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203卢富丽当前1页,总共74页。当前2页,总共74页。当前3页,总共74页。很多电视剧反映了现在成年人的问题,特别是成年中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当前4页,总共74页。学习目标了解成年中期智力发展的特点,认识有别于智慧的概念。了解成年中期人格的发展特点,掌握控制理论。了解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及其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生活角色特点。当前5页,总共74页。第一节
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概述: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之间。成年中期面临家庭,社会的多重任务,担任各种角色。受诸多变量影响。因此,对于成年中期心理特点的研究难以得出统一的结论,成年中期也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涉及最少的年龄段。成年中期个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所谓发展任务,简单来讲就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前6页,总共74页。关于发展任务比较代表性的几个观点埃里克森的观点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创生的概念很广泛,包括履行父母职责,也被称为“生产力”等。他的创生概念类似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所谓自我实现,是一种尽力争取成为最完善的人的动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因此,使个体获得重生,避免停滞是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如果完成这一任务,有助于中年人发展出与创生相关的优良传统。当前7页,总共74页。时光隧道里克洪伯格尔埃里克森E.ErikHomburgerErikson(1902~1979)生于德国梅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为丹麦籍。生后不久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给一位犹太儿童医生。从此小埃里克森由继父抚养,改姓洪伯格尔。埃里克森长得看起来像一个丹麦人,他的小学同学视他为犹太人,不愿和他玩,犹太人又因他长相的不同而疏远他。青年时代的埃里克森不喜欢正式的学术氛围,没有上大学,而是成为流浪艺术家,在这段时间他曾为自己的同一性而苦恼。直到1927年,埃里克森终于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他由于安娜弗洛伊德开始接触精神分析,开始追随安娜弗洛伊德研究精神分析学。成为一名儿童精神分析医生,他也是当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最知名人物。当前8页,总共74页。1933年结婚后即移居美国,1933~1939年,先在美国波士顿开业,作为一名儿童精神分析医生,并初次在哈佛、耶鲁等医学院和人类关系研究所任职,研究了自我发展问题。1950年,他的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书问世,并于1963年再版。他在此书以及后来的一些著作中,清楚地介绍了一个关于儿童发展的崭新学说。1951年后,他回到马萨诸塞州里格斯失调青年治疗中心工作,在发展他的思想体系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自我同一性"问题。后来他把有关同一性概念及有关理论总结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1968)一书中。他在晚期关心20世纪人的道德和政治问题。《青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1958)、《(1980)等。埃里克森的著作:《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童年与社会》《少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人生周期的完成》《领悟与责任》《甘地的真理: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新的同一性维度》《杰斐逊演讲集》《同一性与生命周期》。当前9页,总共74页。
莱文森的观点莱文森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莱文森提出了主要描述成年早期和中期的六个阶段。这基于他对四十位男性的访谈,如:蓝领工人,白领职工。当前10页,总共74页。根据他的观点,成年期的发展涵盖了稳定与转变的交替。在稳定时期,会建立价值观等。在转折期,我们会改变过去建立起来的东西,他非常强调中年期转折。在这一时期,个体要面临四个重要的问题:依恋,分离,渴望亲密关系以及需要时间内省和认识自己,打破自己原来的生活,努力建造新生活。在这一阶段,智慧,有见识,同情心,视野开阔等品质会出现。当前11页,总共74页。时光隧道古尔德1941年9月10日出生在纽约的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中。他在安蒂奥克学院读的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的博士研究生,专业都是古生物学;毕业后,古尔德在美国著名的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并在哈佛大学教授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和科学史,三十几岁时便成为教授。此外,古尔德还长期在位于纽约的美国自然博物馆无脊椎动物部兼职。古尔德早期的研究领域是蜗牛的自然史,他对百慕大地区蜗牛的自然演变及分布的研究做出过突出的贡献。