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z\u1概述 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3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41.4其它 42涉河建设方案 52.1建设项目概况 5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62.3设计依据 62.4设计原则 72.5河道整治方案 73河道基本情况 103.1河道基本情况 103.2气象水文条件 103.3工程地质 113.4工程河段现有涉河建筑物 123.5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154河势稳定性分析 164.1河道历史演变分析 164.2河流近期演变 164.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65防洪评价计算 18水文分析计算 185.2设计洪水计算 19控制断面选取以及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 25洪水水面线计算 27河道冲刷计算分析 31河道雍水分析 32工程建设对河道河势影响分析 336防洪综合评价 356.1与现有防洪标准、技术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356.2对行洪能力的影响分析 356.3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366.4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367防治与补救措施 377.1建设项目未达到防洪标准的补救措施 37项目建设期上游回水影响的防治措施 388结论与建议 398.1结论 398.2建议 40附件:附件1建设项目委托书附件2**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房地产开发项目核准的批复附图:附图1工程地理位置及测站分布图附图2沙坪坝气象站暴雨频率曲线图附图3工程所在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附图4工程断面集雨面积图附图5工程河道规划平面图附图6 工程河道建设纵横断面图1概述***位于**市主城区西南部,是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渝中半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东经106°15'106°35',北纬29°15'29°35',幅员面积m2,与渝中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璧山和江津接壤,与南岸区、巴南区隔江相望。南北最长,东西最宽。*****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市***金凤镇和走马镇的交界处,金凤镇龙潭湖南侧,用地属于***金凤镇和走马镇行政辖区范围。该组团地块的功能定位为以休闲运动为主的生态运动居住社区。图1工程位置图根据《**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部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地块编号为A1-16,A1-20,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一类住宅用地,该地区地形呈不规则形状,地势较平坦,本次工程河段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穿过本地块。由于河流对河床的长期冲刷下切作用,目前河床已趋于相对稳定期。近期受****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影响,场地平整过程中导致部分弃渣入河,使得河流淤积现象较为严重,河道行洪能力低,基本不具备河道防洪的能力。图2河道现状图该河道是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河道的整治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配套工程,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保证*****项目的防洪要求及其正常运行,该河道的过洪能力有重要作用。现状河道由于自身冲淤作用,局部河段已产生一定程度的改道,为符合《**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河道定位,*****房地产开发项目将对该该河道进行整治,此项工程将对河道行洪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分析其影响程度,验证河道过流能力是否满足行洪要求,受**公司的委托,**公司承担了*****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方案与防洪评价的论证工作。