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复习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复习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复习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复习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复习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复习综合性学习习题集(语文版)(七年级上)一、《学会利用图书馆》一、在《学会利用图书馆》的综合性学习中,班上要开展一次借阅图书资料活动。1.如果你要借《童年》,①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哪一类?②按照书名目录,应怎么查?答:①文学类。②应查“丶”(点)类12划?2.写出借书的步骤。答:首先进入图书馆,到目录检索处寻找自己要看的书的类别,然后根据类别找到自己所要的图书,拿着图书和借书证,到办事员处办理借阅手续。3.综合探究。(9分)泉州市开展创建国家二类语言文字示范城市活动。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某班决定开展“我与语文工具书”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写成以下任务。(1)【调查分析】下面不表格是某小组对全班51位同学使用工具书情况的调查统计。请仔细观察与分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写出结论。(2分)使用工具书情况不使用工具书不经常使用工具书经常使用工具书人数9人37人5人百分比17.7%72.5%9.8%(2)【姓氏排名】班里组织了查字典比赛,其中一项内容,请你将下列名著人物的姓氏按音序重新排列。(3人物:孙悟空林黛玉武松鲁滨逊祥子(3)【问题探究】班里就语文学习中工具书使用问题展开了辩论。甲方认为没必要使用工具书,乙方认为应经常主动使用工具书。你支持哪一方?请你面对全班同学,运用连贯、得体的语言,简述理由。(40字左右)(43.(8分)(1)(2分)“大多数同学不经常使用工具书。”或“很少有同学经常使用工具书。”(2)(2分)林黛玉鲁滨逊孙悟空武松祥子(3)(4分。围绕重点,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大家好!我支持甲方观点。因为直接可以问老师,省时高效。或:大家好!我支持乙方观点。因为使用工具书能比较及时地解决学习困难,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二、调查社会用字情况在《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在开展社会用字调查活动中收集到下列一些带错别字的词语,请你按要求答题。①家具店门口:家俱②五金店标牌:扦坐③饭店菜单:鸡旦汤④宣传标语:严历打击⑤交通宣传标语:亍道⑥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⑦车站招牌:仃车收费⑧洗车店门口:洗车打醋⑨失物广告:失物启示1.将这些带错别字的词语归类,将序号填入下边横线上,并分析出造成错别字的三条原因。一类:③⑥⑨原因:同音字误用二类:①④⑧原因:形近字误用/7三类:②⑤⑦原因:随意简化2.请将上边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后连同整个词语工整地填入下边空格中。①家具②扦座③鸡蛋汤④严厉打击⑤街道⑥补胎充气⑦停车收费⑧洗车打蜡⑨失物启事3、为维护语言文字规范化向有关部门提一条建议。答: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国家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4、根据下面社会用字情况,完成后面问题。现实生活中经常看见“默默无蚊”“食全食美”“有杯无患”等广告语。(1).请你在下面的括号内写出这些成语宣传的产品名称,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成语。好色之徒②咳不容缓(①好色之涂(涂料)感冒药)刻不容缓默默无闻十全(餐馆)④食全食美③默默无蚊(驱蚊香)十美喜出望外有(痔疮药)⑤洗出望外(洗衣机)⑥有痔无恐恃无恐(2).请你结合具体的例子,对这种成语运用的语言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精华和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不应随意篡改,提示:否则会产生误导,影响不好。三、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了解到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一些情况。根据你了解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列举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例子4个。答:①手机②电视③电脑④互联网2.结合列举的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某个例子,谈谈现代科技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和烦恼。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容易迷恋:烦恼。答:上网聊天玩游戏,便利: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滑。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8.3%。材料:2:调查中,9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材料3:83.2%的人坦言网络改变了自己和周边人的性格。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过度上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在网上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7材料4:网络使人们哪些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写信”(69.1%),其次是“看纸质书”(56.5%),排在第三的是“做运动”(46.8%)。接下来还有“打电话”(36.9%)、“面对面沟通”(37.7%)、“外出参加聚会”(30.0%)等。(以上材料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24日)(1)请你概括说说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3分)(2)对于使用网络,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大家看法不一。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说理由。(3分)(3)如何理性地使用网络?你的建议是。(2分)参考答案3.(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迅速,网民数量多;互联网深刻影响人们生活(或多数网民认为网络改变了自己和周边人的性格,网络使人们的一些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意思对即可)(2)观点1分,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3)示例:应自觉提醒自己在网上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应自觉管理每天的上网时间;年轻人要把注意力放在真实生活中人们应培养更多的线下兴趣爱好。