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考试历年难点与易错点考核试题答案解析预祝考试顺利!第1套一.综合考试题库(共25题)1.[单选题]妊娠妇女,三部脉平,唯尺脉稍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治用
A.小半夏汤
B.干姜人参半夏丸
C.半夏干姜散
D.桂枝汤
E.茯苓泽泻汤
正确答案:D
桂枝汤2.[单选题]湿温,症见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肿溺赤,小便黄赤,苔黄腻,病机为
A.湿热交蒸,郁阻脾胃
B.湿困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C.湿热交蒸,酿成热毒
D.湿热之邪困阻卫气
E.暑湿积滞,郁阻肠道
正确答案:C
湿热交蒸,酿成热毒3.[单选题]《伤寒论》(treatiseonfebrilediseases)所讨论的霍乱当属
A.干霍乱
B.湿霍乱
C.热霍乱
D.寒霍乱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湿霍乱4.[单选题]山西的道地药材是
A.大黄
B.党参
C.川芎
D.薄荷
E.砂仁
正确答案:B
党参5.[单选题]据《灵枢·邪客》,与卫气有关的是
A.出喉咙贯心脉
B.注于脉化为血
C.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D.内渗于骨空
E.贯胃属脾络嗌
正确答案:C
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解析:宗气、营气、卫气三气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宗气是水谷之气与吸入清气相合聚集于胸中而成。此气上出于喉咙以助发声,贯通心脉,是推动气血运行的动力,充盈于肺以助呼吸。卫气温养肌肤腠理,控制汗孔启闭,其运行盛衰与人的睡眠有关。
6.[单选题]"解表散邪"又"清热利湿"属下列哪个方剂的治法
A.茵陈蒿汤
B.葛根芩连汤
C.栀子柏皮汤
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麻黄升麻汤
正确答案:D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7.[单选题]秋燥,症见发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苔薄白而燥,治宜
A.麻杏石甘汤
B.清燥救肺汤
C.千金苇茎汤
D.黄连阿胶汤
E.沙参麦冬汤
正确答案:B
清燥救肺汤8.[单选题]熟地黄的性味是
A.甘、苦,寒
B.甘,微温
C.苦,寒
D.甘,寒
E.辛,温
正确答案:B
甘,微温9.[单选题]《金匮要略》论治"胸痹缓急者",用
A.枳实薤白桂枝汤
B.栝楼薤白白酒汤
C.薏苡附子散
D.栝楼薤白半夏汤
E.乌头赤石脂丸
正确答案:C
薏苡附子散10.[单选题]以上哪项是女子四七的生理现象
A.真牙生而长极
B.筋骨坚
C.筋骨劲强
D.肾气平均
E.筋骨隆盛
正确答案:B
筋骨坚1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葛根芩连汤证具有的表现
A.苔黄厚焦燥,脉沉有力
B.下利急迫,色黄热臭
C.肛门灼热
D.腹无硬痛
E.苔黄脉数
正确答案:A
苔黄厚焦燥,脉沉有力12.[单选题]黄疸湿热并重证用
A.栀子大黄汤
B.大黄硝石汤
C.茵陈蒿汤
D.茵陈五苓散
E.茵陈四逆汤
正确答案:C
茵陈蒿汤
解析:黄疸由于湿热熏蒸,肝胆气郁,湿热由气分侵入血分所致,故在治疗黄疸时当重视湿与热何者为重。茵陈蒿汤是治疗黄疸的主方,其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是治疗黄疸的要药;栀子清热除烦,利湿退黄;大黄活血化瘀,泻热退黄,通利大便。其功效清热与利湿并举,故当治黄疸湿热并重证。茵陈五苓散是五苓散加茵陈,五苓散以化气利水除湿为主,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整个方子以利水除湿为主,故主治黄疸湿重于热证。
13.[单选题]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
A.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
B.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
C.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D.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E.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正确答案:D
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解析:《伤寒论》第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即桂枝汤的禁忌证。
14.[单选题]关于大黄的使用禁忌,说法错误的是
A.妇女月经期(menstrualperiod)慎用
