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一)_第1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一)_第2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一)_第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一)_第4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系列(一)

第一章声现象(解析卷)

图3考点标理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作为传声介质;真空不能传

声.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比在固体中慢,气也中最慢.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4、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

音.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旦Ls.即人到障碍物的距离必

须在皿以上,才能听到自己讲话的回声;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

原声加强.比如:同学们在空教室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声音要洪亮,就是这个

原因.

5、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通过羽

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

到了声音.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6、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

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7、频率: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为赫兹,符号为llz.

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20Hz到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

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8、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巫,响度越大.

9、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

的音色不同.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的利用

10、噪声的定义:(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

声.(2)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

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1、人们以分贝(符号为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

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12、控制噪声的途径:(1)从声源处控制,防止噪声产生;(2)在传播过

程中控制,阻断噪声的传播;(3)在人耳处控制,防止噪声进入耳

里.

13、声的利用:(1)可以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B”超,雷达,汽

车上的倒车雷达等;(2)可以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

结石、超声波清洗器等。

■易错提示

1.有声源不一定能听见声音,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闻声识人”是因为音色的不同.

4A考点突破

■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典例1: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喷呐等方式来营造

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啖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锣、鼓和喷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喷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锣、鼓和嗔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典例2:雷雨中,小明看到闪电后2.5s才听到雷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为340m/s,响雷处到小明的距离是m.小明听到的雷声是通过

传来的。

【答案】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X10flm/s,发生雷电时闪电的传播时间极

短,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v=旦,

t

所以雷电发生的位置距小明的距离s=v声t=340m/sX2.5s=850m;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我们听到的雷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答案】850;空气

◊典例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

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解析】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

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便于观察。

故选:Co

【答案】C

♦变式训练

1.1如图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第一个音叉,

第二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第一个音叉发出声音是音叉产

生的;第二个音叉发出声音,说明能传播声音。

【解析】第一个音叉发出声音是该音叉振动产生的;第二个音叉也会发出声

音,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从而引发第二个音叉的共鸣。

【答案】振动;空气

1.2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m,这种方法(选填“能”或

“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原因是.(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

度是1531m/s)

【解析】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4x3s=l.5s,

2

•.•v=_—s,

t

...该处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X1.5s=2250m;

(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

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答案】225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1.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

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

气中传播的速度受的影响,如果利用回声测山崖离我们多远,那么站在

同一地点发出声音后听到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夏天比冬天要。

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t!)331煤油1324

空气(15*0)340水〈常温)1500

空气(25t)346海水(25七)1531

【解析】多数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速度比较大,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声

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温度不同,传播的速度不同。从表格可以看出温度越高,声

音传播越快,如果利用回声测山崖离我们多远,那么站在同一地点发出声音后听

到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夏天比冬天要短。

【答案】(1).小(2).温度(3).短

■考点2:声音的特性

◊典例1:如图所示,在空气均匀,且温度处处相同的室内,小明吹响长笛一

个音,并用A、B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测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监测,得

出如图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10明

监测器A监测器B监测器A波形图监测器B波形图

A.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频率减小

B.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响度减小

C.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音色改变

D.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声速改变

【解析】A、室内空气均匀,且温度处处相同,用A、B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

测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检测,由A波形图和B波形图可知,声音从监测

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频率不变,音调不变;故A错误;

B、A波形图比B波形图振幅变小,所以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响

度变小;故B正确;

C、声音由长笛发出,发声体不变,音色不变;故C错误;

D、室内空气均匀,且温度处处相同,声音传播速度不变;故D错误。

【答案】B

◊典例2:如敲锣会有声音产生,用不同的力敲锣,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解析】轻敲锣振动幅度小,响度小;重敲锣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故用不同的

力敲锣声音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响度。

【答案】A

◊典例3: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一位模仿秀演员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十

多位明星的声音,观众要判断他所模仿的是哪位明星,主要依据的是

A.响度B.音色C.音调D.波长

【解析】不同的人发出声音主要是音色不同,所以模仿秀演员模仿的是明星的音

色,观众是根据音色的不同来判断他所模仿的明星.故选B.

