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疾病负担_第1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疾病负担_第2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疾病负担_第3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疾病负担_第4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疾病负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疾病负担

学习目标本节导言1.知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2.简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负担。?

我们自毁于自己创造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我们自毁于自己创造的环境污染,我们自毁于容许有害的社会条件继续存在。——美国卫生总署《健康的人民》学习内容可同步学习微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人类的健康与寿命取决于:生活方式与行为60%遗传因素15%社会因素10%医疗保健8%气象因素7%——世界卫生组织一、慢病的危险因素努力挣钱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饮食不合理体力活动减少来自上级压力来自竞争压力来自市场压力出门坐车回家乘电梯一天以坐为主工作餐饮为主不按时用餐膳食结构问题导致后果: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努力花钱治病需要花钱预防高质量生活目标

主要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吸烟√√√√饮酒√√营养√√√√静坐生活方式√√√√肥胖√√√√高血压√√血糖√√√血脂√√√常见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的内在关系社会经济状况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中间危险因素(生理指标)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吸烟我国吸烟问题现状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调查介绍,全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数据不确切,可能不止3亿),并有7.4亿非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危害(按全国人口13亿人计算,超半数国人被动吸烟)。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导致的相关疾病。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医学证实,每支烟燃烧时释放出4000多种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氨、苯等69种致癌物。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吸烟易患那些疾病?吸烟的危害长期危害:心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堵塞、肿瘤、呼吸系统、胃肠道疾病、口腔疾病烟对口腔及喉部的危害:

烟的烟雾(特别是其中所含的焦油)是致癌物质——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因此,吸烟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发生癌的能。烟对心脏与动脉的危害

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烟草的烟雾可能是由于含一氧化碳之故,似乎能够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而这种情形是造成许多心脏疾病的一个原因,大量吸烟的人,心脏病发作时,其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者大很多。吸烟对男性的危害:

烟草带有许多的病菌,这些病菌随血液影响到全身各处。它会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到男性的生殖健康,使其血流量发生障碍而减少,导致男性勃起的功能发生障碍,很多毒素还会杀死精子或导致其突变畸形甚至癌变。吸烟会让男性的睡眠质量下降,在夜间的睡眠过程中,身体无法获得安逸,睡眠就像被多次多人打扰了一般,一夜的睡觉,在第二天醒来后依旧会很困很困。吸烟会让吸烟者的骨头变得脆弱,而且会加大男性成为聋哑人的概率。在长期的吸烟过程中,骨头总的矿物质会被损害,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加大骨折的危险。还会让吸烟者的视力变弱和听力逐渐下降。当然,女性吸烟危害也很大,对皮肤、脱发、怀孕等等。吸烟对女性有特殊危害吸烟孕妇的胎儿易发生早产和体重不足。2.缺乏身体活动运动过少已影响到我们的健康人正在变成一种在正常体位会感到累的稀有动物下楼坐电梯,出门坐汽车

