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授课人:百色市第五中学黄照勇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是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本课的编排充分展示了这样的线索。

2.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学生尚未学习世界史,理解造纸术的影响有一定难度;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学生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对于历史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学年,对中国古代史有了一定认识,对如何学习历史也有所了解。对本节课,学生大都看过电影《鸦片战争》、《林则徐》或有关通俗读物,对鸦片战争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有一定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和认识: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2.林则徐为维护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地整合历史资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并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如画画、撰写调查报告、制作网页或幻灯片等,为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汇报做好准备。3.课前将同学们收集到的有关图片、照片、实物以及美术作品等对教室进行布置,为教学创设情意、烘托气氛。七、教学过程导入设计:【多媒体显示】课前播放一段编辑好的《鸦片战争》视频,营造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160多年前战争情景中,为本节新课教学打好基础。【提问】刚才大家看的短片是有关于哪一场战争?反映了什么事件?(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引入本节课题,问题探究一。推进新课。【多媒体显示课题】鸦片战争【多媒体显示探究】一、虎门销烟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解决,教师点评。4000箱4000箱(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2.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方法?(向中国走私鸦片。)3.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关于第3问,先多媒体显示:《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林则徐上书,《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材料一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年份英国输华值中国输英总值入超正当贸易值鸦片贸易值总计值1837-1838220万340万560万310万250万材料二4020040200箱35445箱12576箱20331箱4000箱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1839年1799年7889箱材料三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则徐集·奏稿中》提问:三则材料中涉及到鸦片输入主要危害有哪些?这样设计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还提高学生归纳,提取有效信息能力。【过渡】作为当时皇帝道光帝应有采取什么行动?作为最有见识封建大臣林则徐有何表现?【多媒体显示】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门销烟图提问:①材料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精神?(反抗外国侵略决心及为国家民族利益自我牺牲爱国精神。)②林则徐禁烟,禁烟主观上为了维护清王朝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林则徐虽站在地主阶级立场,禁烟根本用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但他指挥虎门销烟代表了中华民族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精神,故是民族英雄。)此设计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能力。【过渡】不法英商非法鸦片贸易扭转了正常贸易中逆差所带给英国损失,但中国禁烟运动不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英国遂决意以此诉诸武力,因此有人说:“若没有林则徐禁烟运动,就不会有中英鸦片战争”,对此有何看法?让学生讨论、引入探究二。【探究二】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1.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多媒体显示】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1)直接原因→虎门销烟过渡、根本原因是什么?(2)根本原因【多媒体显示】第一组图军机处、1741年的英国下议院,第二组图蒸汽机、古代犁耕图,第三组图鸦片战争前中英双方对比表。引导学生归纳战争爆发必然性: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生产资料。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而中国全面落后,综合国力弱,为战争提供可能性,而虎门销烟是借口,既使没有鸦片输入及虎门销烟英国也会找其它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虎门销烟是导火线。2.经过(多媒体显示)【多媒体显示】《鸦片战争形势动态示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经过,然后提问:①清政府战争态度怎样?(战→和,抵抗→妥协)②你能说出多少作战英勇将领?从中学到哪些宝贵精神?(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敢,不怕困难,爱国等)通过这些教学互动,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从而有效实现思想教育目标。【过渡】在鸦片战争中,中国涌现了许多英勇的爱国将领,又处于天时、地利、优势,但由于清政府腐朽、落后,妥协投降,结果争从清政府屈膝段降,中国败而结束。【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多媒体展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场景的图片教师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中英双方的表情,尤其突出清政府官员的满足和自得的表情。学生对清政府的表情会产生疑问,教师可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比如:清政府认为开放的通商口岸只有5个,且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已,道光帝还认为“上海其地既不产稻米,也不产丝绸,风水也不好,那些洋人傻乎乎的,就赏给他们去折腾吧。”(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既清晰地了解到了条约的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清政府腐败的认识。)【多媒体展示】教师展示《南京条约》表格,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危害,最后指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社会性质的变化。【影响】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多媒体显示)【设计思路】教师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历史概念、鸦片战争对领土、主权的破坏以及战后中国经济的相关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师可进一步提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领域、经济结构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也可将其设计为4个问题作为课后思考题,培养学生养成课后积极思考、消化和总结知识的习惯,提高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练习反馈】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答案:C2.下列条款反映了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是()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C.开五口通商 D.取得领事裁判权答案:A3.清朝时,商人张鹏从上海运进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帜才有生路吗?”①这件事至少发生在那一年以后?②张鹏指的是哪一条约?答案:①1858年;②《天津条约》八.板书设计一、鸦片战争原因: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2、过程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九.教学资源1.“课标”内容标准。2.教材及《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3.教学挂图和《中国国耻大事记》中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4.教师提供与“鸦片战争”历史相关的资料。十.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我们追求怎样的历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有效的教促进有效的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回顾自己的历史教学,特别在新课程改革之初,只见“学生在活动,不见学生有体验,只见学生在合作,不见学生有收获,只见学生在热闹,不见学生在思考“的现象出现的更多,在听评课时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更突出。讲课老师在津津有味的讲课,学生却在那里自己干自己的,老师问一问,学生齐答,表面上热热闹闹,小组讨论,实际上什么也没学到;另外历史教学者没有将教学立足于现实,对学生萌发的不良价值取向,没有给予及时的矫正。这些问题怎样解决,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鸦片战争》一课教学(

本节课我觉得我的设计有好的地方,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我结合《鸦片战争》一课,我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亲身体验。

通过教学三维目标的交融,实现情感教育探究体验贯穿始终。三维目标常常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实现来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感受探究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节课的疑难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有效、适度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共鸣,让历史课生动活泼、精彩、贴近生活,让死的历史变活的,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重现。如

通过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学生体验林则徐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的高风亮节。让学生体验林则徐虚怀若谷,善于学习,吸纳新知的开阔胸襟。林则徐不愧为近代中国第一放眼看世界的人。

(二)、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入手,探索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民主化课堂教学”之路,设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本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转变成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两种转变需要“量”的积累过程。在七年级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探索“民主化课堂教学”之路。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指导学生获取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知识,了解鸦片走私到禁烟活动直到《南京条约》签订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安排以下两个大的教学活动。1.让学生分小组带着“中国东南沿海地理范围”和“英军侵略路线”这两个问题看《中国历史地图册──鸦片战争》。2.学生在探究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时,设计了“假如我生活在那个年代,该怎么办?”“假如我是一位法官,我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罪犯?”这两个问题。其目的,一方面强调学生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然后知识迁移,作出决策。整个活动以现代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力争为富有生机和实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

(三)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为目的,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知道了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后,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贩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归纳总结:鸦片是当时的麻醉毒品,危害了多少中国人的健康,而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