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史纲要第四章近代史纲要第四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深入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二)深入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三)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重点和难点
(一)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二)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历史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学习重点和难点
200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200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出了这样的回答: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此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军阀是一种封建势力,军阀统治实质是实力之下的武治。它比寻常的封建统治带有更多的动乱性和黑暗性。
军阀的特点:有军队,有地盘,有靠山。近代史纲要第四章近代史纲要第四章段祺瑞黎元洪冯国璋段祺瑞黎元洪冯国璋
袁世凯及其后的北洋军阀是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受极大破坏。
孙中山目击身受,他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袁世凯及其后的北洋军阀是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和痛苦中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陈独秀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中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是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和痛苦中反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一)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
鸦片战争
师夷长技以制夷器物
地主阶级改革派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
改良派维新运动君主立宪制
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文化(观念形态的革命)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一)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
①科技进步;②科技进步加政治改革;③科技进步加政治改革加思想解放。①科技进步;(二)新文化运动1、兴起的标志:(二)新文化运动1、兴起的标志:近代史纲要第四章2、新文化运动的阵地2、新文化运动的阵地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陈独秀对青年的希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近代史纲要第四章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广义);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狭义)。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4、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和内容主题:
改造国民性4、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和内容主题:改造国民性
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要内容:鲁迅《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5、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及局限
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5、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及局限意义:
局限:
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看问题的偏向。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方案产生了怀疑了呢?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的进一步暴露。
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李大钊“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象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梁启超“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其文明之真价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变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这种痛苦的经历,对中国的先进分子来说是一件好事,旧的路走不通了,就会寻找新的出路。”——毛泽东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后期知识分子队伍的分流:
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人继续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走下去;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人继承了科学和民主的思想,去寻求科学的社会主义来改造中国社会。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最大的影响:
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化为实践、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可操作的“范式”,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最大的影响:
十月革命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的呢?
第一,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向往社会主义。
第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十月革命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的呢?五四运动前,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李大钊,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留学日本,使李大钊初步打下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推动:非常关注,潜心研究和热情宣传十月革命实践:李大钊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个案分析:五四运动前,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李大钊,从资产阶级“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中国先进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具有特定国际环境的双向作用: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的怀疑、抛弃;二是更直接作用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成果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同时,又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从内部看,封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已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从外部来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鲸吞蚕食,使救亡图存成为中国振兴、自强的先决条件。中国先进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具有特定国际环境的双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爆发
1、爆发的原因首先,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其次,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再次,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努力的失败。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爆发6月3日,斗争中心转至上海,斗争的主力是工人阶级。五四运动的前期,斗争主力是青年学生。6月3日,斗争中心转至上海,斗争的主力是工人阶级。五四运动的回顾五四运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发言回顾五四运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发言北京的游行学生北京的游行学生近代史纲要第四章愤怒的学生向赵家楼奔去愤怒的学生向赵家楼奔去被大火烧毁的赵家楼被大火烧毁的赵家楼工人罢工游行图工人罢工游行图中国代表拘绝在和约上签字中国代表拘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到1919年6月4日,以学生知识分子为主体。第二阶段:
1919年6月5日起,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的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五四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二)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对“彻底性”的理解:
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联合。(二)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这是指五四运动体现了近代以来历次斗争所不具有的广泛性、群众性。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时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有了觉悟,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1921年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第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第二、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第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第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中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从时代特点和条件来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
第二,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第三,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来看,在五四时期,已涌现出了一批拥护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左翼和领导力量。
最后,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近代史纲要第四章
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要继续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队伍1、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队伍1、2、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杨匏安2、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杨匏安3、原同盟会会员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3、原同盟会会员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给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研究俄国的方式”、“读马克思主义”。——董必武
“从前的一套革命老办法非改变不可”,“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教育,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吴玉章
“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给别人搞去了。于是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的主要条件
第一,从政治思想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抨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秩序的思想特征。革命精神极强,极易引起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共鸣。第二,五四运动时期,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一战是对传统西方文明的一次重大打击,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缺陷的一次大暴露。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及博大,切实的思想特征,为迷茫中的人们提供了解难释疑的思想武器。第四,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武器,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的主要条件
“在这样一个国家里,10到12岁的童工,在晚上时常被关起来,睡在他白天操作机器之下的破布堆里;人们不必要有锐利的观察力,便可以明白:为什么《共产党宣言》会被这个国家的人民奉为圣经。此外,中国人所遇到的西方民主,只是在其担任了外国警察的角色,及保护以暴力夺取中国的权利与利益这几方面。因此,人们也无需仔细研究,便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立即可以完全接受马克思对西方民主的伪善所作的藐视性的抨击。”——斯诺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
像这样与虎谋皮为虎所噬还要来替虎噬人的方法,我们应该当作前车之鉴。——陈独秀(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一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作民众的先驱,民众知识阶级的后盾。——李大钊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我们很(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①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②科学除了指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论争①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7-8月)争论的焦点:要不要马克思主义,要不要革命。②社会主义之争(1920年底-1921年)争论的焦点:社会主义是否符合中国③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争(1919年2月-1920年11月)争论的焦点:需不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及国家。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论争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中国革命敌人异常强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第二,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思想基础)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好比医生单记得许多汤头歌诀,不去研究病人的症候,如何能有用呢?
