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方案(终稿)_第1页
路基施工方案(终稿)_第2页
路基施工方案(终稿)_第3页
路基施工方案(终稿)_第4页
路基施工方案(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31.1编制依据 31.2编制原则 4第二章工程概况 42.1概况 42.2自然条件 52.3主要技术标准 62.4施工条件 62.4.1现场水、电情况 62.4.2材料供应情况 62.4.3交通、通讯条件 62.4.4弃土堆 7第三章施工准备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73.1临时工程 73.1.1施工便道 73.1.2便桥 73.1.3工地试验室 83.2施工组织机构 8第四章主要工程数量 9第五章主要机具、测量设备 105.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105.2主要测量设备 11第六章工期安排及劳动力配置 126.1工期安排 126.2劳动力配置 13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案 137.1概述 137.2路基挖方及回填 137.2.1排水 147.2.2清除杂草等地表附着物 147.2.3挖方 147.2.4换填 147.2.5卵砾石反滤层 157.3软基处理 167.3.1概况 167.3.2施工步骤及方法 177.4软土路基沉降及稳定观测 187.4.1设置原则 187.4.2观测标段埋设要求 197.4.3观测技术要求 207.4.4沉降及稳定观测的施工方法 227.5软地基地段路堤填筑 237.6路基填筑 247.6.1地表及基底处理 247.6.2土工试验 247.6.3填筑施工 247.6.4桥涵过渡段填筑 257.6.5碾压夯实 267.7路基加固及防护 277.7.1浆砌片石护坡 287.7.2路堤坡面种灌木、撒草籽 29第八章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 308.1组织措施 308.2.雨季和冬季、农忙季节施工安排与措施 308.2.1雨季施工安排及措施 308.2.2冬季施工安排与措施 318.2.3农忙季节施工安排 318.3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 31第九章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319.1质量目标 319.2质量保证体系 319.3质量责任制度 339.4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339.5质量检查制度 339.6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349.6.1检测手段及措施 349.6.2建立内部旁站监督检查制度 359.6.3主要分项工程技术保证措施 359.7创优规划 369.7.1创优目标 369.7.2工程质量创优保证体系 369.7.3人员管理组织机构 37第十章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措施 3810.1安全目标 3810.2安全保证体系 3810.3临近既有线路基施工安全防护 3910.3.1确保既有线安全配备防护品 3910.3.2安全防护措施 4010.3.3安全隐患事故发生应急处理 4210.4保证施工安全、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 45第十一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4611.1.保护地下管线和周围建筑物措施 4611.2.交通配合措施 4711.3.环境卫生、文明施工措施 4711.4.消防、治安措施 4811.5.施工期间防汛措施 4911.6.施工期间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措施 49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国投新集公司矿区铁路改扩建工程颍上立交疏解线,第一分册线路、站场、路基及轨道施工设计图。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规程。3.施工现场的实际调查资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国投新集矿区铁路改扩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2编制原则1.符合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包括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2.确保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3.计划进度安排符合要求,合理安排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工序,做好各工序的衔接,统筹兼顾,均衡生产。4.临时工程设置,以满足快速施工为主,力求整洁、有序,减少土地占用,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整个施工过程贯穿创建文明标准工地的原则。第二章工程概况2.1概况立交疏解线接轨点位于颍上站阜阳端上行方向,接轨点立交疏解线里程为DK0+200位于阜淮线上行线里程K46+102.479处。立交疏解线全长3602.908m。其中路基工程由疏解线起点DK0+200~DK0+709.504和DK2+917.844~DK3+802.908组成,全长1394.568m。纵断面设计受既有地面高程、既有线高程、既有坡度及当地洪水水位等因素控制。本区域自然地面标高在25.1~26.8m之间,地面平缓,起伏较小,区域内洪水水位受西淝河控制,为破堤内涝水位,根据安徽省水利电勘测设计院推算西淝河百年一遇破堤内涝洪水水位为26.50m,设计铁路线路路肩设计高程不得低于27.00m。本专用线梁庄车站内轨面高程定为28.14m,专用线接轨点轨面高程为30.63m。线路自阜淮线上K46+102.479出岔后,以22m坡段顺接既有上行正线,分别以600m长4.5‰和1300m长6‰的上坡段爬坡至DK1+950处,此后以250m长平坡段跨越阜淮(跨越出桥轨顶高程41.15m)。DK2+200处以1240m长10‰的坡段下坡,并行既有刘庄矿专用线段采用1.2‰下坡接入梁庄站。施工段路基工程主要项目有地基处理,区间路基土石方填筑,渗水土,砌体及圬工,浆砌片石,绿色防护,以及其他工程。本地段中软土路基处理,主要处理类型有抛填片石、砂砾垫层、卵砾石垫层以及生石灰等。本标段路基总填方101210m3,总挖方26949m3,渗水料6599m3,石方14490m32.2自然条件本标段路基位于颍上县城北侧,属于淮北平原地区;路基跨越地段受铁路路基取土工程的影响,在近阜淮铁路线两侧,地形普遍略低地形形态开阔、低缓、平坦。基本处在农田区内,沿线沟渠纵横密布,周围村庄分布。本标段路基地处颍河漫滩,地表土体粉砂质含量较高,地质土自上而下依次为:=1\*GB3①-1耕植土灰、灰黄色,稍湿-很湿,疏松,含有机质,夹植物根茎等杂物,主要分布在农作物耕植区;=1\*GB3①-2填土灰、灰黄、棕黄色,干燥-稍湿,疏松,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局部夹碎石、植物碎片仅分布于铁路附近、居民生活区;=1\*GB3①-3淤泥质粉质黏土灰、灰黑色,潮湿,软塑-硬塑,含有机质,局部夹植物根茎的等杂物,主要分布在水渠、塘、沟底部。=2\*GB3②粉质黏土灰黄、棕黄色,潮湿,软塑-硬塑,铁锰质侵染,中下部偶含钙质结核,局部夹粉土。=3\*GB3③粉质黏土青黄杂色、棕黄色,潮湿,软塑-硬塑,含铁锰质钙质结核,中下部夹多层粉土。=4\*GB3④-1粉土灰黄、棕黄色,潮湿-饱和,中密,局部铁锰质侵染,含钙质结核,夹粘性土;=4\*GB3④-2粉细砂灰黄、棕黄色,潮湿-饱和,中密,夹粘性土、粉土,含钙质结核。=5\*GB3⑤粉质黏土灰黄、青黄、棕黄色,潮湿,硬塑,含铁锰质、钙质结核,夹粉土、粉细砂。=6\*GB3⑥-1黏土灰黄、青黄、棕黄色,潮湿,硬塑,含铁锰质、钙质结核,局部富含钙质结核;=6\*GB3⑥-2粉质黏土灰黄、棕黄、棕红色,潮湿,硬塑,含铁锰质、钙质结核夹多层粉土、粉砂;=6\*GB3⑥-3粉质黏土灰褐、灰黄、灰色,潮湿,软塑-硬塑,含钙质结核,夹多层粉土、粉细砂。