相关法律、法规(4)《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7号(5)《**市河道管理条例》2002.6(6)《**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7)《**市水利局关于加强全市河道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渝水河〔2010〕70号)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1)《防洪标准》(GB50201-94);(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5);(6)《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8)《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2.3(1)《**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2)《*****设计方案》*****房地产开发项目行洪能力及河势影响研究论证,拟通过对该河段河床演变分析和A1-16,A1-20地块已建拱桥工程过洪能力复核计算,分析工程是否能满足相应防洪标准下过洪要求,从而综合评价其对工程附近河段的河势、防洪及已建工程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收集资料,主要包括河床地形、水文、工程河段涉河工程等资料;(2)河床演变分析;(3)水文分析计算;(4)复核*****A1-16,A1-20地块已成拱桥工程过水能力;(5)评价工程对河段行洪能力的影响;(6)分析工程对河势、行洪及涉河工程的影响;(7)评价工程对防汛抢险的影响评价。本报告平面坐标采用**独立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除特别备注外,均为黄海高程。2涉河建设方案工程名称与地点工程名称:*****房地产开发涉河建设项目。建设地点:*****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工程规模及防洪标准(1)工程规模*****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地块编号为A1-16,A1-20,为了满足《**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河道布设需要,本次拟对河道进行整治,本次工程涉及河道全长m,工程起点位于河道上游已建拱桥处,工程河段终点位于下游刚架桥处,靠近**G5001绕城高速。本次在工程实施中河道拟采用梯形断面景观明渠设计。(2)防洪标准*****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市***西部缙云山麓,属于长江水系支流梁滩河的支流莲花滩河上游支沟,该区域规划建设成以休闲运动度假公园为主,配套居住、商贸、市政公用设施、公共设施的综合开发建设片区。根据《**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2006-2020),工程所在区城市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中小河流所在流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根据《**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河道拟进行整治,涉及局部改道,根据《**市水利局关于加强全市河道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渝水河〔2010〕70号)规定,应相应提高一至二档防洪标准,从防洪安全角度出发,确定本次改造工程河段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考虑。(1)防洪的要求莲花滩河及其支流是该区域雨洪的主要排泄通道。***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占到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造成了莲花滩河水量季节性差异大,在多雨季节易形成山洪,随着雨季的来临,防洪形势严峻。(2)满足***景观的要求莲花滩河及其支流是区域规划确定的重要的生态廊道,是联系滨河生态景观廊道,是***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城市规划的要求根据《**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基本上顺应自然生态水系的保护,保留原有河流的机理,并对部分河段进行了渠化整治。(1)《防洪标准》(GB50201-1994);(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1992);(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8);(5)《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6)《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导则》(DL/T5114-2000);(7)《**市公路路政管理条例》(2002);(8)《**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9)《*****设计方案》。*****房地产开发项目河道整治工程在满足区域防洪功能的前提下,还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及自然景观的营造,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工程布置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防洪安全原则:涉河建筑物必须满足河道行洪安全,保障区域防洪安全,消除防洪安全隐患。