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社会适应课题调查问卷及访谈大纲_第1页
来华留学生社会适应课题调查问卷及访谈大纲_第2页
来华留学生社会适应课题调查问卷及访谈大纲_第3页
来华留学生社会适应课题调查问卷及访谈大纲_第4页
来华留学生社会适应课题调查问卷及访谈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来华留学生社会适应课题调查问卷及访谈大纲—A组微观维度--问卷您的国籍是亚洲B、美洲C、欧洲D、大洋洲E、非洲具体国家是_______您的性别是:A、男B、女您的年龄是:A、20以下B、20-24C、24-28D、28-30F、30以上有何宗教信仰A、基督教B、佛教D、伊斯兰教E、印度教F、无G、其他___您的教育水平:A、中等教育水平B、本科生C、研究生D、博士生E、其他_______您的汉语水平:A、可以自由交流B、可进行一般性交流C、交流时有困难D、完全不能交流您的性格是:A、乐观阳光B、安静内敛C、自卑消极D、其他_______来华留学前是否有过去其他国家留学、生活的经验:A、有B、否来中国前您对中国的了解:A、非常不了解B、不了解C、一般了解D、了解E、非常了解①在中国计划留学时间A、一年内B、1-2年C、2-4年D、4年以上②已在中国生活多久A、<6个月B、6-12个月C、1-2年D、>2年①来华留学方式A、合作办学B、交换生C、通过留学中介(自费)D、单位、学校派遣E、其他_____②来华留学原因(可多选)A、获得高质量教育B、获得国际生活经验C、对中国文化向D、适宜的政治经济环境E、易于获得奖学金F、易于在华找到理想职业G、有亲戚朋友在中国H、其他____您在华的主修专业是:A、中文B、医学C、理工D、法律E、人文历史F、商科G、其他_____留学居住方式是:A、校宿舍B、租赁公寓C、借住亲朋家D、其他_____您来华留学每年的学费是多少:A、5000RMB以下B、500010000RMBC、10000—15000RMBD、15000RMB以上①家庭人口数A、2-3人B、3-5人C、5及以上②家庭年收入<50000RMBB.50000-100000RMBC.100000-300000D.>300000RMB您是否结婚了:A、是(如果选择该选项,请回答第17题)B、否(直接回答第18题)您的配偶是哪国人:A、中国人B、其他国家_____您留学后打算在哪工作:A、中国B、回家乡C、其他国家_____您认为来华留学对你未来找到理想的工作有多大的帮助:A、很大帮助B、有一点帮助C、很少的帮助D、几乎没有帮助微观维度--访谈大纲责任编辑刘绚/郑诗凝请问一下你来自哪个国家,有宗教信仰吗?现在的年龄是多少?是否已经恋爱结婚?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性格?融入一个新的群体一般需要多久时间呢?你认为适应一个新环境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你之前有去过别的国家留学或生活吗?如果有,和之前的经历相比你觉得在中国留学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吗?你为什么会来中国留学?之前对中国有了解吗?具体了解多少?你在中国生活多长时间了?现在的中文水平怎么样?在来中国留学之前,你有做什么准备吗?(比如参加一些跨文化培训班)你目前适应中国留学生活吗?是否结交中国朋友?毕业后打算在中国发展还是回国发展,现在就读的专业是否会和未来职业规划挂钩?你认为中国最让你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宏观维度—问卷责任编辑刘天翔/高杰需要了解的留学生基本信息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受教育程度(语言学习、预科、本科、硕士、博士)、学习的专业、在中国的生活时长,生源地或国籍(欧美、东南亚)、汉语水平(初级、中级、高级)、所生活的城市(大、小)、大学在城区位置(在城区或是在郊区)宏观层面因素对留学生适应性的影响:12345表示同意以下statement的程度,5表示非常同意,3表示一般,1表示非常不同意。经济上:您觉得在华的消费跟本国相比,消费支出大,经济负担重;您觉得在华,您的消费需求可以很好的得到满足;您觉得在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很高;您觉得毕业以后,您很有可能在华择业或创业;您认为中国的商品比我所在的国家贵;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在区域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是您前来中国留学的主要原因;政治上:您觉得,中国各级行政机构对留学生在华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服务;您觉得,中国各级行政机构依法行政;您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信任和依靠的政党;您觉得,在华期间,您的有关权利能够很好的行使;您觉得,在中国,您感到很自由;您喜欢中国的政治环境;您认同中国的意识形态;您对中国政府和所在学校对于您在政策上、社会福利上的关怀感到满意。文化上:您喜欢中国文化;您适应您所在城市的生活节奏;您认同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您觉得,您接触到的中国人,多数是和善、友好的;您喜欢您在华接受到的教育;您觉得,您在学习汉语上有很大的困难;您觉得,与中国人沟通语言上没有障碍;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艺术是您前来中国留学的主要原因;您能够接受您所在城市的饮食习惯;您很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并能融入到节日的氛围中;生态环境上:1.您觉得,您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是良好的;2.您觉得,您很适应当地的气候;社会建设上:您觉得您所生活的城市环境宜人、文明素质高、治安良好。您对您所在城市的市民办事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感到满意。您对您所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配套工程感到满意。宏观维度--访谈大纲责任编辑刘天翔/高杰经济上:您觉得,从宏观上来讲,您觉得中国的经济环境如何,您觉得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生活,您会幸福吗?您是否有在中国拥有兼职工作?雇主对您的态度怎么样?对于薪酬水平是否满意?您喜欢您所在的大学和城市吗?是否有打算留在中国升学深造或是工作?政治上:您觉得,从宏观上来讲,您觉得中国的政治体制如何,您觉得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生活,您会幸福吗?您在中国是否有被侵权的经历?您是如何处理的?您会喜欢看中国的电视节目、中国的报刊杂志或其他的媒体或出版物吗?对于中国媒体对您的祖国的评价,您有何看法?文化上:您接受中华文化吗?她最让你最喜欢或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在哪里?您的生活方式会不会招来同龄室友的另类目光?您对此怎么想?您是否愿意和中国学生交朋友?您最喜欢他们的一点是什么?最不喜欢他们的一点是什么?您认为他们的这些性格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您会经常在节日或是其他时候接受中国同学的邀请或是请客吃饭吗?您对这一文化的认可程度怎么样?您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吗?您对中国人过节日的方式有何看法?现在不少的中国年轻人对于一些西方节日的热情与日俱增,您认为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您愿意看到的吗?生态环境上:您觉得,您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怎么样?您喜欢那里的生活环境吗?社会环境上:您觉得您所生活的城市市政服务如何?您觉得您所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配套工程如何?互动维度--问卷调查责任编辑李楚津/黄咏绸/范宇涵除了有选项的问题,其余均采用12345的打分制,5表示非常赞同,3表示一般,1表示完全不赞同。与当地居民接触程度你经常参加汉语角或双语角的活动吗?你愿意积极的参加校运会等学校重大体育赛事吗?你是社团活动中的积极分子吗?你积极加入社团管理层吗?你经常参与学校机构的工作吗,如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你常常和语伴交流接触吗?你愿意与中国学生发展为男女朋友的关系吗?你有兴趣参加与中国学生合作的学术性的subject吗?你对中国的节日和节日习俗活动了解和参与的多吗?你的在校朋友圈里中国学生多吗?你学校以外的中国朋友多吗?你愿意经常和中国朋友一起出去玩吗?如果和中国人出去玩,会去做什么(可多选)?

