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地理(适用于老高考新教材)专题6自然灾害专题突破练六_第1页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地理(适用于老高考新教材)专题6自然灾害专题突破练六_第2页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地理(适用于老高考新教材)专题6自然灾害专题突破练六_第3页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地理(适用于老高考新教材)专题6自然灾害专题突破练六_第4页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地理(适用于老高考新教材)专题6自然灾害专题突破练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突破练六(2022·湖北武汉高三检测)2021年7月,干旱了无数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突发创纪录洪水,300平方千米的沙漠变成了湖泊。气象专家指出,新疆沙漠腹地及其周边地区降水增加趋势明显,已成为我国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显著的区域。下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位置及其相关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1~3题。1.2021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沙漠洪水”的原因是()A.台风过境降水异常B.温带气旋活动频繁C.西南季风势力增强D.暴雨叠加融雪洪水2.在此次“沙漠洪水”中,损失最为严重的是()A.农田水利设施 B.城镇公共设施C.居民房屋设施 D.油田基础设施3.近年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增加有利于()A.提高河湖水位,发展内河航运B.增加土壤水分,改善生态环境C.改变气候类型,减轻干旱程度D.优化水热组合,扩大耕作规模(2022·山西运城高三检测)读某区域自然灾害分布图,完成4~5题。4.图中东北部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的主要诱因是()A.高山冰雪 B.西风带的迎风坡C.地势起伏大 D.地震多发5.图中区域南部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022·河南南阳高三检测)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域内突发自然灾害后的两个观测点横截面河床形态和水深示意图,灾害过后一段时间,两观测点水深基本恢复正常。据此完成6~8题。6.引发该河段两观测点横截面水深骤变的原因是()A.上游大坝决口溢洪B.地震迫使河流改道C.滑坡土石阻塞河道D.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7.此次灾害发生点可能位于()A.该河段下游 B.两观测点之间C.观测点1附近 D.观测点2附近8.灾害发生时,下游地区最先采取的减灾措施是()A.转移沿岸居民 B.清理河道淤泥C.拦蓄河水防旱 D.开挖渠道引流(2022·山东潍坊高三检测)草原蝗灾是新疆草原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草原蝗虫属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生长。下图示意新疆1986~2006年4月气温距平(距平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与蝗虫灾害发生面积的关系。据此完成9~11题。9.新疆多蝗灾的根本原因是()A.风力较大 B.降水稀少C.低洼湿地多 D.冬季气温低10.图示时期新疆的蝗灾面积呈扩大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A.草原面积增多 B.地下水位上升C.气候趋于冷湿 D.气候趋于暖干11.下列关于新疆减轻蝗灾损失的措施,合理的是()A.修鸟巢留鸟类 B.喷洒高毒农药C.放火焚烧蝗虫 D.人工增雨降温12.(2022·山东聊城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洪涝灾害是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自然灾害。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洪涝灾害频发。基于历史数据,揭示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可以减弱洪涝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统计了1950~2016年67年间印度洪涝灾害的大体情况。图1为印度洪涝灾害年均频次变化统计图,图2示意印度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图3为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统计图。图1图2图3(1)据材料,描述印度洪涝灾害分布的时空差异,并分别指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2)基于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推测进入21世纪后印度的洪涝灾害将会逐渐减弱,有学者认为因推测依据的局限性,该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结合材料,解释导致上述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的具体原因。13.(2022·河北唐山检测)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山西省是旱涝灾害的多发地。2021年10月初山西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严重灾害。图1山西省暴雨年均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图2山西省山脉分布示意(1)从夏季风影响的角度,分析山西省“十年九旱”的原因。(2)根据材料,概括山西省暴雨年均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推测阳泉暴雨年均发生频次比较高的原因。(3)2021年10月初山西多地发生滑坡,说明其自然原因。(4)旱涝灾害频发对山西人民的生命财产影响重大,简述山西省减轻灾害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14.(2022·山东淄博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土地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水盐运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松辽平原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多河流、湖沼,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000~1800毫米,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其形成主要与气候、地形、地下水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等要素有关。