【答案】B

♦变式训练

2.1在“校园十佳歌手”比赛中,黄英同学以优美、洪亮的嗓音和华丽的高音征

服了所有评委,获得冠军。其中,“优美、洪亮、高音”对应的声音的特性分别

是()

A.音调、响度、音色B.音调、音色、响度

C.音色、响度、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

【解析】声音优美是指她演唱时声带发声的品质好,指的是音色;声音洪亮是指

她演唱时声带振动的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声音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

决定的,说她华丽的高音征服了所有评委,是因为她演唱时声带振动的频率高,

音调图o

【答案】C

2.2.湿手摩擦杯口发声,若改变杯内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解析】用湿手摩擦杯口时,杯子由于振动发声,只改变注入杯中的水量,杯

子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音调发生变化,而振幅不变,所以响度不变,音色和

速度也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2.3.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有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

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用棒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

同特征是()

:一上

A.音调音色B.响度音色

C.音调响度D.只可能是音色

【解析】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材料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相

同;若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瓶内水的高度不同,敲击

时振动的难易程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考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的利用

◊典例1摩托车厂家在生产摩托车时,在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是采用

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

在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

【解析】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控制噪声的产生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

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人耳处(接收处)减弱噪声;

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控制噪声的产生;人耳;传播过程

◊典例2:正在睡午觉的小超被姥姥在家门口放的广场舞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

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

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

的方法来减小干扰.姥姥知道小超睡醒后要学习,于是把音量调小了,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

【解析】第一空.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

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休息,故属于噪声;

第二空.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属于隔声减弱

噪声的干扰;

第三空.姥姥知道小超唾醒后要学习,于是把音量调小了,即减小了声源的响

度,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答案】噪声隔声声源处

◊典例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解析】A.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即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但不能减弱噪声,

故B符合题意;

C.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种草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典例4:通常把频率高于Hz的声音称为超声,医院里常用超声波除去

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超声能够填“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

与我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超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更

快”“更慢”或“相同”)。

【考查角度】超声波;声音传递能量

【解析】本题考查超声的知识。超声是指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因为超声

可以传递能量,故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声速与介质和温度有关,与发声体无

关,故超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我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相同。

【答案】20000传递能量相同

♦变式训练

3.1在疫情期间,小明在家中学习,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喧哗,为了不影响

学习,他关紧了窗户。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声喧哗”描述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关紧窗户”是从一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析】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关紧窗户”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响度;传播过程中

3.2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是o

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声音不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dBo

【解析】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O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dBU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超过70dB会

影响学习和工作;超过90dB会影响听力。因此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声音不超过

9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答案】(1).分贝(2).dB(3).0(4).90(5).50

3.3下列事例中,主要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碎石

B.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战斗英雄故事

C.120救护车发出急促刺耳的声音

D.火车进站时会提前鸣笛示警

【解析】A、医生对结石病人进行“超声“碎石,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故A正确。

B、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战斗英雄故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120救护车发出急促刺耳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火车进站时会提前鸣笛示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答案】A

Q办桌表岫

i.某银行近日迎来了特殊的新员工“智能机器人”,这位爱卖萌的小美女能用

语音与储户进行亲切的交流,并指导储户办理相关业务。关于机器人的声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能传递信息

C.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机器人的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

B、与机器人交流,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B正确;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机器人的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答案】B

2.如图描述的四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是()

A.音叉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越远

B.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C.钢尺伸出长度变短,音调变高

D.抽取罩内的空气,铃声减小

【解析】A、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

动的幅度有关,故A错误。

B、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

慢有关,故C错误。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正确。

【答案】D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让人心旷神

怡。以下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A.吼猴能发出很大的吼声,是因为其声带振动得很快

B.泥石流来临前会发出超声波,可通过发出的超声波提前预报

C.小提琴和二胡发出的声音波形图有很大的不同,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蚊子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为250〜600Hz,所以人耳无法听到

【解析】A、吼猴能发出很大的吼声,是因为其声带振动的幅度大,响度大,不

是声带振动的很快,故A错误;

B、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爆发前会发出次声波,我们可以利用次声监测仪进行监

测,故B错误;

C、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不同,故小提琴和二胡发出的声音波形图不同,是因为

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

D、蚊子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为250-600次,即发声频率在250Hz-

600Hz之间,在人的声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耳能听到,故D错误。

【答案】C

4.下列应用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B超B.倒车雷达

C.超声波碎石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解析】A、B超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B错误。

C、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C正确。

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D错误。

【答案】C

5.观察图中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可以判断甲、乙、丙不同的物理量是

()

【解析】由图可知,三幅图中三种乐器振动的快慢相同,即振动频率相同,因

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大小相同,即振幅相同,因此响度相同;三者的材料

不同,声波的形状不同,音色不同。故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6.如图所示的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B.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解析】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

振幅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发声的音叉接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B符合

题意;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出空气,手机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

要介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听声音的变化,由于硬卡片振动频率不同,

音调不同,所以可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7.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

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

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

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

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C正确。

【答案】c

8.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塑料吸管做的响笛,并将它不断剪短.这

是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解析】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的剪短,空

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是探究音调和吸管长短的关系。故选B.