=7\*GB3⑦-1粉质黏土灰、灰黄、棕黄色,潮湿,硬塑,含铁锰质、钙质结核,中下部夹粉土、粉细砂;=7\*GB3⑦-2中细砂灰、灰黄、棕黄色,潮湿-饱和,中密-密实,夹粘性土、粉土,钙质结核。=8\*GB3⑧-1粉细砂灰白、灰黄、棕黄色,很湿-饱和,局部含砾,中密-密实,夹薄层粉土、黏土,含钙质结核;=8\*GB3⑧-2粉质黏土灰黄、灰色,湿,硬塑,岩芯见马蹄状断口,含铁锰质、钙质结核。本工程所在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南缘,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所属设计地震分为第一组;多年平均降水量904mm,年平均气温15.0℃。水资源较丰富。但流经村庄的地表水体更新速度缓慢,水位变幅较大,水量补给有限,水质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宜作为作为施工用水。浅层地下水类型为弱承压水-承压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主要是开采浅层-中深层地下水。工程所在场地内存在特殊岩土为膨胀土,不良地质为雨季易产生内涝。2.3主要技术标准线路等级:参照国铁二级正线数目:单线限制坡度:重车4‰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牵引种类:内燃、直通区段电化机车类型:SS系列牵引质量:5000t最小曲线半径:一般600m,困难350m连锁方式:微机联锁闭塞类型:半自动闭塞2.4施工条件2.4.1现场水、电情况除居民生活区的水渠、塘、沟外,该路基工程所在场地内地下水、铁路两侧集水渠内的地表水暂未受化肥、农药、生活污水的影响,依据水质检测报告判定场地内的环境水没有侵蚀性。施工用水可直接吸收河水。生活用水可钻井取当地村庄的地下水。施工用电从刘庄矿接入。同时自备150KW、50KW发电机各1台,30KW发电机2台。施工机械使用的燃料就近购买。2.4.2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所需砂、石料产自安徽淮南境内;路基填料采用灰土和煤矸石,渗水料全部采用矿井矸石;抛石用料为当地所产的块石。经甲方协调矸石源全部由甲方提供,由刘庄矿、西风井拉运。2.4.3交通、通讯条件所在地区公路交通主干道为颍上到刘庄矿快速通道,从快速通道到施工现场为地方乡村道路,公路等级较低,不能满足大型施工机械长期通行的要求,施工车辆通行将会使既有村道产生严重破坏,进场时必须进行全面整修,需对个别路段进行扩修,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维护。工程所在地区村村通程控电话,施工临时通讯科直接接引。2.4.4弃土堆弃土堆设置在梁庄站DK3+800里程处,路基工程弃土的最大运距为8000m,最小运距为3500m,平均运距大约为5144m。第三章施工准备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3.1临时工程3.1.1施工便道根据该工地地理位置特点及地方交通状况,沿路左侧修建一条贯通的施工便道,另根据地方可用乡村公路的路况和大型机械通行的要求对部分借用的乡村公路进行扩建。便道全部采用煤矸石进行填筑,跨沟、渠段进行抛填片石换填,施工便道路基宽度5m,路基宽度4.5m,外侧留50cm的排水沟;根据施工生产的需要,考虑每200m设一会车平台,会车平台长15m,宽3.5m(会车平台不一定设置,根据施工生产需要再安排)。3.1.2便桥为保证施工区域既有排灌系统与河道溪流畅通,对施工便道跨越河流、河渠处设临时钢便桥通过。钢便桥基础采用单排两根直径为Φ80cm螺旋钢管桩,壁厚δ=10mm,桩内灌砂稳定后浇封顶砼,桩间设[12号槽钢平联,桩顶两侧焊接牛腿。钢管桩顶设600×800mm的H型钢横梁,上设贝雷桁架,横梁与贝雷桁架之间设置厚度δ=10mm橡胶垫。贝雷桁架上设[16间距@150mm的横向分配梁,上铺δ=10带肋钢板作为面板。除与贝雷桁架连接处采用高强螺栓及骑马螺栓连接外,余各型钢接触点均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便梁两侧设1.5m高型钢护栏。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夜间设警示灯。施工便桥设置里程表序号线路里程单位数量长度/数量1DK0+275~DK0+305m30跨越牛庙沟2DK1+040~DK1+060m20跨地方沟渠3DK1+640~DK1+660m30跨地方沟渠4DK2+250~DK2+280m30跨越梁庄沟5DK3+960~DK3+990m30跨越幸福沟3.1.3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设于混凝土搅拌站内,负责路基土工试验。3.2施工组织机构国投新集矿区改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置五部两室: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物资机械部、工程经济部、综合办公室和工地实验室。施工组织机构框图第四章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总量1基床填方填A组填料m365992填改良土(掺灰比6%,按体积比掺灰)m3137513填C类土m3874594过渡段填A组填料m320005水泥(桥台背2m范围掺3%~5%的水泥)m313006软式排水管m407清表换填挖种植土m373728挖方挖Ⅰ类土m3168839边坡防护工程边坡植灌木棵2545210撒草籽m2916511M7.5水泥砂浆砌片石m3139512C10混凝土m318213M7.5浆砌片石镶边及平台m3131114M7.5浆砌片石护坡m349915砂砾石垫层(H=0.15m)m324916干砌片石护肩m3167417M10水泥砂浆抹面(H=0.02m)m2334818碎石垫层m333519M7.5浆砌片石脚墙m3121820挖土m3243821抛填片石m3839522卵砾石垫层(H=0.15m)m339923砂砾石垫层(H=0.15m)m339924地基加固原地面压实m22457325路基附属工程M7.5浆砌片石沟m28426开挖土方m325627挖台阶m21861第五章主要机具、测量设备5.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一、土石方机械1挖掘机≤0.6m3台22推土机≤75kw台23振动压路机≤10t台24蛙式夯≤250Nm台1二、运输机械1自卸汽车辆32洒水车辆1三、基础施工机械1排污潜水泵台35.2主要测量设备序号测量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全站仪莱卡TRC402台2附带5块电池2全站仪DTM-352C台1尼康3水准仪DSZ2台24全站仪三脚架铝合金架腿副25水准仪三脚架铝合金架腿副36棱镜三脚架对中杆全站仪圆棱镜副27塔尺5m长铝合金尺子个38对讲机1km对3附带5块电池9卷尺50米个210卷尺5米个4第六章工期安排及劳动力配置6.1工期安排本段路基工程由经理部路基作业队施工。路基计划安排工期为4个半月,根据征地情况先施工大里程段后施工小里程段,分两段施工。开工日期为2012年11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3年2月28日,共120日历天。施工准备阶段的路基清表、清基工作的工期安排:DK2+917.844~DK3+802.908里程段从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20日,耗时20天,DK0+200~DK0+709.504区间段从2013年1月5日~2013年1月14日,耗时10天,由1个施工班组完成,劳动力为60人。路基土石方填筑工期安排:DK2+917.844~DK3+802.908里程段从2012年11月21日~2012年12月15日,耗时25天,DK0+200~DK0+709.504里程段从2013年1月15日~2013年1月29日,耗时15天。设挖掘机作业班、路基土石方运输作业班、压路机作业班、路基填筑班。劳动力为35人。路基排水、绿色防护、护坡工程工期安排:DK2+917.844~DK3+802.908里程段从2012年12月16日~2013年1月4日,耗时20天,DK0+200~DK0+709.504里程段从2013年1月30日~2013年2月8日,耗时10天。劳动力为45人。竣工验收工期安排:DK2+917.844~DK3+802.908、DK0+200~DK0+709.504里程段从2013年2月9日~2013年2月28日,耗时20天,劳动力为20人。