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第一章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招标人提供的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答疑及工程预算书。现场全线踏勘、了解的第一手资料。地质地貌、水文、气候降雨量等资料。工程施工相关技术标准、规程与规范,《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安全法》、《建筑法》等。本公司多年来的游步道、栈道等工程的施工经验。二、编制原则本施工组织设计将主要就工程图纸设计内容且业主招标范围内工程的施工,并集中从组织机构、施工程序、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方法、机具、进度计划、质量控制以及与业主、监理等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论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用我单位多年来在木栈道路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施工方法、工艺设备。调集我单位精锐的管理人员和最雄厚的技术力量,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树立视优质工程为企业命脉的理念,一定要在本工程施工中创一流施工水平。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时留有余地。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难点着重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位置本工程为XX高速XX西出口山体生态景观绿化、XX路沿途山体游步道工程第二标段,位于XX路沿途山体路段。承包范围我单位主要对招标项目区域内的游步道、栈道工程进行施工,施工总造价约900万元。主要包括如下项目:游步道:2290米;XX山北山游路:2927米;栈道:433米。三、等级和技术标准工程质量目标:合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如下:(1)施工技术规范、规程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国家、省、市其它相关规定(2)主要材料、构配件标准GB175-9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63-8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四、施工条件及工程特点施工和生活用水施工现场临时用水采用加工场地水井和市政给水管网供给,能够满足施工和生活用水要求。通讯和供电现场办公室设固定电话一部,管理人员及施工现场班组长各佩戴手机一部,以便于施工中各方面的联系。加工制作场地临时用电采用供电局指定的供电网络电源引入,基本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施工现场用电设置10KW发电机1台、5KW发电机6台,以供栈道及其它安装施工用电。交通运输及施工便道本工程处于XX路沿线,交通运输道路较便利,施工时沿线修建施工便道,具体布置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本工程有以下特点:I工期紧本工程计划2013年3月8日开工(以监理签发的开工令为准),2013年6月5日竣工,总工期90天,但我公司本着使工程早日竣工并投入使用的精神,将以优秀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施工技术保质保量的完成该项工程。II难度大、任务重XX高速将成为全国的交通干道,本工程是XX市政府和XX路的重点工程,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因此我公司肩负着各级领导的重托。根据上述特点,为了使工程建设有条不紊的实施,确保质量好、速度快,在组织施工过程中从本工程的性质、规模、施工条件、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劳动力调配、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地质、气候条件、文明安全施工、控制成本等各方面出发,统筹考虑,拟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来指导施工,克服各种不利条件,确保本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各个方面都能处于最佳受控状态,以饱满的精神,拼搏、求实的工作作风,创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工程速度,以优质工程为目标,顺利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不管任务有多重,我们也应该发扬公司多年来的迎难而上的光荣传统,打一个漂亮仗。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及总体部署施工组织机构根据甲方对XX路建设工程设施施工要求,以及工程规模、工期、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我单位将为本工程的施工组成一套高效、精干、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装备先进、施工水平过硬的队伍。项目部的组成与要求实行公司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直接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和综合协调能力的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的管理工作。挑选思想、技术业务过硬的,并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组建项目部,扎扎实实、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出色的完成该工程任务。项目部建立高效合理的管理部门,科室齐全,按岗设置,严格岗位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项目部将每天召开工程碰头会以加强内部各方面管理,主动配合和协助业主做好各专业分包队伍的管理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三、各部门职责和职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是施工队伍的核心,其职能是按照业主和合同条款的要求,圆满地履行施工合同,即指挥施工机械和人员在业主规定的工期,以合格质量完成合同范围内的所有工程项目,项目经理对外接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一切有关工程的指令,对内则是协调和指挥各施工处、队顺利完成分项工程。项目经理原则上必须常住工地,不允许擅离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进度、安全、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项目质量目标的制定,负责各类资源的配备,负责合同的履约,质量目标的实现,负责对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的检查考核和项目管理人员的考核。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本项目的技术指导、各项施工技术的交底、对材料的选择认可等工作;负责组织施工图的自审和图纸会审、工序设计、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负责项目质量改进的领导工作;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试验、测试、报审的工作;负责召开月度工作会议和每周一次的质量检查工作。材料部材料部负责工程材料计划申请、材料保管、机械设备供应、材料周转供应、维修等工作。按施工进度及时准确的组织材料进入工地。工程部负责工程施工技术工作及生产的衔接,计划安排及落实,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人员物资设备等工作。负责施工组织、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系统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工程测量等工作;负责现场方案的编制及项目的技术实施,负责各项技术交底的工作。质检部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验收、评定,做好质量记录,整理归档;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试验部负责进货物资的检验、试验;负责进场材料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记。安全部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负责现场施工机具用电运行情况,生活用电,现场消防情况的督促和纠察工作,有情况立即采取有力措施,杜绝一切安全事故,坚决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好职工“三上岗、一讲评”活动,做好安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综合办综合办公室负责项目部内日常生活、生产后勤事务,以及对外协调、处理与当地政府、百姓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以利于工程施工。财务部财务部负责对施工队进行工程拔款控制,并进行工程成本考核与分析,随时提供这方面的报告,供项目经理进行决策。