然而,使他享誉科学界的却是他和尼尔斯·埃尔德里奇于1972年提出的“间断平衡”进化理论。当前12页,总共74页。按照“间断平衡”理论,生物的进化并不像达尔文及新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缓慢的渐变积累过程,而是长期的稳定(甚至不变)与短暂的剧变交替的过程,从而在地质记录中留下许多空缺。虽然“间断平衡”理论引发了一些人对达尔文主义的全盘否定和怀疑,但是作为这个理论创始者之一的古尔德却是一位达尔文主义者,只不过他认为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是自然选择理论,而不是生物渐变论。此外,他对重演论的历史和科学种族主义等研究也是很出色的。也就是在他的名望在科学界确立之后不久,古尔德的名字也开始越来越为大众所熟悉。他主持并编写的科普片《进化》,有很高的收视率;尤其是从1974年起,古尔德开始在《自然史》杂志上开辟了一个专栏“这种生命观”。当前13页,总共74页。古尔德的观点古尔德基于临床的观察提出了另一种阶段理论。被试有524人,属于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年龄在16—60之间。他认为有一个内部时钟决定了我们在成年期七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第一阶段:16—18,自主性与依赖性相矛盾。第二阶段:18—22,由于他们与家庭的关系越来越矛盾,所以朋友的帮助越来越重要。第三阶段:22—28,完全自主期第四阶段:28—34,质疑自己的选择,厌倦社会角色。第五阶段:34—43,由于塑造儿女的行为时间越来越少,成年父母会用以前的要求。第六阶段:43—53,痛苦时期,会挑剔一切。第七阶段:53—60,感情变得积极,与家人朋友变得和谐。古尔德从个体与家庭的关系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中年期是痛苦的转折期。当前14页,总共74页。哈维格斯特的观点他认为发展任务源于个人内在的变化社会压力,以及个人的价值观,性别,态度倾向等方面。中年人面临家庭与社会压力很大,中年人需要找出消磨时间的新方式。他把成年中期发展任务具体归纳为七点;(1)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2)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3)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4)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幸福的成年人(5)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6)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7)与老年父母相适应当前15页,总共74页。第二节成年中期的智力发展成年中期到成年晚期,智力各领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与青少年相比,成年中期的智力发展显得复杂。可以从两方面研究中年人智力发展:智力发展模式和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当前16页,总共74页。
智力发展模式所谓智力发展模式是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众多成年智力发展研究表明: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能技能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1)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为了精确描述各种智力成分发展的特点,卡特尔根据智力发展与生理和文化教育的关系,把智力分为两类,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即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能力。而流体智力即以神经心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的不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当前17页,总共74页。科特尔和霍恩一起收集大量数据来揭示两种智力各自的发展轨迹。他们发现:在青少年之前,两种智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提高,青少年之后,成年阶段,流体智力缓慢发展,晶体智力相对保持稳定状态。当前18页,总共74页。综合这一点很好的反映了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事实,同时告诉我们个体的一生是不断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机会出现危机也会出现挑战。通过格斯塔和买凯雷的实验与罗森博格的实验,不难看出中年危机在正常人身上并不是经常的现象,或者根本没有。在现实生活中不难看出,并不是所有中年人都会面临相同的发展任务。事实证明,尚未有强有利的证据支持成人发展模式是普遍的,单一方向的。不同的研究者提出的成年中期发展任务不尽相同。研究者的理论基于不同样本提出。很难把发展任务统合起来。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致力于成年中期个体心理特征产生与形成的基础。当前19页,总共74页。沙伊进行个体基本心理能力发展追踪研究,他在研究中选用五种基本心理能力(以瑟斯顿的理论为基础)作为测量的因素。即数字能力,词汇理解能力,词语流畅性(晶体智力)归纳推理能力,空间能力(流体智力)。他以1889—1938年出生的成人作为被试,每个七年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重新测量,每次补充年龄相当的新被试。在结果分析时将横向和纵向的数据结合。研究表明:成年期,不同智力成分具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归纳推理能力,空间能力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数字能力,词汇理解能力,词语流畅性保持稳定或稍有提高。