(2)规划适应原则:河道及建筑物布置与规划相适应,从环境的整体性出发,统筹布局与城市各个功能区相匹配,相协调,塑造以休闲运动为主的生态运动居住社区形象。(3)生态保护原则:尊重原有生态景观环境,创造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4)可持续发展原则:力求经济、环境、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以良好的开发效益创造可持续建设条件,以优美、超前的环境建设奠定可持续开发的基础。2.5.1为了有利于规划建设用地,与《**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河道走势一致,达到河流综合整治的目标,为尽量减少工程占地,本段河道规划设计拟采用梯形景观明渠型式布置,河底宽为4m,边坡按照1:1.5设计,本工程河段河道比较平缓,整治后河道平均纵坡为8‰;其河道中心线控制点及坐标值详见表2-1表2-1工程河段中心线控制坐标桩号X轴Y轴备注上游溢流堰上游公路桥61束窄河道上游人行桥6178工程段起点R30圆弧段R40圆弧段6199K0+0拟建拱桥K0+03渐变段起点工程段终点2.5根据《****方案设计》,本次防洪评价涉及6处交通桥,从计算河段上游开始:1、处已建人行桥,桥下有溢流堰,为抬高水位立水景之用,堰顶高程,一共6孔。2、K0-K0处已建公路桥,单跨拱桥,净跨,桥面高程。3、K0处已建景观人行桥,为2跨拱桥,单跨,拱顶高程,桥面高程。4、K0+处已建公路桥,桥下游既是本工程起始点,单跨拱桥,净跨,拱顶高程,桥下设实用溢流堰,堰顶高程,为抬高水位立水景之用。5、K0+-K0+处为规划修建公路拱桥位置(消防车道),其跨度较大,桥下净空不影响本河道行洪,在计算中不予考虑。6、K0+刚架人行桥,也是本工程控制断面,桥下2跨桥洞,洞宽4m,洞顶高程经目测远高于设计洪水。根据下游刚架桥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推求的设计洪水结果,对控制断面以上5处桥梁过流能力进行分析,除K处景观人行桥,其余均能满足河道行洪要求。通过对全河段进行建前、建后洪水水面线推求,并在回水区内做行洪能力评价:下游拟建公路桥应满足河道行洪断面需要,推荐选择为单跨型,并且桥洞断面净空应大于设计河道护坡行洪断面;上游回水区内处景观人行桥在工程建设前后均不能满足行洪要求,建后洪水位高于建前30cm,属于危险建筑;其余涉河桥梁满足行洪要求。2.5****整个地块高程落差不大,为满足行洪安全,本次报告推荐河道护岸工程的护岸结构总体为生态护岸形式,包括镇脚和生态岸坡。最终方案以业主的施工设计图为准。(1)镇脚河岸临近河床易受常年洪水冲刷部分两岸均采用干砌石镇脚。镇脚高度,边坡1:0.3,材料为干砌条石;干砌石镇脚自然形成细小凹凸和空隙,有利于确保植物生长。(2)生态岸坡镇脚廊道之上为生态岸坡,大多数河段边坡为1:1.5,部分受限河段在满足边坡稳定要求的前提下,岸坡两侧可按规划植物群落进行植栽,按规划做景观配置,打造一条靓丽的河岸生态走廊。3河道基本情况梁梁工程河段项目A1-16,A1-20地块涉及河道最上游断面为已建单跨拱桥,该拱桥跨度为15m,工程河段最下游断面为一多孔刚架桥,每孔跨度为。据沙坪坝气象站资料显示,***属于南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具备亚热湿润季风气候特性,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其具有较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结构。区内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有东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工程河段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1.8℃,年总积温5390℃,最热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工程河段全年平均降水量mm,其中24月春季平均降水mm,5-7月夏季,8-10月秋季,111月冬季,降水量最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3%,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8%。工程河段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即12~1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间不超过1276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25%,8月日照时间最多为平均223小时,10月平均日照时间20小时。春天盛行东南风,风力一般1~2级,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北风,风向不稳定,往往夹着雷暴,风力为阵性大风,最大可达8级,伏天午时多南风,一般1级微风,秋冬季节为西北风,风向较稳定,最大5级。冬春季节多为高积云和层积云,云积稳定,终日笼罩,不见天日。夏季多为积雨云和雷雨云,云层变化大,分布不均,积散较快。秋天多为云朵,移动缓慢,显得秋高气爽。(一)地形地貌***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位于金凤东南部,属山地平行岭谷区,地貌的发育主要受构造及岩性的控制,常形成宽缓的树枝状的沟谷及孤立的残丘地貌。地形总体西北高,东南低,标高,相对高差。广布稻田、旱地、鱼塘。区内地貌属剥蚀丘陵地貌。中心内以浅丘地形为主,高程从200m-320m,大多数高程集中在200m-240m之间。坡度<10%用地集中在中部,坡度10-25%及以上集中在中心两侧,组团多数用地适合建设或通过整治基本适合建设开发。少量坡度>25%坡地可保持原生态,进行绿化。
