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永州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永州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永州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永州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D.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参考答案:D2.2005年史诗巨片《神话》是第一部特批的以兵马俑坑实地为背景的影片。兵马俑坑中被认为是其中的指挥部的是A.一号坑B.二号坑C.三号坑D.四号坑参考答案:C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于1974年,位于陕西临潼西杨村。有三座埋藏大型陶塑兵马俑的从葬坑,其中1号坑象征以战车和步兵混合编组的主体部队,2号坑为弩兵、战车、骑兵穿插组合成的混合部队,3号坑是统领1、2号坑的军事指挥部,故排除ABD而选C。3.“为获得同性恋群体的支持,奥巴马以《联邦婚姻保护法》具有歧视同性恋为由,决定联邦政府停止执行此法。国会表示反对,于是奥巴马宣布解散国会,并下令全美各州必须执行总统的命令。为此,加利福尼亚州对奥巴马及政府提出违宪诉讼,最高法院以总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为由,不予受理。”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判断材料中的错误有()A.1处

B.2处

C.3处

D.4处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1787年宪法的运行机制,根据1787年宪法规定,第一处错误是总统决定联邦政府停止执行此法,总统可否决法律,但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第二处错误是总统可以解散国会,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总统和国会之间相互制约,总统无权解散国会;第三处错误是美国总统下令全美各州必须执行总统的命令,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总统主要是管辖联邦行政事务与外交事务,不能干涉各州地方事务;第四处错误是最高法院以总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为由,不予受理,美国的法院是一个独立司法部门,可以宣布总统违宪,故材料一共四处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4.下表为古代罗马部分法律。这反映了时间法律内容或影响公元前450年《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无法无天的基虑行为有所限制公元前449年《卡努雷阿法案》允许平民和贵族缔结合法的婚姻公元前367年《李锡尼―赛克斯法案》允许债务人把已支付的利息算成本金还债公元前287年《霍腾西阿法案》平民大会的决议和公民大会决议一样有效A.平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B.贵族的统治地位逐步动摇C.共和国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自由民逐步获得平等权利参考答案:C《罗马法》主要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法律条文,所以不能推断出平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故A项不选;B项错误,罗马法最终还是为了维护贵族的统治的,地位没有发生动摇;由题干表格中的描述可知,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平民的利益,限制了贵族的利益,说明共和国时期的统治基础除贵族为还包括平民,统治范围扩大,故本题答案选C项;D项不选,题干可以看出自由平民权利扩大但不能推断出平等。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说明了A.世界经济中心与政治格局直接相关B.美国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C.苏联与美国形成了争霸局面D.欧洲经济中心开始动摇参考答案:B6.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修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统治者还对官僚制度和科举制进行改革。这反映出当时北宋A.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B.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政策C.政治体制未形成完整体系D.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完善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宋重视史学,并对制度进行改革,反映出当时北宋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A项正确。材料强调北宋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与推行重文轻武政策不符,排除B。材料涉及北宋统治者对官僚制度和科举制进行改革,而不是政治体制未形成完整体系,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信息,而是强调北宋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排除D。7.《汉书》记载:“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下列对当时商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草市”成为重要的地方商业中心C.到处都有便利的客舍、邸店和车坊D.繁华商业中心成为交易活动的平台参考答案:D8.《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参考答案:C《南京条约》、二战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A项与材料内容说法相反,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由《南京条约》国家主权开始丧失到1943年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的变化表明了中国外交逐渐自强,故答案选择C项。9.明清时期兴起的实学思潮。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救亡图存而进行务实革新。这说明了A.儒家思想蕴含着实用主义精神B.实学逐渐成为当时思想主流C.崇实致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D.实学对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参考答案:A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说明了儒家思想其实也蕴含着实用主义精神,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实学并未成为当时思想主流,也不能说是人们的共识,所以选项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实学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发展而非彻底否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0.太平军起事期间,西方各国希望维持中立,英国驻华公使文翰于1853年4月抵达“天京”,东王杨秀清与其有书函往来。江苏巡抚得讯后,为此深感紧张,也特别行文照会英美两国领事。以下是当时三方来往的书信资料:(

)①希念两国通商和好已久,今商民被扰,贸易不通,希速发火轮来江剿击。②尔远人顾为藩属,天下欢乐。既忠心归顺,是以降旨尔头人及众兄弟,可随意来天京。③来书言语无状,不能理会,中国即准吾通商,则无论何人,有损我商务,我国准以兵戈从事。三段资料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参考答案:B1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新王朝的开始,下列批驳这一观点最有力的依据是A.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多党合作