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这种口头禅是很容易被无耻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罗兰夫人说,“自由!自由!天下多少罪恶都是借你的名做出的!”一切好听的主义,都有这种危险。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不论高揭什么主义,只要肯竭力向实际运动的方面去作,去努力,都是对的,都是有效果的。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的希望。——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2、到工人中去进行和组织工作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发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并创办《劳动音》周刊2、到工人中去进行和组织工作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发起成立
1920年11月21日,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帮助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并出版《机器工人》。孙中山、陈独秀到会祝贺并发表演说。1920年11月21日,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帮助下,上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陈独秀指派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年轻成员俞秀松等人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这里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旧址,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路567弄6号)。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1920年
在李大钊的领导下,于1920年10月成立了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着手成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1月初,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沙滩红楼北大学生会办公室举行。在李大钊的领导下,于1920年10月成立了北京共产党早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1921年7月23日-31日地点:上海(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基础和条件
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基础和条件
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涛、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涛、刘仁静、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现为兴业路76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
内容:1、通过党的纲领;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3、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内容: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②表明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③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主要内容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二、发动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三、实现国共两党的合作四、掀起大革命高潮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第一,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一)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民主革命纲领提出的意义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解决了80多年来中国革命未能解决的问题。第二,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途。第三,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国情的初步结合。
民主革命纲领提出的意义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二)发动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二)发动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安源路矿工人欢庆罢工胜利安源路矿工人欢庆罢工胜利京汉铁路总工会罢工工人代表合影京汉铁路总工会罢工工人代表合影右图为广东省农民协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合影左图为赤山农会旧址右图为广东省农民协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合影左图为赤山农会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建立统一战线。1922年8月中共西湖特别会议采取“党内合作”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制定国共合作的政策。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条件共产党方面: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二七”惨案的发生,教育了党和工人阶级,必须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必须用武装的革命去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国民党方面:继1917年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于1920年再次发起的以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为号召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于陈炯明的武装叛乱,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这使孙中山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革命不能成功,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1921年底,在共产党员张太雷的陪同下,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桂林与孙中山进行多次会晤。建议孙中山与共产党合作。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条件共产党方面: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近代史纲要第四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当时很多共产党员同时也是国民党员。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当时很多共产党员同时也是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近代史纲要第四章(二)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1、北伐战争的开始开始:1926年7月总司令:蒋介石口号:
打倒列强,除军阀
主要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二)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1、北伐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沪教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牛津上海版必修三生物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新科版选修4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共享办公空间租赁协议延期及使用权转让合同4篇
- 按揭二手车转让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合同集锦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并购财务尽职调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家乐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纺织机械设备租赁合同范本4篇
- 【寒假预习】专题04 阅读理解 20篇 集训-2025年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下册寒假提前学(含答案)
- 2024年智能监狱安防监控工程合同3篇
- 2024年度窑炉施工协议详例细则版B版
- 幼儿园篮球课培训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100道20以内的口算题共20份
- 高三完形填空专项训练单选(部分答案)
- 护理查房高钾血症
- 项目监理策划方案汇报
- 《职业培训师的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