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1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2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3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4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1页/共46页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2页/共46页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第3页/共46页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经历的四个阶段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第4页/共46页1.

自然2.

自然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且发展缓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坏。崇拜改造第5页/共46页第6页/共46页案例1玛雅文明的消失

他们的历法也是奇特而又精确的。他们把一年分成l8个月,每月20天,年终再加5天为禁忌日,合为365日之数。他们测其地球年是365.2420天,现在的准确计算是365.2422天,一年的误差不过0.0002天,也就是说,5000年的误差也不过一天。

他们测算的金星年是584天,和现代的测量相比,50年内的误差只有7秒。玛雅文明是中北美洲上神秘而辉煌的古代文明,他们在这里留下了高耸的金字塔神庙、庄严的宫殿和天文观象台,雕刻精美、含义深邃的记事石碑和建筑装饰雕刻,以及众多做工精美的陶器与祭祀用品,精确的数学体系和天文历法系统(太阳历),还有至今仍有待我们去破译的象形文字系统。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第7页/共46页第8页/共46页玛雅文明的衰落建筑材料燃料森林植被再次使用农田放弃耕种砍伐焚烧砍伐和焚烧其他地域的森林植被森林植被消失不可避免农业生产力下降文明衰落水土流失几年后杂草入侵肥力下降80-100年约20年第9页/共46页3.征服自然工业革命后,人类试图主宰自然,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近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4.谋求人地关系协调第10页/共46页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极其缓慢崇拜自然依赖环境保持原始平衡增长较快改造自然半依附、半对抗,有了科学萌芽局部出现环境问题迅速增长征服自然迅速激化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由局部扩展到全球人口激增谋求人地协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环境向友好方向发展第11页/共46页对核试验的控诉93年世界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保罗·洛[美]第12页/共46页水银污染下的残疾1971年日本水俣尤金·史密斯[美]第13页/共46页1973年以后在莫斯科工业区附近,已经出生了90名四肢不全的畸形儿第14页/共46页第15页/共46页公害事件名称时间污染物死亡人数马斯河谷烟雾(比)1930、12烟尘、二氧化硫60多人多若拉烟雾(美)1948、10烟尘、二氧化硫17人伦敦烟雾1952、12烟尘、二氧化硫12000人洛杉矶光化学烟雾1943、8光化学烟雾400多人水俣湾事件(日)1953甲基汞43人富士山事件1937—72镉128四日事件(日)1955重金属粉尘几十人米糠油事件(日)1968多氯联苯上千人博帕尔农药泄漏(印)1984、12异氰酸甲死亡1408人,20万人逃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前苏)1986、4核物质死亡31人,13万人疏散第16页/共46页P11活动题

说说人们开矿山、修水坝、建城市这一系列对自然的改造,其背后会隐藏什么环境问题?第17页/共46页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二、直面环境问题人类社会环境物质能量废弃物作用反馈作用反馈12345768环境人地关系模式图第18页/共46页第19页/共46页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表现:机制: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第20页/共46页机制: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排放废气物的速度>环境自净能力环境污染环境自净能力: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表现:第21页/共46页反馈测试:一、完成下列连线:环境问题表现环境问题分类草场退化城市“三废”排放环境污染酸雨大量使用剧毒农药生态破坏核泄漏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第22页/共46页(1).全球性与局域性环境问题3.环境问题的分布(2).城市与乡村环境问题(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转嫁原因:第23页/共46页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分析图中的案例,哪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全球?第24页/共46页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第25页/共46页比较下列环境问题发生在哪些地区?城市农村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具有地域差异性。第26页/共46页主要问题城市农村城市和农村环境问题比较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第27页/共46页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1、人口增长过快3、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第28页/共46页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第29页/共46页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第30页/共46页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物种之间地区之间公平第31页/共46页(2)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过程控制、尽量减少排放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废弃物排放——第32页/共46页(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积极参与。第33页/共46页(英文:KyotoProtocol,又译《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变化对人类造成伤害”。《京都议定书》第34页/共46页

青藏铁路设置“生命之路”

自青藏铁路修建起,保护高原野生动物成为关注率最高的话题,尤其是铁路通过的可可西里是藏羚羊千年来迁徙的必经之地。

为此,青藏铁路建设者们为高原动物设计了生命之路——铁路沿线设置了共计33处野生动物通道。

第35页/共46页1、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2、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公平性3、子孙后代共享资源与环境4、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持续性5、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6、制定各国都可接受的大气共同性海洋、生物资源等全球目标和政策连线题: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第36页/共46页2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灭绝

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

D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1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

A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B.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C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

D环境污染,生态破坏DD反馈练习:第37页/共46页第38页/共46页案例二:缩小了的洞庭湖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每年雨季来临,长江水位暴涨,水位高于洞庭湖,江水注入湖泊,洞庭湖起接纳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冬季相反。因此,洞庭湖对长江水位起天然的调节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泥沙的淤积,湖底抬高,特别是周围地区为了生产而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少,仅1977年到1985年,其水面就减少了46%。这样,其分洪能力大大降低,致使1998年长江大水之际,中下游地区洪水暴涨,险象环生,直至造成九江大堤决堤,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第39页/共46页案例三:内蒙古草地的退化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居民多以牧业为主。由于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需求大增,有些地区便开垦草地,种植作物,使牧区范围缩小。被开垦的地区,冬春两季地表没有植被,此时,风力又很大,地表遭受风蚀,表土被吹走,逐渐变为沙漠。牧区缩小后,草地严重超载(指单位面积草地放牧的牲畜多,超过合理的载畜量),植被同样受到破坏,也导致土地退化,沙化。第40页/共46页沙漠化警钟为全人类敲响第41页/共46页案例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是一个林茂水丰的地区,后来由于森林被砍伐,地面缺少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加剧,地表支离破碎,土壤受侵蚀,肥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单产水平下降,粮食不足,为了获取较多的粮食,再去毁林开荒,扩大耕地,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讨论:毁林开荒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第42页/共46页①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②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