当前20页,总共74页。申继亮和陈博的对中国成人基本心理能力的发展从横行和纵向的角度进行考察。数字能力,词汇理解能力,词语流畅性等基本心理能力在20—75岁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在下降程度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体现,最明显的下降表现在60岁之后。归纳推理能力,空间能力保持稳定,即使下降,幅度也不大。当前21页,总共74页。卡特尔的研究有重要意义1较高的生态意义,可以解释生活中与工作中观察的现象2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成年人的智力特点3为丰富智力发展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不足1
割裂了
两种智力之间的关系2在实际智力测验中很难设计出纯粹的晶体智力测验或流体智力测验当前22页,总共74页。智力技能和实力智力以巴特尔斯为代表的新机能主义者借鉴了卡特尔等对智力发展特点的论述,逐步确立了一整套成人智力发展的理论。在新机能主义者看来,智力就是活生生的个体在现实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工具,他们重视智力对人类适应和日常生活的作用,并认为智力是由多种成分构成,不同智力成分在生命全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变化轨迹与适应价值。当前23页,总共74页。巴尔特斯及同事提出双重过程模型,是新机能主义对智力发展的基本假设。当前24页,总共74页。在双重过程模型中,智力被认为有两种成分构成:认知机械成分,认知实用成分。两种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认知机械成分可以看做流体智力概念的引申,反映的是神经心理结构的认知操作水平。由于该智力成分与个体的神经生理状况紧密关联,而人的神经心理功能从出生到青年时期不断增强,随后逐渐减弱。因此认知机械成分的毕生发展轨迹呈现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成年早期为转折点。认知实用成分可看成晶体智力概念的引申,反映文化作用。受文化知识水平所决定的,认知实用成分的毕生发展将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而增长。但是,她们也认识到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纯粹的认知机械成分或者认知实用成分,这两种成分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相互影响。当前25页,总共74页。有关成年中期智力发展模式的问题在对成年智力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重视:群伙效应和个体差异。沙伊的追踪研究相对于其他时间段出生的被试,出生于20世纪10年代的被试群在研究中表现比较差。同样在国内进行这种研究也要注意这些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示:个体间差异实际上是人与人行为水平的系统性差异。沙伊曾经提出:个体内的发展轨迹的差异可能比研究设计,实验间隔时间等操作所造成的差异更为突出。当前26页,总共74页。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智力发展模式更多的是强调智力水平的变化。智力不仅有量变,也有质变。关于中年人智力活动的性质是心理学家近年来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众多分析中,得出一致结论,中年人的智力活动性质不同于其他年龄段个体的智力活动。当前27页,总共74页。(1)智力活动的性质1智力是一种心理机能,具有适应意义。中年人的智力水平特点是与其对环境的适应分不开。沙伊根据智力适应理论,把人的一生智力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
当前28页,总共74页。沙伊认为,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认知发展阶段论是J.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重要理论,认为人从出生到青年的认知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的过程,而是分为几个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每个阶段出现的新的认知能力表明个体发展出新的适应环境的方式。在成年早期,青年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自己的理想与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意味着他们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自我意识将得到发展。责任阶段:中年人与其他人相比,责任重大。要承担社会责任,他们的工作这两一定程度的影响社会发展。60岁后,进入老年期。获得知识是少了,社会责任也减弱了。逐渐转移到了内心世界,反省自己一生。当前29页,总共74页。