4、目前,中学生带手机的现象极为普遍。有人曾对50个学生一天时间使用手机的情况做过抽样调查,详情如下:(1)请根据以上表格提供的数据,概括一下中学生手机使用的特点。(3分)手机功能上网聊天的玩游戏的听歌曲的打电话、发短信的人数31394246使用时间小时2小时2小时2.520分钟(2)假如要你给学生家长发一个短信,劝说他们不要给孩子买手机,你想怎么说?(3分)4.示例——(1):中学生的手机大多使用在非通话功能上(或:中学生的手机真正使用在通话功能上的时间很短)。(2)尊敬的家长:假如你要给你的孩子买手机,除了方便联系外,你是否还考虑过它带来的弊端?(七年级下)一、文学采风一、文学采风在《文学采风》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收集到下面一些材料,请你按要求答题。①飞机上作报告——空话连篇。②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③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④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⑤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描述贵州雨多、山多)。⑥茅台酒的出名有一段神奇的故事。1915年,茅台酒厂家把茅台酒送往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去参展,博览会的美国赞助商见/7到茅台酒黄色的土罐罐,觉得太难看而拒绝接受,中国代表一气之下将一瓶茅台酒摔碎在地上,顿时散发出芳香、令人飘飘欲仙的酒味,并充满了大厅,各国代表为之倾到。结果茅台酒获得了博览会金牌。1.请写一条你收集到的材料,并注明类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谚语:②①材料:类别2.把上面的资料进行分类。(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序号)(2分)②④①③⑤(4)3)民谣类:1)谚语类:歇后语类(2):故事((⑥类:3.从谚语、歇后语、民谣、故事中任选一类说出其特点,并举一例作简要分析。(3分)生动、形象如“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寥寥二句,。特点答::既说出了贵州地区冬季雨天多晴天少的天气特色,又反映出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的地形状况。二、试题样式(一)、探究文学采风,回答问题:1、现代许多杰出的作品是在什么基础上创作出来的?答:是文学家、艺术家到民间去搜集文学艺术的创作素材创作出来的2、每一个省的群众都流传着自己的民歌民谣,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请写出四个省具有代表本省特色的民歌民谣体裁。答:1.陕北的“信天游”2.青海的“花儿”3.安徽的“花鼓”4.贵州的“摘菜调”(二)综合性学习与探究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遵义。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4分)《风景这边独好》:读本书名⑴收集名胜古迹的相关信息;⑵实地采访,拍摄名胜古迹的相关:活动过程照片;⑶整合信息,编写读本。2.介绍家乡特产:在活动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武穴,名扬天下。(3分)特产名称:董酒(遵义蛋糕)广告词:懂天事莫如董酒(蛋糕,蛋糕,酥松香甜,美味佳肴)3.探寻家乡节日风俗:假如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乡端午节为例,展示你组探寻的收获。(3分)家家门窗插艾叶,女儿回娘家,赛龙舟,吃粽子……有关端午节的习俗:屈原投江、白蛇娘娘喝雄黄酒显原形。有关端午节的故事:(三)从已学过的课文中用“故事”的形式把它写出来。/7他的狗只看穿着黑衣服回家。杨布穿着白衣服出门,:《杨布打狗》。正如杨朱说的,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衣服,不看人,因对杨布“迎而吠”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四)你知道多少谚语和歇后语?每类请写出四条。“谦虚的人学“人多力齐推山倒,众人拾柴火焰高①谚语:②1.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③飞机上作报告——空话连篇歇后语:2.4、综合探究。(6分)探究文学采风,回答问题。⑴我国古代有采风的制度和传统,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到民间搜集民歌,了解民俗风情,请说出两部与此相关的我国古代文学作品。(2分)①②⑵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到处蕴藏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到处流传着古老的传说,请概括写出你所了解的一个传说或民间故事。(4分)参考答案4、(1)(2分)①《诗经》②《汉乐府》或《乐府诗集》(4分)如四大民间传说或一些神话故事,要求要写出故事的名称、)(2人物和故事的梗概。举例:女娲补天:因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出现了一个窟窿,地出现了裂缝,大火和洪水肆虐,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目睹这一切,用了各种方法,经过一番辛劳整治,终于补好了天,并战胜了许多的灾害,让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5.学习探究。(7分)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四套)正在热播“炮泉州俗语”节目,闲间三客围绕一个主题择取数个俗语进行讲解,插科打诨,趣味横生,令人大饱眼福和耳福。俗语有直白的,有含蕴的。现在,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探究一下。⑴俗语顾名思义就是通俗或粗俗的惯用语,如形容讲普通话掺杂方言的俗语是“鸡母屎半黑白”,也有文雅的,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劝告人们学艺要不断练习。请根据语境写出适当的俗语。3分①:胡屠户道:“不要失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痴心妄想)来!”吴敬梓《范进中举》/7陈②齐仰之:那……半夜三更来找我有何贵干?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毅:沙叶新《陈毅市长》嘛。③: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人的一份儿事去。刚(做事要早计划早安排),”“朱自清《春》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分4⑵探究下列两个俗语的含义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①纸包不住火。②小孩偷拿针,大汉偷扛杉。分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②无事不登三宝殿③一年之计在于春参考答案⑴(3分)①比喻,坏事总要暴露的。②对比,小时候不学好,2分4,每小题⑵(长大必将做坏事,甚至犯罪。6.民俗节日探究。(7分)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