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1页
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2页
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3页
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4页
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3课(节)主备人:何海云授课教师:课题3.古诗词三首教材分析《宿建德江》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像比树木还低些,使心情更觉压抑,只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西湖夏天雨前雨后的变化情景。才思敏捷的诗人苏轼用诗句捕捉到西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风吹等景象,将它们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这首词描写的虽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词人却把这些形象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词中也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词的意味和意境的美好,想象和背诵,同时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字词、诗句含义的方法,感悟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同时,明白“诗以言情,诗以言志”,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文化底蕴。教学目标:1.会写3个生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边读边想象诗词描绘的美丽景色;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重点赏析诗歌语言,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难点“明诗意,悟诗境”,引导学生想象三首诗词所描述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师笔记(二次备课)课前导学微课二维码微课二维码(请勿超过格子大小)微课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相关知识课堂检测课堂检测二维码(请勿超过格子大小)一、自学教材,进行预习课文。二、交流自学习得的内容和质疑的内容。三、提炼本节课学习重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德”这个生字。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两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情境。3.课件出示《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齐读诗歌,理解诗题。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1.学习《宿建德江》一诗,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故事激趣。(1)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清幽境界,清淡简朴,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孟浩然一生好学,交际广泛,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张九龄等交往甚密。其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等,收录于《孟浩然集》中。(2)写作背景。2.初读古诗,疏通诗句,明确节奏。(1)学生借助拼音学习生难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律。(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教学生字、易读错字。(3)教师朗读古诗,学生边听朗读边划分节奏,模仿读,读出停顿、节奏、韵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3.图文结合,画中会意。(1)小组自由学习,合作探究。阅读与交流:①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②小组内讨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把疑难问题记下来。③观察课文插图,你印象最深的景物是什么?它给了你怎样的印象?(2)欣赏图片,理解诗句。(出示课件:课文插图)A.对照插图细细品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教师相机板书:小舟、烟雾、沙洲、日暮、旷野、低树、江水、明月。)B.理解“移舟泊烟渚”。这一句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移舟”,移船近岸的意思;“泊”,指停船夜宿。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一方面是点题,另一方面也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做了准备。)C.理解“日暮客愁新”。①这句诗中的“客”指谁?(诗人)②这句诗中的关键字是哪个字?(愁)③你觉得诗中是怎样的一种“愁”呢?(思乡之愁,孤独之愁,一种前途渺茫之愁。)④指名学生说诗意、悟诗情。⑤学生齐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诗。朗读指导:注意全诗的朗读基调是深沉的,于深沉之中又有一种安慰。(3)课堂延伸,文化积累。同学们,诗人笔下的月亮还有着怎样的寄托呢?大家可以课下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4.朗读悟情,背诵积累。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1.过渡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2.解诗题,明背景。①出示课件“苏轼简介”。②简介写作背景。3.初读诗歌,夯实基础。(1)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自主朗读情况,教师适时正音。(3)指名读诗,引导学生读好诗句的停顿和节奏。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4.出示自学提示。阅读与交流:①自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画问号。②观察课本插图,再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③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5.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引导赏析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做好批注。(2)展示交流,品读诗句。过渡:老师在刚才的巡视中发现我们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各抒己见,认真专注,我特别欣赏大家的学习态度。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和大家交流呢?大家在说的时候可运用下面这个句式。读了______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想到了______。这句诗中我最欣赏的(字)词是_______,这个(字)词_____________。(3)朗读背诵,感悟诗韵。(4)指名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美。(5)配乐齐诵古诗,感受诗的意境美*本节课目标达成情况小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鹊、蝉”2个生字。2.理解句意,能借助图画,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境。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能够默写。4.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一首诗描绘了静寂的月夜,一首诗描绘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暴雨。老师想邀请两位同学分别来吟诵一下这两首诗。1.抽查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再齐背。2.再次归纳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入新课。二.初读古诗1.讲解课题,简介作者。(1)板书课题,交代: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2)讨论题意。(3)作者简介。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1)读准字音,识记生字“鹊、蝉”。(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3.检查自读及交流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2)出示词语课件,指名认读词语,教师纠正字音,注意变色的字。惊鹊鸣蝉稻花茅店社林忽见(3)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惊鹊]鹊儿被惊醒。[鸣蝉]蝉儿鸣叫。[社]社庙,土地庙。[溪桥]溪上的小桥。(4)结合注释,弄懂句子的意思。4.齐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三.再读古诗,品读欣赏1.出示下阕文本课件和配图,引导探究。(1)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2)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调动所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