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_第1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_第2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_第3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_第4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学习资料期末质量测题一选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50分在小题列的个项,只一是合意。将确案写题的题内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2.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主要粮食作物是粟3.我们知道我国境内曾经出现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居民的主要依据是A.骨骼化石的发现.骨针的发现C.打制石器的发现.磨制石器的发现4.随着文明的演进远古人类开建造房屋过了定居生活下列哪一远古人类能生活在右图所示的房屋中A.北京人.顶洞人C.半坡人.河姆渡人5.下列有关我国夏周代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夏朝.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周武王建立周朝6.启继承父位,标志哪一制度开?A.禅让制.袭C.分封制.郡县7.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①兵马俑②司母戊鼎③彩陶④羊方尊A.①③B.②③④C.②③D.②④8.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可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A.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9.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李冰A.发明了望、闻、问、切“四法”B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C.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1-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学习资料10.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11.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美丽中国”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12.公元前年陈胜、吴广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A.陈B.大泽乡C.巨鹿D.荥阳13.秦灭六国后,全国统一使用货币是A.B...14.右图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秦朝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这些文字的字体是A.大篆小C.楷书行15.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16.秦汉之际,统一蒙古草原的下列哪位历史人物?A.呼韩邪单于.顿单于C.秦始皇.武帝17新欧大陆桥东起我国黄海之滨的连云港点到欧洲荷兰被称为现代的陆上丝绸之路。你可知道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吗?A.刘家港→河西走廊→新→西亚→欧洲B.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欧洲C.长安→印度→阿拉伯→欧洲D.长安→甘肃→日本欧洲18.下列人物中与纸的发明、改直接相关的是A.屈原B.张衡C.蔡伦D.郦道元19.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淝水之战B.巨之战C.官渡之战D.赤之战20.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2-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学习资料A.建立魏国B.消袁绍C.废称帝.统天下21.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融合22.公元4-6世纪,曾一度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①前秦②北魏③东晋④西晋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2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点是A.国家产生B.社会变革C.国家统一D.政权分立民族融合24.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一,古人记载三峡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你知道他是谁A.贾思勰B.郦道元C.祖冲之D.张25.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着直接的关系?A.绘画发展B.佛教盛行C.社会动荡D.社会稳定二非择:本题4题26题10分,27题l4,28l2,题分,计50分)26.10分)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材料一()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是谁的书法作品?分)材料二子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恕乎!己所不欲,勿于人”—《论语》(2)上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分-3-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学习资料材料三中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这部著作是什么?2分材料四“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料四称赞的是哪部史学名著?它的作者是谁?2分27.(14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材料一大距今5000-3000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分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材料二“祖宗尧自太平,秦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胡曾()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2)材料三汉武雄才大略,他是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从1岁即位之初,他的目光就超越了长城以内的有限区域,而投向了广阔的南海和西域。——摘自《历史教参》()料三中汉武帝把眼光投向西域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分)一事件带来了什么历史影响?2分)材料四-4-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学习资料(4)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的发展趋势。材料四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分28.(分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国家管理,维护国家统一。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父于营丘,曰齐。(材一反映出西周实行的么政治制度2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分材料二秦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据材料二概述“新皇帝”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分材料三武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古代历史史料汇编》()材料三,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分29.(14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春秋期的什么格(2分)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分)材料二商之法法…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怠绝消(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2)材料二中“务耕织”“尚军”分别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分)商鞅之法,良法也”,商变法对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5-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学习资料材料三帝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改革?(2分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2分)(4)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革,对此你有什么认识(2分)期质检参答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每小题2分,50分。)1.B2.D3.C4.C5.C6.B7.D8.D10.A11.D12.B13.D15.A16.B17.B18.C19.D20.D21.A22.A23.D24.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26题10分27题l4分28题l2分29题l4分共计分。26.()骨文(分,王羲之1)。()现了孔子“仁”的主张即要“爱人”2分);对于当今“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构建有重要意义(2分。()禽戏(分;《伤寒杂病论》1)。()史记》(1分,司马1分)。27.(1)涿鹿之战(或炎黄战蚩尤。2分)秦汉时期(或秦朝)。2分()朝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2分()张骞出使西域。(分,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奠定了基础。(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行“和亲”政策,各族间的长期交往,统治阶级的改革,民族间的战争(意思相符即可,答对一种方式得1分满分4分)28.()分封制。(2分巩固统治。2)()治上废除分封制;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负责(或地方上实行郡县制);(2分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2分)-6-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电子版学习资料()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弱诸侯国势力(或颁布推恩令);铸造钱币;征伐匈奴。(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27.()诸侯争霸的格局。2分)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2分()耕织是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