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尾5劳动就业论尾5劳动就业概论尾5劳动就业概论、简单应用:联系身边事例,终身教育的重要性。、企业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1、识记:.内容分析。P42内容分析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劳动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主要涉及些个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要选对人;二要育好人;三要用准人;四要留住人。这些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渗透。@工作绩效评估。P52工作绩效评估·就是指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过程。@晕轮效应误差。P61评估人在对被评估人作绩效评估时,把绩效中的某一次要方面甚至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某一方面看得过重,从而影响了整体绩效的评估。@近因误差。P61一般来说,人们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深刻,而对远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淡薄:、领会.企业组织培训经常使用的方法。P48(1)案例研宄研讨会的授课游戏0电影@计划性指导的角色扮演(8)T小组@劳动力配备的主要原则。P47(1)因事择人原则(2)因材用人原则0人事动态平衡原则@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P52(1)获得人事决策信息为职员提供信息反馈@有利于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工作绩效评估的标准和主要方法“P53标准:山绝对标准0相对标准囹客观标准主要方氵去(1)常规方法(排序法两两比较法等级分配法行为评价法@量表评等氵去@关键事件氵去行为评等氵去混合标准评等法0行为观察评等法閽工作成果评价法(绩效目标评估法C0指数评估法OR小误差的措施。P63(1)对工作中的每一方面进行评价,血不是只作笼统评价,评估人的观察重点应放在被评估人的工作上,而不要太注重其他方面;的在评估表上不要使用概念界定不清的措辞,以防不同的评估者对这些词有不同的理解;(0一个评估人不要一次评估太多员工,以免评估先松后紧或前紧后松;对评估人和被评估人都要进行必要的培训。、简单应用:J作工作说明书。5工作说明书是对所从事某项工作岗位的人员必须具各的素质所作由的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普遍要求主要指应聘者的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等的要求“生理要求主要指应聘者的身体健康水平、体能状况、运动能力、感官灵敏度等方面的要求: 里要求主要指从事该职务所要的各种心理素质要求,如观察能力、想维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等。知识技能要求主要是指从事该项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层次等。一(又叫敏感性小组)构成;T小组组成人员一般在12人以下1每个组配备一位积极观察组员行为的培训师。培训没有固定的议程安排,讨论的问题往往涉及小组形成的“现实、现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为问参与者的行为会如此?人们是怎样察觉他人的情感的?人们的情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类问题上。优点;T小组可以明显提高人际关系技能,并能促进受训者的成长和发展。缺点;T小组的效果在很人程度上依赖培训师的水平,否则难把培训效果转移到工作情境中去。针对新员工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缩短新进员工的“磨合期”,给新进员工以精神抚,减少因陌生带来的焦虑与困惑。针对新员工培训的方法;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主要应围绕熟悉企业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明确企业目标而进行。在形式上则多采取授课、研讨会、电影等方式。针对管理人员培训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帮助管理人员建立止确的心态,以利于更好地领导管理下级。针对管理人员培训方法;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主要应围绕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技能而进行,包括追求卓越的心态、人际关系技能、聆听技能、团队建设、时河管理、解决问题技能、决策技能、开会技能、信皂沟、授权、管理变化、员工指导、员工激、公共演讲技能、目标管理,多元化管理、谈判技巧、计划,战略管理`憧策划,组织发展、企业再造等等。在形式上也可以选择难度较为复杂的培训形式,如鴟讨会、案例研宄、角色扮演、T小组和游戏。3两两比较法。P5两两比较法指在某一绩效标准的基础上,把每一个员工都与其他员工相比较来判断谁“更好”,记录每一个员工和任甸其他员工比较时被认为“更好”的次数,根据次数的高低给员工排序。优点.考虑了每一个员工与其他员工绩效的比较,更加客观。缺点:(1)如果需要评价的人数很多,则需作的比较次数将会非常多,工作量很大(若需评价的人数为,则需作的比较的次数为N0一1)/0o若评价出甲比乙表现好,乙比丙表现好,内比甲表现好,则无氵去自圆其说。囹(排序氵去和两两比较法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排序中每个人的位置都是惟一的。这意味着任何两个员工的表现必须能分出先后,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常发生的情况心某些员工的表现嘻哈不多,难分伯仲。第三章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概1、识记:.劳动力市场含义。P65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一种形式,是劳动力双方在劳动使用权转计以及购买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P65(1)自山劳动者0使用劳动力的部门与,雇主@供求关系团交换方式与规则劳动力价格@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P67劳动市场的二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中心劳动力市场与外围劳动力市场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有组织的劳动力市场与无组织的劳动力市场o公共部门就业市场与私营部门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结构嗶P70劳动力市场结构就是指劳动力市场各个要素相互仵用、相互联系的方式。(它一方面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能限制劳动力的流动《〕、领会:@劳动力市场含义的理解“P65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一种形式,是劳动力双方在劳动使用权转让以及购买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含义,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它是一种资源配置形式,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自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形式;o第二,它是一个交易场所。的第三,它是一个相对性概念。(O第四,它是一个生产要素市场。的第五,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区别。类目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工资待遇、福利情况、流动性工资福利高,工作条件良好,晋升机会多,劳动力流动性差工资福利低,工作条件差,音升机会少,劳动力流动性强在职培训广泛少,甚至没有市场特怔受市场竟争影响小,是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受供求影响大流动方向可以向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动很难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动@最低劳动标准主要是指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人才市场的功能。(1)信息传递0评价推荐余缺调剂团优化配置@社会服务等功能、劳动力市场理论与运1、识记:@劳动力市场配置模式。