下图示意该区域2000年盐碱地及年平均风速分布,下表为2000~2017年该区域盐碱地与其他类土地之间的转换情况。2000年2017年变化面积/km2盐碱地水田579盐碱地旱地984盐碱地林地23盐碱地草地686盐碱地水域760盐碱地建设用地—盐碱地未利用土地44水田盐碱地26旱地盐碱地290林地盐碱地8草地盐碱地1055水域盐碱地149建设用地盐碱地—未利用土地盐碱地27(1)简述松辽平原西部易发生土地盐碱化的自然条件。(2)指出松辽平原西部盐碱地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布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3)根据表中数据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要求:就2000~2017年盐碱化治理的主要成果和主要问题得出结论;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1~3.1.D2.D3.B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因此,2021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出现“沙漠洪水”的原因是暴雨叠加融雪洪水。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不受台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温带气旋也不会频繁出现。第2题,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出现“沙漠洪水”,受影响最大的是位于沙漠中的油田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公共设施和居民房屋设施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受沙漠洪水影响不大。第3题,近年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其周边地区降水增加,有利于增加土壤水分,改善生态环境。新疆气候类型没有改变,仍然是气候干旱,河湖水位提高不多,航运条件不好,水资源仍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4~5.4.B5.B解析第4题,图中显示,该地东北部属于洪涝、暴雨多发区,还是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因此可以判断,暴雨、洪涝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原因。由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位于中亚东部,位于西风带范围内,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受地形阻挡,西风在此抬升形成降水,诱发滑坡、泥石流。第5题,图中显示该区域南部有冰川分布,因此滑坡、泥石流的主要诱因是冰川融化,冰川融化量最大时为夏季,滑坡、泥石流多发季节应为夏季。6~8.6.C7.D8.A解析第6题,据图中比例尺可知,观测点1、观测点2两地距离较近。自然灾害发生后,相对于观测点1,观测点2河面宽度变小,水深明显变浅,说明有物质进入河道,导致河床抬升,可推测该地可能发生滑坡,滑坡体进入河道,使河床抬升,水深变浅。灾害过后滑坡体被流水搬运,河道恢复,水位恢复正常。第7题,观测点2处河道南侧为凹岸,正常河床深度应比北岸(凸岸)深,但此时观测点2南侧河床抬高很多,水深变浅,说明有物质从南侧进入河道。据图可知观测点2处河道南侧靠近山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易发生滑坡。观测点1处为正常河床剖面图,且水位较深,说明灾害不在该处发生。第8题,灾害发生时,滑坡体阻塞河道,易形成堰塞湖,对下游造成威胁,最先采取的措施应该是确保人员安全,所以要尽快转移沿岸居民,以减少生命财产损失。9~11.9.B10.D11.A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草原蝗虫属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生长。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利于蝗虫繁殖;新疆风力较大与蝗灾多发关系不大,蝗灾主要与气温和降水有关;新疆降水稀少,低洼湿地少;新疆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蝗虫繁殖。第10题,由图可知,草原蝗虫灾害发生面积与气候密切相关,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繁殖,全球气候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利于蝗虫卵越冬,为第二年蝗灾的暴发提供“虫卵”;草原面积的变化不会直接影响蝗虫数量变化。第11题,修鸟巢,留住候鸟,候鸟可啄食蝗虫,能有效控制蝗虫对草原的破坏,使草原生态环境得以平衡;喷洒高毒农药可杀死蝗虫,但对环境破坏大;放火焚烧蝗虫效果小,且易引发火灾;人工增雨降温成本过高,且效果差。12.答案(1)空间分布:北部尤其是东北部洪涝灾害发生频次高,中部和西部相对较低。影响因素:地形(地形雨;迎风坡降水)。时间分布:季节差异明显,雨季(7~9月)洪涝灾害高发,1950~2016年洪涝频次呈增加趋势。影响因素: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2)统计资料仅67年,尤其是21世纪统计数据仅有17年;仅统计了洪涝灾害的频次,没有区分洪涝灾害的规模,没有揭示不同规模洪涝灾害的强弱;没有就洪涝灾害变化与气候变化进行对应分析,基础数据具有局限性,导致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13.答案(1)(夏季风是水汽的主要输送者)山西受夏季风影响较弱,年降水量较少;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一般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夏季),其他季节降水少,易引发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南方,往往造成南涝北旱,山西也易发生干旱。(2)暴雨年均发生频次的地域差异明显,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阳泉位于山地(太行山脉)夏季风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3)山西多山地,山体内部存在软弱面或破裂面,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因连续强降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