B.妇女哺乳期慎用
C.孕妇便秘忌用
D.孕妇忌用
E.阴疽忌用
正确答案:C
孕妇便秘忌用15.[单选题]后世养血调经名方四物汤是从《金匮要略》哪个方剂化裁而成
A.当归散
B.当归芍药散
C.胶艾汤
D.当归建中汤
E.麦门冬汤
正确答案:C
胶艾汤16.[单选题]痉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A.皮肤
B.经脉
C.筋脉
D.骨节
E.肌肉
正确答案:C
筋脉17.[单选题]中风邪入腑的特征为()。
A.半身不遂
B.但臂不遂
C.即不识人
D.口吐涎
E.舌即难言
正确答案:C
即不识人18.[单选题]栀子的归经是
A.心、肺、胃、三焦经
B.心、肝、胃、肺经
C.心、肺、胆、膀胱经(bladdermeridian)
D.心、胃、肝、胆经
E.心、胃、肺、膀胱经(bladdermeridian)
正确答案:A
心、肺、胃、三焦经19.[单选题]黄疸病患者,小便颜色正常,时欲自利,腹满而喘,前医用清热利湿治疗,出现哕逆者宜用
A.橘皮汤
B.橘皮竹茹汤
C.小半夏汤
D.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E.半夏泻心汤
正确答案:C
小半夏汤20.[单选题]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苔黄,脉数,下列哪一处方最适宜使用
A.麻杏甘石汤
B.葛根芩连汤
C.调胃承气汤(decoctionforpurgationandregulation)
D.王氏连朴饮
E.三石汤
正确答案:B
葛根芩连汤21.[单选题]患者产后不久,见少腹满如敦状,时腹部隐痛,大便稍结,小便微难而口不渴,舌质偏红,苔白,脉沉缓,其治疗宜用
A.五苓散
B.甘遂半夏汤
C.抵当汤
D.土瓜根散
E.大黄甘遂汤
正确答案:E
大黄甘遂汤22.[单选题]患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右脉沉迟,左脉弦急,治宜
A.栝蒌薤白半夏汤
B.栝蒌薤白白酒汤
C.橘枳姜汤
D.桂枝生姜枳实汤
E.枳实薤白桂枝汤
正确答案:B
栝蒌薤白白酒汤23.[单选题]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组成是
A.桂枝汤加黄芪
B.桂枝汤倍生姜,加黄芪
C.桂枝汤倍干姜,加黄芪
D.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
E.桂枝汤去甘草,倍干姜,加黄芪
正确答案:D
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
解析: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组成是:黄芪、芍药、桂枝各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24.[单选题]小建中汤证中心下悸的机理是()。
A.心阳不足,空虚无主
B.胃虚水停,水气凌心
C.心之阴阳两虚
D.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D
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解析:悸、烦由气血不足所致,而造成气血不足的原因在于中焦虚寒,运化失司,气血无以生化。
25.[单选题]以下除哪项以外,均可以见身重?()
A.大青龙汤证(syndromeofdecoctiondaqing-long)
B.白虎汤证
C.真武汤证
D.桃花汤证
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正确答案:D
桃花汤证
解析:桃花汤证的症状特点:下利不止,便脓血,色赤暗,白多红少,腹痛绵绵,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弱。不见身重。
第2套一.综合考试题库(共25题)1.[单选题]对于"阳气当隔"病理的正确治疗是
A.泻法
B.行气活血法(promotingqiandactivatingblood)
C.回阳救逆法
D.补法
E.发汗法
正确答案:A
泻法2.[单选题]溢饮的病位在
A.胸膈
B.头面
C.肠胃
D.胁下
E.肌表
正确答案:E
肌表3.[单选题]"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疗宜用
A.小建中汤
B.炙甘草汤
C.桂枝人参汤
D.桂枝甘草汤
E.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正确答案:A
小建中汤4.[单选题]下列关于五行生克(thefiveelementsrestrain)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木为水之子
B.火为土之母
C.金为木之所胜
D.水为土之所胜
E.木为土之所不胜
正确答案:C
金为木之所胜5.[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指的是
A.粪便和尿液
B.水道中的阴液
C.化生的精血津液
D.浓厚的营养物质
E.痰饮等病理产物
正确答案:C
化生的精血津液6.[单选题]太阳病误下兼太阴病见腹满时痛,宜用
A.大承气汤主之
B.桂枝人参汤主之