序号里程部位DK2+917.844~DK3+802.908DK0+200~DK0+709.504日期2012年11月2012年12月2013年1月2013年2月5101520253051015202530491419242938131823281施工准备2路基3路基附属及绿化4竣工验收颍上立交疏解线路基施工进度横道图6.2劳动力配置本段路基安排劳动力最高峰时人员为60人,高峰期为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20日、2013年1月5~2013年1月14日。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案7.1概述DK0+200~DK0+709.504及DK2+917.844~DK3+802.908DK路基施工段,路基长度共1394.568m。地表耕植土体疏松含砂,渗透性较强,层厚0.7-1.2m,在桥设计施工图技术标准:1.路基基床厚度:基床厚度为1.5米。自路肩施工高程至以下0.6m部分为基床表层,其下0.9m为底层。2.路基基床处理:基床表层换填渗水土,基床底层填料采用生石灰掺和量为6%的改良土,原地面清表换填6%的改良土。7.2路基挖方及回填国投新集矿区铁路改扩建路基工程大部分位于农田内,表层土质腐殖土,地表水丰富,荒草及小灌木丛布满整个路基宽度。梁庄站轨面高程较低,增建、改建线路为低矮路基,基床表层换填渗水土,基床底层换填0.9m生石灰掺和量为6%的改良土。路堤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缓于1:10时,路基直接填筑在自然地面上,路堤小于1.2m时,清除地表杂草。地面横坡为1:10至1:5时清除草皮,地面横坡陡于1:5时基底应挖台阶。7.2.1排水为了保证地基质量、材料进场,需要先将地表水排除。上行立交疏解线区间路基均为填方工程,为保持路基稳定,原则上路基两侧1.0m外设置深0.5~1.0m,底宽0.4~0.6m的排水沟,并于线路两侧取土坑相连接,利于路基排水。施工步骤为:路基两侧1.0m外设置深0.5~1.0m,底宽0.4~0.6m的排水沟,并于线路两侧取土坑相连接,沿线DK0+200~DK0+280地界内侧挖设排水沟并接入K0+290牛庙沟。7.2.2清除杂草等地表附着物本段路基征地界线内线大部分已经荒芜,据现场调查,地界内茂密的杂草、树苗、玉米地、小片竹林等,高度0.5~2.0m不等。另有部分池塘、水沟及房屋分布。因为地表附着物分布较密且高度较大,必须先清除地表附着物后才能对软弱土进行处理。施工步骤为:人工割(拔)除地表附着物,并用汽车外运弃除(平均运距大约为5144m)。7.2.3挖方根据现场调查,本段路基所跨之处表层较弱,大部分为淤泥和腐殖土,且植被丰富,参照有关规定及建设单位要求,必须挖除表层淤泥及种植土后换填,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挖除及换填深度0.7~1.2m不等,其中水塘地段尚需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填片石挤淤处理,抛填片石顶面超过水塘埂0.5米的处理措施。施工步骤:在立交疏解大桥的两端路基分别设置1台挖掘机,挖除地表腐殖土,每台挖掘机配备3辆自卸汽车,腐殖土及淤泥由汽车运至弃土堆遗弃。7.2.4换填挖除地表淤泥后(排水工作与之同步),及时回填渗水土、砂砾、卵砾石、生石灰。按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不混杂、不混填;每层填土面应做成向外2%的横向排水坡。施工步骤:填料摊铺平整先采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终平。7.2.5卵砾石反滤层施工前应进行压实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并报监理确认。正式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进行标高、宽度、长度、坡度及承载力等情况进行检验,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施工时在合格的下承层上,由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根据需铺厚度、宽度、长度、采用网格法布料,推土机平整,必要时采用平地机二次整平,压路机压实,压实方法及遍数按试验工艺数据进行控制。砂、碎石垫层(反滤层)应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由试验数据确定。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完后必须及时完成两侧干砌片石护坡,并同时做好反滤层。砂、碎石垫层(反滤层)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挖方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框图7.3软基处理7.3.1概况上行线DK0+300~DK0+710段左侧地表有淤泥、DK0+126~DK0+280段位于池塘内。本段软土地基处理按照设计单位要求在路基施工前必须对地表进行处理,排除地表水、清除淤泥且换填路基厚度不小于0.7m(设计时速90km/h),否则,路基施工时,将难以保证质量。所以地基加固处理前,利用清基时在两侧挖设的排水沟,将雨水引入周围排水系统,并纳入地方水系之中,确保基底不受水泡。回填密实的地基表层,作为施工机械的作业平台。为使挤淤效果明显,抛石后土质均匀,石料粒径控制在≤400mm范围,且将石料的石屑清除,最短边尺寸不小于30cm,抗压强度大于20Mpa。抛石施工前,先开采片石进行强度试验,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方可使用。7.3.2施工步骤及方法1.测量放样

按淤泥实际范围要求测量放线,确定抛石范围并经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界线。

淤泥处理前,测量放样出沟底施工坡脚范围,结合现场情况处理的现状,包括平面几何尺寸和相应高程点,绘制出淤泥处理范围的地形平面图。

2.地表的清理抛石之前,抛填范围内的草木残株及种植土、有机土、建筑垃圾、草皮、树根、树墩、竹根等表层土要用挖掘机清除,并用人工配合清理。应清除全部土层。3.片石运输及挤淤所抛片石应选用质地坚硬、耐冻且不宜风化崩解的块石,宜用不同大小片石掺杂抛投,使抛填片石具有一定的密度。施工中安排好石料运行路线,专人指挥。摊铺平整工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个别不平处配合人工用细块石和石屑找平。抛石采用挖掘机进行。首先由挖掘机在作业半径内均匀抛第一层毛石,完成后,挖掘机来回走动进行碾压,待块石沉入与基底齐平后,可进行第二层抛石。完成后用同样方法进行碾压,若块石无明显沉降,可向前延伸进行下一段施工,若块石沉降量仍较大,则需再抛一层块石进行碾压,直至块石沉降量较小为止。充分碾压的程度应使片石潜入淤泥底面。若下卧地面有明显的横坡时,抛填片石应从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展。抛石挤淤完成后,确认挤淤段无沉降,达到设计基底的承载要求,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填实卵砾石垫层及砂砾石垫层。4.垫层施工填土与抛填片石之间必须填实卵砾石垫层及砂砾石垫层,各厚0.15m。含泥量不大于5%,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含有机物质,粘土块和其他有害物质。垫层的施工工序:铺砾石→洒水→压实→检测。卵砾石垫层及砂砾石垫层外设干砌片石防护,厚0.3m。片石抛至塘梗标高,并留2.0m平台,抛片石坡率1:1.5。7.4软土路基沉降及稳定观测7.4.1设置原则1.观测断面设置原则观测点的布置应能满足观测要求,由于全线软基的路线较长,软土及松软土地基地段沿线纵向每30m左右一个沉降观测断面,一般情况下沿线路方向每间距50m设置一个路基面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因过渡段观测断面的设置而导致一般路基区段间距不足50m时,不设断面;超过50m而不足100m时,按等分间距设置断面;超过100m时,按50m倍数四舍五入原则来设置断面数量,断面间距宜一致均匀。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应不少于2个路基面沉降变形观测断面。路桥、路涵过渡段于不同结构物起点处、距起点2m处各设一断面。基底沉降观测断面每间距两个路基面沉降观测断面设置一个。2.