各专业施工队本工程作业层分成三个施工队,分别为:游步道施工队——包括土石方班组、砼班组、面砖班组,主要负责土方开挖与碾压、碎石垫层摊铺与碾压、砼垫层、砂垫层、面砖铺设等游步道土建设施的施工。游路施工队——包括土石方班组、砼班组、沥青班组,主要负责土方开挖与碾压、碎石垫层摊铺与碾压、砼垫层、沥青砼垫层、沥青路面铺设等游路土建设施的施工。栈道施工队——包括机械班组、锚杆班组、钢结构班组、木工班组,主要负责锚杆、钢支撑及钢平台、木面板安装等栈道土建设施的施工。四、施工协调管理内部施工队的协调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对各施工队的设备、人员、资金以及施工场地等进行合理安排和调度,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率和效益。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规范、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对各作业队的质量管理,在作业队自检、项目部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贯彻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制定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各施工队予以控制,确保工程达到合格,坚决杜绝现场施工队和包工队不服从监理工程师的不正常现象发生,使监理工程师的一切指令得到全面执行。D、按部位或分项工序检验质量的工程,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遵循“先执行业主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中,维护好监理的权威性。3、与设计单位间的工作协调积极参与设计深化工作,同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取得联系,主持施工图审查,完善设计内容。对实际施工中发现的设计不妥之处,以及不适应实际地形、地质的细部设计,或由于地质、地形变化引起的设计变更及时上报业主和监理,积极配合设计代表修正或更改设计。五、施工队伍的选择与组织在劳动力组织方面,我们首先组织本单位在游步道、栈道工程中参加施工的熟练职工或民工,淘汰部分不合格人员,组成一支精兵强将组成的队伍。在非技术性工种的安排上可以考虑使用民工。加强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开工前对施工队伍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尤其对技术工人,主要是再熟悉温习施工操作规程和验收标准,对施工现场要认真踏勘、熟悉、了解,掌握吃透设计意图,抓住要点难点。施工前,为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序,我们将抓好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六、施工总体部署根据业主的工期要求和施工季节及现场情况,合理科学的安排施工,在指定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是我们编制施工组织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抓住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关键线路来确定施工部署。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附属的施工原则,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另外总体上我们还要确保资金的充足、机械设备的完好、优质材料的储备及技术人员配备,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而影响工程进度时,我们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第四章施工现场准备工程开工前将以下几点主要工作做好。一、施工现场踏勘与施工点的选择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沿线范围内的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将本段的主要工程量,取土场、弃土场、运输路线等以及堆料场位置逐一摸清。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勘察情况,确定项目经理部驻地及各施工点、拌和场的具体位置。要注意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地理位置的有利条件,根据各分项工程的规模及工期要求进行设点。小型构筑物施工,工期短,机械设备及人员流动性大,设点要充分考虑施工特点,临时设施规模简单易行,便于搬迁。搭建工地临时设施临时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精打细算,既能满足施工要求,又要尽量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我们将设置门卫,机械修理场、仓库、办公室等临时设施。考虑交通运输方便,及时做好便道,保证运输畅通。利用一侧的人行道或道路确保机械及材料能顺利进场,控制施工场内通道。施工现场备料要做好现场备料工作,组织运输和收料的堆放。要按平面位置图进行堆放,一般开工前将前期工程的施工材料进场组织到在70%以上。施工现场供电、供水组织根据现场施工用电、用水的统计,配足电缆线配电箱、软管,根据总用电、用水容量,尽量利用自来水,施工用水用橡皮管临时接至用水点,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技术准备图纸会审工程开工前,项目工程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及相关资料,对图纸中疑点集中归纳,反复核对,配合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图纸审阅由总工主持组织若干技术人员相互独立地审阅设计图纸,提出存在的问题,互相交流、补充,可以比较完整全面地反映问题,避免个人考虑问题不全面,最终达到审查图纸的目的。编制施工方案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中标后,组织技术部门制定各项施工方案;将原有施工方案细化、具体化。技术交底施工前针对分项工程技术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向所有的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提出具体做法,规范要求及验收评定标准。编制施工预算认真做好施工图纸预算,为材料采购、安排任务、分项结算及经济分析数据。六、施工测量放样及水准点控制在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规定及施工要求,对路线走向、交点位置进行复测核对。1、中线测量在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业主提供的原测量桩遗失或倾斜时,应补钉校正。对主要方向桩,应在路面边线外订出边桩,绘制边桩记录。根据设计中心线每隔20m,加补中桩及两侧边桩。2、水平测量核对水准点高程,如水准点距施工道路较远时,在道路每100m处设置临时水准点,引测水准点时,必须闭合核对。水平测量必须按桩号(包括新加的桩号)连同左右边桩一齐观测,分别作好记录,绘制断面图。七、机械设备准备本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数量大,规格品种多。在施工准备工作中,必须抓紧开工前机械设备的准备。首先确定机械设备需用量,尽量组织本单位已有设备,个别机械与有关单位签订机械设备租赁协议。开工前机械全部就位。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一、游步道(游路)施工游步道(游路)工程包括彩色沥青路面和透水砖路面两种。施工测量施工前,应由业主、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进行交桩,(导线坐标点,中线点,转角点,水准高程点等桩点),并办理交接桩手续,如原测桩点有遗失或倾斜,应作补钉校正。测量人员在施工前应熟悉图纸,明白设计意图和对施工测量仪器进行校核。交桩后及早进行复核测量,验证所交桩点是否正确,如发现误差超过国家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需书面知会业主、设计或监理单位。对主要桩点如导线坐标桩、转角桩、水准点桩等应加设附桩加以保护,预防原桩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后能得到及时的恢复。施工放样时,需检查交点、转点、曲线起讫点和高程,中线与构筑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等是否闭合,检查无误后,进行中线测量,一般中线桩距离应20米一桩,最长间距不能大于50米。路基放样应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堤坡脚桩,路堑坡顶桩、边沟、护坡、弃土坑、构筑物等的具体位置桩,桩上标示桩号与填挖高程数据等。管道工程测定管道中线,附属构筑物中、边线,钉出桩点,并标示桩号、高程等。8、垫层、基层、面层、基础、构筑物等测量应钉出中桩、边桩、高程桩并标示桩号。9、砌体、边沟等测量出基坑、边坡坡脚、坡顶、基础、墙顶等轴线位置、高程。场地清理在施工前确定施工现场工作界线,并保护所有规定保留和监理工程师指定要保留的植物及构造物。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00㎜~300㎜内的草皮、农作物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并且堆放在弃土场内。场地清理完成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路基用地范围及取土场范围内的树根要全部挖除,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路基用地范围内的障碍物等应以予以拆除。