C.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D.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E.小承气汤主之
正确答案:C
桂枝加芍药汤主之7.[单选题]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
A.身黄渐退
B.腹满减轻
C.小便当利
D.尿如皂角汁状
E.身溅然汗出而解
正确答案:E
身溅然汗出而解
解析:病退征象表现为: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8.[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为谷疸主症的是
A.额上黑
B.食谷即眩
C.心中懊侬
D.手足烦热,薄暮即发
E.心中热痛
正确答案:B
食谷即眩
解析:谷疸是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有头目眩晕的表现。
9.[单选题]患者壮热,不恶寒,口渴引饮,苔黄褐、少津,口干燥,脉洪数,沉取不实,大便二日一行,小便黄赤,少气,可选用下列何方
A.白虎汤
B.竹叶石膏汤
C.白虎加人参汤
D.调胃承气汤(decoctionforpurgationandregulation)
E.小承气汤
正确答案:C
白虎加人参汤10.[单选题]症见潮热便秘,喘促不宁,痰涎壅盛,苔黄滑,脉滑数,右寸实大,使用下列哪一方剂治疗最适合
A.调胃承气汤(decoctionforpurgationandregulation)
B.小陷胸加枳实汤
C.桑菊饮加石膏、知母、大黄
D.清燥救肺汤
E.宣白承气汤
正确答案:E
宣白承气汤11.[单选题]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A.头部前额
B.头部巅顶
C.头部两侧
D.头部后项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头部后项
解析: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身体后部,在头则为头部后项。
12.[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是指
A.病机
B.病因
C.阴阳
D.根本
E.本质
正确答案:C
阴阳
解析:"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阴阳。此句从哲学的高度提示了治疗疾病的总则,即以调节阴阳为治疗总纲,与后世的"治病求本"不同。
13.[单选题]根据原文,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
A.便血
B.尿血
C.痉
D.筋脉拘急
E.口渴
正确答案:B
尿血
解析:据原文,“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淋家指久患淋病之人。便血:此指尿血。久患淋病,阴常不足,汗为阴液误汗,可使阴液更损,邪热愈盛,灼伤阴络,迫血妄行。发为尿血。
14.[单选题]下列能用半夏厚朴汤治疗的证候表现是
A.头昏目眩,郁闷不舒,但头汗出,呕不能食,大便难,脉微弱
B.少腹里急,腹满或疼痛拒按,月经后期、量少甚或闭经,经期腹痛
C.自觉咽中阻塞不适,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饮食无碍
D.无故悲伤欲哭,频频欠伸,神疲乏力,心烦失眠,情绪易于波动
E.小腹急痛,小便不通,烦热不得卧,倚息
正确答案:C
自觉咽中阻塞不适,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饮食无碍
解析:半夏厚朴汤具有开结化痰,顺气降逆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滞痰凝的梅核气。梅核气多由于七情郁结,气郁生痰,痰气交阻,上逆于咽喉之间所致,出现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咽喉如有物梗塞等症状。
15.[单选题]“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滋阴扶阳
正确答案:D
阴病治阳
解析: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当扶阳制阴。一般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的方法,又称益火消阴或扶阳退阴,亦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属阴病治阳。
16.[单选题]薛生白说"阳明之表",指的是
A.肌肉、四肢
B.皮毛、肌肉
C.肌肉、口鼻
D.肌肉、胸中
E.四肢、皮毛
正确答案:D
肌肉、胸中17.[单选题]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
A.化生血液
B.运行血液
C.固摄血液
D.营养血液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运行血液
