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标本制作_第1页
植物病害标本制作_第2页
植物病害标本制作_第3页
植物病害标本制作_第4页
植物病害标本制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七、植物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一、目的要求通过采集和制作标本,了解植物病害标本采集要求,学会标本的采集与记录,掌捏植物病害标本的制作方法。每人鉴定10份病害标本。二、材料和用具标本夹、吸水纸、塑料袋、纸袋、标签、铅笔、记号笔、小刀、枝剪、手锯、标本缸、酵酸铜、硫酸铜、95%乙醇、甲醛溶液、亚硫酸、甘油、蒸馏水。三、内容与方法3.1病害标本的采集采集标本应准备的工具和材料有:标本夹、标本箱、塑料袋、小玻管、标本袋、标签、记录本、铅笔、记号笔、小土铲、刀、、锯、剪、锄等。采集地的地理生态条件要紧密联系病害的发生条件、病原物的生物特性等考虑,如采集鞭毛菌亚门真菌,应在潮湿低洼的地方或易积水结露的部位寻找;寄生性种子植物应与寄主相联系,列当在高纬度地区的双子叶草本植物上寄生,独脚金在低纬度地区的单子叶植物上寄生,槲寄生类则在木本植物的茎秆上寄生;表现蔫萎的植株要连根挖出,有时还要连同根际的土壤等一同采集。对于粗大的树枝和植株,则宜削取一片或割取一截。有些野生植物上的病害症状很特殊,采集时一定要连同植株的枝叶或花一起采集,以便鉴、定其寄主名称。取样部位:标本上有子实体的应尽量在老叶上采集,因为它比较成熟,许多真菌有性阶段的子实体都在枯死的枝叶上出现,而无性阶段子实体大多在活体上可以找到。柔软多汁的子实体或果实材料,则应采集新发病的幼果。病毒病应尽量采集顶梢与新叶。线虫病害标本应采病变组织,为害根部的线虫病害标本除采集病根外还应采集根围土壤。完整的记录与标签同样十分重要,要有寄主名称、采集日期与地点、采集者姓名、生态条件和土壤条件等。3.2病害标本的制作从田间采回的标本,除一部分用作分离鉴定外,对于典型的病害症状最好是先摄影然后再压制或浸渍保存。压制或浸渍的标本尽可能保持其原有性状,微小的标本可以制成玻片,如双层玻片、凹穴玻片或用其它小玻管小袋收藏。3.2.1标本的摄影通过摄影将病害症状的自然状况记录下来,使用彩色照相还能表现标本的真实色彩,效果更好。3.2.2标本的干燥保存干燥法最简单、最经济、应用最广,适用于一般含水较少的茎、叶等病害标本的制作。将采集的标本夹在吸水纸中,同时放入写有采集地点、日期和寄主名称的标签,再用标本夹压紧后日晒或加温烘烤,使其干燥,干燥愈快愈能保持原有的色泽,标本质量亦愈高。夏季采的标本在温湿度高的情况下,容易发霉变色,换纸宜勤,通常在压制的最初三、四天每天换纸1—2次(视标本含水多少,及温湿度情况而定),以后每二、三天换一次,全完全干燥为止。在第一次换纸的同时,应将标本加以整理,因经初步干燥,标本变软易于铺展。烟草、蚕豆、梨、马铃薯的茎叶等很易发黑变色,都是很难保存颜色的标本,在制作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快速干燥。需要保持绿色的干制标本,可先将标本在2—4%硫酸铜溶液中浸24小时,或经过醋酸铜溶液(配方及方法见浸渍法中醋酸铜的浸渍法)处理后再压制。也可以在叶面抹一层液体石蜡后再压,可以保持鲜绿色2-3天。3.2.3浸渍法多汁的病害标本,如果实、块根或担子菌的子实体等,必须用浸渍法保存。