智力的主要成分智力结构成分有两种思路:1心理测量理论2信息加工理论她们都是基于研究者的智力观,通过外在刺激材料进行测量评价的。斯滕伯格的智力的内隐理论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以某种形式保留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人类智力结构及其发展的看法。从152名被试中列出305070岁的聪明者和愚笨者的重要性进行测评。最后请60名26—85岁的被试对上述行为特征区分它们中的聪明者与愚笨者。研究发现,对50和70岁的人来说,被试更强调他们的生活智力,对30岁的人则不一样。当前30页,总共74页。30岁:解决问题的新颖性:•对获取知识与了解新事物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心•敢于对公众媒介呈现给人们的内容提出疑问•能够用各种各样的新概念进行学习和推理•能够以新的和独特的方式分析新问题。晶体智力:•是自己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能胜任工作•能从给出的信息中得出结论•言语清晰•讲话富于智慧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的大众意识•能够根据生活情景调整自己•能够适应有挫折的生活情景•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生活很感兴趣•能很好地适应环境50岁:问题的新颖性:•能够以新的独特的方式分析新问题•能够知觉和储存新信息•能够用各种各样的新概念进行学习和推理•敢于对大众媒介呈现给人们的内容提出疑问•表现出好奇心,社会能力:•举止得体•高尚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生活很感兴趣•良好的大众意识•是自己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根据生活情景调整自己•对人与事富于觉察力•能够适应挫折的生活情景•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知道自己专门知识领域以外的事件当前31页,总共74页。70岁: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混合物:•词汇丰富•阅读内容广泛•能够理解反馈(信息)并作出相应反应•能从无关信息中筛选出有关的信息•能从给定的信息中得出结论。认知投入:•表现出好奇心•胜任工作•正确评价青年人与老年人•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生活感兴趣日常生活能力:•思想与行动中都充满智慧•对人与事富于觉察力•三思而后行•能够适应有挫折的生活情景•知道自己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当前32页,总共74页。智力的操作方式上述智力活动的任务和智力的主导成分探讨的主要是中年人智力活动性质的外部特征,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中年人智力活动的内在特征,即智力操作方式,或者说认知加工方式。智力操作方式涉及到智力活动的内在过程,具体说就是个体如何加工信息和组织知识经验。中年人的智力任务是以如何运用知识技能为主,抽象的学术智力重要,但是社会能力与生活能力也十分重要。中年人的智力操作方式不再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而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具体来说,就是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考虑问题的逻辑结构,而且还考虑问题的背景。皮亚杰认为:个体的智力发展经过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四个阶段。但是有的研究者认为,形式运算严格按照逻辑规则进行推演的认知活动,适合在单一的系统内解决有明确答案可循的问题。对解决现实生活表现出局限性。当前33页,总共74页。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的思维形式是辩证运算,个体可以从皮亚杰的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四个阶段的任意水平直接发展与之相对应辩证运算模式,达到成熟。里格尔主张矛盾及非平衡状态是个体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更高水平的成人思维应表现在能用新眼光去看待矛盾和有效的利用矛盾,而不是像形式思维那样将矛盾作为清除的障碍。当前34页,总共74页。里格尔(K.Riegel):辩证形式运算辛诺特(J.Sinnott):相对后形式运算自我参照形式运算的规则拉鲍维维夫:成熟问题解决者的思维形式是对具体情境、观念以及情绪等主观维度的反省认知,是整合认知、情绪和身体特征等方面之后的认知克雷默(D.Kramer):后形式运算理论模型的基本特征:(1)对知识相对性的意识(2)接受矛盾(3)在辩证的整体内整合矛盾当前35页,总共74页。
智慧与专长智慧(Wisdom):智慧的内隐理论、智慧的外显理论你认为智慧是什么?智慧是跟经验有关的,智慧是在解决复杂的日常生活问题中表现出来的,智慧跟良好情绪调节有关专长(expertise):胜任某一领域的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专长是一种知识系统: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专家与新手的区别:
记忆策略:专家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形成更大的记忆组块加强记忆效果
形成知识及模式,迅速提取的机制
斯滕伯格对专长形成过程的阐述:
专家与新手的差异在于:知识、效率、洞察力从新手到专家必经的几个阶段:新手或生手、入门者、称职者、熟手或能手、专家
专家技能的形成过程
能力、知识、经验基础
实践
知觉
信息加工
反思
从业动机当前36页,总共74页。巴尔特斯个人一般因素:组织过程,智慧特殊经验因素相关经验背景当前37页,总共74页。智慧是成年期智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成年期应对压力,处理问题,发展自我的重要资源当前38页,总共74页。专长:是人类各领域的专家所拥有的不同于常人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专业行为。首先,专长是一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们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其次,专长是一种领域的能力,不同领域活动需要形成和发展不同的专长1斯滕伯格认为,专家型教师就是教学专长突出的人2专家型教师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专家水平知识(专业知识方面)二,高效(教学工作方面)三创造性洞察力(问题的解决方面)专长的发展与职业生涯的发展密切相关需要历经几个阶段:1新手或生手2入门者3称职者4熟手或能手5专家当前39页,总共74页。