正在使用的旧路面及其它排水结构物,必须在对其正常交通和排水做出妥善的安排之后,才能拆除。所有指定为可利用的材料,都应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了便于运输,应分段或分片,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存放﹔对于废弃材料。将所有因拆除施工造成的坑穴回填并压实。场地清理拆除及回填压实后,应组织重测地面标高。并将填挖断面和土石方调配图交监理工程师审核。路基挖方土方开挖⑴在路基挖方开工前,将开挖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⑵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无论工程量多大,土层多深,均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⑶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⑷沿溪及沿山坡和其他按图纸规定不能横向弃置废方的开挖路段,必须严格在指定的弃土场弃方。⑸必须注意对图纸未示出的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和其它结构物的保护,开挖中一旦发现上述结构物应立即报监理工程师,并应停止作业保护现场听候处理。⑹居民区附近的开挖,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居民区房屋及保证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便桥。⑺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必须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路床顶面以下300㎜的压实度,或路床顶面以下换土超过300㎜时,其压实度均不应小于95%,应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重型击实法进行试验,如不符合要求,则进一步压实或采取其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使之达到规定的要求。⑻当因气候条件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压实时,则停止开挖,直至气候条件转好。非适用材料处理⑴在填方区挖除低于原地表面的非适用材料时,其挖除深度及范围应由监理工程师确定。在挖除前应测量断面报监理工程师批准。⑵路基挖至规定断面后,如仍留有非适用材料,则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宽度和深度继续开挖,并用适用的材料回填和压实到图纸规定或其毗连路段相同规定的密实度,在回填前,测量必要的断面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⑶在暴露的挖方是适用材料和非适用材料相混杂的挖方部分,应分别开挖、移运。适用材料供填方使用,且不能被非适用材料污染,已污染的材料按弃方处理。弃方的处理⑴在有弃方的路段开工前,确定开挖、调运施工方案,方案包括挖方及弃方的数量、调运方案、弃方位置及其堆放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排水系统的布置以及有关的计划安排,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⑵当弃土场的位置,堆放形式或施工方案有更改时,必须在更改前报更改方案给监理工程师审批。⑶弃土堆应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周围的建筑、排水及其他任何设施产生干扰破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质量检查及要求⑴路基的路床标高、宽度、线行及边坡坡度均应符合图纸要求,临时排水设施与现有排水沟渠连通,挖出的废方按指定的地点整齐堆放。⑵路级表面平整、密实、曲线圆滑,边线顺直。⑶路基检查项目及检验标准见表4.3-1。土路基检查项目表4.3-1项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压实度︵%︶零填及路堑上路床(M)0-0.3≥95按JTJ71-98附录B和JTJ059-95检查密度法:3点/1000㎡路堤︵M︶上路床0-0.3≥95下路床0.3-0.8上路堤0.8-1.5≥95下路堤>1.5≥902弯沉值(0.01㎜)不大于设计要求3纵断面高程(㎜)±20水准仪:1点/每20M4中线偏差(㎜)20经纬仪:1点/每20M5宽度(㎜)不小于设计值米尺,每40M一点6平整度(㎜)≤20每200M4处×3尺7横坡(%)±0.5每20M1点水准仪8边坡不陡于设计每20M1点水准仪(四)路基填方1、填筑材料⑴凡具有规定强度且能被压实到规定密实度和能形成稳定填方的材料均为适用材料,通常情况下,下列材料为非适用材料。a.沼泽土、淤泥、泥炭、冻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b.含有树根和易腐朽物质的土。c.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d.液限于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⑵盐渍土、膨胀土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用于作为路堤填料,在采取图纸要求的技术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⑶路堤填料中其石块最大粒径应小于层厚的2/3,路床顶面以下500㎜厚度内不得用石块填筑。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表⒈4项目分类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路堤上路床(0-0.3M)8.0100下路床(0.3-0.8M)5.0100上路堤(0.8-1.5M)4.0150下路堤(>1.5M)3.0150零填及路堑路床(0-0.3M)8.01002、试验⑴填方材料的试验:在路堤填筑前,填方材料应每500M3或在土质变化时取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501-93)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⑵填方试验路段a.在开工前,由路堤填料铺筑长度50-100M(全幅、路基)的试验段,并将试验结构报监理工程师。b.现场试验必须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c.用于填方(包括回填)的每种类型材料,都应进行现场压实试验,试验段的所用的填料、机具应与施工的相同。3、施工要求⑴填方路堤施工前,应按有关规定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及压实,所有填方作业均应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⑵路堤基底应在填筑前压实,并将压后新测绘的填方工程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核准后填筑。⑶填方作业应避免对邻近构造物和其他设施产生损坏及干扰。⑷整个施工期间,应保持排水畅通。⑸零填挖路床路面以下0~300㎜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5%。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再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⑹特殊路基土层上的零填挖路床面,应按图纸的要求,进行换填、改善或翻拌晾晒。换填、改善厚度按图纸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并分层压实到满足规范要求。⑺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的标高﹔填方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设计宽度300㎜,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每层填土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一般最大松铺厚度不大于30厘米,也不小于10厘米。且应减少层数,每种填料总厚度不得少于500㎜,每层堆料应整平并做成路拱。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100㎜。⑻路堤填土高于新于800㎜(不包括路面厚度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后的土质基底,应将表面翻松300㎜,然后整平压实。⑼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0㎜时,应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其压实度不应小于85%。⑽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得小于1M。⑾加宽旧路堤时,应沿旧路堤边坡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所用填料宜与旧路堤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⑿连接结构物的路堤工程,其施工方法不应为害结构物的安全和稳定。⒀如在路堤范围内修筑便道或引道时,该便道或引道不得做好路堤填筑的部分,应重新填筑成符合规定的新路堤。⒁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应予以消除后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并应均匀分布,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⒂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得少于2M。