A.卡拉okB.西餐厅或咖啡厅C.看电影

D.酒吧E.中餐厅F.逛街购物G.游戏厅H.参观名胜古迹或自然风景I.举办partyJ.短途旅行就总体上而言,你觉得中国人对你友好吗?你经常遇到觉得比较无法接受的中国的习惯吗?刚来中国的时候,会感到非常不方便吗?在哪些方面感到不方便?(可多选)A.交流B.出行C.生活习惯

D.环境和气候E.其他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跨文化接触时间的长短你来中国多长时间?

A.8年以上B.5到8年C.3到5年

D.2到3年E.1到2年F.6到12个月

G.3到6个月H.3个月以下还打算中国学习多久?

A.8年以上B.5到8年C.3到5年

D.2到3年E.1到2年F.6到12个月

G.3到6个月H.3个月以下如果有机会的话愿意留在中国生活就业吗?你与外国人接触的经验多吗,时间长吗?之前是否在其他国家留学?A有,哪个国家________B没有在来中国之前中国朋友多吗?在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如何?写一个词表示你对中国的印象。____________(三)社会支持对中国商店的服务满意程度如何?对政府机构的服务满意程度如何?(如:邮局、海关、警察局、医院等)你来中国学习有奖学金吗?A有,金额是________B没有。中国学校给予外国留学生的奖学金多吗?中国学校给予外国学生的录取优惠多吗?主动帮助你的中国人多吗?你拿签证困难吗?你觉得中国社会上对外国人开放的工作多吗?找工作的话是否受到特殊对待?

