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演示文稿_第1页
电力电子技术演示文稿_第2页
电力电子技术演示文稿_第3页
电力电子技术演示文稿_第4页
电力电子技术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电子技术演示文稿当前1页,总共52页。优选电力电子技术当前2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首页1.1电力电子技术的含义1.2电力电子设备的特性

1.3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1.4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当前3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电力电子技术

根据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采用一种有效的静态变换和控制方法,将一种电能形式转换为另一种电能形式的技术。电气和电子器件的有效使用线性与非线性电路的理论分析控制理论的应用成熟设计方法的使用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1.1电力电子技术的含义

当前4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电力电子技术的正确应用使用先进的分析工具,研究其控制系统的性能保证指避免使用需要周期性维护或替换的旋转器件。高可靠性不使用质量不高、性能不稳定,时限很短的器件。高实用性当前5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返回电力电子类似于微电子学技术,都是基于硅材料应用科学的一个分支,采用硅分子渗透技术。电能量交流电直流电电磁辐射脉冲激光束当前6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电力电子技术市场取决于它的成本、可靠性,以及电力应用中新技术有效性。电力电子成本的核心是功率器件的特性,特别是它的导通损耗、开关损耗、和开关速度。“电力电子集成”是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新阶段。电力电子技术代表了新型电能控制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革命性的概念。当前7页,总共52页。信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变换

电子技术一般即指信息电子技术,广义而言,也包括电力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技术信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即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目前电力电子器件均用半导体制成,故也称电力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技术变换的“电力”,可大到数百MW甚至GW,也可小到数W甚至mW级。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补充:王兆安教材当前8页,总共52页。

变流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应用技术)

用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电力变换电路和对其进行控制的技术,以及构成电力电子装置和电力电子系统的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理论基础是电路理论。※

电力电子技术的两大分支

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是半导体物理。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当前9页,总共52页。电力电子学(PowerElectronics)名称60年代出现。1974年,美国的W.Newell用图1的倒三角形对电力电子学进行了描述,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电力电子学电子学电力学控制理论连续、离散

电路、器件静止器、旋转电机图1描述电力电子学的倒三角形※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当前10页,总共52页。都分为器件和应用两大分支。器件的材料、工艺基本相同,采用微电子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分析软件也基本相同。信息电子电路的器件可工作在开关状态,也可工作在放大状态;电力电子电路的器件一般只工作在开关状态。二者同根同源。

与电子学(信息电子学)的关系※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当前11页,总共52页。电力电子技术广泛用于电气工程中高压直流输电静止无功补偿电力机车牵引交直流电力传动电解、电镀、电加热、高性能交直流电源国内外均把电力电子技术归为电气工程的一个分支。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学科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

与电力学(电气工程)的关系※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当前12页,总共52页。控制理论广泛用于电力电子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是弱电控制强电的技术,是弱电和强电的接口;控制理论是这种接口的有力纽带。电力电子装置是自动化技术的基础元件和重要支撑技术。

与控制理论(自动化技术)的关系※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当前13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1.2电力电子设备的特性

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电子控制器静止功率变换器功率调节器目的处理电气意义上的功率功能控制交流或直流电源与一个或者多个需要此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负载之间的功率的传输。当前14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交直流电流变换器功率调节器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功率传输由接在变换器终端的电阻组成的一个或多个负载的需要决定。当前15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力——交流和直流两种从公用电网直接得到的是交流,从蓄电池和干电池得到的是直流。表1

电力变换的种类

进行电力变换的技术称为变流技术。逆变直流斩波直流交流电力控制变频、变相整流交流交流直流

输出输入

变流技术

电力变换四大类交流变直流、直流变交流、直流变直流、交流变交流当前16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1.AC/DC变换把交流电压变换成固定或可调的直流电压。四大类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设备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AC/DC变换

整流把交流电压变换成固定或可调的直流电压的装置。整流器非线性电阻直流负载交流电源ui当前17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2.DC/AC变换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把直流电变换成频率、电压固定或可调的交流电。DC/AC变换

逆变有源逆变无源逆变交流输出接电网交流输出接负载无源逆变装置的输出恒频电源不间断供电电源变频电源当前18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无源(有源)阻抗交流负载直流电源+-用于各种变频电源、中频感应加热和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等场合。当前19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3.AC/AC变换把固定或变化的交流频率、电压变换成可调或固定的交流频率、电压。

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AC/AC变换

AC/AC变换电路变频器周波变换器用于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可变阻抗R,C或L交流负载交流电源当前20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4.DC/DC变换把固定或变化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调或恒定的直流电压。

