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拓展,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探索科学的奥秘。
本单元选入的三篇课文,分为两组。《自然选择的证明》和《宇宙的边疆》阐明科学原理,介绍科学知识,引领我们了解自然,思考人类的未来;《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研讨科学史问题,追溯科学研究的历程。这些文章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人类探索自然、反思自我的成果。
学习自然科学论著,要注意感受论著中所体现的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应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注意抓住关键概念,梳理思路,把握逻辑,理解主要内容;体会自然科学论著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结合理科课程的学习,拓展阅读,用恰当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第四单元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积累文学常识。2.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3.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学习目标
《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文章用大量科学考察得来的事实阐述生物进化的一般原理。《物种起源》是有着重大影响的经典科学论著,从节选部分也可以领略其学说的基本风貌。《宇宙的边疆》则是一篇当代科普作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宇宙的全景。
梳理事实,从中发现基本规律,作出结论,这是科学的基本工作。学习这两篇文章,要明确事实、规律、结论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在《自然选择的证明》中,作者观察、概括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由此展开分析和推论,证明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阅读时要理解其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初次接触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科学经典,可能会感到很难。其实深文也可以“浅读”,能了解基本内容,对论述方法与思辨力量有初步的印象,就可以了。相比之下,作为科普作品的《宇宙的边疆》比较好读。学习时除了关注其中介绍的宇宙知识,还要梳理讲述的顺序,理解作者为何这样安排内容,以及从哪些方面引导我们认识宇宙和人类的关系的。
这两篇文章分属学术论著和科普作品,表达方式、语言风格都有所不同,学习时要注意比较和思考。学习提示
《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文章用大量科学考察得来的事实阐述生物进化的一般原理。《物种起源》是有着重大影响的经典科学论著,从节选部分也可以领略其学说的基本风貌。
在《自然选择的证明》中,作者观察、概括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由此展开分析和推论,证明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阅读时要理解其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文本解读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享年73岁,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作者简介
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了5年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
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背景资料“进化论之父”——达尔文
达尔文(1809-1882),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出生于英国一个名医之家。从小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22岁大学毕业后,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乘“比格尔号”皇家军舰做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考察,从此确立了他一生的事业。其代表作有《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其中《物种起源》一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誉为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
达尔文年轻时,正是“神创论”与“生物进化论”思潮激烈斗争的时期。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神学认为,地球上各种生物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这就是“神创论”。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家则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在一定外界条件、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进化、演变而来的,这就是“生物进化论”。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界发生了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就此成为人类认识生物进化的基石。
《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在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物种起源》除开篇的“绪论”和终篇的“综述和结论”之外,全书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随机变异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是全书的主体与核心,标志着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第二部分是对随机变异自然选择学说的辩护;第三部分,作者用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涉及地史演变、地理变迁、胚胎发育等方方面面的各种生物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从而使这一理论获得了更全面的支撑。了解《物种起源》理解辨析亲缘·姻缘
“亲缘”指血缘关系;亲代遗传关系。
“姻缘”指婚姻的缘分。限制·制约
“制约”指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决定另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就是限制约束的意思。
“限制”指规定范围不能超过,带有主观色彩。
前者侧重于客观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双向的,语义感觉起来比较轻。
后者侧重于外部势力的限制,是单向的,语义感觉起来比较重。界限·界线
“界线”指两个地区之间划分边界的线、不同事物的分界线或者某些事物的边缘、边线。
“界限”指领土或运动场的边界、分界线,事物之间的分界、划清界限,也指限度、止境以及分隔、划分。①驯养:饲养野生动物使逐渐驯服。②审视:仔细看。
③趋向:朝着某个方向发展;趋势。④历程:经历的过程。⑤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⑥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⑦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⑧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⑨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分惊讶。
⑩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解释词语概括各段意思第一段:提出论点:在自然条件下生物的变异种,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第二段:从事理上推断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合理性。第三段:物种起先是以变种形式存在,可以解释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很繁盛、有大量变种等生物现象,而特创论则不能解释。第四段:自然选择可以解释生物的演化、改良、灭绝,以及可以规划大小不等的类群等生物现象,而特创论则不能。第五、六段:自然选择可以解释生物的稳定性与变异的缓慢性,而特创论则不能;列举生物现象,巩固“自然选择”的观点。第七段:自然选择让“自然界处处充满美”。第八段:自然选择让生物得到适应于改良,但这种适应与改良并不是绝对和完美的,而是有一定条件与局限性的。第九段:从本能的形成、遗传角度论证自然选择。第十段:自然选择可以解释杂交的后代与其父母的相似性,特创论则不能。第十一段:以地质记录所提供的事实为依据,从遗传与变异的角度论证自然选择的正确性。第十二段:生物的地理分布的重要事实可以证明遗传变异学说。第十三段:生物的地理迁徙是特创论无法解释的。第十四段:生物的物种变异是特创论无法解释的。理清文章脉络结构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第二部分(第3-14段):阐述自然选择学说的具体事实和观点。
第一层:论述自然选择下有变异发生(第3-7段)。
第二层:谈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8-11段)。
第三层:物种进化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第12-14段)。
文章首先提出观点,就是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然后从自然选择的基本法则与相关事实展开论述。文章论述的基本结构为总分关系。文章主旨
文章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并列举大量科学考察所得到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这一观点,有力的驳斥了特创论的观点。语言特点1、注意修饰语的运用,语言准确“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
“可望”是有希望,可能的意思,说明自然条件下的变异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有这种可能,用“可望”符合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这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自然选择。”
“在一定程度上”“很大一部分”是表示程度范围的词语,作者运用这些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2、注意修饰语的运用,语言准确“仅此一点,自然选择学说已是极为可信的了。”
“极为可信”,说明可信程度之高,这一方面表明作者对自己观点的充分自信,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生物类型好像很突然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变化。”
“好像很突然”暗示这只是一场错觉,事实并非如此。3、多用限制性词语和长句,体现科学论著的严谨性“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
这是一个多重复句,最后一句是得出结论的核心句,前几个分句从物种繁殖的趋向、物种变异的后代占据多种多样生活场所的目的的角度分析原因,使结论更有说服力。1.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2.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3.我相信我没偷过半小时的懒。4.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5.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6.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积累达尔文名句积累关于“科学探索”的名人名言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巴甫洛夫
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
——爱因斯坦
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
——爱因斯坦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服务。
——爱迪生
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亚里士多德
一个科学家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微生物检验技师考试诊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重点分析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协同工作的要素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考试各科试题及答案
- 突破瓶颈的证券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的科研与创新结合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理在财务中的角色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教育的发展改革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资格考试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学员必做的经典题目及试题及答案
- 肿瘤标志物的试题及答案
- 烟草行业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 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考地理常见易混易错知识点与练习题(含答案)
- 硫酸使用安全培训
- 政务服务窗口培训课件
- 2025年湖南湘潭高新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02月福建2024年兴业银行福州分行金融科技人才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住宅小区绿化苗木种植协议
- MPE720软件指令基础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 -5-6岁
- 液压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