上班打电脑,回家看电视我们的身体活动是50年前人的一半50年后人的身体活动是我们的一半不运动的结果:肥胖目前世界上,肥胖症是日趋严重的流行病。在美国,肥胖每年导致30万人死亡,仅次于吸烟引起的死亡人数。在我国,预计下一个10年中将有2亿人发生肥胖。肥胖者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紊乱病。肥胖等疾病与运动不足有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因缺乏运动,全球每年导致200多万人死亡。缺乏体力劳动会增加高血压、血脂紊乱、骨质疏松、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生的危险。人体各项生理功能运转正常,身体健康,现代医学称之为人体的第一状态。如果人体某一组织器官及功能出现异常病变,则称第二状态。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处于第三状态的人既不像健康人那样精力充沛,生气勃勃,也不像病人那样面容憔悴,萎靡不振,而是自我感觉不好,比如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情绪不好、头晕失眠、关节疼痛、皮肤干燥等;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疾病能在短期或一定时期治愈,而第三状态常常维持几年、几十年、甚至终生。导致人体第三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体育锻炼是重要原因之一。医学专家认为,对人体第三状态不应忽视,它往往是健康的隐患,如不加以调节,有可能向人体第二状态转化。“生命在于运动”,人体的第三状态具有较强的可逆性,多数的第三状态者经过有效的体育锻炼,可逐渐向第一状态转化。3.不合理膳食高盐饮食高脂肪摄入食品污染过量饮酒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饮食中盐的来源调味品酱油味精盐酱菜罐头加工食品薯片其他…过多的盐将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血容量增加血管阻力增加血管腔狭窄、管腔敏感性增加高盐是高血压发生的基础!盐摄入量与血压升高幅度呈明显正相关INTERSALT研究共入选了来自32个国家、52个人群的10000例受试者,研究食盐摄入量和高血压发病率的关系。ElliottP,etal.BMJ.1996;312(7041):1249-53.每日钠盐增加5-6g收缩压升高3.1-6mmHg每日钠盐增加5-6g,收缩压升高3.1-6mmHg高盐饮食导致靶器官的损伤StrazzulloP,D'EliaL,KandalaNB,etal.BMJ,2009,Nov24;339:b4567.对10项前瞻性研究的14个人群,共154,282例受试者的荟萃分析结果。高盐饮食显著增加卒中发生风险达23%卒中StrazzulloP,D'EliaL,KandalaNB,etal.BMJ,2009,Nov24;339:b4567.高盐饮食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总体风险17%冠心病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大对9项前瞻性研究的14个人群,共104132例受试者的荟萃分析结果。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2年我国城乡居民盐的摄入量农村每人每天摄入量WHO推荐标准食盐摄入量(g)城市每人每天摄入量2468101212.4g10.9g6g我国南北方居民盐的摄入量北方人群每人每天摄入量WHO推荐标准食盐摄入量(g)南方人群每人每天摄入量2468101212g7-8g6g中国高血压指南.高脂肪摄入脂肪是能量的来源,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能增加冠心病、二型糖尿病的风险。监测指标常用pm<2.5微米颗粒01什么是雾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雾霾雾微小水滴或冰晶秋冬季多见气态污染物火山喷发、煤和石油燃烧气态污染物汽车尾气排放、工业窑炉是指pm<10微米的固态污染物雾霾的罪魁祸首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霾4.空气污染03Pm家庭成员及其危害(pm1雾霾中最多)Pm10停留在上呼吸道Pm2.5进入支气管Pm1进入血液循环Pm0.5进入心血管系统Pm0.1沉积在肺泡里Pm停留位置示意图细颗粒物(Pm2.5)对健康的危害5.感染:乙肝与肝癌,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人乳头状瘤与宫颈癌。6.其他环境因素:电离辐射、X线等。7.遗传因素:全基因组计划、精准医学。8.多因素综合作用:病因网络模型。二、疾病负担(BurdenOfDisease)疾病负担疾病负担生活质量恶化经济负担生命年损失直接经济负担包括提供服务的费用(医药费、住院费)和接受服务的费用(差旅费、伙食费、营养费)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包括患者因病损失的工作时间,因早死损失的工作时间,陪护损失的工作时间疾病负担指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定义:是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式中:e为预期寿命(岁);i为年龄组(通常计算其年龄组中值);ai为剩余年龄,ai=e-(i+0.5);di为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应用:是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强调了早死对人群健康的损害。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DALY)定义: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两部分。三、慢性病的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慢性病防治的目的是:在人生命的全程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降低慢性病的患病、早亡及失能;提高患者及伤残者的生活质量。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一般依从正常人→高危人群(亚临床状态)→疾病→并发症的过程,从任何一个阶段实施干预,都将产生明显的效果,干预越早,效果越好。(一)WHO的慢性病防治策略战略目标建立全球性的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公共卫生方法。发展多种国际的预防活动,促进多数会员国采取行动,将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领域,发展综合防治措施和多部门参与的活动计划,共同进行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改变全人口的健康状况。2.总目标(1)绘制疾病的流行图,分析社会、行为和政治决定因素,为发展政策、立法和财政支持提供依据。(2)减少危险因素及其决定因素水平。(3)制定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规范和准则。3.原则(1)强调在社区及家庭水平上降低最常见慢性病的4种共同的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进行生命全程预防。(2)三级预防并重,采取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把慢性病作为一类疾病来进行共同的防治。(3)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4)改变传统的保健系统服务内容和方式,形成以鼓励患者共同参与,促进和支持患者自我管理,加强患者定期随访,加强与社区、家庭合作等内容的创新型慢性病保健模式发展。(5)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治的行动。(6)改变行为危险因素以预防慢性病时,应以生态健康促进模式及科学的行为改变理论为指导,建立以政策及环境改变为主要策略的综合性社区行为危险因素干预项目。(二)我国慢性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基本原则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近期目标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和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建立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提高慢性病防治能力,努力构建社会支持环境,落实部门职责,降低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减少过早死亡和致残,控制由慢性病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水平。到2015年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50%,综合示范区10%。2.死因监测覆盖90%,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50%,营养状况监测15%。3.人群对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知晓率达50%以上,35岁以上血压和血糖知晓率达70%和50%。4.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率达40%,控制率达60%,脑卒中死亡率下降5%,发病率上升不超过5%5.人均食盐降至每日9克,成人中吸烟率降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32%以上,成人肥胖低于12%,儿童不超过8%。6.30%癌症高发区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40岁以上慢阻肺患病率控制在8%以内,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率达20%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