解析: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心脏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所以说:“人心动,则血行于诸经,……是心主血也”(《医学入门·脏腑》)。
18.[单选题]妊娠妇女,见腹痛绵绵,面色萎黄,饮食不思,心烦急躁,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润,脉弦细,治用
A.葵子茯苓散
B.当归散
C.白术散
D.当归贝母苦参丸
E.当归芍药散
正确答案:E
当归芍药散19.[单选题]下列方中麻黄用量最大的是
A.麻黄汤
B.葛根汤
C.小青龙汤
D.大青龙汤
E.麻杏甘石汤
正确答案:D
大青龙汤
解析:大青龙汤由麻黄汤重用麻黄,另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麻黄用量较麻黄汤多一倍,是以上各方中麻黄用量最大的方剂。
20.[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治疗肝火目赤肿痛的药组是
A.夏枯草、密蒙花
B.龙胆、赤芍
C.青葙子、决明子
D.石决明、谷精草
E.女贞子、枸杞子
正确答案:E
女贞子、枸杞子21.[单选题]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证属()。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阳两虚
D.气血两虚
E.阴虚内热
正确答案:C
阴阳两虚22.[单选题]关于中医学"证"的正确表述是
A.疾病所表现的症状及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
正确答案:D
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23.[单选题]患者发热,微恶寒,四肢关节剧烈疼痛,微呕,胸胁心下微满,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弦,治宜
A.麻黄汤
B.柴胡桂枝汤
C.小柴胡汤
D.桂枝汤
E.附子汤
正确答案:B
柴胡桂枝汤24.[单选题]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治宜选用
A.五苓散
B.栝蒌瞿麦丸
C.猪苓汤
D.白虎加人参汤
E.文蛤散
正确答案:C
猪苓汤25.[单选题]不属攻下药适应证的是
A.饮食积滞
B.虚寒泻痢
C.血热妄行
D.冷积便秘
E.大肠燥热
正确答案:B
虚寒泻痢第3套一.综合考试题库(共25题)1.[单选题]湿温,症见身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烦,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滑腻,脉濡数,其病机为
A.湿重热轻,困阻中焦
B.湿热弥漫三焦
C.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D.气分湿热蕴蒸,酿成热毒
E.湿热郁阻少阳
正确答案:C
湿热并重,困阻中焦2.[单选题]肺热腑实证的治疗,当用何方
A.调胃承气汤(decoctionforpurgationandregulation)
B.宣白承气汤
C.桃仁承气汤
D.增液承气汤
E.葛根芩连汤
正确答案:B
宣白承气汤3.[单选题]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法属于"从之"者是
A.水肿用缪刺法
B.热的症状用附子、干姜
C.针刺周痹的截断疗法
D.热证用白虎汤
E.热药凉服
正确答案:B
热的症状用附子、干姜
解析:正治法、反治法是《内经》诸治法大纲。要点有二,一是从脉证关系相顺相逆而言,"正者正治,反者反治",顺者正、逆者反。二是从病象真假与治法关系而言,"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4.[单选题]湿温,症见灼热烦躁,便下鲜血,舌质红绛,苔腻剥脱,治宜
A.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B.犀角地黄汤合白虎汤
C.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
D.黄土汤加独参汤
E.犀地清络饮合生脉散
正确答案:A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5.[单选题]具有通下瘀热、活血化瘀作用的是
A.抵当汤
B.抵当丸
C.桃核承气汤
D.五苓散
E.大承气汤
正确答案:C
桃核承气汤
解析:桃核承气汤由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组成。用硝、黄、草,即调胃承气汤泻热,加桃仁化瘀,用桂枝疏络通阳,开血热之凝结。全方共奏通下瘀热、活血化瘀之功。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大黄攻积导滞,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泻热去实;芒硝润燥软坚,泻热导滞;枳实理气消痞;厚朴利气消满。全方共奏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功。