(二)水文规划地块总体地形上有利于地表、地下水排泄。第四系土层中未见泉点出露,地下水贫乏,仅在雨季局部土层可存在少量上层滞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稻田、水塘等地表水体的补给,经岩石中的裂隙迳流。第四系土层为粘性土,属弱透水层,基岩主要为泥岩,属相对隔水层,仅于沟谷地带及强风化层中赋存少量风化裂隙水。故***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三)地震设防烈度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另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工程区域属于相对稳定的弱震环境,根据规范不进行抗震计算。本报告中的涉及的小溪河*****境内河段,河道曲折,比降较小,与本次**房地产开发项目相关的现有涉河建筑物主要有:(1)上游工程起点处拱桥该拱桥桥面高程为,根据现场勘测,该桥为单跨拱桥,跨度为15m,洞顶高程为m,河底高程29m;河底中心坐标为X=,Y=。为了上游景观需要,桥下游设有一处溢流堰,堰顶高程为292.00m。上游起点现状见图3-1图3-1上游起点拱桥现状图采用堰流公式对该桥过流能力进行复核,在百年一遇洪水条件下,该桥底部堰上水头为3.5m,即p=1%标准下堰上水头为。由于桥上游行洪断面急剧扩大,因此假定上游水面为静止,按能量守恒推算静水位为。经计算,该拱桥最大过流能力为258m3/s,能满足上游来水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桥上游50m范围内已被开发为休闲娱乐功能区,其高程远低于百年一遇洪水位,现状下游河道现状淤积比较明显,过流能力较弱,使得河道在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情况下,容易(2)下游工程终点刚架桥根据现场勘测,该桥为多孔刚架桥,每孔净宽,共3孔,该桥桥面高程为,河底高程为289.44m,河底中心坐标为X=,Y=,经分析计算,其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其最大过流能力为m3/s。图3-2下游终点刚架桥现状图(3)回水区人行桥根据现场勘测,该桥为多孔刚架桥,每孔净宽4.5m,共6孔,该桥桥面高程为29m,河底高程为m,桥下堰顶高程。经分析计算,下游堤防建设前后设计洪水位为、,考虑计算误差可以认定其在工程建设前后无区别。该桥位于工程回水区上游,不受下游河道建设影响。图3-3人行桥现状图(4)回水区K0-K0公路桥根据现场勘测,该桥为单跨拱桥,净跨m,桥面高程为m,河底高程为m,经分析计算,堤防建设前其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建设后,水位雍高15cm。但建设后洪水位低于拱顶高程,不影响公路桥结构安全。(5)回水区人行桥根据现场勘测,该桥为拱桥,每孔净宽5.0m,共2孔,该桥桥面高程为294.90m,河底高程为2m,拱顶高程。经分析计算,堤防建设前其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建设后,水位雍高30cm——编制防洪预案降低该河段受淹危害。图3-4人行桥现状图据调查,目前在本工程河段桩号K0+-K0+m处,拟建一座公路桥,除此以外,无其它规划的水利工程和设施。4河势稳定性分析河道演变主要受地形、地势、河床地质构造、两岸植被、当地气象和径流条件及人为的影响。本次*****房地产开发项目涉及河流为莲花滩河上游支流、龙潭沟水库溢洪道泄流。经现场踏勘及向当地水利部门了解,该河段河道多年稳定无变化。多为依山宽浅式河床,沿程滩濠相间,基岩出露,河床组成以粘土为主。项目涉及河段无长时段历史观测资料,但经现场踏勘可见,沿库两岸为一级阶地,植被较好。经现场踏勘及向当地水利部门了解,该河段河道多年稳定无变化。河道近期的演变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的建设和开发,对工程区进行了一定的平场挖填,使得河道在近年冲淤过程中产生局部改道。受****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影响,场地平整过程中导致部分弃渣入河,使得河流淤积现象较为严重,河道行洪能力低,基本不具备河道防洪的能力。河势就是河流形态发展和自动调整变化的趋势。本工程建成后,将对天然河道的河流走向和河势冲淤进行恢复整治,因此,河流的地质地貌条件、河床地层的组成均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工程建设对该河段河势的影响很小。据现场踏勘和相关资料分析,本工程河段河床组成主要以砂粘土为主,多年来河道形态变化不大,自然岸线固定,洲滩、主槽以及整个河势稳定。工程勘测范围未见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岸坡稳定,工程修建后对河道主流与局部流向改变甚微,且范围甚小,对河势的稳定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5防洪评价计算防洪标准*****位于**市***西部缙云山麓,属于长江水系支流梁滩河的支流莲花滩河上游支沟,该区域规划建设成以休闲运动度假公园为主,配套居住、商贸、市政公用设施、公共设施的综合开发建设片区。