图并编制有关说明,提出用地定点范围(用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审批)

4、建设工程规划及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用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及指导施工)

第64页/共673页

三、场地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大概位置、估算用地面积等(用于项目立项)

2、建设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场(厂)址选择和论证,提出用地范围

(用于选址意见书审批)

3、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阶段:绘制工程设计总平面图并编制有关说明,提出用地定点范围(用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审批)

4、建设工程规划及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用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及指导施工)四、场地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65页/共673页

三、场地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大概位置、估算用地面积等(用于项目立项)

2、建设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场(厂)址选择和论证,提出用地范围

(用于选址意见书审批)

3、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阶段:绘制工程设计总平面图并编制有关说明,提出用地定点范围(用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审批)

4、建设工程规划及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用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及指导施工)四、场地设计的基本原则

1、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第66页/共673页

三、场地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提出大概位置、估算用地面积等(用于项目立项)

2、建设项目选址阶段:进行场(厂)址选择和论证,提出用地范围

(用于选址意见书审批)

3、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阶段:绘制工程设计总平面图并编制有关说明,提出用地定点范围(用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审批)

4、建设工程规划及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用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及指导施工)四、场地设计的基本原则

1、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2、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第67页/共673页

第68页/共673页

伊通河景观第69页/共673页

3、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

第70页/共673页

3、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

4、满足交通组织要求第71页/共673页

3、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

4、满足交通组织要求

5、满足卫生安全要求

第72页/共673页

3、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

4、满足交通组织要求

5、满足卫生安全要求

6、竖向布置合理

第73页/共673页

3、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

4、满足交通组织要求

5、满足卫生安全要求

6、竖向布置合理

7、管线综合合理第74页/共673页

3、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

4、满足交通组织要求

5、满足卫生安全要求

6、竖向布置合理

7、管线综合合理

8、合理绿化、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第75页/共673页

3、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

4、满足交通组织要求

5、满足卫生安全要求

6、竖向布置合理

7、管线综合合理

8、合理绿化、防止污染、保护环境

9、技术经济合理

第76页/共673页

3、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

4、满足交通组织要求

5、满足卫生安全要求

6、竖向布置合理

7、管线综合合理

8、合理绿化、防止污染、保护环境

9、技术经济合理

10、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第77页/共673页

练习题:

1、场地的概念是什么?

2、场地设计的概念是什么?

3、地形坡度的概念是什么?

3、根据建设项目的使用性质,场地可分为哪两种?

4、根据地形坡度,场地可分为哪两种?

5、平坦场地的概念是什么?坡地场地的概念是什么?

6、场地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7、场地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

8、场地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第78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

第79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

第80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第81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用地形图表示)

第82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用地形图表示)(一)地形图

第83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用地形图表示)(一)地形图

第84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用地形图表示)(一)地形图

第85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用地形图表示)(一)地形图

第86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用地形图表示)(一)地形图

第87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用地形图表示)(一)地形图

第88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用地形图表示)(一)地形图

第89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用地形图表示)(一)地形图

第90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用地形图表示)(一)地形图

第91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用地形图表示)(一)地形图

第92页/共673页

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自然条件(指场地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形条件(用地形图表示)(一)地形图

第93页/共673页

(二)等高线

1、等高线的定义:第94页/共673页

(二)等高线

1、等高线的定义:地形图上标高相同的相邻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第95页/共673页

(二)等高线

1、等高线的定义:地形图上标高相同的相邻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2、等高线的性质:第96页/共673页

(二)等高线

1、等高线的定义:地形图上标高相同的相邻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2、等高线的性质:(1)等高性:同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标高相同。第97页/共673页

(二)等高线

1、等高线的定义:地形图上标高相同的相邻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2、等高线的性质:(1)等高性:同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标高相同。(2)闭合性: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幅外闭合)第98页/共673页

(二)等高线

1、等高线的定义:地形图上标高相同的相邻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2、等高线的性质:(1)等高性:同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标高相同。(2)闭合性: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幅外闭合)(3)非交性:等高线不能相交。(悬崖、垂直处除外)第99页/共673页

(二)等高线

1、等高线的定义:地形图上标高相同的相邻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

2、等高线的性质:(1)等高性:同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标高相同。(2)闭合性: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幅外闭合)(3)非交性:等高线不能相交。(悬崖、垂直处除外)(4)陡密缓疏性: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表示地面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地面坡度平缓。第100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第101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第102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

第103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第104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第105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第106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

第107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第108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第109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第110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

第111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即:比例尺=图上长度/实际水平距离第112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即:比例尺=图上长度/实际水平距离如:图上1cm代表的实际距离为10m时,地形图的比例尺为:第113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即:比例尺=图上长度/实际水平距离如:图上1cm代表的实际距离为10m时,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cm/10m=1cm/1000cm=1/1000第114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即:比例尺=图上长度/实际水平距离如:图上1cm代表的实际距离为10m时,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cm/10m=1cm/1000cm=1/1000,记作1:1000或1/1000第115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即:比例尺=图上长度/实际水平距离如:图上1cm代表的实际距离为10m时,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cm/10m=1cm/1000cm=1/1000,记作1:1000或1/1000,不记作1比1000

第116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即:比例尺=图上长度/实际水平距离如:图上1cm代表的实际距离为10m时,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cm/10m=1cm/1000cm=1/1000,记作1:1000或1/1000,不记作1比1000

实际水平距离=图上线段长度X比例尺(的分母)第117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即:比例尺=图上长度/实际水平距离如:图上1cm代表的实际距离为10m时,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cm/10m=1cm/1000cm=1/1000,记作1:1000或1/1000,不记作1比1000

实际水平距离=图上线段长度X比例尺(的分母)

3、等高距:第118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即:比例尺=图上长度/实际水平距离如:图上1cm代表的实际距离为10m时,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cm/10m=1cm/1000cm=1/1000,记作1:1000或1/1000,不记作1比1000

实际水平距离=图上线段长度X比例尺(的分母)

3、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h)

第119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即:比例尺=图上长度/实际水平距离如:图上1cm代表的实际距离为10m时,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cm/10m=1cm/1000cm=1/1000,记作1:1000或1/1000,不记作1比1000

实际水平距离=图上线段长度X比例尺(的分母)

3、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h)(在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第120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即:比例尺=图上长度/实际水平距离如:图上1cm代表的实际距离为10m时,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cm/10m=1cm/1000cm=1/1000,记作1:1000或1/1000,不记作1比1000

实际水平距离=图上线段长度X比例尺(的分母)

3、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h)(在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平原地区(地面倾角小于6度):1:500或1:1000地形图等高距为0.5m第121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即:比例尺=图上长度/实际水平距离如:图上1cm代表的实际距离为10m时,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cm/10m=1cm/1000cm=1/1000,记作1:1000或1/1000,不记作1比1000

实际水平距离=图上线段长度X比例尺(的分母)

3、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h)(在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平原地区(地面倾角小于6度):1:500或1:1000地形图等高距为0.5m1:2000地形图等高距为1.0m第122页/共673页

(三)地形图识读

1、图廓注记:图名、测图单位、测图时间、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等

2、比例尺:图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与所代表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即:比例尺=图上长度/实际水平距离如:图上1cm代表的实际距离为10m时,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cm/10m=1cm/1000cm=1/1000,记作1:1000或1/1000,不记作1比1000

实际水平距离=图上线段长度X比例尺(的分母)

3、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h)(在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平原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