浸渍液体种类很多,有纯属防腐性的,亦兼有保持标本原色的,现介绍数种常用及效果较好的方法。(1)防腐浸渍法:此类浸渍法仅能防腐而没有保色作用,如萝卜、甘薯等,不要求保色的标本,洗净后直接浸于以下溶液中。5%福尔马林浸渍液。亚硫酸浸渍液:1000ml水中加5%-6%亚硫酸15ml(一般市售的亚硫酸含量为5—6%)或用亚硫酸钠10.5g,浓硫酸8ml,水500ml配成混合液。(2)保持绿色标本的浸渍液及浸泡法:醋酸铜保(绿)色浸渍法:往50%的醋酸中逐渐加入醋酸铜结品溶解全饱和作为母液(大约1000ml50%的醋酸中加入l5g醋酸铜即可达饱和),使用时兑水稀释1—4倍(稀释倍数视标本颜色而异,色深者稀释倍数可小些)。将此液加热煮沸,投入标本,开始时标本的绿色被漂去,再经数分钟后标本又恢复绿色,此时立即将标本取出,用清水洗净,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此法称为热处理。冷处理的办法是将标本置于上述稀释液中浸3小时后标本退色,再经72小时后标本恢复绿色,此时将标本取出,取水冲净,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此法保持色泽时间较长,其保色原理大致是铜离子与叶绿素中的镁离子发生置换作用。所以,溶液经多次处理标本后,铜离子会逐渐减少。如要继续使用,应补入适量的醋酸铜。此法保存标本往往略带蓝色,与植物标本原色稍有出入。硫酸铜保(绿)色浸渍法:用清水冲洗标本,直接浸泡在5%的硫酸铜溶液中1—7天,待标本略带褐色时取出用清水漂洗,去除标本表面多余的硫酸铜溶液,然后保存在亚硫酸浸渍液中。保存黄色和桔红色标本的浸渍液:保存杏、梨、柿、红辣椒等果实标本用亚硫酸浸渍液,亚硫酸浸渍液有漂白作用,因此使用时要注意浓度,一般用1%即可(浸杏时浓度可再稀些),因浓度太小,防腐力不够,可加入适量酒精。为了防止果实崩裂,可加入少许甘油。保存红色标本的浸渍液:保存标本红色较难,因为红色是水溶性的花青素,很难保存。常用Hesler浸渍液保存,成分是:氯化锌50g,福尔马林25ml,甘油25ml,水1000ml。将氯化锌溶于热水中,加入福尔马林,如有沉淀,用其澄清液。此溶液适用于由于花青素而显红色的标本,如苹果、番茄等。3.3标本的保存制成的标本,经过整理和登记,然后依一定的系统排列和保藏。菌类标本一般按分类系统排列,要有两套索引卡片,一套是寄主索引,一套是菌类索引,以便于寻拽和整理。标本室(柜)要保持干燥、潸浩,并要定期施药以防虫蛀与霉变。3.3.1标本盒保藏教学和示范用的干制病害标本,采用玻面纸盒保藏比较方便,玻面纸盒,的适宜大小为20X28X2cm。纸盒中先铺一层棉花,并在棉花中加少许樟脑粉以驱虫。最后在棉花上放上标本和标签。3.3.2标本瓶保藏浸渍的标本放在标本瓶内保藏,为了防止标本下沉和上浮,可绑在玻璃条上然后再放入标本瓶。标本瓶的口盖好后滴加石蜡封口,然后贴上标签。3.3.3纸套内保藏用牛皮纸叠成15X33cm的纸套,大量保存的十制标本,大多采用纸套保藏,将标本装入纸套内,并在纸套上贴好标签,放在标本柜中即可。 ‘8.4病害标本的鉴定每人对自己所采集的标本及时进行鉴定,参考有关图谱和资料,鉴定出属名和种名。一、昆虫标本制作标本制作工具昆虫针:制作昆虫标本所用的针,按粗细分成几种规格,最细是“0”号,最粗的是“5”号,可按虫体的大小选用。通常用的是1号、2号、3号。如没有昆虫针,暂时也可用普通大头针代替。展翅板:是用比较疏松的木板或泡沫塑料制成,大小规格没有严格限制。一般常用长约35厘米,底部宽约15厘米的板子,中间订一条宽约2.5〜3厘米的软木条或高梁杆,以便插针使用。