观测点设置原则(1)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需设在同一横断面上,偏差不超过±5cm。(2)一般路堤地段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和沉降板,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两个,布置于左右线中心两侧各3.2m处;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3)软土路堤地段观测断面一般包括。沉降观测桩、沉降板。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2个,布置于左右线中心两侧各3.2m处,沉降板位于双线路基中心,。(4)路堑地段观测断面分别位于路基中心,左右线中心以外3.2m的路基面处各设1根沉降观测桩。路堑地段不做地基沉降观测,不设基底沉降观测断面。观测点设置示意图7.4.2观测标段埋设要求1.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以上直径的钢筋,顶部磨圆,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设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0.3米,桩周0.15m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观测桩埋设示意图2.沉降板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一般情况下:由底板、金属测杆(Φ4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Φ49mmPVC管)组成。钢底板尺寸为50cm×50cm×1.0cm,钢筋混凝土底板尺寸为50cm×50cm×5cm。(1)沉降板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的水平与垂直度,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2)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3)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5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4)接长套管时应确保垂直,避免机械施工等因素导致套管倾斜。沉降板埋设示意图7.4.3观测技术要求1.一般路基(1)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土开始进行沉降观测;路堑地段从级配碎石顶面施工完成或施工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2)沉降观测设备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施工单位的填筑施工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谢天,做到互不干扰、影响。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要求进行,不能影响路基填筑质量。(3)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中心沉降观测点的沉降量,当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10mm/天,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4)观测精度要求: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不低于±1.0mm,读数取位至0.01mm;剖面沉降观测的精度应不低于4mm/30m;位移观测测距误差±3mm;方向观测水平角误差为±2.5″。观测频率要求:路基沉降观测的频率不低于下表的规定观测阶段观测频率填筑或堆载一般1次/天每天填筑量超过3层时1次/每填筑3层沉降量突变2-3次/天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1次/3天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第1个月1次/周1个月以后1次/2周无砟轨道铺设后第1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月3个月以后1次/3月实际工作进行时,观测时间的间隔还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当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时应加密观测频率;当出现沉降突变、地下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率。路基施工各节点时间应具有沉降观测数据。观测应持续到工程验交后由运营管理部门继续观测。2.过渡段一般规定桥涵两端的过渡段及路堑过渡段均需进行沉降观测,过渡段工后沉降的分析评估应沿线路方向考虑各观测断面的各种结构物之间的关系综合进行,对于线路不同下部基础结构物之间,以及不同的地质条件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之间形成的各种过渡段,应重点分析评估其差异沉降。(1)路桥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2)过渡段应考虑沿线纵向平顺性和不同结构物差异沉降的观测和评估,不同结构物起点处、距起点5~10m、20~30m处分别设置观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3)沉降观测装置的具体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沉降观测的频率与一般路基的规定相同。当环境发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加密观测频率。观测精度等技术要求同一般路基要求。(4)路基在堆载预压施工时,路基基底沉降板应随预压土的高度随之接长沉降测杆,每次接长0.5m。预压期的观测频率与静置期相同。预压土方卸除时,接长的沉降测杆随之拆除;基床表层施工后,于路基面上设置沉降观测桩。施工过程中对所有观测点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及注醒目标记,对地面观测点用水泥砌砖及铁板封盖。7.4.4沉降及稳定观测的施工方法采用DIS型水准仪,以二级中等精度要求的几何水准测量高程,观测精度小于1mm。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填料观测一次,若两侧填筑时间间隔较长,每三天观测一次,用以控制填筑速度。路基填筑完成后,每14天进行一次定期观测。每次观测后及时整理、汇总测量结果并绘制时间-沉降曲线,编制位移、沉降观测分析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以便设置路堤预抛高值。侧向变形观测的方法采用视准轴法,观测仪器采用光电测距,观测精度:±5mm,频率及观测时间可与沉降观测同步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当观测沉降或水平位移骤增或超过控制标准时,加密观测次数,实行动态跟踪,分析原因,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下一步工作。沉降及稳定观测的施工流程图7.5软地基地段路堤填筑为有效的控制路基下沉量。软基地段路堤填筑要求填土压实密度较一般路基提高1~2%,即压实标准为基床表层地基系数K30:中砂、粗砂、砾砂为1.2;砾石类、碎石类为1.5。基床底层地基系数K30:中砂、粗砂、砾砂为1.0;砾石类、碎石类为1.2;基床以下部分地基系数K30:中砂、粗砂、砾砂为0.8;砾石类、碎石类为1.0;为此,在施工中采取下列措施:按规定选用符合填料标准的填料,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使之接近最佳含水量。雨季施工填料含水量过大时,采取晾晒的办法降低含水量到接近最佳含水量后再进行碾压。控制每层填土厚度不大于0.3m,按地基固结的要求控制填土速率。每天填土厚度不大于0.5m,并按沉降观测结果指导施工。