【答案】B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一样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能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答案】C

【解析工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

体中,最慢是在气体中;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固体、液体、气体(如空气)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D、声音的传声靠振动,人说话是靠声带的振动发声的.

10.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

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

动。这一现象说明()

A.人的一种错觉

B.烛火肯定被风吹动

C.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D.鼓面振动发声,带动空气振动

【解析】当魔术师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鼓面面对烛火,声音能

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11.前几年美国的世贸大楼被恐怖分子攻击而倒塌,致使上万人丧生,有关人

士指出,楼倒塌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如果

地震导致城市和村庄的建筑物倒塌,那么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在下列最有效自

救的方法是()

A.用硬物敲击木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B.大声呼救

C.静等着人员前来营救

D.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答案】A

【解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充当声音传播的介

质;

(2)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效果是不一样的,固体效果最好,液体次

之,气体最差.

解:A、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所以可以通过敲击废墟板或墙壁产生

声音并通过固体向外传播声音,这样可以引起救助人员的注意,最后会获得救

援,故A是有效的方法;

B、大声呼救,会浪费体力,且地面上的人不易听到,故B不是最有效地方法;

C、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你不发出信号营救人员怎么会知道你在哪里,故C

不是最有效地方法;

D、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如果不恰当的话,会卡在缝隙里,故D不是

最有效地方法;

故选A.

12.用二胡、吉它、笛子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在隔壁房间仍能分辨

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音速D.响度

【答案】B

【解析】即使不用眼睛看,也能通过声音辨别出是哪种乐器,此时不同乐器演奏

的音调和响度是相同的,它们的音色不同.

故选B.

13.二中期中考试的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

是由于声带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答案】(1).振动(2).空气

【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

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老师讲课的声

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它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故答案为:振动,空

气.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把8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

可以发现声音的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

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二: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

揭开了其“死亡之谜”--船上人员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

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的频率相同

时,会产生共振,严重时,内脏被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述材料中空格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o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在_______左右。

【解析】(1)杯子里水的质量不同,振动频率也就有所不同,导致音调发生变化;

(2)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人无法听到,次声又称亚声;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在20Hz左右。

【答案】(1)音调;(2)次声;(3)20Hz

乘考场修焦

1.(2020•巴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C.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D.摩托车排气管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析】A、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

约为340nl/s,故A错误;

B、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故B错误;

C、地球到月球之间有真空,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

以不能利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故C错误;

D、在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从噪声的产生处防治噪声,属于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答案】D

2.(2020•鄂州)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C.敲击水瓶琴

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解析】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可以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没有产生振动,不能产生声音,故B符合题意;

C.敲击水瓶琴,水瓶琴振动发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响铃的闹钟能产生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没听到声音,故D不符合题

意。

【答案】B

3.(2020•常州)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

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

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A.响度很小的超声B.响度很大的超声

C.响度很小的次声D.响度很大的次声

【解析】用超大音量播放表示原来的响度小;

超低速度播放表示原来的音调高,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响度很小的超声,

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4.(2020•陕西)

A.图1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图2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

C.图3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4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解析】A、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说明液体也能传声,故A错误;

B、改变试管内的水量空气柱长度改变,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改变,故B正确;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D错误。

【答案】B

5.(2020•铜仁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X10、/$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声音只能传递能量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析】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

C、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答案】D

6.(2020•广元)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高考期间建筑工地禁止夜间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内,抽出真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解析】A.大力敲鼓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

C.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内,抽出真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介质逐渐减

少,故听到声音变小,故D错误。

【答案】B

7.(2020•包河区二模)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让其一端伸出桌

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B.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D.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其响度越大

【解析】实验中钢尺振动发出声音,所以音色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振幅相同,响度相同;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

音调不同。

【答案】A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乙中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图丁的倒车雷达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随着向外抽出空气的进行,钟罩内的空气越

来越少,所以听到的声音会越来越小,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

B、乙实验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

音调越低,故B错误;

C、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乙图中可以改变敲击音叉的

力度,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同时听声音的大小,可以探究“响度与振

幅的关系”,故C正确;