DC/DC变换

直流斩波把交流电压变换成固定或可调的直流电压的变换器。斩波器脉宽调制变换器当前21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主要用于直流电压变换、开关电源、电车、地铁、矿车等电气机车上所用的直流电动机的牵引传动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各类仪器仪表的电源等。+-UINUOUTRLIINIOUT++--当前22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1.3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与全球能源、环境等问题息息相关。能源消费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程度的标准。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节约能源不仅带来经济效益,也为减少环境污染带来了利益。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当前23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史前期晶体管诞生晶闸管时代全控器型件迅速发展19042000199019801970195719471930水银(汞弧)整流器时代晶闸管问世IGBT出现功率集成器件电子管问世年当前24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内燃机感应电动机直流电机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当前25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晶体管晶闸管集成电路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当前26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功率放大器磁放大器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当前27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电力电子技术史前期水银整流器闸流管金属封装水银整流器电子管硒整流器电真空器件当前28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晶体管引发了电子技术的一场革命。最先用于电力领域的半导体器件是硅二极管,普通半导体整流器开始使用。晶闸管使电力电子技术进入了功率领域:

1)电力变换能力有了大幅度的突破;

2)实现了弱点对强电变换电路的控制;

3)变流装置由旋转方式变为静止方式,效率提高、体积缩小、寿命延长、噪声消除、维护方便。传统电力电子技术阶段——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当前29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集成芯片硬件和软件控制电力电子的发展

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当前30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逆导晶闸管(RCT)快速晶闸管(FST)双向晶闸管(TRIAC)双向晶闸管(TRIAC)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晶闸管派生器件当前31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必须用强迫换相电路关断它,使得电路复杂、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效率较低及可靠性下降;器件的开关频率难以提高,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相位运行方式使电网及负载上产生严重的谐波,不但电路功率因数降低,而且对电网产生“公害”。晶闸管通过对门极控制可使其导通,但不能使其关断。※

晶闸管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当前32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双极型晶体管(GTR)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MOSFET)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关断全控型器件第二代自关断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当前33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自关断全控型器件通过对门极(基极、栅极)的控制既可以使其开通,又可以使其关断。自关断全控型器件的开关速度普遍高于晶闸管,可以用于开关频率很高的电路。第二代自关断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当前34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大型达林顿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给电力电子学带来很大发展。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代替了BJTIGBT是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史上是重要的里程碑。是第三代复合型场控半导体器件的代表。第三代复合型场控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当前35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静电感应式晶体管(SIT)静电感应式晶闸管(SITH)MOS晶闸管(MCT)开关频率高耐压性高电流容量大可以构成大功率、高频的电力电子电路。

IGBT开关频率比BJT高很多,在正向偏置安全工作区内可以不需要缓冲器。

IGBT模块(IPM)应用在内置门极驱动器。具有沟槽栅技术的IGBT模块比二极管的导通压降稍高,具有较快的开关速度。当前36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

MCT开关频率比IGBT模块低许多,应用到软开关变流器中时,不受RBSOA的限制。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对普通GTO的结构、门极驱动、封装、集成的反并联二极管做出重大改进,并且改变了关断过程,极大地改善GTO的性能。IGCT比GTO导通压降低,开关速度快,带有旁路二极管的单片集成电路,不用缓冲器操作,容易实现连续运行。第三代复合型场控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当前37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IGBT和IGCT改进了变换电路的设计,在三电平拓扑结构中广泛采用。PWM可控VCS(电压源型变换器)降低线路中的谐波含量,提高功率因数。以IGCT或IGBT做为开关器件的PWM型VSC,正在迅速取代普通GTO做为开关器件的VSC和电流源型变换器(CSC)。第三代复合型场控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当前38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双向控制晶闸管(bidirectionalcontrolthyristor-BCT)极大地保留了大功率变换器的钳位、内部结构和技术。带有集成过电压保护的光控晶闸管(Lighttriggeredthyristor)极大地简化了门极控制,提高了晶闸管应用在大功率、高电压中的可靠性。晶闸管的发展当前39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在高压、高温、高频以及低导通压降场合应用

功率范围大击穿场强高导热性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高对化学反应或高气压呈高惰性辐射电阻高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材料的改进当前40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

碳化硅可以极大地降低通态和开关损耗,结温上升到600℃时也能运行。肖特基和结势垒肖特基(JBS)二极管,阻断电压达到2000V。PIN二极管达到5kV。碳化硅二极管可以大大减少二极管的关断损耗和开通损耗。碳化硅晶片的密度是大功率器件的限制因素,利用碳化硅反向二极管对IGBT模块的改进,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材料的改进当前41页,总共52页。下页上页返回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全控化集成化高频化高效率化变换器小型化电源变换绿色化改善和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电力电子器件的容量和性能的优化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特点当前42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1.4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扩大了器件的频率、功率等级、使用温度范围,减少器件的体积和降低价格。改进器件和封装形式,实现系统集成,以获得更高的集成化和可靠性。使用无需吸收电路而且关断延时小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使得在大功率应用场合的器件越来越容易。多电平逆变器在大功率逆变器中的应用。当前43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小的变流系统的设计。采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逻辑芯片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传动系统。采用专家系统获得优化的实时性和系统容错控制。自主学习与自适应调节控制器在传动系统中的应用。改善动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当前44页,总共52页。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页上页返回1.5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一般工业:

交直流电机、电化学工业、冶金工业交通运输:

电气化铁道、电动汽车、航空、航海电力系统:

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流输电、无功补偿电子装置电源:

为信息电子装置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