6.[单选题]属中医学哲学方法的是()。
A.精气学说
B.比较、演绎、类比
C.诊断方法
D.治疗方法
E.预防方法
正确答案:A
精气学说
解析:中医学哲学方法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术,五行学说等。
7.[单选题]妊娠患者,小便不利,尿少色赤,时淋沥涩痛,小腹胀急,但饮食如故,舌红苔黄,脉弦细滑数,治宜
A.葵子茯苓散
B.五苓散
C.猪苓汤
D.当归贝母苦参丸
E.蒲灰散
正确答案:D
当归贝母苦参丸8.[单选题]下列哪一组症状不属于湿温湿遏卫气证的表现
A.身热不扬,午后较显
B.头重如裹,身重肢倦
C.寒热往来,身痛有汗
D.胸闷脘痞,口不渴饮
E.苔白腻,脉濡缓
正确答案:C
寒热往来,身痛有汗9.[单选题]茵陈蒿汤(virgatewormwooddecoction)煮药的煎煮顺序是
A.先煮大黄,后纳二味
B.先煮栀子,后纳二味
C.三者同时煎煮
D.先煮二味,后纳大黄
E.先煮茵陈,后纳二味
正确答案:E
先煮茵陈,后纳二味10.[单选题]《金匮要略》论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上焦阳虚
B.中焦寒饮
C.下焦阴邪偏盛
D.阳微阴弦
E.经脉痹阻
正确答案:D
阳微阴弦11.[单选题]五味的阴阳属性,属于阳的一组是
A.辛、甘,咸
B.酸、苦,淡
C.甘、淡,苦
D.辛、甘,淡
E.辛、苦,酸
正确答案:D
辛、甘,淡12.[单选题]据《灵枢·百病始生》,哪一项是伤脾而病起于阴的病因?()
A.形寒饮冷
B.醉以入房,汗出当风
C.用力过度,入房汗出浴
D.愁忧思虑
E.寒温不节,饮食失宜
正确答案:B
醉以入房,汗出当风
解析:《灵枢》云:“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内经》云:“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13.[单选题]“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
A.寸口、趺阳
B.尺、寸
C.寸浮、尺沉
D.人迎、趺阳
E.迟、数
正确答案:B
尺、寸
解析:脉阴阳俱紧:阴阳指部位,即寸关尺三部。
14.[单选题]温经汤证腹满的机理是
A.湿阻气机
B.瘀阻气机
C.脾虚不运
D.寒凝气滞
E.肝郁脾虚
正确答案:B
瘀阻气机15.[单选题]症见身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质鲜绛,脉细数或弦数,治疗方最适宜用清宫汤送服
A.紫雪丹
B.至宝丹
C.安宫牛黄丸
D.神犀丹
E.苏合香丸
正确答案:C
安宫牛黄丸16.[单选题]根据《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的论述,疾病病情表现最严重的时候是在()。
A.早晨
B.夜半
C.白天
D.傍晚
E.中午
正确答案:B
夜半
解析:《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选B。
17.[单选题]热陷心包,心窍闭阻属于
A.气分证
B.血分证
C.卫分证
D.营分证
E.卫营同病证
正确答案:D
营分证18.[单选题]平性药的含义是
A.性味甘淡的药物
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
C.寒热之性均具备的药物
D.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
E.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notobvious)的药物
正确答案:D
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19.[单选题]“肾为气之根”主要是指肾()。
A.藏精以化气
B.纳气以助肺
C.主水液气化
D.为五脏根本
E.司膀胱开阖
正确答案:B
纳气以助肺
解析:肾藏精而主纳气。肾精、肾气充足,摄纳有权,则有利于肺气的肃降,维持呼吸的深度。故云:“肾为气之根。”
20.[单选题]女子七岁的生理表现是
A.肾气盛,齿更发长
B.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C.肾气实,发长齿更
D.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E.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正确答案:A
肾气盛,齿更发长21.[单选题]柴胡桂枝汤的组成是
A.小柴胡汤加桂枝
B.桂枝汤加柴胡
C.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合方
D.柴胡与桂枝组成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C
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合方22.[单选题]《伤寒论》太阳病麻黄汤证除有"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外,还应包括的是
A.恶寒
B.恶风
C.脉浮
D.呕逆
E.项背强几几
正确答案:B
恶风23.[单选题]历节病的主症是