根据《**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2006-2020),工程所在区城市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中小河流所在流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根据《**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河道拟进行局部改道,根据《**市水利局关于加强全市河道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渝水河〔2010〕70号)规定,应相应提高一至二档防洪标准,从防洪安全角度出发,确定本次A1-16,A1-20地块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考虑。5.1.2(1)基本特征工程流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多雨,常出现大雨或暴雨,暴雨一般发生在5~10月,大暴雨多发生在6~8月,根据附近气象站逐日降雨资料统计分析,一次暴雨过程多为1~3天,其中大部分雨量都集中在24小时以内。工程流域属山溪性雨洪河流,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过程陡涨陡落,其过程直接受暴雨特性的影响。根据河边水文站对邻近河流的实测资料统计,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5~9月,通过洪水过程线分析,起涨时间多在2~6h,形成洪峰时间多在13h以内,峰型多为单峰。(2)历史洪水据统计自1981年至今该地区发生过5次较大洪灾,洪灾的主要成因系集中暴雨形成,尤其是2008年6.15洪水(24小时降雨达)和2007年7.17洪水(24小时降雨达271mm)。根据沙坪坝气象站资料可知,“2007.7.17特大暴雨”沙坪坝气象站日降雨量突破了该站自1892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大日降雨量,故其重现期为115年,“2008年6.15大暴雨”及“1981年7.16大暴雨”均为5-10年一遇。根据向当地龙潭村农村居民调查,2007年7月17日洪水是当地几位近70岁的老人所见的最大一次洪水。在沙坪坝站55年暴雨资料中“07.7.17”暴雨为6h、24h暴雨系列的最大值。根据洪水调查和洪灾情况及暴雨资料分析,根据洪痕计算分析,“07.7.5.2.1本次设计洪水计算以下游刚架桥为控制断面,在进行区域洪水计算时,本次从河道防洪安全及工程实际出发,考虑了以下情况:(1)在河道上游左岸支流上有小(一)型水库龙潭沟水库,结合防洪要求,同时考虑工程投资等因素,本次设计洪水计算需考虑龙潭沟水库的调节作用。(2)工程河段上游于2005年修建一龙潭沟水库引水渠,将来自工程河段上游的水量引至龙潭沟水库,考虑到该引水渠引水流量较小,从工程防洪安全角度出发,在本次计算中不考虑该引水渠的引水流量值。(3)流域内无实测洪水资料,因此,本次河道洪水计算方法按《四川中小流域洪水计算手册》中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计算洪水。设计洪水计算(一)基本资料工程所在流域内无气象站,但距本工程直线距离12km左右处有沙坪坝气象站,距本工程直线距离14km(1)暴雨参数工程所在流域附近有沙坪坝气象站,距本工程约12km左右,此站有长短历时降水观测资料,系列长,精度高。因此本次计算收集了沙坪坝气象站1960~2008年年最大1/6、1、6、24小时暴雨资料,采用PⅢ型曲线适线分析计算。详见下表5-1和附图2-1~附图工程所在流域附近另有璧山气象站,距本工程直线距离14km。璧山县气象站位于璧山县城,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6°14′、北纬29°34′。本次计算收集了璧山气象站1980~2007年年最大1/6小时、1小时、6小时暴雨量观测资料和1959~2007年最大24小时暴雨量观测资料用于本次设计洪水计算,经频率分析,设计暴雨统计参数见表5-本次设计还收集了由**市水文局编制的《**市的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以下称《等值线图》)中最大1/6、1、6、24小时暴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和暴雨量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其各特征参数见表5-3等值线图暴雨特征参数表。表5-1沙坪坝气象站设计暴雨特征值单位:mm资料参数沙坪坝气象站1/6h1h6h24h均值CVCS3.5CV表5-2璧山气象站设计暴雨特征值单位:mm资料参数璧山气象站1/6h1h6h24h均值CVCS3.5CV表5-3等值线图暴雨特征参数表单位:mm资料参数查《等值线图》1/6h1h6h24h均值CVCS3.5CV(2)设计暴雨成果根据沙坪坝站、璧山站、等值线图暴雨特征参数计算设计暴雨成果见表5-4。(3)暴雨参数合理性检验由暴雨特征参数表可知,起控制作用的6h、24h暴雨时段中,璧山站和沙坪坝站的均值较大,《等值线图》参数值较小。沙坪坝站和壁山站与本工程属于同一暴雨区域,分别位于本流域左右两侧中梁山以东和缙云山以西,暴雨资料对本工程的代表性相近,但璧山站的暴雨资料年限(28年)较短,采用的1980~2007年资料中丰水年偏多,其暴雨资料的代表性不如沙坪坝站。而《等值线图》资料统计年限截至1998年,没有反映1998年至今的近年大暴雨对暴雨参数的影响,故计算的统计参数成果偏小。故本工程选定沙坪坝站暴雨特征参数作为洪水计算依据。