⒃遇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时,应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内,当铺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的填筑的路堤边坡上。⒄在土石混合填料中不得采用倾填法施工,应进行分层填筑,松铺厚度宜为300㎜~400㎜。⒅用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堤压实度由现场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⒆土的压实度应控制在接近最佳含水量进行,施工过程中对土的含水量必须严加控制,及时测定,随时调整。4、结构物处的回填⑴结构物的回填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回填时圬工强度的具体要求及回填时间,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CJTJ041-89)有关规定执行。⑵结构物的填土应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0㎜,结构物处的压实度要求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⑶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底路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应小于2倍孔径长度。⑷在回填压实施工中,应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应用小型机械夯实。5、质量检验⑴基本要求a.路基施工应做好临时排水,并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结合,避免积水及冲刷边坡。b.路基分层填筑,压实度符合要求,层面平整、顶面路拱符合要求。c.路基填料强度(CBR)符合规范和图纸要求。⑵外观鉴定a.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无局部坑洼、曲线圆滑、边线顺直。b.边坡坡面平顺稳定。c.取土坑、护坡道整齐稳定。(五)路基修整路基修整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完成,并回填之后进行。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等。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整修计划。土质路基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方式,用人工配合机械刮土或补土的方法,整修成型。深路堑边坡整修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不得在边坡上以土贴补。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应预留位置加固。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捕,仔细夯实。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0-200㎜)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可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填补。土质路基表面做到设计标高后应采用推土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以填补凹陷时,应采用与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夯实。修整的路基表面层厚150㎜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于100㎜的石块,应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边沟的修整应栓线进行。填土路基两侧超填的土应予以切除,如遇边坡块土时,必须挖成台阶,分层填平夯实。在路面铺筑完成后或铺筑时,应立即填筑。路肩并加固。10、路基整修完毕后,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料应予清除。11、修整后的路基检测后应马上上基层。(六)碎石垫层1、施工方法⑴在铺筑垫层前,应将路基面上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洒水湿润。⑵经过整平和整型,按试验路段所确认的压实工艺,在全宽范围内均匀地压实至重型型击实最大密度的95%以上。碾压前应检查含水量情况,超出要求时应适当洒水或凉晒。在碾压过程中,必须保持最佳含水量,也应避免干湿不均现象。碾压应先用6~8吨轻碾,由两侧向路中稳压两遍,彻底检验找平后,再用12吨以上的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直至无明显轮迹,达到密实为止。⑶一个路段碾压完成以后,应按批准的方法做密实度试验。被检验的材料没有达到所需的密实度、稳定性,则应重新碾压、整型及整修。⑷凡压路机不能作业的地方,应采用机夯进行压实,直到获得规定的压实度为止。⑸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⑹两段作业衔接处,第一段留下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来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碾压。⑺在已完成的垫层上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随机取样6次,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RJ059-95)规定进行压实度试验,并按规定检验其他项目。所有试验结果,均报监理工程师审批。2、质量检验⑴材料应符合图纸和本规范要求。⑵碾压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七)水泥混凝土基(垫)层1、材料质量要求⑴水泥a.水泥标准及规范: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175-92;b.所有水泥应取自监理工程师同意的产源,在一个工程项目中所用的任一类水泥应取自同一生产厂商。c.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每批水泥的清单,说明厂商名称、水泥种类及数量,以及厂商的试验证明,证实该批水泥已经试验分析,在各方面符合标准规范要求。d.每批水泥均按《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规定取样检验,对进场的同厂家、同品质、同编号、同生产日期的水泥,以200t为一批(不足200的按一批对待)验收,每批至少取样一次,做胶砂强度(3d、7d、28d)、安定性、凝结时间、细度等项目试验。如对水泥品质有怀疑时,应委托有关单位做组成材料分析试验。在正常保管情况下,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对质量有怀疑时,应随时检查。检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合格水泥不得使用。e.不能使用的水泥马上从工地运走,不得留存工地。⑵粗集料a.用于砼中的碎石或卵石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有良好的级配。颗粒应接近立方体,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表⒋⒈3-1及表⒋⒈3-2的要求。b.对进场的同料源、同级配的碎石每500M3为一批验收,每批至少取样一次,做筛分分析试验、视比重试验、容重试验、含泥量试验和针、片状含量试验、压碎指标值试验。⑶细集料a.采用天然中砂,其质地要求坚硬、耐损、洁净,并具有良好的级配,技术要求应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表⒋⒈2的要求。b.对进场的同料源、同开采单位,每200M3为一批验收,每批至少取样一次,做筛分分析试验、视比重试验、容重试验、含泥量试验。⑷水混凝土搅拌和养护水应清洁。如使用非饮用水时,应进行检验,并应符合有关规定。2、材料运输和存贮⑴集料a.混凝土用的集料,在运输或工地存贮时,应使其不受污染。b.集料应按不同尺寸运抵工地,并贮存在相互分开的不同料堆中。c.粗集料堆应按厚度不超过1M的水平层堆放,以免集料发生离析。如果集料有离析时,必须重新拌和,以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⑵水泥a.水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用防水篷布或其他有效的防水覆盖物加以覆盖。散装水泥运输车辆的储料斗和筒仓,不应残留不同类型的、低级别的水泥或其他任何材料。b.水泥应贮存足够的数量,以满足混凝土的浇筑需要。任何时候不能因水泥供应中断而暂停浇筑。c.在适当地点建立完全干燥、通风良好、防风雨、防潮湿的足够容量的库房放置水泥,地板应高出地面至少0.3M,以防止受潮。袋装水泥应紧密堆放,以减少空气流通,并不得靠外墙堆放﹔散装水泥应贮存在密风的、不受气候影响的料斗中。d.不同种类的水泥应贮存于不同库房﹔不同批交货的水泥,其贮存方式应便于按交货的先后次序予以使用。e.水泥在交货后应尽快使用,使用时应为没有结块的松散流动体。f.对于小型结构物使用的水泥可以露天存放,但应有高的平台和严密的防雨设施。3、混凝土拌和⑴称量a.称量和配水机械装置,应维持在良好状态。其精确度应准确到±0.4%,并应至少每周核一次。如监理工程师认为必要,应以精确的质量和体积对比进行精度校核。b.所有混凝土材料,除水可按体积称量外,其余均应按照质量称量。