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网络远程教育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效劳摘要新农村建立的核心是培养新型农民,远程教育为“三农〞效劳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为此,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效劳。关键词远程教育“三农〞农民素质效劳AbstractThenuclearproblemofbuildingthenewruralareasisthatofthetrainingpeasantsquality.Distanceeducationalhavethecharacteristicsandpriorities.Sodistanceeducationalshould,onthebasisofsystemstrength,takesomeeffectivemeasurestodogoodservicefortheimprovementofbuildingofnewruralareas.Keywordsdistanceeducational“agriculture,theruralareas,andthepeasants〞peasantsqualityservice播送电视大学自办学以来,一直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的办学方向。1999年8月,原教育部电教办转发?关于播送电视大学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方案>的意见?,提出实施“为‘三农’效劳工程〞。2004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播送电视大学关于播送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假设干意见?,中央电大明确提出:“电大作为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在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就必须继续坚持‘四个面向’,并根据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要求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把为农业、农村、农民效劳作为电大教育开展的重中之重,更加主动地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构造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效劳,为建立农村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奉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这一重大目标对整个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奋斗目标,也为现代远程教育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开展空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运用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为建立新农村效劳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一、新农村建立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培养新型农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开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建立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据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缺乏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5%。农业部的调查显示,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缺乏1/3。农村、农民教育的相对滞后,已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致富能力的提高,并成为制约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已刻不容缓。1、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重要根底。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不能没有新型农民。2、培养新型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科技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开展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兴旺国家农业科技奉献率已到达70%—80%,而我国仅为40%,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因素是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应用与推广。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可以使更多的农民适应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开展的要求,使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充裕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开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现代化农业建立,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开展,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立的进程。建立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二、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有了很大开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教育还相当落后,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1、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缺乏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缺乏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市场、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阔农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的从业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真正从事农业的农民,文化程度素质更低。2、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偏低。2002年我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为399.5万,占全国小学专任教师数的63%;小学学校数为38.4万,占全国小学学校数的84%,在校生数为8141.7万,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数的67%。而占全国16%的城镇小学却占有全国35.7%的专任教师。可以看出,农村小学规模小,学生多,教学任务重,相对而言,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农村普通中学的情况与农村小学的情况类似,占有全国49.6%的农村中学却只占全国37.6%的专任教师。从师生比例上说,农村普通中学的比例也比城镇的低。虽然我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到达86.5%。但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不高,遥远山区农村教师更达不到上述的学历标准。3、农村根底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教育并没有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直在沿袭城市教育的开展模式,与城市教育采取一样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进度,满足人们想通过升学来改变学生自身及家庭命运的心理需求。教学内容缺乏联系地方实际,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无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数和办学规模都呈减少趋势,形成了农村根底教育一枝独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十分薄弱的局面。三、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效劳新农村建立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是在经济与社会转移、教育改革与开展的特定时期产生和开展的新型教育形式,其社会性、开放性的本质特色,决定了它能够更快,更协调地适应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积极承担效劳新农村建立的新使命,主动为“三农〞提供效劳。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现代远程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一〕与其他教育相比,电大作为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系统运作优势。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进展系统办学,是电大远程教育有别于其他国内外教育机构的重要办学特征。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农村,覆盖全国的办学管理体系和学习支持效劳体系,可以及时地反响不同地方、不同层次人群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效劳,比较好地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立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性人才。2、远程教学优势。电大系统具有天网〔卫星网络〕,地网〔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人网〔以电大自身独有的办学系统和与之相应的学习支持效劳系统为特点的管理网络〕“三网〞,“三网合一〞是电大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和优势。覆盖全国的卫星教育网,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站,延伸到农村,覆盖到千家万户,把中心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传送到基层农村遥远贫困地区,供那里的人员学习,为全国各地农村的求知者承受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更多的时机。3、办学的开放性、灵活性。电大远程教育秉持开放教育的理念,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突出办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为学习者个别化、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适应了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要和求学者个人的需要,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方便迅速的教学信息、覆盖面广、学习本钱低等优势,尤其适合我国遥远贫困地区,经济欠兴旺地区等高等教育优质资源难以到达的基层农村人员的学习。4、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实施远程教育的前提与条件。多年来,电大一直非常重视教学资源的建立,积极构建反映远程教育特征、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努力为参加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的各类学生提供优质的多种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在传统文字教材建立上,大多数教材设计采用“合一式〞,即注重将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自学指导、自测练习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帮助学生自学与思考;在其他媒体资源如录像、录音、VCD、CD、多媒体CAI课件、网络课程的制作中,积极把握开放性与灵活性、参与性与交互性、智能性与可控性的特点,从而制作出了一批受学生欢迎、形式多样的优秀教学资源。〔二〕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立效劳1、加强系统建立,增强效劳能力。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播送电视大学关于播送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假设干意见?中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各地方电大制定贯彻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同时注意统筹当地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地方电大的办学优势,积极支持其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农村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为农村经济的开展做出积极奉献。大力强化系统建立,把县级电大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县级电大工作站的根底平台功能。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县级电大工作站的硬件建立,狠抓县级电大工作站教师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使县级电大成为效劳三农的中坚力量。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应以县级电大工作站为基点,使教学网络进一步向乡镇延伸,从规*运行、增强活力、资源共享、提高效能和协调开展等方面入手,探索管理的新模式,给基层电大更多的办学和教学自主权,提升其适应性、主动性,形成地方特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立效劳,为地方经济社会开展效劳。2、转变观念、重心下移。远程教育为新农村建立效劳,意味着办学的网络、资源、效劳和管理等要实现全方位的重心下移。目前,国家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方案〞、“燎原学校〞、“村村通〞工程等,为教育重心下移的实现搭建了一个平台。此外,在加强网络根底设施建立上,要系统重点打造县级电大网络,其意义不仅在于使这些县级电大具备了功能完备的网络教学平台,成为为“三农〞效劳的县级区域远程学习中心,更在于以县级电大为基点,教学网络进一步向有条件的乡镇延伸。同时,开辟“新农村〞远程教育,构建效劳平台,把信息资源发送到更多乡镇,使县级电大和乡镇成为远程教育效劳新农村建立的信息中心。调整教学资源开发策略,提高效劳效果。在内容上,要结合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特点,开发具有外乡特色的资源,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贴近农村实际,拓宽效劳领域。电大远程教育要在效劳新农村建立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研究、探讨和把握农村受教育者的各种需求,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中专教育与各类培训并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兼顾,形成立体化、多功能的教育构造和层次体系,从而更好地提供适应性、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实效性效劳。大力开展各类大、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农村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专门人才;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以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本、专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新课程教学能力;积极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带着广阔农民脱贫致富;以农村青年为重点,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振动料斗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借款仲裁合同范例
- 买房附件合同范本
- 社区健康教育与义诊活动的结合策略
- 共享单车租车合同范本
- 乌鲁木齐买房合同范本
- 农产品对接合同范本
- 公司贷款购货合同范本
- ppp合同解除合同范本
- 与律师终止合同范本
- 短视频运营实务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妊娠和精神疾病课件
- 全新人教精通版六年级英语下册教案(全册 )
- (新版教材)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精品污水处理厂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 (完整版)泄洪渠施工方案
- 幼儿园厨房人员培训计划
- 博士、博士后简历模板
- 《房屋面积测算技术规程》DGJ32TJ131-2022
- 鞍钢鲅鱼圈钢铁项目38m生产线工程设计思想
- 毕业设计-胆囊结石患者的护理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