专家是专长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职业梦想。他是需要一个过程当前40页,总共74页。第三节成年中期的人格发展自我调节与控制理论(1)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从认识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统称为"自我认识";从情绪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侍、自卑、责任感、义务感和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从意志形式看,它表现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律等,统称为"自我控制"。自我认识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比如有人观察自己的体形,认为属"清瘦型";分析自己的品性,认为自己是个诚实的人;用批评的眼光审视自我时,觉得自己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自我体验主要涉及"对自己是否满意"、"能否悦纳自己"这类问题,比如有人感到自卑,因为自己长得不好看,所以对自己感觉不满意,甚至不愿接受这个丑陋的我。而自我控制则要解决"如何有效地调控自己"、"如何改变现状,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人"之类的问题。三个方面整合一致,便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意识。当前41页,总共74页。卢文格自我发展首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运动着的,并在运动中得到平衡。自我发展的过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过程体现出阶段,从低级的自我水平过渡到高级的自我水平需要经历诸多阶段,阶段之间是连续的,但在连续的变量中间又包含着非连续性。第二,这种非连续性表明阶段与阶段间的相对独立性,它既有量的差异,又有质的差异。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数量方面的差异变量称作"极性变量",而标志阶段之间具有性质上不同的转折点称作"里程碑顺序"。当前42页,总共74页。卢文格把自我发展过程出现的类型分为八种:(1)尊奉者水平遵奉阶段。当儿童开始把他的幸福与群体统一在一起时,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使这一步发生和加强,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信任成分。生活在没有仇恨的环境中,儿童感到信赖。相反,生活在诸如机会主义、私利、欺骗、受人奚落等充满恶意看法的环境中,儿童就不可能形成遵奉。遵奉就是按照规则行事。儿童的道德准则是根据依从规则而不是根据后果把活动确定为正确和错误的。遵奉者重视的是与其他人的友好、帮助和合作,但他是根据外表而不是根据性质来看待这些行为的。比如,当他喜欢和信赖群体内的某些成员时,他就会狭窄地规定该群体,而拒绝任何一个外群体。自我意识水平:从遵奉到公正阶段的过渡。遵奉者生活在一个概念上简单、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正确的世界里。但是,在自我意识水平,这个人发现他可以选择了,异议也随之而来。意识到选择和异议,为下一阶段概念的复杂性铺平了道路。在自我意识水平,遵奉阶段的许多特征仍然保持着,虽然儿童对情境中复杂性的鉴别有所增强,但自我意识还没有达到与社会准则相当一致的程度。对内部生活来说,通常还是一些如寂寞、窘迫、自信等含糊感受。当前43页,总共74页。公正阶段。在公正阶段.一个人第一次发现了称之为"良心"的道德信号,包括长期的自我评价的目标和理想、分化的自我批评、一系列责任心等。规则的内化是在公正阶段完成的。他们服从规则,并不是为了逃避惩罚,也不是因为群体支持这些规则,而是真正为了他自己才评价和选择规则的。在这一阶段,人与人之间犹如兄弟关系;他感到对别人负有责任,感到有责任去促进别人的生活,或者防止别人犯错误。责任和义务的概念发展到正义和公正的概念,他不仅能体验到自己的内部生活,而且也能观察到其他人的各种隐蔽情感。由于深刻理解了其他人的观点,人际关系成为可能。个体化水平:公正向自主阶段的过渡。这一过渡是以个体观念的增强和对情绪依赖的关心为标志的。依赖和独立的问题是一个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这一水平的特征是,人们能够意识到一种情绪的而不是纯实用主义的问题,意识到一个人即使在失去身体上或经济上的依赖时,他还可以作出对其他人的情绪上的依赖。为了超越公正阶段,一个人必须学会容忍自己和别人,增强容忍异议和矛盾的能力。当前44页,总共74页。7.自主阶段。该阶段的一个独特标志是承认和处理内部冲突的能力,也就是说,承认和处理冲突的需要,冲突的责任心,以及需要和责任心之间的冲突,自主的人有勇气去承认和处理冲突,而不是回避它或者把它投射到环境。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允许孩子犯错误。自主的人把爱护人的关系作为他的最重要的价值。当前45页,总共74页。8.整合阶段。又称统整阶段,是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意指一个人超越了自主阶段的冲突。在卢文格看来,整合阶段是最难描述的阶段,因为它十分罕见,人们难以发现研究的实例。而且,心理学家要想研究这一阶段,他必须承认他的局限性是理解整合阶段的一个潜在障碍。因为研究这个最高阶段可能已经超出他的能力,是他的能力所不可及的。在很大程度上,自主阶段的描述已经包含整合阶段。所不同的是,在整合阶段,同一性的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当前46页,总共74页。控制理论人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及独特的行为方式系统,个体与外部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关注的是主体的调节功能,而控制理论则系统的论述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模式。控制理论分为两个方面: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初级控制指的是改变环境的企图,这是人的根本愿望。次级控制指的是适应环境并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的企图。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尝尝那个会交织在一起。