B.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

D.“依法治国”健全了民主政治制度参考答案:B12.下列官制或制度的变革直接有利于皇权加强的是

①西汉中朝的形成

②西汉外朝的形成

③东汉尚书台权力的扩大

④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⑤元朝行省制度的形成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D13.1958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中说:“‘二五’时期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群众路线来进行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这样,国家可以少出资金。比如,农民在‘二五’时期义务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开荒、改造耕地、造林等等,用工资计算,劳动折价约在500亿元左右,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这一论断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B.是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肯定C.指出了农村集体化的优越性D.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参考答案:答案: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58年”,而国民经济好转是在1952年底,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且材料并未涉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农民在‘二五’时期义务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开荒、改造耕地、造林等等,用工资计算,劳动折价约在500亿元左右,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可知当时我国推行农业集体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出要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农村集体化的优越性14.“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流通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参考答案:A15.“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出自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D16.《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参考答案: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点睛: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17.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出汉朝()A.限制富商大贾 B.禁止民营商业C.限制官员与民争利 D.铁官代行地方政务参考答案:考点:2X: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政策,盐铁专卖亦称“盐铁官营”.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解答:根据材料中“设置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等信息,结合汉代盐铁官营的政策,可知A项符合题意;BCD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A.18.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表明(

)①中国与世界经济进一步接轨

②世界经济区域集体化与全球化并存③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④中国面临的机遇大大超过挑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19.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A.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参考答案:A【详解】题干信息只说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提及其职权扩大的相关内容,故C错误。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官员晋升的相关内容,故B错误。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改为了凤阁、鸾台,使低等级的官员可以参与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换频繁,这些措施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A正确。材料主要说的是凤阁、鸾台及宰相数量的增加,没有体现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加强,故D错误。20.汉在秦乡置“三老”基础上,增加了县“三老”。刘邦对选拔县乡“三老”的要求,不仅是要年龄大、学识广,最重要的是要“能率众者”。“三老”选拔说明汉代()A.中央加强控制地方

B.地方家族势力强大C.察举官员注重声望

D.不拘一格任命官员参考答案:A材料“对选拔县乡“三老”的要求,不仅是要年龄大、学识广,最重要的是要能率众者”可知“三老”制度作为地方基层行政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故A项正确;刘邦对“三老”的选拨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不等于地方家族势力强大,故B项错误;察举官员注重声望过于片面理解材料,故C项错误;对“三老”的选拨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不是说不拘一格选拨官员,故D项错误。21.晚清某一时期,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地方志都有如下记载:“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各省“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指房屋土地),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乃不得已占别家之产以之自活。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皆非原户。”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参考答案:D太平天国运动。根据题目信息“晚清某一时期,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经界变形...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皆非原户。”不难判断出指的是太平天国推行《天朝田亩制度》。22.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①“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

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③“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参考答案:C23.在英国,自耕农即独立小农直到1750年才消亡。在法国,直到19世纪后半期,小农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在美国,独立的自由小农创造了“美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这些史实说明A.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

B小农经济助推现代化发展C.工业革命打击了小农经济

D.各国小农经济本质上不同参考答案: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知识归纳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强调了小农经济的在各国的发展历程,而在各国的存在时间较长,反映了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美国,独立的自由小农创造了“美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据此分析可知材料主要说明了小农经济助推现代化发展,故选B。24.下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A.战争的影响

B.经济政策的影响

C.“左”倾思想的影响

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参考答案:B25.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以民歌的形式发布布告指出:“红军帮我工农,瓜分地主粮田,属乡均已分好,务遂耕耘在前,倘有自由抛荒,查觉重责难免。刻下稻熟之期,不准鹅鸭放田”由此可见,当时苏维埃政权A.建立了民主联合政权B.明确了土地革命纲领C.重视根据地经济建设D.坚持了民主革命原则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中的“务遂耕耘在前,倘有自由抛荒,查觉重责难免。刻下稻熟之期,不准鹅鸭放田”等信息来看,当时的苏维埃政权鼓励民众开展农业生产,重视根据地经济建设。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排除A项;布告的侧重点是鼓励民众努力发展生产,与土地革命纲领和民主革命原则无关,排除B、D项。【点睛】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包括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其中根据地建设包括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等许多方面,经济建设主要是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巩固红色政权。26.清朝梅溪居士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政府“不抑兼并”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C、封建土地私有制D、重农抑商政策参考答案:C27.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参考答案:B注意抓住材料中的提示语。来自世界各地的蔬菜大量种植,反映的是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发达、对外交流的繁荣。28.《管子·治国》中写到“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体现“小国寡民”思想