底板两端装上高约2.5〜3厘米的支持木板两块(木板中间凹成“V”形更好)。支持木板上再装两片木板,每片木宽度比一般昆虫翅膀长度略长一些,从1.5〜7厘米不等。两片木板之间有一个缝沟,其宽度根据蛾子腹部的大小而定。也可以将展翅板上的两片木板做成活动的,用螺丝调节,使缝沟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扩大或缩小。这样可以做到一板多用。昆虫湿润器:从野外采集到的昆虫,若未能及时制成标本,往往会硬化。这种昆虫再拿来展翅插针,就容易损坏。因此必须先软化,才能制作标本。使昆虫软化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玻璃干燥器,下面放稀浓度的石炭酸(石炭酸还能防止标本腐烂)或水,将昆虫连同三角纸包放在有孔的磁板上,盖好盖,一般经过2〜3天就可以软化。另一种是深6〜7厘米,底、盖相同的木盒,木盒的大小不限。里面都上漆、盒底盛细沙灌以清水,使充分吸收水分。沙面上另铺一层白纸,再在白纸上将昆虫逐个放好,然后盖上湿布,经二、三日后即可以软化。三级台:是一块长65毫米,宽24毫米的长方形木块,高分为三级,第一级9毫米,第二级为18毫米,第三级为27毫米。每阶中央都有一个上下贯通的能够插进昆虫针的小孔。三级板的作用是,可以把各个昆虫标本在昆虫针上的位置调整在一致的高度上。用法:将较小的昆虫标本放于最高一级上,较大的昆虫放在第二级上,然后分别用昆虫针穿通昆虫身体,针的上部留出全针长度的四分之一,通过三级板上的小孔,将针尖直抵三级板的底面。再将标签放在最底一级上,用针穿过,这样,昆虫标本的高度及标签在针上的高度都一致了,以使制出的标本整齐、规范。三角台纸:底宽3mm,高12mm的小三角,用来粘放小型昆虫。粘虫胶:虫胶经95%酒精溶解后使用;或万能胶等。干制标本制作法针刺:有些昆虫如天牛、朱象、瓢虫等,成虫不能展翅,或者体形较大,可以用昆虫针,直接插在适当的位置,这样可不妨碍对其形态特征的观察,插针时可以将昆虫放在三极板(刺虫台)上,也可以利用泡沫塑料板来进行。针插的位置,因昆虫种类不同而异。一般鞘翅目的昆虫可以用针插在右翅的正基部;直翅目的昆虫,像蝗虫,前翅狭长,稍硬化,后翅膜质,宜插在前翅基部的背中线稍右部位;半翅同成虫,如稻蝽象,前翅基部是革质,端部的一半是膜质,后翅是膜质,宜插在前胸中央或小盾板的中线偏右方;其它昆虫宜插在中央。这样能使昆虫保持平衡。整姿:针插后应对昆虫的足、触角加以整理,使前足向前,中足向两侧,后足向后;触角短的伸向前方,长的伸向背侧面。保持对称、整齐、不失自然姿态。整好后用大头针固定即可定型。展翅:蛾、蝶等昆虫,针插后还需要用展翅板进行展翅,使前翅后缘与身体垂直,后翅略压在前翅下边,然后用纸条压上。使用移动式展翅板展翅时,需先根据虫体(头、胸、腹)的粗细移动板面,使虫体正好纳入槽内,以左右两侧不触及板体为准,然后拧紧旋钮。把已插针的虫体放进沟槽插在底板上(底板上粘一条软木板,易于插针)。用小镊子调理虫体,使体背与沟槽口面相齐。虫体在沟内固定后,先展左侧前后翅,再展右侧前后翅;同侧前后翅先展前翅,再展后翅。先用纸条在前翅基部附近把虫翅压在板面上,纸条上端用大头针固定在翅前方稍远一点的位置上,左手拉住纸条向下轻压,右手用解剖针(或大头针)向前轻挑前翅后缘与虫体体轴垂直,再稍向前挑一点,以待虫翅干燥后回缩时,正好与体轴相垂直。然后把左侧触角沿前缘平行地压在纸条下面;紧接着挑展后翅,在不掩盖后翅前缘附近的主要斑纹特征的情况下,把后翅前缘挑在前翅内缘的下面,并拉紧纸条,平压后翅的翅面上,用大头针固定纸条下端。