当前47页,总共74页。初级控制策略的两维模式类别功能良好的(functional)功能不良的(dysfunctional)
真实的提高短期与长期控制的能力短期内有效却削弱长期的控制能力
虚幻的基于不真实信念的有效行为基于不真实信念的无效行为
当前48页,总共74页。从真实性(veridicality)和功能性(functionality)两个维度确定了不同类型的初级控制策略。真实且功能良好的初级控制,既能提高短期控制,又能促进长期初级控制。这一类型是最理想的初级控制,因为这意味着当前外在目标的成功实现以及长期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如身体力行地尽自己最大努力参与工作。比较而言,真实的但功能不良的初级控制虽然能获得短期目标,却破坏了长期的控制能力,如工作狂的行为即属此类,尽管个体能达到短期目标,但持续的超强度的工作将耗尽长期的控制资源。虚幻的且功能不良的控制是所有初级控制策略种类中最有害的,因为它既不能达到当前的目标,又削弱了长期的控制能力。迷信活动就是典型的一例。最后是虚幻的但功能良好的行为。其特征是尽管做对了,却是出于对原因的不正确认识。例如,有些身受重病折磨的患者虚幻地认为,人能控制疾病。虽然这是不太科学的认识,但这样做的确有助于健康状况的好转,而且还会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如社会关系)产生积极的作用。当前49页,总共74页。对个体发展而言,初级控制的功能相当强大。因为初级控制是指向外部的,它能使个体改变环境从而满足自己的某些特殊需要并发展潜能。没有指向外部的活动,个体就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与次级控制相比,个体更愿意进行初级控制。然而,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控制并不总能成功,此时,次级控制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个体可以通过对行为的目标、预期以及归因进行调整,对事件进行认知重构,从而改变对事件的认识,帮助恢复自信,整装待发,准备应对下一次的挑战。从真实性、功效以及起作用时间三个维度出发,次级控制可以分为十二种策略当前50页,总共74页。当前51页,总共74页。次级控制一般发生在初级控制受阻之后。不同个体采用的次级控制策略会有所区别,这种区别直接影响到个体是否能对初级控制的失败产生有效的缓冲作用。当个体采用功能不良的次级控制时,非但不能起到缓冲补偿作用,反而降低对自我的评价,影响自信心、自我效能感,进而对日后的初级控制产生负面作用。有关控制的研究表明,成年期次级控制策略的范围是十分宽广的,其中包括自我保护性归因(如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目标和激励水平的调整、积极再评价以及向下的社会比较等。总体而言,除非到了特别老的年龄(80岁以后),成年期的初级控制水平是基本保持稳定的,而次级控制水平的发展则贯穿于整个成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会运用更多样、更有效的次级控制来适应环境。当前52页,总共74页。成年中期人格发展的稳定与变化(一)人格特点的稳定性人格特点的稳定性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二是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把成年中期人格结构特点与其他发展阶段相比,成年中期人格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二)人格特点的变化虽然有关人格特质的纵向研究表明,成年中期个体人格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与此同时也有研究发现成年中期人格特点的变化。根据美国的调查,大五人格中的谨慎性在成年中期达到顶峰,宜人性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升高,神经质(neuroticism)随年龄增长而下降(Lachman&Bertrand,2001)。还有研究者认为50~60岁是人格发展的转折期,过了这一时期,个体比以往表现出更为内倾和善于反思。在成年早期,个性的性别差异随着父母角色确立的过程而日益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差异又会慢慢缩小。当前53页,总共74页。自我在成年中期有重要作用,是应对生理变化和社会压力的资源,没有人能躲开成年中期的千头万绪,控制感强的个体可以迎接挑战,用有效的策略应用和减少压力。不管成年中期是否真的比其他的年龄段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压力,纵观生命发展的全程,在应对各种问题时,中年人最擅长在多种策略和方法间取得平衡。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和智力对环境进行初级控制,又有充分的经验对自我进行次级控制的调节。当前54页,总共74页。成年中期的生活一、家庭在个体生命全程的发展中,家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体受到这个小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这个小环境产生影响。(一)家庭生命周期所谓家庭生命周期(familylifecycle),通常指的是从男女双方结为夫妻组成家庭开始,至夫妻双方死亡导致家庭解体而告终的家庭发展过程。