预制场或搅拌站集中拌制的混凝土,细、粗集料称量的允许偏差为±2%﹔水、水泥、外加剂的允许偏差为±%。如在现场拌制混凝土,上述允许偏差可各增(+)或减(-)1%。c.水泥:使用散装水泥时,每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使用袋装水泥时,进库前应酌情抽样检查包重。d.水: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二次。e.集料: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二次。f.外加剂:每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⑵拌和a.混凝土只能按工程当时需用的数量拌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得使用。b.混凝土在工程现场拌和,所有搅拌设备都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状况,任何不符合规格及不符上述规定的完好设备,或有缺陷的搅拌设计均不得用于混凝土的拌和,均须撤出工地。c.混凝土拌和工作,应将各种组合材料搅拌成分布均匀、颜色一致的混合物。最短连续搅拌时间,从所有材料进搅拌筒到混凝土从搅拌筒排出,应符合要求。d.搅拌筒的转动速度,应按搅拌设备上标出的速度操作。e.每盘混凝土拌和料的体积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出的额定容量的10%。额定容量每盘少于一袋水泥的搅拌设备不得使用。f.在水泥和集料进筒前,应先加一部分拌和用水,并在搅拌的最初15s内将水全部均匀注入筒中。筒的入口应无材料积结。g.搅拌筒拌和的第一盘混凝土粗集料数量只能用到标准数量的2/3。h.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筒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倒光。搅拌设备停用超过30min时,应将搅拌筒彻底清洗才能拌和新混凝土。如改变水泥类型时,应彻底清洗搅拌设备。i.工地现场均应准备应急的完好搅拌设备,以应付随时出现的问题。j.除非监理工程师批准,混凝土不得使用人工拌和。当采用人工拌和时水泥的用量应较同样登记机拌混凝土规定用量多10%,每批手拌混凝土的体积不得超过0.5M3。最短拌和时间(min)搅拌机型搅拌机型搅拌机容量(L)坍落度(㎜)0-3030-70>70自落式≤4002.01.51.0≤8002.52.01.5≤1200-2.51.5强制式≤4001.51.01.0≤15002.51.51.5混凝土运输a.用以运输及存放混凝土的容器应不渗漏、不吸水,必须在每天工作后或浇筑中断超过30min时予以清洗干净。b.为了避免日晒、雨淋和寒冷气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当需要时,应将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加上遮盖物。c.当用轻轨斗车运输混凝土时,轻轨应铺设平整,以免混合料因斗车振动而发生离析。d.从加水拌和到人模的最长时间,应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应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拌和物运输时间限制气温气温(℃)无搅拌运输(min)有搅拌运输(min)20-30306010-1945755-96090注:表列时间系指从加水搅拌至入模时间。混凝土浇筑a.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预埋管道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检查,并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使之不得有滞水、冰雪、锯末、施工碎屑和其他附着物质。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不得在结构任何部分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时对混凝土表面操作应仔细周到。使砂浆紧贴模板,以使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水囊、气囊或蜂窝。b.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下面表-1的规定。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应经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且不得超过下面表-2的规定,若超过允许间隔时间,按施工缝处理。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表-1项次项次振捣方法浇筑层厚度(㎜)1用插入式振动器3002用附着式振动器2003用表面振动器配筋稀疏时250配筋较密时150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断时间(min)表-2项项次混凝土入模温度(℃)使用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120-3090120210-1912015035-9150180c.混凝土在浇筑前,混凝土的温度应维持在10℃-32℃之间。d.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和预埋管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e.混凝土初凝后,模板不得振动,伸出的钢筋不得受外力。f.在晚间浇筑混凝土,应具有适当的照明设施。g.工程的每一部分混凝土的浇筑日期、时间及浇筑条件都应保有完整的记录,供监理工程师随时检查使用。6、混凝土捣实a.振捣应在浇筑点和新浇筑混凝土面上进行,振捣器插入混凝土或拔出时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b.振揭器要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进深度一般为50-100㎜。c.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1.5倍。表面振捣器移位间距,应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左右。d.当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与钢筋和预埋构件相接触。e.模板角落以及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辅以插针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及其表面平滑。f.不能在模板内利用振捣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以致引起离析。g.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h.混凝土揭实后1.5-24h之内,不得受到振动。7、施工缝a.施工缝应按图纸设置。b.当监理工程师认为需要时,水平施工缝中,沿所有外露面,在模板内设40㎜宽的板条,使施工缝保持直线。c.在浇筑新混凝土前,施工缝的表面应用钢丝刷刷洗或凿毛。在用水刷洗时混凝土强度须达到0.5Mpa,在人工凿毛时须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同时应加水使混凝土保持潮湿状态直到浇筑新混凝土。d.在浇筑新混凝土时,老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2Mpa,如为钢筋混凝土,须达到2.5Mpa。同时在老混凝土面上水平缝抹一层厚10-20㎜的1:2水泥砂浆,竖直缝抹一薄层纯水泥浆。e.下部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应使所有水平施工缝保持水平,并在可能时,缝位于完成结构的不暴露部位。当必须设垂直施工缝,或施工缝位于重要部位或具有抗震要求时,应有钢筋通过施工缝使结构成为整体。当施工缝为斜面时,应先凿成台阶状。当有抗渗要求时,施工缝宜作成凹形或设置止水带。f.施工缝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暴露在可见面的施工缝边线,应特别注意加以修饰,做到线条及高度整齐。8、混凝土养生a.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进行养生,洒水养生应最少保持7天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天数。b.结构物各部分构件,不论采用什么养生方法,在拆模以前均应连续保持湿润。c.养生期间,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之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八)沥青混凝土路面1、粘层和封层内容为在已建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洒布封层沥青﹔在沥青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桥面上洒布粘层沥青。⑴材料a.粘层粘层用的沥青材料,应与沥青面层所用的种类相同。b.封层上封层及下封层适用的沥青材料宜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表⒐⒊3选用。沥青的标号应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确定。c.封层燃料及吸附沥青用集料封层及吸附沥青所用的石屑或粗砂的质量应符合规范的规定。⑵施工方法a.准备工作准备浇沥青的工作面,应整洁而无尘埃。b.气候条件洒布沥青材料的气温不应低于10℃,风速适度。浓雾或下雨不应施工。c.喷洒温度液体石油沥青和乳化沥青在正常温度下洒布,如气温较低,稠度较大的可适当加热。d.