同上法再展右侧前后翅。为了稳固翅位,保持翅面平整,在左右两对翅的外缘附近,再各加压一纸条。双插及载虫插:适用于小型昆虫,只能用1号针或根本不能用针插。能够用针插的小虫,虫针从虫的腹面插入,将虫针的末端插在软木片上,再将软木片插在2号虫针上。不能用虫针的,则先将虫粘在三角台纸的尖端,(纸尖粘在前中足间),底边插在昆虫针上。三角台纸尖端向左,虫的前端向前。二、浸渍标本的制作用于体柔软或微小的成虫、卵、幼虫、蛹。制作前先将昆虫毒杀致死。卵和蛹可直接投入浸渍液;活幼虫在浸渍前可先饥饿几天,使其排出体内废物,然后用开水烫死,待皮肤伸展后取出,放入保存液内。但绿色昆虫不宜烫杀,否则容易失色。常用的保存液:酒精液:浓度75%。小型昆虫活软体昆虫先用低浓度酒精浸泡,再用75%酒精保存,虫体就不会立即变硬。若在酒精中加入0.5-1%的甘油,能使体壁保持柔软状态。酒精保存液应注意更换,以保持浓度。福尔马林液:福尔马林:水=1:17〜19。醋酸、福尔马林、酒精混合液:冰醋酸:福尔马林:酒精(95%):蒸馏水:1:6:15:30。该保存液保存的标本不收缩,不变黑,不发生沉淀,效果好,但对绿色昆虫不保色。绿色幼虫保存液:注射液:95%酒精90ml,冰醋酸2.5ml,甘油2.5ml,氯化铜3g配成。浸渍液:冰醋酸5g,福尔马林4ml,白糖5g,蒸馏水100ml配成。将已饥饿几天绿色昆虫,用注射器把注射剂注入体内,放在玻璃器皿中约10h,然后放入浸渍液中保存。20天后更换一次浸渍液。黄色幼虫保存液:注射液:苦味酸饱和溶液75ml,福尔马林25ml,冰醋酸5ml。浸渍液:冰醋酸5g,福尔马林4ml,白糖5g,蒸馏水100ml配成。红色幼虫保存液:硼砂2克,50%酒精100毫升配成。将饥饿过的幼虫直接投入保存液内。保存液在容器内的加入量,一般以容器的三分之二左右为宜。昆虫的放入量,以标本不露出液面为限。然后加盖,用蜡、火漆,或封口胶封口,便可以长期保存。三、 生活史标本制作在标本盒底均匀的撒一层六六六粉或樟脑粉,在上面铺满一层棉花,然后把用前面方法制好的标本,按照昆虫发育的顺序卵、各龄幼虫、蛹盒雌雄成虫,以及寄主被害状、天敌、标签等整齐排列在棉花上,加盖、固定即成。四、 玻片标本的制作微小昆虫、螨类及昆虫身体某些细胞微部分,需要制作成标本,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特征,制片的常用方法有:加拿大树胶封片法:制片前先把微小昆虫或螨类从保存液中取出,在不重要部分用细虫针刺一小孔,然后放在5%的情氧化钾溶液中腐蚀内脏,等到虫体透明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放置备用。制片时需要经过下面的步骤:染色:将处理过的标本放在装有蒸馏水溶解的1〜5%浓度的酸性复红或伊红染色剂的表面皿内染色1-2分钟,即可取出清洗干净。脱水:将染色的标本放在30%-50%-75%-85%-95%-100%的各级酒精溶液内脱水。脱水的时间随标本的的大小、水分多少而决定。如介壳虫、螨类等在低度的酒精中5分钟即可,在100%的酒精中10分钟,未经氢氧化钠处理过的蚜虫和其他体内含水量多的昆虫,在各级酒精中脱水约需30分钟:若脱水不净,放入加拿大胶,立即产生水雾,应取出放入二甲苯中将加拿大胶洗净,在重新加入新的100%的酒精中重新脱水。透明:脱水后的标本在移到透明剂二甲苯中,短时间的浸泡,标本的细微特征或结构层次多的组织就可以看清楚。若用氢氧化钾处理过的微小标本,只剩下一层体壁,就不必再用二甲苯单独透明。