选用振动压路机,全面碾压数遍。新填土除需要晾晒以外,及时压实,防止水分蒸发和下雨时雨水渗透到填料中。碾压机械碾压不到位的部分,如桥涵缺口、路肩、边坡等采用人工夯实、拍紧。涵洞两侧对称填土。7.6路基填筑7.6.1地表及基底处理路基填筑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进行施工,三阶段即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整修验收阶段;四区段即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验区段;八流程即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碾压、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和路基整修。7.6.2土工试验在路基填筑前,对填料的分类做鉴别试验,通过筛分试验和土壤分析试验,确定土壤类别和组成成分,以确定填料是否合格,并选择合适的填筑工艺。同时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填土的密实度和最佳含水量。7.6.3填筑施工路基填筑施工应充分利用旱季施工。雨季施工时,充分利用晴天进行施工,并对取土场采取排水措施,对含水量偏大的填料进行晾晒。自卸车卸土时,填筑虚铺层厚30~50cm,具体填层厚度见填层厚度控制表。见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预留填料及软土路基沉落,软基地段两侧加宽0.5m。填筑区段完成一层卸土后,先用推土机对填料进行平整,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凹凸。对于非渗水填料,平整面做成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在摊铺平整的同时,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碾压路肩不致发生滑坡。填层厚度控制表压实机械厚度(cm)适用范围小型振压路机10~15涵洞两侧、桥台、挡墙背填土履带推土机20路堤填土振动式压路机30路堤填土7.6.4桥涵过渡段填筑桥台台后路基填土和涵洞两侧填方是路基施工的薄弱环节,也是铁路运营过程中路基病害发生最多的部位,在此部位施工必须特别注意。桥台台后、涵洞两侧及涵洞出入口翼墙后填土,应分层夯实,密度达95%以上,涵洞两侧应对称填筑。当位于软基地段时,其填筑方法同软地基地段路堤填筑。路基与桥台尾过渡段、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选用级配碎石填筑,每层高度根据试验参数确定,但不超过30cm,且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5cm。1.技术要求:桥路过渡段长度计算:L=2*(H-0.6)+AL—过渡段长度(m)H—路堤高度(m)A—常数。取5m。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长度按下式计算:L=2h+AL—过渡段长度(m)h—结构物高度(m)A—常数。取2m。2.施工要求:过渡段路堤表层A组填料应符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的基床表层压实要求。表层以下A组填料分层填筑,并使其压实标准满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的基床底层压实要求。过渡段桥台背2m范围不易碾压,采用A组填料内掺入3%~5%的水泥填筑,大型机械碾压困难时,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充分压实。过渡段桥台基坑以混凝土或碎石回填分层填筑,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80MPa/m。过渡段路基与其连接的路堤按一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对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的过渡段,位于桥台基坑内的过渡段地基加固与桥台统筹考虑。过渡段路基填筑前,应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试验,确定主要的工艺参数。施工注意事项:桥涵结构物两侧1m范围内不宜使用大型压实机械,避免大型压实机械对桥涵结构物的损坏。应严格控制填方摊铺厚度、填料含水量。碾压或夯实遍数必须满足密实度要求。加强土工试验检测工作。每处桥涵端头填方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试验检测和监督,对填土含水量过高、填料材质不符合要求、碾压夯实达不到密实度要求的工点,必须坚决返工。7.6.5碾压夯实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平整程度和填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确认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才能进行碾压,否则,采用下列措施处理:填料含水量低于该种填料最佳含水量3%,用洒水车进行表层喷水;高于该种填料最佳含水量2%,采取晾晒措施。填料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第一遍采用静压,先慢后快。然后改为振动碾压,由弱振至强振,最快行速控制在4km/h。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遍数6遍。横向接头重叠不小于0.4m,两相邻填筑区段重叠不小于1m。碾压完成规定作业数遍后,测定压实后填料的含水量和压实度,检测合格,报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进行上层填料填筑。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图7.7路基加固及防护路基加固及防护的形式有:浆砌片石、绿色防护。路基加固及防护分布一览表序号加固或防护形式分布范围1坡面浆砌片石DK0+200~DK0+280两侧、DK3+156~DK3+350右侧。2路肩干砌片石分布与路基的两侧。3植灌木除以上两种外,均植灌木DK2+920~DK3+285右侧、DK2+920~DK3+300左侧、DK0+300~DK0+710两侧。4喷播植草除坡面浆砌片石外均需此种防护。7.7.1浆砌片石护坡1.砌体砌筑砌体采用坐浆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分段位置宜设在沉降缝处,分层水平砌筑应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应互相错开,砌缝应饱满。各砌层应先砌筑定位砌块,并与其他砌块交错连成一体。定位砌块宜选用表面较平整且尺寸较大的石料。在砌体砌筑时,片石的砌缝应互相交错、咬搭,砂浆密实。片石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干填片石后铺灌砂浆;片石应大小搭配,较大的片石应以大面为底,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挤塞。挤浆时可用小锤敲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空隙。浆砌片石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得大于4cm,三块相邻片石的内切圆直径不得大于7cm,两层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cm。填腹部分的砌缝应减小,在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塞填。浆砌砌体完成后,及时覆盖土工布进行洒水养护,养护不小于7d。2.沉降缝的设置沉降缝每15米设一道(检查台阶每500米设一处)3.泄水管的设置主骨架基础泄水管每隔3m设置一根。泄水管为直径7.5cm的PVC管,其出口距脚墙顶面为50cm,埋设时出口稍微下倾形成流水坡,以利排水。同时在泄水管内侧铺设20×20cm透水无纺土工布作为反滤层。4.M10水泥砂浆封顶抹面浆切片石拱架基础(脚墙)及干砌路肩顶面用M10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厚度为5cm。