沥青用量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根据基层的种类通过试晒确定粘层所用的沥青品种和用量,并符《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附录D表D.9的要求。封层根据层位及要求,可按表D1、D2或D10的要求执行。e.喷洒e.1在喷洒工作开始前3天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e.2透层及粘层沥青应采用沥青洒布车均匀地洒布,并按《公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中有关要求和方法检测洒布用量,每次检测不少于3处。e.3沥青洒布设备应配备有适用于不同稠度沥青喷洒用的喷嘴,在沥青洒布机喷不到的地方可采用手工洒布机。喷洒超量或漏洒或少洒的地方应予纠正。e.4喷洒区附近的结构物和树木表面应加以保护,以免溅上沥青受到污染。当其受到污染时,承包人应自费清除。e.5粘层沥青应在铺筑覆盖层之前24h内洒布或涂刷。e.6封层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第⒐3节要求的方法铺筑。层铺法的用量应符合该规范附录D表DI或表DZ的要求。拌和法按本规范的有关要求施工。铺筑下封层前,基层表面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铺筑。f.养护f.1对洒好粘层或封层沥青的基层和面层保持良好状态。当出现泛油或监理工程师有指示时,应按指定用量补撒吸附沥青材料。f.2除运送沥青外,任何车辆均不得在完成的粘层上通行。2、沥青混合料面层工作内容为在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按照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指示铺筑一层或多层的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⑴材料a.粗集料a.1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矿渣等。它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a.2粗集料的径规格征符合图纸要求,并按下表的要求选用。a.3当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规定的方法试验时,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不低4级。否则,应掺加外掺剂。外掺剂的精确比例由实验室确定。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规格(方孔筛)规格公称粒径(㎜)1067563规格公称粒径(㎜)10675635337.531.526.51913.29.54.752.36S140~7510090~100--0~15-0~5S2~4060100~90100-0~15-0~5b.细集料b.1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人工砂及石屑,或天然砂和石屑两者的混合料。b.2细集料应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并有适当的级配。b.3天然砂、石屑的规格和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要求规定。沥青面层用天然砂规格沥青面层用天然砂规格方孔筛(M)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粗砂中砂细砂9.51001001004.7590-10090-10090-1002.3665-9575-10085-1001.1835-6550-9075-1000.615-2930-5960-840.35-208-3015-450.150-100-100-100.0750-50-50-5细度模数Mx3.7-3.13.0-2.32.2-1.6沥青面层用石屑规格规格规格公称粒径(㎜)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0.60.075S150-510085-10040-70-0-15S160-310085-10020-500-15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指标规定值视密度(t/M3)不小于不小于2.5坚固性(0.3㎜部分)不大于(%)12砂当量(%)不小于60c.填料c.1填料宜采用石灰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制的矿粉,不应含泥土杂质的团粒,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c.2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水泥、石灰等作为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指标指标规定值视密度(t/M3)不小于2.50含水量不小于(%)1粒度范围<0.6㎜(%)<0.15㎜(%)<0.075㎜(%)10090-10075-100外观无团粘结块亲水系数<1d.沥青d.1使用的沥青材料应为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d.2运到现场的每批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并说明装运数量、装日期、定货数量等。d.3沥青材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沥青标号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和图要求确定,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d.4承包人应于施工开始前28天将拟用的沥青样品和上述证明及试验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除监理工程师另有指示外承包人不得在施工中以其他沥青替代。d.5进场沥青每批都应重新取样和试验。取样和试验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合料试验现场》(JTJ052-93)的规定。d.6不同生产厂家、不同标号的沥青必须分开存放,不得混杂,并应有防水措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试验项目HA-130HA-110HA-90HA-70HA-50针入度(25℃,100g,5s)(0.1㎜)120-140100-12080-10060-8040-60延度(5㎝/min,15℃)10010010010080⑵沥青混合料的拌和a.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的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b.拌和时,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按批准的生产配合比准确计量,其计量差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c.沥青的加热温度、矿料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表⒎⒉4要求。d.材料的规格或配合比发生改变时,都应根据室内试验资料进行试拌。试排时必须抽检查混合料的沥青含含、级配组成和有关指标,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⑶沥青混合料的运送a.已经离析或结成团块或在运料车辆卸料时滞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或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b.运至铺筑现场的混合料,应在当天或当班完成压实。⑷沥青混合料的摊铺a经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方可铺筑沥青混合料。摊铺必须均匀、缓慢、连续不断地进行。b.摊铺长度每次以60~100米为宜,摊铺压实系数1.12~1.20,并设专人跟车负责检查摊铺情况,指挥摊铺机熨平板的调整,并指挥混合料的卸车。相邻两幅摊铺至少搭接10厘米,并派专人随摊随平,以保证纵缝衔接紧密,平顺,碾压后无高埂沟槽现象。c.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130~150℃并应随沥青的标号及气温的不同通过试验确定。d.摊铺机应以均匀的速度行驶。其摊铺速度根据拌和能力、摊铺厚度、宽度及连续摊铺的长度而定。e.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其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温度,对不合格之处应及时进行调整。f.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以及人工构造物接头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以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⑸接茬夯边a.划线刨茬。在前一段路碾压成活后立即进行刨茬,划线时应将边缘附近裂缝、鼓包、凹坑等不符合平整度要求的部分全部刨掉,刨除后应加以覆盖,以防风砂污染。b.刷粘层油。摊铺前应在立茬上均匀染上一层薄粘层油,以利新旧混合料的结合,接茬时应先沿茬口用热沥青混合料预热,压铺一条宽厚各约15厘米,5分钟后将其铲除,换予新的热混合料进行二次预热。c.二次预热后约3分钟,将预热的混合料按虚厚摊铺,容热夯沿接逢边缘夯实,不少于两遍,宽度应为两夯宽,扑的新料应比旧料稍高一些,趁热用重碾后轮压结实。d.夯边:为了保证路面边缘质量,使缘石不受碾轮的推挤,应在上碾前先人工夯实路边,可用镦锤或夯边震摇器,应严格按照缘石弹线找平烫光。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混合料摊铺后应立即进行压实作业。