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课件-消毒与灭菌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消毒与灭菌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消毒与灭菌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消毒与灭菌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消毒与灭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毒与灭菌12023/3/212消毒(Disinfection):针对病原微生物,而非芽胞的或非病原微生物。灭菌(Sterilization):“通杀”。抑菌(bacteriostasis):针对细菌的生长繁殖。防腐(Antisepsis):体外细菌生长繁殖。动作22023/3/213无菌(Asepsis):不存在任何活菌;强调一种状态。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32023/3/21消毒灭菌的方法热力灭菌法辐射杀菌法滤过除菌法干燥与低温抑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42023/3/215第一节物理消毒灭菌法52023/3/216消毒灭菌的物理因素热力紫外线辐射超声波滤过干燥低温62023/3/217一、热力灭菌法湿热80℃5-10min可杀死所有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原理:高温致生物大分子变性多数无芽胞细菌经55-60℃作用30-60min后死亡。分类: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72023/3/218干热灭菌法焚烧:废弃物品、动物尸体。烧灼:接种环、试管口灭菌。干烤:160-170℃2h玻璃器皿、瓷器等。红外线:1-10m波长最强,但只在照射 到的物体表面产生热效,医疗器械 的灭菌。80-100℃,1h繁殖体脱水干燥,使大分子变性82023/3/219比干热效果好湿热灭菌时,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含水多,凝固所需温度降低。湿热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蒸气可放出潜热。湿热灭菌92023/3/21101.巴氏消毒法:杀灭液体中的微生物,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61.1~62.8℃30min或71.1℃15~30s。2.煮沸法:100℃5min杀灭繁殖体,1-2h杀灭芽胞,加入2%的碳酸氢钠,促进芽胞的杀灭,防止金属器皿生锈;食具、刀剪、注射器。102023/3/21113.流动蒸汽消毒法:常压蒸汽消毒法,100℃15~30min杀灭繁殖体,但芽胞不被全部杀灭。4.间歇蒸汽灭菌法:100℃加热15~30min,37℃过夜,连续三次,用于含糖、牛奶等培养基。5.超高温杀菌(UHT):135~150℃和2~8s;液态食品;灭菌且能保持食品品质与营养。112023/3/21126.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3.4kPa(1.05kg/cm2),121.3℃,15~20min,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物品。水的沸点随水蒸汽压力的增加而上升。122023/3/2113二、辐射杀菌法(一)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波长240~300nm,以260~266nm最强,此波长的紫外线易被细胞中核酸吸收杀菌机理:诱导了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和DNA链的交联,抑制DNA复制杀菌效率与强度和时间的乘积成正比紫外线灯距离照射物以不超过1.2m为宜。132023/3/2114空气消毒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穿透力较弱特点:应用范围:142023/3/2115杀菌机理:应用范围:(二)电离辐射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和射线:60Co-

干扰DNA合成,破坏细胞膜,产生游离基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食品、药品、某些生物制品的消毒,不破坏其营养成分152023/3/2116(三)微波波长1-1000nm的电磁波杀菌机理热效应,但不均匀,灭菌效果不可靠应用范围食品、非金属器械、检验室用品、无菌室和病室中食品用具、药杯及其他物品的消毒。162023/3/2117三、滤过除菌法

机制利用特殊的滤器以去除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以达到无菌目的。用途主要用于不耐高温无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药液,以及空气的除菌。特点仅能除去细菌,不能去除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有些L型细菌等。172023/3/2118四、超声波杀菌机制:不被人耳朵感受的高于20千赫/秒的声波,称为超声波。由于超声波频率高,可裂解许多细菌,G-菌尤敏感,但裂解并不彻底。用途:主要用于粉碎细胞,提取细胞组分以及制备Ag,洗涤等。182023/3/2119五、干燥与低温抑制法

在低温状态下真空抽去水分用途: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冷冻真空干燥法:192023/3/2120第二节化学消毒灭菌法202023/3/2121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如酚类(高浓度)、醇类、重金属盐类(高浓度)等;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破坏蛋白与核酸的基团,如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低浓度);损伤细菌的细胞膜,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脂溶剂等。212023/3/2122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防腐剂对人体组织都有危害,所以只限于外用或环境消毒。限于:体表(皮肤、粘膜、伤口)、手术器械、排泄物及周围环境。222023/3/2123常用化学消毒剂杀菌机理

类别作用机制

常用种类

酚类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

石炭酸

醇类蛋白变性

乙醇

氧化剂氧化、蛋白沉淀高锰酸钾、过氧乙酸

重金属盐氧化、蛋白、酶变性

红汞、硫柳汞

烷化剂蛋白、核酸烷基化

甲醛表面活性剂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

新洁而灭

染料干扰氧化、抑制繁殖

龙胆紫232023/3/21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一)高效消毒剂

1.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

2.过氧化物消毒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

3.醛类消毒剂(戊二醛、甲醛)

4.环氧乙烷(二)中效消毒剂

1.含碘消毒剂(碘酊、碘伏)

2.醇类消毒剂(乙醇、异丙醇)(三)低效消毒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