B.鼓励发展小农经济C.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参考答案:B29.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参考答案:A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30.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瞩目之下拉开帷幕:一个“梦幻之岛”上,绵延起伏的山丘屹立着一棵高大的橡树,潺潺溪流流过绿油油的草地,农舍、牛羊、鸡鹅烘托出浓浓的乡村风情;突然震耳欲聋的鼓声打破了绿色田野的宁静,大地突然崩裂,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巨大的烟囱在原野上拔地而起,炼钢炉旁钢水流淌,钢花飞溅,工人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火红色的巨大纺车转动不停……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淳朴的乡村变成了“世界工厂”,英伦三岛变身为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所言的“黑暗魔鬼的磨坊”,林立的大烟囱不仅使伦敦成为狄更斯小说中沉郁的“雾都”,也竖起了“日不落帝国”雄霸全球的经济地位,竖起了它盛气凌人的傲慢和自信。——2012年10期《看历史》材料二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正是在“刚刚开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社会环境下展开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近代城市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使其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始终与帝国主义侵入后被迫开埠通商联系在一起。——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材料三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城市化过程,必定对农村和城市社会的发展产生双重的影响,简单化地罗列这种影响并不困难,诸如城市化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扩大社会分工,推动城市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带来失业增多、住房紧张、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对农村而言,它缓解农村社会的人口压力,分解传统的大家庭,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又有农村劳动力缺乏与资金短缺,农业生产力下降等问题,这几乎成为城市化国家的普遍问题。——行龙《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1)根据材料一,说明材料中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场景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比较中英两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差异。(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参考答案:(1)工业革命打破农耕文明的宁静,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类为经济发展付出沉重代价。(2)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工业革命产生,推进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快速顺利,分布比较合理。中国:外来侵略,开埠通商,城市化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城市化进程缓慢曲折,分布不均衡。(3)从以下三个角度答题:第一角度:城市化进程成为发展趋势。第二角度:城市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例: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事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推进了文明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对农村经济、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三角度:认识到科学、合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城市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发展等。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归纳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依据“农舍、牛羊、鸡鹅烘托出浓浓的乡村风情”“绿色的草地被灰色的水泥地所取代”“黑暗魔鬼的磨坊”等信息,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变,以及工业化带来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可以从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分布合理等方面归纳,中国结合近代的相关史实分析,如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城市化进程慢、分布不合理等方面归纳即可。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主题“城市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概述,如城市化进程的必然性、城市化进程的双面性、城市化进程的合理性,归纳时需要注意表述的科学,有逻辑,史实的选择正确,能一分为二的分析历史问题。考点: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城市化的特点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德正德以后,欧洲殖民者东来,中国优良的手工业品不断地运往欧洲市场,欧洲殖民者为了支付与中国贸易的差额,运进了大量的白银,这就使正德以后的银币使用较前普遍,到了嘉靖四十一年,全国班匠普遍征银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政府就废止了双规办法,一律以银代役。该年工部题准:“行各司府,自本年春季为始,将该年班匠(工匠)通行征价类解,不许私自赴部投当.仍备将各司府人匠总数查出,某州县额设若干名,以旧规四年一班,每班征银一两八钱,分为四年,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二:淘金人纷纷涌向德国境内的金银矿山,尽管许多矿山已经资源枯竭,但他们仍然拼命挖掘。1460~1530年间,中欧的银产量增加了5倍以上。除了争取更多的对外贸易顺差和搜刮金银器皿,并把它们熔化及鼓励开采金银矿外,政府还设法让金银铸币的成色降低。16世纪前半期,英国就采取了这种做法,使英国硬币的含银量在短短的8年内(1544~1551年)跌到接近原来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一切正如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一文中指出:“在15世纪末,货币已经把封建制度破坏和从内部侵蚀到何种程度,从西欧在这一时期被黄金热所迷这一点看得很清楚。”——据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代后期“一律以银代役”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欧洲市场中的金银流通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恩格斯的观点。

参考答案:(1)原因:中国明代,贸易顺差使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商品经济的快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