A.优待或受欢迎B.歧视或受排挤C.没有特殊对待学校给予你们的优待多吗?中国政府给予你们在社会上工作生活的政策优惠多吗?如果有,请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动维度—访谈大纲责任编辑李楚津/黄咏绸/范宇涵(一)与当地居民的接触程度你有中国朋友么,多么?你和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一般来说,你认为他们更想认识你还是你更想认识他们?你会和中国学生主动搭讪么?他们和你搭讪多么?你和你的中国朋友一般一起做什么?你们一起玩的时候你开心么,习惯么,与你和以前的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你有进入一个以中国人为主的朋友圈么?还是他们进入你们的朋友圈?学校组织的中外交流活动,例如双语角,汉语角之类的,你有参加么?为什么(不)参加?除了学校的同学,你有其他的中国朋友么?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例如你是否有接触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二)跨文化接触时间的长短你来中国多久了,打算继续在中国留多久?你来中国之前,是否有在其他国家学习生活过?如果有,你觉得这些经历对你适应中国有帮助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与外国人接触交流的经验多么?一般曾在什么情况或活动中接触外国人?在来中国之前,你是否有通过什么渠道对中国进行相关的了解?例如了解这里的生活习惯,居民风俗等,如果有,你觉得这些了解对你的适应有帮助么?你适应中国了吗?哪些方面你觉得适应困难?请举具体的例子。如果适应了,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没有,你打算怎样让自己更快的适应?(三)社会支持你来中国后对中国的整体印象是positive还是negative的?你认为中国对你友善么?你认为中国人对你更友善还是中国政府机构,社会机构对你更友善?能具体谈谈么?能不能具体说说中国政府给你的优待?还有学校给你的优待?再说说你认为是不好的对待的部分,类似歧视条款的东西?你觉得你很特殊么?你认为你被特殊对待了么?这种特殊对待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例如寻求同一份工作的时候你认为你比中国人容易成功还是更难成功?你有得到奖学金么?得到奖学金容易么?名额多么?数额大么?进入中国困难么?例如签证难办么?移民中国困难么?

社会实践报告系别:班级:学号:姓名:作为祖国未来的事业的继承人,我们这些大学生应该及早树立自己的历史责任感,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假期的社会实践就是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当下,挣钱早已不是打工的唯一目的,更多的人将其视为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进行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找到与本专业对口单位进行实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实战水平,同时可以将课本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从而更好的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但是作为一名尚未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本身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十分的有限,所以我选择了打散工作为第一次社会实践的方式。目的在于熟悉社会。就职业本身而言,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存在即为合理。通过短短几天的打工经历可以让长期处于校园的我们对社会有一种更直观的认识。实践过程: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走进天源休闲餐厅。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在餐厅里,别人一眼就能把我人出是一名正在读书的学生,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总说从我的脸上就能看出来,也许没有经历过社会的人都有我这种不知名遭遇吧!我并没有因为我在他们面前没有经验而退后,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他们一样好.我的工作是在那做传菜生,每天9点钟-下午2点再从下午的4点-晚上8:30分上班,虽然时间长了点但,热情而年轻的我并没有丝毫的感到过累,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触了社会,了解了未来.在餐厅里虽然我是以传菜为主,但我不时还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得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很快我就不再是一名大学生,而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践心得:虽然这次的实践只有短短的几天,而且从事的是比较简单的服务工作,但是通过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还是让我学会了很多道理。首先是明白了守时的重要性。工作和上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上学是不迟到很多时候是因为惧怕老师的责怪,而当你走上了工作岗位,这里更多的是由于自己内心的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是我学会客服自己的惰性,准时走上自己的岗位。这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也是一种鞭策,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并努力加强自己的时间观念。其次让我真实的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虽然我工作的只是小小的一家餐厅,但是从点单到制作到递送到结帐这一环环的工作都是有分工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整家店的工作效率都大大的提高。以前虽然在书上看见过很多的团队合作的例子,但这一次是深刻的体会到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定会要牢记这一点,将自己融入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