表5-4设计暴雨成果表单位:mm站名时段均值CVCS/CVp=1%p=2%p=5%p=10%p=20%p=50%沙坪坝站1/6h1h6h19617314211924h271240197165131等值线图1/6h17251h426h7017615713211224h95260230189158126璧山站1/6h152522141h6h19917714812510224h241216182156128(二)设计洪水参数(1)流域产、汇流参数根据工程流域特征参数及暴雨统计参数,按推理公式法和瞬时单位线法计算设计洪水。①推理公式法产汇流参数的确定根据工程流域地理位置、地质概况、流域下垫面情况,本流域属于Ⅱ区,盆地丘陵区,采用《手册》中表3-1盆地丘陵区的μ值统计系数公式:μ=、CVV计算各设计μ值。。②瞬时单位线法汇流参数及雨型的确定流域平均暴雨损失量If,查《手册》中的综合分区图,设计流域属Ⅳ1区,If=25~40mm;流域平均稳定入渗率c,查《手册》综合分区图c=/h。根据设计流域的位置,查《手册》综合瞬时单位线汇流参数分区图,属2区。根据《手册》查设计雨型综合分区图为Ⅳ江北以上区。(2)流域特征参数根据流域支沟汇入情况及工程实际,本次设计选择一些典型的控制断面进行设计洪水计算。流域参数计算公式如下:集雨面积F:根据1:1万航测图查算所而得;河长L:根据1:1万航测图查算所而得;河流平均比降J:采用(‰)公式计算,式中hi,i采用1:1万航测图查算所而得。流域形状系数θ:θ=各典型控制断面流域特征参数采用1/1万航测图进行量算,成果见表5-5。表5-5设计流域各分段控制断面流域特征参数断面名称集雨面积(km2)河长(km)比降(‰)龙潭沟水库龙潭沟水库溢洪道下游流域龙潭沟溢洪道与莲花滩河汇合口以上流域龙潭沟溢洪道与莲花滩河汇合口以下流域(三)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设计流域无洪水资料,设计洪水计算采用暴雨洪水推求,本工程洪水涉及到各断面根据沙坪坝暴雨资料及流域参数分别采用推理公式法和瞬时单位线法推求,洪水计算成果见表5-6。表5-6洪水计算成果表单位:m3/s计算方法P(%)龙潭沟水库龙潭沟水库溢洪道下游流域龙潭沟溢洪道与莲花滩河汇合口以上流域龙潭沟溢洪道与莲花滩河汇合口以下流域推理公式法0.1176.0158.2106.9205.5瞬时单位线法0.1101.1151020(四)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根据表5-6中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的设计洪水结果看,推理公式法计算的结果与比瞬时单位线法计算结果相差较大,这是由于瞬时单位线推求设计洪水综合因素较多,参数确定较困难,其概化后的参数与设计流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推求的设计洪水存在一定的误差。(五)分期洪水根据双石桥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洪水季节性变化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施工设计要求,将年内分为四期,即汛前过渡期(4月),汛后过渡期(10月),主汛期(5-9月),枯水期(11月-3月)。双石桥水文站集雨面积246km2。主汛期洪水直接采用设计暴雨推求的设计洪水推荐成果。汛前、汛后过渡期及枯水期,根据双石桥水文站实测流量资料按年最大值不跨期独立选样法,得到各分期时段洪峰流量系列,经频率分析计算各频率分期洪水,用面积比推算到工程处分期洪水,面积比指数枯水期n=1,汛前、汛后过渡期n=0.67。由此计算出工程终点处控制断面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见表5-7。表5-7工程河段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计算点月份频率(%)25102050双石桥站41011~389工程河段41011~3本次工程河道末端有一座多孔刚架桥,每孔净宽,河道过流断面为3孔,本次洪水计算就以该刚架桥作为控制断面进行计算。采用堰流公式计算该处水位流量关系,其计算结果见表5-8。表5-8刚架桥水位流量关系水位(m)流量(m3/s)水位(m)流量(m3/s)图5-1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图综合考虑防洪需要以及投资等因素,本次涉河方案建设考虑龙潭沟水库的调蓄作用。经过对龙潭沟水库的调洪演算,龙潭沟水库百年一遇洪水情况下,溢洪道最大泄流量为3/s。以下游刚架桥为控制断面进行洪水计算,在考虑龙潭沟水库洪水调节的情况下100年一遇洪水流量为3/s。其对应的水位为。研究临河工程对河道行洪能力的影响,主要是计算工程修建后引起的上游壅水高程等。本工程采用一维数学模型进行壅水高程计算。横断面测量我单位接受业主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方案与防洪评价报告委托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河段进行了认真的考查及相关资料收集,并对工程河段及上游回水区所涉及的桥梁、溢流堰和选取的横断面进行了水下、岸滩详细测量,并点绘出横断面图。工程河段水面线计算(1)水面线计算公式河道水面线推算采用一维数学模型,一维恒定流运动方程可写成:求解时考虑河道局部水头损失后,对上式沿河道方向进行差分离散,为:式中:Zu、Zd-上、下游断面水位,m;Au、Ad-上、下游断面过水面积,m2;ku、kd-上、下游断面流量模数,m3/s;-局部水头损失,对渐变流,=1,=0;Δs-上、下游断面间距,m;Q-断面流量,m3/s;g-重力加速度,取/s2。(2)计算条件河道水力计算中糙率n值的确定尤其重要,由于河床形态多种多样而且复杂,床面本身的阻力及河道形态阻力均难以直接求得,在将水流作为一元化处理后,所有不确定因素均包括在糙率n值中。根据《水力计算手册》和河道现状条件,原天然河道综合糙率n取;工程河段段落差不大,‰。