封片: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加拿大胶,再从二甲苯或100%的酒精中取出标本,放在胶滴上,将虫体摆好、展开翅、触角、足,再滴一滴胶在虫体上,轻轻把盖玻片盖上。若盖玻片下胶少时,可沿边缘滴上些胶,若胶太多,待干固后,把多余的刮去或用二甲苯轻轻擦去。此法封片的优点时装成的标本清晰、干净可长期保存不坏,缺点时手续麻烦,染色、脱水过程中标本易损坏。加拿大胶时固体,需用二甲苯溶解后才能使用。聚乙烯醇制片液封片:制片液的制法:先在30毫升的蒸馏水中加5克聚乙烯醇,在水浴锅内加热,使其充分溶解制成聚乙烯醇液(加热时皿口盖一块表面皿防止水分散失)。然后将30毫升乳酸加入其中,用力搅拌直至完全混合,最后加3毫升甘油制成。配好后经24小时使用。染色:用酸黄及苯胺蓝制成2%的染色液,在苯胺蓝中染2—3分钟,在酸黄中染5—10分钟,取出放入乳酸或乳酚中冲洗5分钟,洗去浮色即可装片。封片:不论取自水、酒精,或其它各种保存液中的标本,染色或不染色,都可以直接放到此制片液中封片。在40摄氏度温箱中经24小时即可用来观察。此法制成的标本清晰,发光而有立体感。阿拉伯胶封片:将阿拉伯胶30~40克倒入60克的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搅匀。然后加入甘油3毫升、乳酸0.5毫升和冰醋酸2~3毫升充分搅匀后加入95%酒精3毫升,急速搅动乳白色凝固体消失即成。静置24小时即可使用。封片:可直接从保存液取出标本,洗净后放在载玻片上整姿,滴上阿拉伯胶,家盖玻片,放在湿气饱和的器皿中,经过一天在取出在大气中十固即成。甘油胶的制法:现将清洁的鱼胶10克切成小块,在70毫升的蒸馏水中浸泡两个小时,把盛鱼胶的容器放在沸水,等鱼胶溶解后加甘油80毫升、石碳酸2毫升,用玻璃棒加速搅拌,趁热过滤,保存。用时用沸水溶解。封片:把标本放在甘油和水各一半的混合溶液内一段时间,并把玻片考暖,然后把标本放在玻片上并整姿,加甘油与标本上,盖上盖玻片即成。五、病害标本的制作(一) 干制标本的制作叶、茎、果的水分不多,较小的标本,可分层夹在标本夹内的吸水纸中压十,数天后即成。在压制过程中,必须勤换纸,勤翻动,以防标本发霉变色,保正质量。通常前几天每天换纸1~2次,此时由于标本变软,应注意整理使其既美观又便于观察,以后每2~3天换一次纸,知道全十为止。较大枝干和坚果类病害标本、高等担子菌的子实体,可直接晾干、烤十或风十。肉质多水的病害标本,应迅速晾干、烤干或放在30~45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二) 浸渍标本的制作有些不适合于干制的病害标本,如水果、伞菌于实体、幼苗和嫩枝叶等,为保存原有的色泽,形状,症状等,可放在装有浸渍液、用酪胶及消石灰各一份混合,加水调成糊做的封口胶封口的标本瓶内,制成浸渍标本。常用的浸渍液有:一般金张掖:只防腐不保色。除用5%的甲醛液和70%的酒精两种浸渍液外,还可配成福尔马林1份,酒精6份,水40份的浸渍液,放入标本,封口保存。绿色标本浸渍液:将醋酸铜慢慢加入盛有冰醋酸的玻璃容器中,使其溶解,达到饱和,然后取饱和液1份加水4份配成的溶液,加热煮沸后放入标本,并随时翻动,待标本的颜色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直到与标本原来的颜色相同时取出,放在渍水中冲洗几次,最后放在5%的甲醛液中,封口即可长期保存。