根据家庭成员构成状况及发展任务的变化,家庭生命周期一般被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课题需要家庭成员去面对或解决。如何面对或解决这些发展课题,关系到家庭成员的心理发展进程与生活适应水平。当前55页,总共74页。最著名也最常用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式是由杜瓦尔提出来的。阶段一:新婚期,在这一阶段,男女双方结为夫妻,尚无孩子。主要的家庭问题有:性生活协调、进行生育计划、双方相互适应及沟通、面对婚后的现实困难以及适应新的亲戚关系。阶段二:生育期,第一个孩子从出生至30个月这段时期。主要的家庭问题有:父母角色的适应、经济问题、生活节律、照顾孩子的压力及母亲的产后恢复阶段三:有学龄前儿童期,第一个孩子从2岁半至6岁这段时期。主要的家庭问题有:儿童的营养问题、入托问题及经济问题。阶段四:有学龄儿童期,第一个孩子从6岁至13岁这段时期。主要的家庭问题有:儿童的身心发展、上学问题、性教育问题及孩子青春期卫生问题。当前56页,总共74页。阶段五:有青少年期,第一个孩子从13岁至20岁这段时期。主要的家庭问题有:青少年教育与沟通问题、孩子的社会化问题、青少年的性教育及异性交往问题、子女的恋爱问题阶段六:离巢期,从第一个孩子开始起,子女纷纷离家,自行创业或另组家庭这段时期。主要的家庭问题有: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变成成人与成人的关系、父母感到孤独及孩子面临工作与成家的压力。阶段七:空巢期,所有的孩子离家至家长退休这段时期。主要的家庭问题有:回复到从前的夫妻二人生活而感到孤寂、计划退休后的生活、在精神和物质上给孩子支持、重新适应婚姻关系、与晚辈沟通信息或情感及维持上下代的亲戚关系。
阶段八:老年成员期,从退休至夫妻双方死亡这段时期。主要的家庭问题有:对经济及家庭生活的依赖性高、老年人的各种疾患、衰老和面对死亡及适应丧偶的悲痛当前57页,总共74页。述模式主要反映的是占主流的核心家庭演变的进程。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家庭生命周期也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对家庭生命周期的走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孩子离巢即为空巢,离巢期和空巢期将合二为一,夫妻二人相处且无子女在身边的时间大为延长,怎样协调好代际关系,对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经济赡养或精神慰藉的问题将更为突出。当前58页,总共74页。成年中期的家庭关系1.夫妻关系丈夫与妻子之间互动的方式及成效对婚姻家庭的创建、维持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否“亲密”、“和谐”和“平等”,是人们对夫妻关系最常使用的评语,也是研究者们对夫妻关系进行学术考察所关心的主要维度。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考察夫妻关系亲密、和谐的程度是许多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十分关注的课题。现代家庭的组建与维持愈益强调以男女间的爱情为最重要基础。对大多数夫妻关系的发展变化倾向,有两种常见的看法:一种认为,夫妻关系多半会由亲密、和谐、热烈朝着较为冷静、现实的方向变化;另一种认为,夫妻关系的变化发展呈U字形,即婚后初始阶段双方感情十分热烈,相互间极为亲密、和谐,在有孩子出生后则开始降温,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感情低潮与失和后,老年夫妻的关系又会回升到初婚时的状态。根据斯滕伯格的三维理论,也有人指出,随着夫妻关系的延续,以情欲为基础的爱情将愈益衰微,而以亲密感和承诺为基础的爱情则日趋强盛。当前59页,总共74页。里迪等曾考察了102对婚姻幸福的夫妻对六项感情因素在夫妻关系中的重要性所作的评价。这六项因素为感情牢靠、尊重、交流、帮助与游玩、性关系融洽以及忠心耿耿。结果发现,对不同年龄的夫妻来说,不同因素对婚姻幸福的重要性存在着差异当前60页,总共74页。第四节成年中期的生活2.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亲子关系指的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两类亲子关系发生作用的方式和内容存在很大差异,但均对个体心理发展及家庭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通常是一种不对等的双向互动关系。父母在这种亲子关系中占支配地位,虽然孩子的反应也会对父母的心理与行为发生一定的作用,但是整个互动关系的运作方向则主要由父母控制着。有研究者将这种互动关系大致分成三类。(1)有权威的控制: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提出的正确要求一般都能为孩子所接受。(2)专制式的控制:父母对孩子管教甚严,要求孩子绝对服从,不愿意孩子提出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压服胜过疼爱。(3)听其自然的放任:父母对子女没有什么明确要求,放纵溺爱,奖惩不严。父母对孩子来说,往往既是信息来源的老师,又是行为示范的榜样。值得重视的是,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也总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文献表明,亲密的夫妻关系有助于建构良好的亲子关系,反之亦然。