(3)工程河段水面线计算工程河段在进行水面线推求时,将计算河段剖分为若干断面,然后根据实测的大断面资料、确定河段糙率及其相应流量,梓桐观堰断面至高尔夫练习场排洪箱涵出口断面河段沿程涉及龙潭沟水库溢洪道和莲花滩河上游河道的汇合,综合考虑工程实际及投资等因素,本次洪水水面线计算考虑龙潭沟水库的调洪能力,按照前述公式从下游向上游逐段推算整个计算河段各断面的水位。由于工程河段受***的建设和开发影响;近年来业主对工程区进行了一定的平场挖填,场地平整过程中导致部分弃渣入河,使得河流淤积现象较为严重,原有河道行洪能力较低,在工程起始点以上河段形成雍水推高天然水面线,致使该河段区域两岸建筑遭受淹没隐患。本次设计分别计算工程河段及上游回水区建设前后洪水水面线,并加以比较分析。其计算成果见表5-10所示。(4)堤顶高程确定堤顶高程由迎水面设计洪水位加安全超高值确定。堤防设计洪水位见前述洪水水面线推算。堤顶安全超高按下面公式计算:Y=R+e+A式中:Y——堤顶超高,m;R——波浪爬高,m;e——风壅水面高,m;A——安全加高,m,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表(按允许越浪设计),堤防安全加高取。1)确定波浪要素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工程区气象条件,确定工程波浪参数如5-9:表5-9波浪要素计算参数取值表项目波浪要素上邦A2工程段堤防风区长度m500多年平均最大风速m12坝迎水面水深m水域平均水深m3gm/s2工程区属丘陵地区,平均波高、平均波周期、波长根据规范按鹤地水库公式计算:Gh2%1/6(gD/W2)1/3,gLm/W2=0.0386(gD/W2)1/2式中:h—当gD/W2=20-250时,为累积频率为5%的波高h5%(m);当gD/W2=250-1000时,为累积频率为10%的波高h10%(m);W—计算风速(m/s)。正常运用情况下取;非常运用情况下取W=V。V为多年平均最大风速,V=12m/sD——风区长度(m),取为500m;Lm——平均波长(m)。2)风壅水面高度计算式中:e——计算点的风壅水面高度,m;k——×10-6;v——设计风速,按计算波浪的风速确定;F——由计算点逆风向量到对岸的距离,m;d——水域的平均水深,m;β——风向与垂直于堤轴线的法线的夹角。经计算,风雍水面高度。3)波浪爬高计算式中:R—累计频率为p的波浪爬高(m);—斜坡的糙率及渗透性系数;—经验系数;—爬高累计频率换算系数;m—斜坡坡率,m=ctgα,α为斜坡坡角(度);—波浪的平均波高(m);L—波浪的波长(m)。经计算,波浪爬高。4)堤顶高程堤防顶高程由工程建设后洪水水面高程加堤顶超高确定,堤防上、下游顶高程与原自然边坡过渡衔接。经计算,堤防安全加高值。表5-10设计洪水水面线计算表桩号工程建设前工程建设后备注河底标高设计洪水位河底标高设计堤底标高设计洪水位堤顶标高291.80295.68291.80——295.69——回水区291.70295.56291.70——295.66——291.55295.48291.55——295.63——291.45295.36291.45——295.57——291.35295.28291.35——295.55——291.35295.20291.35——295.50——291.30294.61291.30291.30294.91295.67堤防建设段290.97294.32290.97291.17294.80295.54289.59293.11289.59291.03294.66295.40289.55293.08289.55290.75294.38295.12289.53293.06289.53290.48294.11294.85289.51293.06289.51290.34293.97294.71289.49293.05289.49290.20293.83294.57289.47293.04289.47289.93293.56294.30289.46293.03289.46289.90293.53294.27289.45293.02289.45289.67293.30294.04289.45293.03289.45289.60293.23293.97289.45293.07289.45289.52293.14293.89289.44293.17289.44289.44293.17293.91河道的冲刷主要取决于河道的流速,河床下垫面、河岸衬护等,*****房地产开发项目涉及工程河段P=1%洪水流速计算参数:设计洪水深h=~4.11m,设计洪水流速v=2.84~4.85工程河段河床底部拟选择混凝土进行建设,根据《水力计算手册》,其不冲流速为小于10m/s,从计算结果分析工程河段断面的洪水流速在建设前后都未超过不冲流速,但由于工程实施后河段存在一处转弯,在转弯处可能对河床及岸坡造成一定的斜向冲刷,对工程造成一定影响斜冲水流产生的冲刷深度式中:△hp:从河底算起的局部冲刷深度(m);a:水流流向与岸坡的夹角(°);m:防护建筑物迎水面边坡系数;d:坡脚处土壤计算粒径(mm);Vj:水流的局部冲刷流速(m/s);Q:设计流量(m3/s);经计算得出,斜冲水流产生的冲刷深度0.54~1.42从以上计算可知,河床的可能冲刷深度在0.54~,为了河道护岸安全,护岸基础埋置深度应大于1.42m河道雍水分析分为工程段雍水分析及回水区雍水分析。工程河段原河道为冲沟,宽度约4-10m,现状设计洪水情况下河段岸坡将被大面积淹没,且出流不规则。,平均雍高约;由于局部底板高程建设后填高导致出现雍高峰值;河道堤防建设后,束窄了原过流断面,虽然水位出现雍高,但在堤防的约束下不会对沿岸造成破坏。由上可知,经堤防工程建设后,河道断面规则,过流能力提高,水位出现雍高情况下不会造成洪灾影响,而且有效提高了河道两岸岸坡利用价值。工程段修建堤防后,由于水位雍高带来的上游回水区延伸至溢流堰前,回水长度约250m。经过水面线推求分析这一区域在工程建设前后的行洪影响,回水区除开处景观人行桥,其余涉河建筑物均能满足河道行洪要求。而在K0~K0+之间河段沿岸,部分房屋建筑防洪不达标,属于危险建筑,不可作为常住居住点。5.7莲花滩及其支流天然河道的特点是:河流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特点,河道河型较为单一,以丘陵地貌为主,支沟发育。