砂浆面要求表面压光。当路基高度≥3.0时从沉降缝开始3.6m设置一处凹槽,当路基高<3.0m时从沉降缝开始2.5m设置一处凹槽,压制深度不小于2cm的凹槽,防止开裂。5.浆砌片石截水骨架砌筑(1)技术要求拱形骨架净距宽×高=3m×3m,拱部骨架截面为L型,宽0.5m,主骨架截面为U型,宽0.6米,主骨架嵌入路堤边坡深0.4m,拱骨架嵌入路堤边坡深0.4m,外露截水槽0.1m,宽0.1m。骨架以M7.5水泥砂浆砌片石砌筑,截水槽部分采用C10混凝土板砌筑,尺寸为:0.3m(长)×0.2m(宽)×0.1m(厚)。为便于养护,在适当位置设宽0.6m,厚0.4m的M7.5水泥砂浆砌片石踏步。拱形骨架内种灌木、撒草籽,灌木间距0.6m一窝,每窝两株,梅花型布置。(2)施工方法施工前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并拍实使坡面平整。为达到整体美观效果,施工时砌筑骨架应从衔接处开始,自上而下砌筑,两骨架线接触应处于同一高度,骨架应与坡面密贴,骨架流水面应与草皮面平顺,骨架基础与下部侧沟平台,浆切片石或浆切片石水沟连接时、应整体砌筑。不足一个完整拱时,坡脚处采用半个拱形或部分拱形补充。骨架砌筑前必须按照设计形状、尺寸挂线放样、开挖沟槽。在主骨架与支骨架结合处应做好衔接,施工时两骨架片石之间要充分咬合、紧密、砂浆饱满:如主骨架已经砌好,在施工与之衔接支骨架时,应拆除几块主骨架片石,以便主骨架与支骨架充分咬合,避免出现通缝,影响支骨架稳定。踏步和路堤坡面排水槽设在主骨架处。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内种植灌木、撒草籽护坡正视图单位:cm7.7.2路堤坡面种灌木、撒草籽适用于填方段路堤边坡高度小于等于3米。种植于路堤边坡坡面,草籽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并适于本地区成活的多年草种。树种为适合当地生长的小灌木树种,布置形式为梅花型,株距为0.6米,植树坑深0.25m,直径为0.2m,每坑内1株。施工方法:施工前清理坡面、平整,松散部位应夯实,然后洒水润湿坡面。种草时分撒播和行播进行,草籽埋入深度应不小于5cm,为使草籽均匀分布,将种子与砂、干土或锯末混合。选栽灌木树龄至少要一年,挖掘树苗时不得损伤主要的根系,最好带土,以利成活。种植的灌木应在适宜生长的季节进行,最好选在春、秋季。栽种灌木后坑中应及时填土压紧,并要经常浇水,使坑内保持湿润,直到其发芽成活。种树后的边坡大雨后要检查边坡是否完整,如发现有局部坍塌、开裂的边坡应及时修补。边坡如有不利于灌木生长的砂石类土或石灰改良土,则栽种的坑内应换填宜于灌木生长的黏性土。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精细的养护管理,包括覆盖、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养生期不少于30天。对漏种、草籽发芽成活过稀部位要进行补种或补撒。养身期内,需用透气农膜覆盖,避免雨水冲刷。第八章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8.1组织措施建立强有力的高效运转指挥系统,统筹安排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劳力调配、组织施工生产,掌握形象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工期领导负责制和工期保证体系。明确阶段性工期目标,组织阶段性施工生产高潮,紧张有序、均衡、持续、稳定地展开施工,确保工期兑现。组织专门的征迁班子,积极协助建设单位完成施工界内征迁工作,为早日顺利开工创造条件。8.2.雨季和冬季、农忙季节施工安排与措施8.2.1雨季施工安排及措施路基施工尽量安排在晴天或枯水季节。做到“三做好”:做好路基两侧排水沟的维护、疏通工作,确保路基不受浸泡;做好充分的材料储备工作,以防雨季料源短缺造成停工;做好防洪防汛工作,备好物资、机具,组织好劳力,确保安全度汛,保证工程不间断施工。成立施工便道维修小组,确保施工道路畅通。8.2.2冬季施工安排与措施制定路基工程低温期施工专项技术措施,保证冬季工程部间断施工。8.2.3农忙季节施工安排农忙季节是农村用电的高峰季节,正常的施工用电将受到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施工中配备足够的发电机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做好运输车辆调度,农忙季节安排好车辆运输时间,避免堵塞交通。根据需要及时补充劳务工,满足施工需要。8.3保证工期的主要技术措施保障水、电供应,架设临时电力线,配备足够的发电设备,确保工程不间断施工。加强施工道路维修,保证材料运输和道路通畅。安排好季节性施工,冬季、雨季要针对施工特点,合理安排,减少季节气候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加强与地方各级政府的联系,创造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为顺利施工、确保工期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成立QC小组,组织技术公关,控制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第九章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9.1质量目标单位工程一次合格效率达100%,优良率达90%以上,力争创部级优质工程。9.2质量保证体系为保证立交疏解线路基工程总体创优目标,按IS09001-2000标准建立强有力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标准化、程序化管理,认真落实责任终身保证制度。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总工程师具体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创优规划的编制和措施;经理部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负责对原材料、半成品及工序抽验,以及对特殊工序、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的全面检查验收。作业队长对本作业队所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同时作业队配置专职或兼职质量检查工程师,负责所有工序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经理部和作业队的施工技术部门、物资采购部门、工程试验、计量部门等均在相应的职责范围内对工程质量负责。质量保证体系框图9.3质量责任制度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各级领导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对质量全权负责,并进行组织、推动、决策,对照质量目标,贯彻落实工程质量措施,督促、检查、领导管段内的各项质量工作,对管段内工程质量负责;作业队对所管工程质量负责,具体组织工程质量措施的实施,强化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操作班组实行工序质量的控制,确保每道工序质量优良。领导分级负责,逐层保证,把工程质量的优劣列为考核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经理部设工地试验室,配专职试验工程师,作业队设工地实验组,配置实验人员,通过检测试验手段协助配合工地质检工程师进行全面的工程质量控制,为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9.4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员工上岗前即组织学习施工规范、规则、规定和验标,熟悉施工的程序和质量要求,定期安排技术培训,并进行技术考核。特殊工种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执行持证上岗率100%的制度。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材料、新工艺及时组织参战人员学习,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9.5质量检查制度建立各级质量检查制度,经理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每半月进行一次,作业队每周进行一次。