当前61页,总共74页。。(1)价值观念。年轻人喜欢幻想,敢想敢干,希望能创造性地工作,视野开阔,表现出发散性、开放性的思维特征,而年长者喜欢稳妥地、按部就班地生活,思维上常表现出封闭性、保守性和经验性的特征。(2)生活态度。年轻人追求享受,千方百计地丰富自己的生活,而年长者比较注重实际,生活过得去就行,很少刻意追求享受。(3)行为方式。年轻人敢作敢为,具有强烈的开拓意识,常常不多加思考地从事冒险的活动,对新生事物轻易地接受,而年长者倾向于谨慎从事,三思而后行,不贸然接受新生事物。可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尚需两代人经常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体谅与信任。当前62页,总共74页。3.与父母的关系一领域有两个问题受到特别的重视:第一,成年子女是否会为了自身或其小家庭(配偶和子女)而忽视自己年老的父母?第二,成年子女如何去面对体弱甚或多病的老年父母?子女成年后是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还是继续与父母住在一起,直接关系到两代人之间的互动频率和互动方式然而,成年子女与父母互动频次越高未必意味着二者在这种亲子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亲密感。当前63页,总共74页。面对体弱、多病或自理能力显著下降的老年父母,成年子女往往容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大多数子女都能认识到自己有孝敬父母、照顾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对父母的生活照料常常给他们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这类压力不仅表现为经济、时间和精力的支出,而且表现为心理上的负担。有研究表明,即使是奉献意识很强的子女,也会不时地在照料年老父母的过程中产生压抑、怨恨、烦躁和内疚等消极情绪,照料父母者所报告的抑郁和愤懑是不照料父母者的三四倍。一般来说,女性直接照料年老父母的情况较男性为多。那些既要赚钱工作又要负责家务或关照下一代的女性,更易感到照料父母的负担之沉重。有意思的是,子女照料父母的压力大小与子女对父母积存的感情关系有关,即子女过去从父母身上体验到的爱与温暖越多,则现在对照料父母感到的压力越轻。当前64页,总共74页。二、职业(一)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根据个体职业生涯(occupationalcareer)的不同时期在发展任务、心理与行为或社会关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一些研究者建构起各自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在此,我们着重介绍舒帕(D.E.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舒帕认为,职业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发展与贯彻其职业自我概念的过程。职业自我概念是个体在同社会的接触中所形成的关于职业与自身关系的认识及观念。按照个体自我概念的变化以及对职业角色的适应特征,舒帕从终生发展的视角出发,将人一生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当前65页,总共74页。1.成长阶段(0~14岁)在该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渐渐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同时通过对生活中重要他人的观察逐步建立起关于职业角色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与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2.探索阶段(15~24岁)该阶段个体通过打零工或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更多地认识自我,并尝试作出职业决策。同时,在尝试的过程中,通过经验积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职业期望。3.建立阶段(25~44岁)个体已经进入特定的工作领域,努力掌握此领域中职业发展的信息,力图开辟自己在职业中的发展道路,把基本上适应的职业确定为自己的终生职业。该阶段有一定的稳定性,个体容易获得成就和提升,并且其职业与自我概念变得更为一致。4.维持阶段(45~59岁)该阶段个体已经在工作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一般不寻求新的职业领域,而是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由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个体容易进入职业发展高原期,出现技术落后、发展停滞等现象,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当前66页,总共74页。5.衰退与脱离阶段(60岁以上)由于生理与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同时,个体一般已到了退休年龄,开始淡化职业角色,脱离工作岗位,考虑退休后的生活安排。这一脱离工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动报靶器课程设计
- 自行车cad课程设计
- 有关趣味数学的课程设计
- 幼儿园铜鼓主题课程设计
- 网络技术课程设计
- 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 椅子美背课程设计
- 新材料行业技术工作总结
- 建筑行业推广方案分享
- 电动车课程设计摘要
- 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方案图集川西部分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我和我的祖国拼音版
- 2023年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考试参考题库(400题)
- 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指导书
- 北师大七年级上数学易错题(共8页)
- 供应商供方履约评价表(参考模板)
- 徒步行军pt课件
-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设备缺陷管理规定国网(运检3)(文号国家电网企管
- 输血科(血库)仪器设备使用、保养记录表
- 《目标管理》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