黄色和桔红色标本浸渍液:用市售的亚硫酸(含二氧化硫为5〜6%的水溶液)配成4〜10%的稀溶液放入标本,封口保存。红色标本浸渍液:将氯化锌200克融与4000毫升水中,然后加入福尔马林100毫升及甘油100毫升,过滤后的浸渍液加入标本,封口保存。实验二十二、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植物病害的标本是对其症状的最直观的记载和描述。所以,在进行植物病害的教学或研究过程中,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首要的工作。在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过程中,应对症状的变化情况给以特殊的注意。例如,症状可能表现为典型症状,也可能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在采集时均应加以注意。一种病害,在同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表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也可以先后表现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如谷子白发病。标本采集之后,除去需要及时分离和鉴定的标本外,其余的一般都要经过制作之后保存起来,以备需要时进行分离和鉴定;或者是在教学和研究时,供观察和识别;或者是供相关人员间进行交流。标本一般都用干燥法或浸渍法保存,要求是能尽量保持原来的性状。一、 目的要求学会采集植物病害标本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常见的叶片和果穗等十标本以及对柔嫩果实的浸渍标本的制作,学习并掌握标本干燥制作和标本浸渍制作的基本方法。二、 基本原理室外采集标本是获取植物病害标本的重要途径,也是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了解植物病害发病情况的最好方式。植物病害的发病时期与植物的生育期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采集标本前应对某种植物病害的发病条件有着比较清楚的了解。首先,应明确在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下,某种植物病害的始发期和盛发期;某种植物病害主要在植物的哪一个生育期间发病;以及某种植物病害主要发生在哪些植物上等等。标本的制作是为了日后能较为方便地观察植物病害的症状,并能及时提供研究的材料。稳妥的保存方法可为教学及相关的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无论用干燥制作法保存标本,还是用浸渍制作法保存标本,都是为了尽量减缓所保存标本变质的速度或不使其腐烂霉变。同时,也是为了尽量使标本保持其原色,以延长标本的使用时间和提高标本的保存质量。三、 采集和制作标本用具采集标本的用具采集夹、标本夹、标本纸、标本箱(筒)、剪刀、修枝剪、高枝剪、手锯、手铲、纸袋、标签、手持放大镜及采集记录本、海拔仪等。采集夹。在野外临时收存新采标本的轻便夹子。一般由两个对称的用一些木条按适当的间距平行排列的栅状板(亦有用胶合板或硬纸板组成的),其上附有背带,在接近四个角落的地方,设有长短可以调整的活动固定带或弹簧,以适应采集过程中标本逐渐增多的需要。