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每阶段的碾压速度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表7.7.4的要求。碾压温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品种品种温度开始碾压(℃)碾压终了(℃)石油沥青110~120≮70煤沥青混凝土90~100≮50常温施工时应先轻后重,先用6~8吨两轮碾碾压,压至无明显轮迹时,再用10~12吨重型碾压实,压至混合料稳定坚实后,再用轻碾碾压找平。碾压总遍数约10~20遍。碾压时应由路边开始逐渐移向路中,两轮碾重叠30厘米左右,三轮碾应重叠后轮宽度的一半,碾压速度一般为25~30米/分。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或冷却的路段上转向、制动或停留。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落在路面上。在沿着缘石或压路机压不到的其他地方,应采用振动夯板、热的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⑺气候条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应避免在雨季进行。当路面滞水或潮湿时,应暂停施工。施工气温低于10℃时应停止摊铺,如必须摊铺的应采取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继续摊铺。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⑻取样和试验沥青混合料应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现程》(JTJ052-93)的方法取样,以测定矿料级配、沥青含量。混合料的试样,每台拌和机应在每天进行1-2次取样,并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淮河料试验规程》(JTJ052-93)的标准方法对表308-8规定项目进行检验。压实的路面应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要求的方法钻孔取样,或用核子密度仪测定其压实度。⑼质量要求a.沥青混合里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b.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c.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的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d.拌和后的沥青混料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e.摊铺时应严格掌握厚度和平整度,细致找平,要注意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f.检查项目沥青混凝土面层检查项目项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压实度(%)95(98*)按JTJ032-94附录F检查,每200每车道1处2平整度σ(㎜)IRI(M/㏎)⒈2⒉0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或σ3湾沉值(0.01㎜)≤竣工验收弯深值按JTJ071-98附录和JTJ059-95的要求检查4抗滑摩擦系统符合设计摆式仪:每200M测1处横向力系数车:全线连续构造深度砂铺法:每200M测1处5厚度(㎜)代表值总厚度-8,上面层-4按JTJ071-98附录H和JTJ059-95的要求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6中线评面偏位(㎜)20经纬仪:每200M4点7纵断面高程(㎜)±10水准仪:每200M4点8宽度(㎜)有侧石±20尺量:每200M4处无侧石不小于设计值9横坡(%)±0.3水准仪:每200M4断面⑽外观鉴定a.表面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集中等现象。b.表面无明显碾压轮迹。c.接缝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d.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衔接平顺,无积水现象。e.沥青面层内部及表面的水要排除到路面范围之外,路面无积水。(九)透水砖路面施工工艺基层清理→弹线→试拚、试排→扫素水泥浆→铺水泥砂浆结合找平层→铺透水砖块→灌缝、擦缝。施工方法⑴清除基体砂浆、油垢和垃圾,旧砼基应凿毛,并冲洗干净。⑵在基层上弹出大理石分格的分块线。⑶在正式铺设前,对每一分格的大理石板按图纸要求的图案、颜色、纹理试拼,试拼后按两个方向编号排列,然后按编号码放整齐。⑷在铺设地面纵横两个方面,铺两条略宽于板块的干砂带,砂厚3㎝,根据铺设图案大样图,拉线校正排列板块,检查接缝宽度不大于1㎜。⑸结合层砂浆采用干硬性1:3水泥砂浆,砂浆稠度为2.5~3.5㎝。将试排的干砂及透水砖块清扫干净,然后洒水湿润,扫一遍素水泥浆。随刷随铺砂浆,根据水平线,定出结合层厚度,拉十字线铺结合层砂浆,从一侧向另一侧倒退摊铺,用刮尺压实赶平,再用木抹子搓揉找平,铺完一段结合层随即安装一段面板,以防砂浆结硬。⑹透水砖块应预先浸湿晾干备用,铺砌时接通线,在铺好的干硬性水泥砂浆上将板块跟线平稳铺下,用木锤垫木块轻击,使砂浆振实,缝隙与平整度满足要求后,揭开板块,在水泥砂浆上再浇上一层水灰比为0.45的水泥素浆,正式铺贴。轻轻敲击,找直找平,铺完第一块向两侧和后退方向顺序镶铺。铺好一条及时拉通线检查各项实测数据,如发现不合要求时,应再揭开重铺。⑺板块铺完养护2天后在缝隙内灌水泥浆、擦缝。水泥色浆按颜色要求,在白水泥中加颜料调制成1:1稀水泥浆,用壶灌入板块之间缝隙。灌浆1-2小时后用绵纱团醮色浆擦缝,与地面擦干。而后用棉纱将板面灰浆擦试干净,铺上湿锯末养护3天。透水砖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表面平整度1用2米靠尺2缝格平直2拉5米直线3接缝高低差0.5丈量和楔形塞尺4踢脚线上口平直1拉5米直线5板块间隙宽度不大于1丈量检查(十)花岗岩路缘石铺设缘石基础基础与路床同时填挖和碾压,确保缘石基础与路床有整体的均匀密实度,同时要将槽底预先夯实做好砂子泥垫层。测量放线⑴先校核中线并重新钉立边桩,其间距直线为10-15米,在弯道上为5-10米,路口园弧上为1-5米,注意自曲线两端必须反复校核以求园滑美观。(2)按新钉桩放线,在直丝部分可用线放线,在曲丝部分应用粉灰划线,在刨槽后安装前再复核一次,对于缘石顶端高度应使用水准仪检查控制以防“塌腰”。刨槽⑴用人工刨槽时,按边桩高拉线,以线为准往外刨槽,槽的宽度比缘石厚度宽出约5厘米靠近路面一侧尽量和线拉齐,不要刨槽太宽,以免夯实不好,造成路面塌陷。⑵刨槽深度比埋置深度约深1-2厘米,槽底要刨平整。安砌⑴钉桩挂线后,把缘石沿基础一侧依次排好,有的施工单位采用挂双线的方法,即在缘石顶的路内一侧挂一条线,再在与路边相处挂一条线控制缘石的边和内侧平直,以确保缘石不内、外倾斜,并计算好缝宽加缘石的长度,用钢尺排好尺寸,确保无缘石加塞现象。⑵立缘石、平侧石的垫层用M10水泥砂浆,勾缝采用M10水泥砂浆。⑶砂浆拌好后匀铺在基础上,虚厚约2厘米,按放线位置安砌缘石,应作到平稳妥牢固,并随时检查。⑷安砌完的缘石应顶面平整,注意随时用3米直尺检查其直顺度,弯道园滑,操作时缘石间用塞尺控制,以确保缝宽一致(1厘米)。还土⑴缘石背后应用砂子泥还土夯实,夯实宽度不小于50厘米,厚度不小于15厘米,密实度在90%以上,如发现倾斜或松动现象,应即时修整,确保缘石位置高程正确。⑵平缘石砌完后,内侧应铺石碴,外侧填土仔细夯实,避免缘石倾斜或移动。⑶有的道路设计规定背后填低标号混凝土的,应注意捣实。勾缝⑴勾缝宜在沥青路面铺筑完成后进行。⑵勾缝前应先校核缘石位置高程,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养护缘石的养生期不得少于3天,在此期间应严防行人、车辆等碰撞。二、栈道施工本工程栈道采用钢质结构,设计基准年限为10年。(一)施工测量施测程序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报验——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施测原则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4、准备工作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并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二)锚杆施工1、锚杆的构造要求锚杆采用HRB335级Φ40钢筋,长度不小于2.05米。具体见设计施工图纸。锚杆倾角上部支撑为10~15°,下部支撑为45~70°。锚杆锚固体采用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为≥M30。锚孔直径为φ120。锚杆施工顺序修整边坡坡面→布置普通长锚杆孔位→锚杆成孔、安装、注浆→养生等。脚手架搭设放线本工程锚杆在放线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事项:注意脚手架基础宽度和长度,必须满足脚手架搭设规范要求和机械停放、操作面宽度要求。充分考虑脚手架立杆、间距和大横杆步距高度,不能使立杆和大横杆及大横杆上的加密小横杆与排水孔及锚杆的孔位相冲突,如发生冲突,应进行第二次放线,调整脚手架位置,进行二次放线,直到满足要求为止。4、脚手架搭设(1)脚手架选型根据地质资料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显示,该支护从已完成边坡现有地平面搭设双排扣件式脚手架,场地表面中风化岩石。故脚手架基础中风化岩石层作持力层。材料尽量选择具有足够承载力又能周转使用的现有材料和以后能重复利用的材料。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和大、小横杆(纵、横水平杆)、坡面扫地干均采用φ48×3.5钢管,连接扣件采用标准扣件。根据高边坡实际设计参数,脚手架随坡度而设,主受力立杆间距1.5m,其余辅助受力立杆随坡度而调整搭设间距1.4—1.5m,锚杆施工自下而上施工,因此脚手架施工顺序也由下而上搭设。