质量检查有主要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外业检测、内业检查分别进行。外业检测对照部颁验标对工程中线、水平及工程结构尺寸和检测项目进行实地量测,做出记录,作为评定质量等级的依据之一;内业按管理部门对口检查各项资料、记录、台帐、报表、签证、质保书、设备状况等是否清楚、齐全、完整、符合标准,按检查办法做出检查评定结果。凡次检查合格率不足100%,且现场管理混乱的工点,提出黄牌警告,单位内通报批评;连续两次检查达合格率不足100%,责令撤离工地。对一次检查合格率达100%,内实外美且现场管理有序的单位,给予奖励,并通报表扬。各级结构设立专职质检人员,经理部设安全质量部,配备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作业设专职或兼职质量检查员,持证上岗。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实施过程控制,做好隐蔽工程的自检、专检工作。分级进行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班及一线人员坚持自检、互检的制度。认真执行合同条款,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自觉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对监理工程师和甲方代表进行的随机抽取和重点检查提供必需的检查条件,对检查提出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进行整改。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工作局面。9.6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9.6.1检测手段及措施根据甲方有关文件和施工规范的要求确定检测项目,制订检测程序,培训检测人员,配齐检测仪器,根据有关规范、规则,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监控。对重点工序和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测。在经理部设置精测组,有现场技术人员配合,对导线点、中桩、水准点进行定期复核,在施工中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固定测量项目人员,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机构,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专职验检测工程师和足够的、精度符合要求的实验仪器,按规定对进场材料进行抽验,确保未经复验或复验不合格的材料不投入使用。工程部技术员做到图纸审核、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实行复核签字制度,所有技术交底、测量放样资料必须由技术主管审核后方能交付施工。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按IS0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生产,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验标准,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工序衔接有序。加强原材料的试验,为科学组织设计提供依据,进行质量跟踪测量,对各种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反馈,从而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严把材料采购、进场、使用检验关。进入工地材料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厂制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必要的检验、化验数据,否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每批进场主要材料,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供货附件,明确生产厂家、型号、规格、数量、出厂日期及出厂合格证,检验、化验单据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和材料使用要求,分项进行抽样检查试验,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作为确定使用与否的依据。9.6.2建立内部旁站监督检查制度对工程的重要部位、关键工序实行24小时全过程质量旁站检查制度,有安全质量检察人员和施工技术主管人员,轮流值班。对工序全过程实施跟班旁站监督检查,填写检查记录及质量评价表,报总工及监督备案。9.6.3主要分项工程技术保证措施1.路基填筑(1)按三阶段、四区段、八个流程水平分层施工,必须做好基底处理,使用合格的填料,控制填土含水量和分层厚度,摊铺平整,碾压密实(2)在进行路基填筑以前,先进行清表工作,在经过质量工程师批准方准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对原地面进行平整夯实处理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路提填筑。对基床及基床以下路堤施工,严格执行规范要求。(3)作业队试验员按规定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并执行每一层填土要经质量检查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确认制度。抓好路基施工的样板段,以样板引路,使全段路基工程有直观的示范典型。(4)土的压实控制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若填土的含水量不符合要求时,要进行洒水或晾晒处理,在用平地机摊平,压路机碾压,达到规定的密实度报请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5)填筑中,采用分段分层填筑。每层填土时路堤两侧采用超填50cm的方法确保路堤边缘的压实密度。路基帮宽施工,既有部分应挖成台阶状与新建部分相接,以保证路基稳定。(6)桥台背后和涵洞两侧填土是路基填筑的薄弱环节,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填方摊铺厚度、填料含水量,碾压或夯实遍数必须满足密实度的要求。每夯填一层,均按规定作试验,涵洞缺口路基填筑必须两侧分层对称同时进行,当其顶部填土厚度大于1m后,方可通行机械。(7)路提填筑至设计标高后,比设计坡度稍徒(考虑沉落加高加宽量)坡率人工配合机械刷坡,边坡采用边坡振动压路机压实,刷下的多余土方用作反圧护道。(8)软土路堤地段,施工前按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路堤填筑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进行观测,确保软土路基填筑达到标准。在施工中应控制好路基加宽及预留沉落量,保证沉降后的路基设计标准。2.软基处理软基处理是路基工程的关键。其基底处理必须按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及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细则。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质量标准。同时加强软基处理的检测工作,按设计文件及规范规定的检测方法对软基处理的效果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3.路基加固与路基防护(1)排水设施施工前应认真核对设计图纸,若与设计有出入时,按照程序进行设计变更,对路基有害的地面水,要采用拦截引排至路基范围以外。路基成型后,及按设计要求施工正式边沟、排水沟。施工中要做到沟基稳固,沟坡、沟底平顺,不危害路基或其它建筑物。