河谷较宽阔,漫滩不发育。河道演变主要受山区地形、地势、河床地质构造、两岸植被、当地气象和径流条件及人为的影响。工程后,可能造成河床再造过程,根据工程所在河段的河道特点、工程实施后,汛期行洪时,河床可能发生局部、暂时、微小的变形,但河道本身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自动调整到冲淤平衡状态。5.7河势就是河流形态发展和自动调整变化的趋势。它的变化与河流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泥沙情势、人类活动影响等密不可分,河势稳定是减免洪灾、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项目开发与建设应保持河势稳定和保障行洪通畅。工程建成后,河流的地质地貌条件、河床底层的组成均没有大的变化。工程的兴建,河底宽度建设为4m,对被填埋河段进行深挖疏浚,整治后工程段洪水位相比建设前存在水位雍高,而且这一雍高向上游延伸约250m后消失。在工程下游河段,汛期行洪时,基本维持天然河道的水文泥沙情势,整个下游河段的洪水水位基本不会发生时空上的变化。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对上游河势影响波及回水区约250m长河段,对下游河势影响甚微,其主要影响集中在工程建设段(K0+000.0~K0+339.5)。工程建设段由于河道断面的规则、底泥的疏浚6防洪综合评价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部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防洪评价河段实际情况,以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2006-2020)的批复,本工程防洪标准确定为100年一遇,建设项目实施不存在与现有水利规划发生矛盾,也不会对现有水利规划产生影响。根据《**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部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工程河段所在A1-16,A1-20地块规划为一类居住用地。为了满足规划相关要求,沿冲刷改道前的原始河床位置进行河道恢复,河道采用梯形景观明渠断面型式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的涉河建设方案。工程实施后,河道底宽4.0m,边坡按1:1.5设置,其设计洪水位~m,河道堤顶最低标高为m,最高标高为m。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方案》,河道护岸堤顶高程由于景观需要,本工程河段起点拱桥底部设有一处溢流堰,通过原河道及建设后河道水面曲线的推算,拱桥(堤防起始点)上游约250m范围受回水影响,该回水区内处景观人行桥在建设前后防洪能力均不满足要求,作为阻水建筑物建议拆除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此外,K0~K0+段内沿岸部分居民建筑在建设前后其建基面高程均低于洪水位,为危险建筑。堤防工程建成后,该段水位平均雍高20cm,新增淹没面积416m2本段河道无长时段历史观测资料,但现场踏勘可见河道两岸岸坡较为稳定,两岸地形控制及植被良好;从当地村民及水利部门调查了解,该河段河道多年稳定无变化。为满足工程区域规划用地的高程要求,沿原始河床位置进行河道防护,7防治与补救措施为了消除或减小工程对行洪河道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为了工程范围内的安全,建议业主采取以下防治和补救措施。建设项目符合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同时也符合项目自身的防洪标准。本次项目区上游回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分析教学课件》课件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英语第一次模拟测试卷(一)(南京卷)(含解析)
- 2024-2025年山东省济南天桥区泺口实验学校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76课件
- 铁路桥隧无损检测任务一认识无损测试课件
-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件 第二章 Python 基础语法
- 《GB 16351-1996医用γ射线远距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25版)深度解析
- 《GB 7000.1-2015灯具 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化经典文化课件
- 中专护理课件
- 弘扬传统文化勤俭节约传承美德课件
- 小小的自然观察笔记
- 锂电池组规格书范本
- 校内蜜雪冰城调查分析报告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版)课件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我们受特殊保护)新课件
- 脐带、胎盘蜕膜干细胞制备与储存协议
- 关于药店医保整改报告范文六篇
- 灰砂砖合格证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战地卫生及救护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