A.身疼痛
B.脚肿如脱
C.温温欲吐
D.身体尪羸
E.遍历关节疼痛
正确答案:E
遍历关节疼痛24.[单选题]大头瘟的治疗方法是
A.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B.气营两清,解毒救阴
C.轻清芳化,清涤余湿
D.清营透气
E.和解少阳
正确答案:A
清热解毒,疏风消肿25.[单选题]治疗温病"邪留三焦",叶氏主张
A.分消上下
B.开达膜原
C.辛开苦降
D.芳香宣化
E.顾护阳气
正确答案:A
分消上下第4套一.综合考试题库(共25题)1.[单选题]所谓中药的剂量,一般是
A.单味药成人一日量
B.单味药成人一次量
C.单味药小儿一日量
D.单味药小儿一次量
E.一剂药的分量
正确答案:A
单味药成人一日量2.[单选题]妇人杂病的三大病因是
A.痰、瘀、结气
B.虚、冷、积食
C.虚、冷、结气
D.虚、冷、血瘀
E.虚、积食、结气
正确答案:C
虚、冷、结气3.[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妊娠绝对禁用药物的是
A.麝香
B.巴豆
C.大戟
D.半夏
E.斑蝥
正确答案:D
半夏4.[单选题]《金匮》中大黄硝石汤的服法是()。
A.日三夜一服
B.顿服
C.分温再服
D.分温三服
E.平旦服
正确答案:B
顿服
解析:本方服法为:“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5.[单选题]湿温,症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苔白厚腻浊,病机为湿邪
A.阻遏卫气,表里不和
B.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
C.湿邪留恋日久,阳气被伤
D.湿热交蒸,困阻中焦
E.湿热酿蒸,久成热毒
正确答案:B
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6.[单选题]硝石矾石散证的病机是()。
A.湿热蕴郁
B.胃肠燥结
C.表和里实
D.瘀血湿热
E.寒湿阻滞
正确答案:D
瘀血湿热
解析:“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本病病机:肾虚肾色外现,夹有瘀血湿热。
7.[单选题]古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强调()。
A.春夏重在保养阳气
B.秋冬重在保养阴气
C.保养阳气的重要性
D.保养阴气的重要性
E.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E
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解析: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可以延年益寿:因而主张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8.[单选题]下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原文,属于“阴阳转化”病机的是()。
A.“阴胜则寒”
B.“阳杀阴藏”
C.“重阴必阳”
D.“阴胜则阳病”
E.“阳长阴消”
正确答案:C
“重阴必阳”
解析:C项,为阴阳转化病机。AD两项,为阴阳对立的表现,B项,为阴阳互根互用的表现,E项,为阴阳互为消长的表现。
9.[单选题]叶天士所谓"浊邪害清"的临床表现是
A.口鼻咽唇干燥
B.耳聋鼻塞
C.昏谵舌謇
D.溲短尿浊
E.脘腹胀满
正确答案:B
耳聋鼻塞10.[单选题]下列炮制方法,可降低毒性的是
A.醋制延胡索
B.盐炒杜仲
C.甘遂醋制
D.醋制香附
E.酒炒柴胡
正确答案:C
甘遂醋制11.[单选题]当归芍药散方中没有
A.泽泻
B.白术
C.生地
D.茯苓
E.川芎
正确答案:C
生地12.[单选题]下列哪首方剂既能治疗支饮又能治疗溢饮
A.木防己汤
B.葶苈大枣泻肺汤
C.苓甘五味姜辛汤
D.小青龙汤
E.大青龙汤
正确答案:D
小青龙汤13.[单选题]大青龙汤的主治证候是
A.表实兼项背强几几
B.表实兼下利
C.表实兼内饮
D.表实兼内热烦躁
E.表实证
正确答案:D
表实兼内热烦躁
解析:《伤寒论》:"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大青龙汤证病因病机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内有郁热,属于表实兼内热烦躁。
14.[单选题]两目干涩,视物不清,主要责之于()。
A.肝经风热
B.肝火上炎
C.肝风内动
D.肝之阴血不足
E.肝阳上亢
正确答案:D
肝之阴血不足
解析:眼为肝之外候,肝开窍于目。眼睛的视觉功能,既依赖于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充养,又需要肝之阴血的濡养,肝之阴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
15.[单选题]温病见杨梅舌,病机为
A.热入心包
B.血分毒盛
C.热入营血
D.肝肾阴竭
E.阴寒内盛
正确答案:B
血分毒盛16.[单选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