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2常见的酸和碱
(第2课时)科粤版化学(初中)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碱的化学通性。2.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1.了解常见碱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知道熟石灰、烧碱的物理性质。3.认识常见的碱的化学相似性质。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质是碱吗?油污清洁剂含NaOH石灰水石灰水含有Ca(OH)2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化合物,我们应该怎样区分酸和碱呢?“碱”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灰。人们将草木灰放到水中,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尝起来涩涩的”新课讲解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
常见的碱有三种,分别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1.常见的碱的种类新课讲解新课讲解一、常见的碱1、氢氧化钙[Ca(OH)2]
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石灰膏等。用途:建筑材料、漂白粉、处理污水、改良土壤。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新课讲解
明朝---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aCO3==CaO+CO2↑高温CaCO3
CaO+H2O==Ca(OH)2
(放大量热)Ca(OH)2+CO2==CaCO3↓+H2O思考:
氢氧化钙这种材料是从哪里得到的呢?《石灰吟》新课讲解CaO+H2O=Ca(OH)2(放大量热)生石灰CaO熟石灰CaCO3新课讲解新课讲解2、氢氧化钠[NaOH]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烧碱。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和用途(1)氢氧化钠(NaOH)①俗名: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火碱或烧碱。②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新课讲解氢氧化钠固体有潮解性。实验目的:知道氢氧化钠潮解性、水溶性和腐蚀性[操作1]观察氢氧化钠的潮解性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新课讲解[操作2]观察氢氧化钠的溶解性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固体逐渐溶解在水溶液中,试管壁发烫。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遇水放出大量的热。新课讲解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吸收水分,潮解(可作为干燥剂)试管外壁温度较高
溶解时放热腐烂有强烈的腐蚀性新课讲解氢氧化钠[NaOH]的用途。氢氧化钠的用途造纸纺织印染洗涤石油炼制新课讲解注意安全: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十分小心,特别注意防止它对眼睛的伤害。如果不慎沾到氢氧化钠,应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新课讲解
取少量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者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证明已经变质。用什么方法证明变质?因为NaOH和Ca(OH)2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所以必须要密封保存。新课讲解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使无色酚酞试液
变红碱溶液的化学性质一、与烧碱指示剂的反应新课讲解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试管内的液面上升CO2+2NaOH=Na2CO3+H2O盐水新课讲解3、碱+盐新盐+新碱1、有蓝色沉淀产生;2、有红褐色沉淀产生。Ca(OH)2+CuSO4==Cu(OH)2↓+CaSO43Ca(OH)2+2FeCl3==2Fe(OH)3↓+3CaCl2新盐新碱新课讲解新课讲解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石灰膏氢氧化钠(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碱的通性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碱+盐新盐+新碱碱具有通性的原因:
因为碱溶于水生成的阴离子全是氢氧离子(OH-)。归纳小结例1(2022·辽宁盘锦·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易与空气中成分反应而变质
B.蚊虫叮咬后涂抹NaOH溶液减轻痛痒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NaOH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典例讲解【答案】B【解析】A、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成分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A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有很强腐蚀性,蚊虫叮咬后不能涂抹NaOH溶液,应涂抹肥皂液、牙膏等弱碱性物质。B错。C、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所以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C正确。D、碱性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碱溶液,所以NaOH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典例讲解例2.(2021·上海中考真题)对于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一定含有H元素 B.可使酚酞变红的都是碱溶液C.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与碱溶液反应 D.酸与碱反应一定不产生沉淀典例精讲【答案】A【解析】A、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碱一定含有H元素,正确;B、能使酚酞变红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使酚酞变红,碳酸钠不是碱,错误;C、CO、H2O这种非金属氧化物和碱溶液不反应,错误;D、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错误。故选A。典例精讲例3.(2021·浙江丽水·中考真题)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反应本质决定变化现象。如图是小科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
典例精讲(1)酚酞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___________。(2)列举熟石灰[Ca(OH)2]在工农业上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3)X溶液能与Ca(OH)2溶液反应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写出产生该实验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典例精讲【答案】OH-中和酸性土壤(或中和酸性废液等)CuSO4+Ca(OH)2=Cu(OH)2↓+CaSO4【解析】(1)能使酚酞变红的是碱性溶液,碱性溶液是指常温下pH大于7,即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的溶液,所以题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氢氧根离子;(2)熟石灰是碱性物质,在工农业上可以用来中和酸性土壤或中和酸性废液等;典例精讲(3)由实验结果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可推断出产生了可溶性铜盐,所以可得出该实验现象为石灰水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Ca(OH)2=Cu(OH)2↓+CaSO4,X为铜的可溶性盐均可。典例精讲典例精讲例4.(2022·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 B.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C.实验三中生成的沉淀为Ba(OH)2 D.实验三说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典例精讲【答案】D【解析】实验一说明溶液呈碱性;实验二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溶质中含有碳酸钠;实验三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的碳酸钡沉淀,且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已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过滤沉淀后,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故选D。1.(2022·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二模)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B.熟石灰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达标检测D2.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A.浓盐酸
B.氯化钠溶液C.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达标检测B3.(2022·山东德州·一模)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达标检测4、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设备融资租赁合同
- 2025年公关礼仪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美容院合作经营合同
- 2025【电脑设备购销合同】购销电脑设备合同模板
- 2025四川省水果蔬菜种植买卖合同
- 2025年DVD视盘机和驱动器光头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视听周边设备:耳机项目建议书
- 安全门门窗采购合同2篇
- 地块定位与产品策略3篇
- 成功案例专利授权委托书范例解析3篇
- 采购合规培训
- 安徽省森林抚育技术导则
- 楼宇保洁员工作流程和标准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理统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机场跑道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方案
- DB35T 1844-2019 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 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课件
- 个人理财-形考作业3(第6-7章)-国开(ZJ)-参考资料
- 2024年上海客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 环保材料使用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