采集箱。用于临时收存新采集的果实等柔软多汁的标本。是由铁皮制成的扁圆箱,内侧较平,外侧较鼓,箱门设在外侧,箱上设有背带。标本夹。是用来翻晒、压制标本的木夹。由两个对称的一些平行排列的栅状板组成。每块栅状板在接近上下端处钉一根厚实的方木条,木条端部向外突出约5cm长,以便于用绳捆绑标本夹。标本夹上:应附有约6m长的一条绳子。标本纸。主要用来吸收标本的水分,使标本逐渐干燥。一般用草纸或麻纸作标本纸,它们的吸水性较好。旧报纸也可代替,但因其上有油墨吸水性较差。修枝剪。主要用于剪取较硬或韧性较强的枝条,高处的枝条要使用高枝剪,难于折断的枝十则要借助于手锯。手铲用来挖掘地下患病植物器官(如根、块根、块茎等)。制作标本用具及试剂剪刀、标签、标本瓶、玻璃瓶、玻璃板、塑料绳、水浴锅(或简单的加热装置)、水、硫酸酮试剂、明胶、石蜡等。四、 实验操作(一)室外采集病叶用剪刀剪取病植物上的发病叶片。如小麦锈病的病叶、水稻稻瘟病的病叶、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病叶、大豆霜霉病的病叶、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叶、丁香白粉病的病叶及梨黑星病的病叶等,装入采集夹中。尽量剪取整个一致的。病穗用剪刀剪取玉米丝黑穗病的病穗、高粱丝黑穗病的病穗及谷子白发病的病穗等,装入采集筒中。对于黑粉类的病穗,每种病穗要及时放入小的采集袋中,同时注意隔离,以防黑粉散落和不同病穗间相互混杂。病果用剪刀剪取茄子褐纹病的病果、番茄溃疡病的病果、辣椒炭疽病的病果以及梨黑星病的病果等,装入采集筒中。对于此类标本,特别是对于像番茄一类多汁的病果,要特别加以注意,应先以标本纸分别包裹后,置于采集筒(箱)中,以防相互挤压而变形。病根用铁铲挖取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病根以及葡萄根癌病的病根等,装入采集筒中。在挖取此类病害的标本时,要注意挖取点的范围要比较大一些,以保证取得整个根部。同时,对于像大豆胞囊线虫病害一类的病根,在除去根须上的泥土时,操作要谨慎,保证其根须上的胞囊不散落。一般情况下,各种病害的标本最好采集10份K.上。对于较薄的较易失水的叶片,如小麦和水稻的叶片,在采集时应随时携带吸水纸或废旧的书,随采随压,以免叶片迅速打卷而不易展开。提示:在采集病斑类的叶片标本时,一个叶片上应只有一种类型的病斑。尤其是在各种病害混合发生时采集标本,更需进行仔细的选择;对于真菌病害,标本应带有子实体,无子实体在回到室内后,鉴定将非常困难。(二)采集记录采集时,要随时作标记。临时标签上一般应记录如下项目:寄主名称:俗名和学名都有时,应同时记下。采集时间:一般应记录年、月、日。采集地点:一般记录到省、市(县)即可,需要时也可记录到镇(乡)等。海拔高度:按海拔仪指示记录。生态环境:按照山坡地、平坦地、沼泽地;砂质土、肥沃土等记录。采集序号:一般按照采集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录。提示:寄主名称如有不清楚的,能及时向当地人问明更好;如不能,应记下采集地的位置以及寄主的一些主要性状,以备鉴定时参考。必要时还应将寄主的花、果实以及其他部位标本一起采得,以便凭借寄主的标本对该寄主进行分类鉴定。(三)标本的携带田间采集后,茎或叶片类的标本装入采集袋中,每一种病叶放入一个小袋内之后,最好再放入一个大一点的采集袋内;对于根或果实类的标本,各种标本在装入采集筒之前应分别用小采集袋装好密封或用纸包裹好,然后,再装入采集筒中。