排水设施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片石质量符合设计施工规定,砌缝为凹缝。(2)采用抛填片石加固路基基础,抛填时由高处向地处抛填。(3)砂垫层选用洁净、不含腐殖土的砂子,摊铺均匀。(4)反滤层采用含杂质较少的砂卵石,保证反滤层的厚度。(5)砌体所用片石尺寸符合规范要求:无风化、水锈,高强度。砂浆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机械搅拌,确保强度符合要求。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砌筑,组砌时必须灰浆饱满,无通缝、瞎缝。(6)土工格栅在施工时应铺设平整,保证搭接宽度。(7)喷播植草采用液压喷播机进行,确保喷播均匀。并及时浇水,直至成活。9.7创优规划9.7.1创优目标创部级优质工程。9.7.2工程质量创优保证体系工程质量创优保证体系框图9.7.3人员管理组织机构人员管理组织机构框图第十章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措施10.1安全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高效、优质的建设本工程,为沿线经济服务。其安全目标有:无铁路行车险性以上事故;无人身重伤事故及其以上事故;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安全防范重点: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施工用电。10.2安全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经理部和作业队分级负责,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以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为重点,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确保本工程的施工安全。安全保证体系框图10.3临近既有线路基施工安全防护10.3.1确保既有线安全配备防护品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防护旗副42防护马甲件103铜喇叭个24安全帽个105铁锹把106草袋个3010.3.2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前,组织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向配合施工单位、架子队、有关人员交代清楚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的有关事项。同时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所有参建人员做好各自的应急准备工作,准备好必备的机具、材料。每日上班前,施工负责人召集技术、安全等相关人员,进行施工前安全交底,开展安全预想,落实施工安全责任。挖掘机、推土机等自行式施工机械在距既有线30米范围内的地段必须执行“一机一人”防护制度。施工机械所在工地设置应急处理明示牌,清晰注明机械类别、危险源、安全责任人、应急处理措施、简明应急程序和应急电话等信息。1.线路发生故障时的防护办法(1)临近既有线施工,虽不需慢行,按《工务安全规则》规定距离在施工地点两端线路外侧的路肩上各设置作业标,如下图所示,提醒列车接近时,司机注意瞭望,长声鸣笛,确保列车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期间必须在距施工点两端各20m处设一名防护员,并带齐相关防护用具,在每趟列车经过施工地点前800m鸣笛,列车通过前10分钟准备,5分钟禁止作业,所有人员、机械设备停止作业,待列车通过后继续作业。(2)挖掘机、推土机等危险性较大的自行式施工机械在既有线列车到达前10分钟做好停止施工准备,列车到达5分钟前所有机械设备停止施工,列车通过后方可继续施工。(3)在施工分部域既有线路肩处设警戒绳,严禁施工人员进入路肩停、站、走动。2.防止机械设备及车辆侵限安全措施(1)各类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件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械操作证的人员操作。(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机械操作说明规定操作,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3)起重作业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4)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5)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机械设备在限界内毁坏无法外移等情况时,现场防护员要立即果断采取措施拦停列车并通知驻站联络员。(6)各类大型施工机械在移机、转场前,架子队安全员、技术员、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全部到场,经确认各项安全措施到位,场地处理满足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移机。(7)临近既有线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准确掌握相应作业的安全风险和安全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8)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在作业时,其走行方向应设置为垂直既有线的方向,从而使其易倾覆方向为非既有线位置。(9)在大风(超过六级)、大雨等恶劣天气下严禁作业。3.行车设备及信号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信号机等行车设备进行防护,机械停止作业后应及时撤离现场,严禁在营业线附近停放,减少对行车设备的影响。施工防护标志、警示灯等不影响铁路行车信号。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及防护设施,照明灯光不影响行车嘹望。机械车辆在夜间作业时,应防止灯光干扰行车信号。4.材料、机具安全措施施工中临时设施、材料、机具等严禁侵入行车限界。材料应堆码整齐,稳固牢靠,并派人看守。营业线20m范围内严禁存放油料及其他易燃易爆品。5.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措施(1)使用自备电源或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2)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3)手持电动工具和单机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壳必须做零保护;(4)各种型号的电动设备必须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接地或接零,传动部位按设计要求安装防护装置;(5)维修、组装和拆卸电动设备时,应断电挂牌,专人防护,防止其他人私接电动开关发生伤亡事故;(6)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制,严禁“一闸多用”。10.3.3安全隐患事故发生应急处理1.危及行车的应急预案(1)在现场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当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或遇不可预测的自然力,如洪水爆发、地震等,危及既有线的行车安全时,第一发现人要先采取果断措施,做好防护,第一时间通知行车运营部门,然后再向项目部负责人汇报具体情况,由项目经理统一协调、指挥现场抢险。(2)发现线路变化超过标准时,应及时由工地负责人组织人员养护。(3)如需采取停车、限速等措施时,应由工地负责人首先向邻近车站值班员报告,同时向设备管理单位领导报告,工地负责人接到指示后才能采取停车、限速等措施。2.火灾事故的应急准备与响应专职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