D、图丁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正确。

【答案】B

9.(2020•渭滨区一模)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

理解正确的是()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B.“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解析】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听到狗的叫声,知道有人来,即说明

声音可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故C错误。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D错误。

【答案】A

10.(2020•盐城)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B.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

【解析】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L小明听到二胡优美的声音,这是通过二胡发声的判断出来的;120救

护车拉响警笛,行人及其他车辆避让道路,是利用了声音传播(填“信

息、”或“能量”)的道理。

【解析】乐队演奏中,听到了我国民乐二胡优美的声音,这是通过二胡发声的音

色不同来判断的。

120救护车救护出车时拉响警笛,行人及其他车辆避让道路,是利用了声音传递

信息的道理。

【答案】音色;信息

12.(2020春•秀英区校级月考)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o探测技

术人员在沉船正上方的海面上使用声呐系统,向沉船发出的超声波,经过2s声

呐系统接收到了沉船反射的回波,则沉船所处的深度约为m(声波在海

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00m/s)o

【解析】(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X108m/s;

(2)声波从海面传到沉船的时间:

t==X2s=Is,

2

因为v=—,

t

所以沉船所处的深度约为:s=vt=1500m/sXls=1500nio

【答案】3X108;1500

13.(2019秋•大田县期末)如图轿车尾部安装的安全倒车雷达,在倒车时尾部在

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报警。它是通过测量车尾的探头发送

波(选填“超声”或“次声”)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的时间,计算出车体与障碍

物间的实际距离。若探头发出声波经0.01s接收到回声,则此时轿车尾部与障碍

物间的距离为m(声音的速度取340m/s)。

【解析】(1)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利用回声定位原理,由装置在

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

间的实际距离。

(2)由题知,超声波到达障碍物所用的时间:

t=《t<#=-^-X0.01s=0.005s,

2"2

由丫=且可得,此时轿车尾部与障碍物间的距离:

t

s=vt=340m/sX0.005s=l.7m。

【答案】超声;1.7

14.(2020•凤翔县一模)2020年春节期间,我市市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

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燃放爆竹时,爆竹周围的空气会因

而产生较大的声音,较大是指声音的大;此时爆竹的声音对于已经入

唾的人来说是(选填“乐音”或“噪声

【解析】燃放烟花爆竹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从而产生噪声;较大声音是

指声音的响度较大;炮竹声影响人们的休息,所以属于噪声。

【答案】振动;响度;噪声

15.(2020•盐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架子鼓。她用力敲击鼓

面,使鼓面发出声音。声音通过传入人耳。用力越大,同学

们听到声音的越大。

【解析】(1)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2)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振动产生声音,鼓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3)敲击鼓面,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答案】振动;空气;响度。

第二章光现象(解析卷)

考克梳理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1、所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光源。现有如下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水母、月

亮、萤火虫、钻石、点燃的蜡烛、熊熊燃烧的篝火。其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

发光的电灯、水母、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熊熊燃烧的篝火;其中属于人造光

源的是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熊熊燃烧的篝火。

2、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都可以作为光传播的介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或解释相关现象的实例有:激光准直、±

孔成像、排队、射击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义或3X10'k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最大,空气中的速度非常接近真空中的速度,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

气中的速度小。

■考点二光的反射

4、经过入射点。并知道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恻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

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5、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

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6、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滑的表面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

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后,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

光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7、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

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

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8、平面所成的像是虚像。平面成像的应用,照镜子(我国古代人用的铜镜)、潜

望镜、反射式太阳能发电站等。

■考点四光的折射

9、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

光的折射。光发生折射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

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1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上

土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

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11>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筷子发生“弯折”、清澈河

底变“浅了”、海市蜃楼等。

■考点五光的色散

12、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单色光,它们按照一定的

排列成可见光谱。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后,可以

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13、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是不可见的红外线,高温物体向外辐射较强的红外线。

紫光之外是不可见的紫外线,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益于身体健康。

■易错提示.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跟物体的形状相似,跟小孔的形状无关。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光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的像,跟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电考支突破

■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

◊典例1: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

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答案】A

【解析】小孔成像得到的是倒立实像,所以选A.

◊典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D.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D

【解析】

A.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或介质不均匀时会发生偏

折,故A错误;

B.光在空气中不一定沿直线传播,跟空气的密度有关,故B错误;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慢,在真空中最快,故C错误;

D.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

◊典例3:2019年4月10日21点整,天文学家们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宣布首

次直接拍摄到距离地球大约5500万光年的超大质量黑洞照片,如图所示.其中

“光年”是单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km/s.