对于黑粉类的标本(如玉米丝黑穗的病穗),或腐烂类的标本(如茄子褐纹病病果)等,要特别注意,标本间不要相互接触沾污,否则,对于病原的鉴定和病害的诊断会有影响。(四) 标本的整理在完成田间采集的过程之后,首先要在室内进行标本的取舍和初步的整理。对于同一种病害的标本,应尽量保留带有典型症状的标本。同时,对于真菌性病害,在发病部位应带有子实体,叶片或果实要保持完整。在整理时,应使其形状尽量恢复自然状态。对于采集到的比较稀少的标本,如症状不典型,或暂时观察不到子实体,也不要舍弃。应该同样制作成标本,以备日后采取措施进行鉴定。如果外出采集,每天晚上都要将当天采集的标本进行整理、压制,第二天及时换纸或晾晒,防止霉变。(五) 干燥标本的制作含水量小的标本的压制对于像水稻和小麦等植物,其叶片比较薄,它们的叶片病害标本,需要经过整理后,立即进行压制。对于此类标本,在压制时,标本间的标本纸最好要多放几层,一般每层至少用3—5张标本纸,以利于标本中水分的快速散失。含水量大的标本的压制对于像甘蓝、大白菜、马铃薯等比较厚、不易失水的叶片,最好经过一段时间(1〜2d)的自然散失水分,然后,再进行压制。自然散失水分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具体操作时,最好是在叶片将要卷曲但还未卷曲时进行,这与具体植物和环境条件有关。附临时标签在压制时,每份标本都要附上临时标签,即将临时标签随着标本压在吸水纸之间。临时标签上的项目不必记载过多,一般只需记录寄主名称和顺序号即可,以防标本间相互混杂。写临时标签时,应使用铅笔记录,以防受潮后字迹模糊,影响识别。标本整理在第1次换纸前,要对标本进行形状的整理,尽量使其舒展自然。在整理时,要十分小心。特另树于比较柔嫩的植物标本,更应多加注意,以免破损。换纸一般情况下,前一周的时间里要每天换干燥的吸水纸1次。以后的时间,可隔天换纸,视情况而定,直至标本完全干燥为止(在正常的晴好的天气条件下,一般经过10d左右的时间即完全干燥)。在换纸时,注意不要遗失临时标签;要特别注意不要混用已经污染了的纸张;对于完全干燥的标本,要特别小心移动,以防破碎。果穗及较粗大茎的标本的干燥对于这类标本应置于朝阳(但应避免强光直射)通风处,置于吸水纸上,进行自然干燥。同时,也要定期进行翻动.使其整体较为均匀地干燥。对于此类标本的干燥,开始时,就要选择在比较宽敞的空间内进行,以免其整个形状不被挤压而发生变形。装袋保存用重磅道林纸(也可用牛皮纸,对于不用作交流的标本,也可报纸代替),折成纸袋如下图,纸袋的大小可据标本的大小而定,其折叠方式也可据标本的不同形状而做适当的改进。在装袋时,要随时贴上正式标签(六)浸渍标本的制作此法制作的标本易保持标本原来的形态和色泽,但保存的时间有限,且需占用比较大的空间。一般用于制作教学和示范标本。1.常用的浸渍液(1) 防腐漂白浸渍液。此种浸渍液是由亚硫酸饱和溶液、酒精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亚硫酸饱和溶液,即指二氧化硫的饱和水溶液。(2) 保存绿色的浸渍液。常用的有如下几种:①醋酸铜浸渍液。反复用多,次后保色能力会逐渐减弱,需定期补加适量的醋酸铜。②硫酸铜亚硫酸浸渍液。用于保存绿色植物组织的效果很好,但应注意密封容器,必要时每年换1次亚硫酸浸渍液。此种方法也是实验室较为常用的液浸标本的保存方法。③瓦查(Vacha)浸渍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