脚手架连墙杆采用φ25mm螺纹钢筋,按照1步2跨(1h×2L)进行设置,固定点拉杆深度不低于1.5m,角度与边坡锚杆角度相等。(2)脚手架设计参数脚手板为5cm厚木脚手板或者5cm*250cm竹片相串脚手板,其自重标准值为0.35kN/m2。钢管尺寸均为Φ48mm×3.5mm、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205N/mm2,弹性模量E=2.06×105N/mm2)。脚手架连墙杆采用φ25mm螺纹钢筋,按照1步2跨(1h×2L)进行设置;地面设横向、纵向扫地杆,贴坡面亦设扫地杆,扫地杆均离地面(坡面)30cm;并布置必要的斜撑、横向支撑与剪刀撑进行加固。同时沿脚手架纵、横向,每4m设置水平内拉连墙杆,防止脚手架整体向外倾翻。锚杆施工脚手架尺寸锚杆施工脚手架采用钢管扣件式双排爬坡脚手架体系,脚手架间排距结合坡面锚杆布置形式以及结构稳定性、其立杆横距=1.50m,横杆间距=1.50m、作业层0.45/0.50m,最大搭建高度8m。(3)脚手架搭设施工注意事项在具体施工时,根据开挖的边坡岩石实际条件,依据设计和地质勘探出具的地址编录、地质简报,对不同区域的连墙杆、脚锚杆入岩深度进行实际设置,边坡两端地质条件较差,则对固定锚杆入岩深度经技术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等严格验收后再进行加载作业。连墙杆、布置间排间距和布置形式,依据钻机自重和施工荷载以及钻机在钻进过程中的额定给进力的合力在连墙杆、轴线方向的反力。要从安全角度考虑,保守期间,为防止脚手架向外倾翻,施工过程中,考虑作业层钻机自重较大,在钻机就为前,对脚手架作业层小横杆加密设置,同时按照技术人员要求设置纵横向剪刀撑,以提高脚手架的整体和局部刚度,要考虑剪刀撑对脚手架的安全作用。在钻机施工前,应在钻机作业局部位置搭设临时防护棚,防止上部松石及砂土坠落,保证施工设备及人员安全。(4)脚手架构造要求A、脚手架采用材料钢管宜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89)中Q235A钢的规定。每批钢材进场时,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m,小横杆长度1.5-2m。根据《可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的规定,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脚手板应采用木板或者串片毛竹制作,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大于等于250mm,长度不小于2.5m,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材标准。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钻孔、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脚手架钢管应作防锈处理,同时在表面用相关调和漆进行涂刷。通常钢管采用金黄色,防护栏杆采用红白相间色,扣件刷暗红色防锈漆。B、脚手架设置要求1)必须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进行相关构造设置。2)严格按技术要求及有关安全要求进行细部节点搭设。3)脚手架与地锚拉结(柔性拉结)采用钢丝绳带花篮螺丝连接。C、脚手架安全网挂设要求安全网应挂设严密,用塑料蔑绑扎牢固,不得漏眼绑扎,两网连接处应绑在同一杆件上。安全网应挂设在外立杆内侧。脚手架与施工层之间要按验收标准设置封闭平网,防止杂物下落。(5)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A、搭设技术措施1)立杆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下要求: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顶部外围立杆顶端应高出作业面不小于1.5m。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木表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脚手架立面外伸长度不宜过大,以100mm为宜。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1/2,施工层小横杆间距为0.25-0.3m。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三根以上小横杆上,应铺满铺稳,拐角要交叉,不得有探头板。如有探头处难免处,要另加横杆或用铁丝绑牢。a.搭设中每隔一层,外架要及时与平台和坡面地锚进行牢固拉结,以保证搭设。b.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随搭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适度拧紧扣件。c.搭设时与地锚连接可采用钢管临时连接,待脚手架搭设到顶部时,再改为钢丝绳连接。d.脚手架的外立面非操作平台处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部连续设置。e.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f.用于大横杆对接的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防雨水进人,导致扣件锈蚀、锈腐后强度减弱,直角扣件不得朝上。g.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脚手架外侧设防护栏杆一道和挡脚板一道,栏杆上杆高1.2m,挡脚板高不应小于180mm。栏杆上应挂安全网,并用铁丝扎牢。B、脚手架地基处理要求岩石地基必须整平,以减少扫地杆变形。立杆支承在木枋上,木枋下面与地面接触处必须垫实。脚手架基础场地不得有积水。打入岩层地锚的立杆周围不得有积水,必要时采用砂浆固定和封堵。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放线、摆放木枋、→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依次搭设上部大、小横杆和立杆→要求高度处→铺设脚手板→搭设防护栏杆及绑扎防护档脚板、挂安全网。设备运输和人员上下上工作面,搭设之字形通道,通道满铺脚手板,并加设间距10cm防滑横条,两侧安装四道防护杆及扶手,上下通道固定按照要求规定设置连墙杆、卸载装置,通道口悬挂五牌一图,通道转角处安装红色警示灯。锚杆及脚手架的验收、使用及管理锚杆检测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要求进行,规范未涉及的内容按《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要求进行;锚杆检测比例按规范及有关技术要求,不得少于锚杆总根数的5%,且每种规格检测数量不得少于3根,重点、危险部位应加密检测点,把好验收关。尤其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必须在旁站监理下进行,如锚杆(锚索)制安、锚杆(锚索)的安装、注浆、格构梁钢筋的制安、承压板及外锚墩、张拉锁定等等。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每搭设一个施工层高度必须由监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与搭设班组、工长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使用。架子未经检查、验收,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时,要经设计负责人同意,由架子工操作。工程的施工负责人,必须按架子方案的要求,拟定书面操作要求,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脚手架分段完成后,应分层由制定架子方案及安全、技术、施工、使用等有关人员,按项目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单,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使用。架子上不准堆放成批材料,零星材料可适当堆放。施工层及临边必须设兜网和立网,以保证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安全网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拆除。架子搭好后要派专人管理,未经安全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项目土地储备与联合管理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拆除工程现场环保监测与整改协议3篇
- 2024年项目退出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国际贸易纠纷解决机制合同3篇
- 个性化2024版分居离婚协议样本
- 2024年航天发射设施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4版企业员工餐厅承包合同合同一
- 个人借款担保合同书(2024版)
- 专业钻掘设备出租协议规范文本版A版
- 2024用人单位试用期员工7天技能培训合同3篇
- 垃圾分类督导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五上.-出入相补法-割补法求图形面积
- 第10章 时间敏感网络TSN
- 三晶8000B系列变频器说明书
- 幽默动感年会互动PPT演示模板
- 麒麟小学创建五好关工委工作实施方案
- 地化录井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李斌
- GB/T 23315-2009粘扣带
- GB/T 10228-2015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2休闲食品市场营销策划案1
- 全国高校第三轮学科评估按大学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