H5

【答案】长度3X10

【解析】[1]“光年”指的是光一年所走的距离,是表示长度的单位;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X10'm/s=3X105km/s.

♦变式训练

1.1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

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孔成像

A.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要是圆形的

C.小孔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D.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答案】D

【解析】A.小孔成像时,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是实像,

故A错误;

B.小孔成像时,对小孔的要求是要小,不要求形状一定是圆形的,故B错误;

C.小孔成的像大小,由物距和像距决定,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故C错误;

D.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D正确.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立竿见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X10*

C.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太阳发光说明太阳不是光源

【答案】C

【解析】A.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X10、/$,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在同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符合题意;

D.太阳发光,太阳是光源,D不符合题意。

1.3.如图是日偏食景象,此时,若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

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A.形B.形C."O”方形D."C”形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可知,这是小孔成像的现象,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那

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不是三角形,也不是圆形,应该是半月形,故选D。

1.4.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活动中,小华猜想光斑形状可能与孔的形状、孔的大小

和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她找来平行光源

和图a所示的四种打好孔的卡片。

司叵W回R—

图a图b

(1)小华在四种卡片中选择了卡片甲。她这样选择的原因是o

(2)让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卡片上,调节卡片甲与光屏距离,透过孔的光在光屏上

形成一个与卡片甲三角形孔相同的光斑;再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甲上,如图b,

自右侧无孔处开始,向左缓缓推动乙;起初,观察到光屏上的光斑形状,

光斑大小;过一会儿,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圆形的光斑,继续缓缓推动卡

片乙使透过平行光的三角形孔变小,则光屏上的光斑形状,光斑大小

【答案】在改变孔的大小过程中,孔的形状保持不变不变变小不变

不变

【解析】(1)a图中卡片甲是三角形,从右侧拦住部分仍是三角形,形状不变,故

A符合要求;

乙、丙、丁三图中随着卡片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

(2)在卡片到地面(孔到光屏)的距离一定时,当孔较大时,在地面上形成的是

孔的像,与影子形成相同,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当孔小到一定程度时,为小孔

成像现象,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向左缓缓推动乙;起初,观察到光

屏上的光斑形状不变,光斑变小;孔较小时,光屏上出现光源的像,继续缓缓推

动卡片乙使透过平行光的三角形孔变小,则光屏上的光斑形状不变,光斑大小不

变。

■考点2:光的反射

◊典例1:如图,进入人眼的光线是由()

A.虚像发出的B.平面镜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

【答案】C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且成的是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图中蜡

烛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故ABD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

◊典例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解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

时,入射角是70°,所以反射角也是70°;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

则反射角也减小,所以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B正确;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

角也最大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10°;无论是漫反射还是

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典例3: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0画出反射光线0B,并标出反射角的

度数。

【答案】

【解析】

由入射角为60°可得反射角也为60°,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在法线右侧

画出反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60°,如图所示:

◊典例4:如图是光在不同表面发生反射的光路图,其中属于漫反射的是()

AB

CD

【解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根据反射面的光滑程度来定义的。光线在光滑表面

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在粗糙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由图可知,C是粗糙的表面,

所以发生的是漫反射,而ABD是光滑的,所以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C符合题

意。

【答案】C

♦变式训练

2.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B.人在地板上可以看到天上的太阳

C.路口的反光镜

D.斑马饮水时的倒影

【答案】A

【解析】A.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A符合题意;

B.人在地板上可以看到天上的太阳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路口的反光镜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斑马饮水时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2.2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

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

【答案】D

【解析】点亮的灯泡属于光源,会发出光线,未点亮的灯泡会反射点亮的灯泡的

光线,使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人看到了未点亮的灯泡。

2.3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

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像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

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

2.4平时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因为光在该物体表

面发生反射的缘故。这种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填“遵循”

或“不遵循”)

【答案】漫;遵循

【解析】平时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说明光在这些物体

上发生了漫反射。在反射现象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3:平面镜成像

◊典例1:深圳湾公园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如图所示是白鹭飞向水面的情

景。关于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B.白鹭飞向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大

C.白鹭与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白鹭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C

【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

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

A.白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故A错误;

B.白鹭飞向水面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白鹭与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C正确;

D.白鹭在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典例2:当你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镜里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

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镜靠近0.5m,像将远离镜0.5m

【答案】A

【解析】A.人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A符合题意;

B.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跟平面镜大小,跟物体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