P77(1)“行政配置”型模式0“市场配置”型模式(3)“混合配置”型模式@劳动力流动·P79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的职业`就职岗位和就职地区的变动,是劳动者就业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过程“、领会:.劳动力市场经典理论。P73(1)新古典学派时间;20世纪年代直至年代期间,新古典学派曾一度失宠。自50年代中期以后,又呈东山再起之势。起源:潺自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以及四世纪早期经济学瘃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奠基人;马歇尔其他代表希克斯一一创立了一系列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理论的新概念。道格拉斯一运用实际统计数据使这些理论概念得到验证。芝加哥学派的弗里穗曼、史蒂格勒舒尔茨、贝克尔等经纪人假设:即当其他条件一定时,人类总是追求个人效用最人化的满足,总是寻求最优或比较理想的后果。影向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一一市场要素使用方法推理法,归纳法的制度学派时间;产生于20世纪初代表人物;维伯伦,科芒斯、密特塞尔,影向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一一特别强调社会性要素,认为工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是山制度性的要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以及许多社会性的要素(如社会地位、歧视、市场细划等)决定的,这些因素会组织劳动力在各个劳动力市场间的自甴转移:·的制度学派与新古典学派相比,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特别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特彳正以及这些特征在弱化供求要素方面的作用;@强调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工资缺乏弹性,失业是一种长期,普遍的现象,劳动力的流动存在着障碍,信息的传橘极不均匀;非常强调工会、大型企业、文化、习俗等因素在工资决定过程中的作用;在方氵去上,制度学派乐于使用案例研宄,乐于运用归纳法,认为这些方法有助于人们揭开劳动力市场实际运作的面纱。@按照劳动力流动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P79劳动力流动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1)按照空间、区域范围标谁可分为(岗位间流动企业间流动地区间流动@城乡流动国际间流动按照方向标准可分为0一0水平流动I—0垂直流动一按照职业变动标准可分为亻0结构性流动1_@个别性流动@影响流动的因素。P82影响流动的因素(1)经济因素2社会因素个体因素0个体年龄因素尾5劳动就业概论尾5劳动就业论尾5劳动就业概论@受教育程度高低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职业的趾质和职业能力对劳动力流动产生影响。@科技因素政策因素的媒介因素@劳动力流动的正负效应。P86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积极意义如下(1)首先,劳动力流动是实行经济结构变动的必要条牛。劳动力通过流动从衰若的产部地区向发展的产业、地区、部门迅速转移。其次,劳动力流动能够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地区、单位等。流动能较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其才能。同样,企业和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岗位设技术技能要求选择劳动力,并能根据劳动岗位的变化,增减或调整劳动力,从而避免了冗员和人浮于事的现象发生。的再次,劳动力流动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提高了效率。没有流动的市场只能是一潭死水“劳动力流动使劳动力市场增师了活力,实现了互通有无的功能另外劳动力流动也使重要的工作岗位具有竞争性,从客观上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令劳动力流动的缺点中于在个人利益取向的驱使下的劳动力流动,常常带有一定的非理和盲目性1因为劳动力流动有时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简单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孔雀东南飞”这一现象。P81在我国,人才的社会流动历来与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在高度集中的计体制下人才为单位所有,他们在择业、分配,职称`待遇上都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打破了所有制的樊篱,人才流动逐渐汇成了不可阻挡的潮流。较之过去的“一潭死水”,现在重要的人才流动起来了,这无疑是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实际上流动的合理不合理,并不能简单地用流向农村还是城市、流向内地还是沿海,流向企业还是事业、流向国内还是国外来衡量,衡量的标准只能是“人畅其流”、“人尽其才”的原则。只要人才流向能史好发挥作用的地方就是合理流动。、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和长期劳动力需求理'1、识记:.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P94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每额外增师一个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出增师量。@劳动边际产量。P94劳动边际产量·是指当其他投人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人〔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师的实物产出量。@边际收益产量。P96编辑收益产量后是企业每增师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要素,并售出甴此增师的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地量,等于边际产量与边际攵益的乘积。〔这里的边际收益〔〕是指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并售出后所能增师的受益。)@等产量曲线。P101前提条件;企业生产函数Q(L*K),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间接地包含于企业既定的生产丞数之中。如果产出量保持一定,那么我们可以得到资本和劳动相互替代的等产量曲线;如果产出量提高或降低,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企业在睽定生产技木朩平下的产出量资本投入量的劳动投入量(图3一2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下的等产量曲线)当资本投入量为巛劳动投入量是后时,企业在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下的产出量是曲线上的点;当资本投入量为、劳动投人量是后时,企业的产由量上升到曲线的B点,当资本和劳动投人量分别增加到&和L:时,企业的产出量上升到的c点一:一一这就是生产函数所表达的投.入一产出关系。QI、02、03分别代表企北在一定生产技术朩半下不同投入要素组合的等产量曲线表示某一既定产量两种投入要素间各种可能的组合。在等产量曲上,产出量是相等的,而投人要素可以变化。也就是说为了一定的产出敖量,既可第投人动,少投人资本;也可第投入本,少投人劳动。、领会:.劳动力的边际成本与均衡用工水平的确定当企业用工正处在理想水平,必有下列被满足·W:×胛L或W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也可改为:×供中p代表产品单价)或p=上述公式便是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均衡条件,,换言之,当每增加一个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量高于其边际成本(货币工资水平),增加用工数量会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如果增加一个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量等于边际成本或工资水平时(W=RPI),企业用工规模正处于理想状态;如若续增加用工量,则企业利润会下降。@边际技术替代率在微观经济学中可用下列公式替代:劳动边际产出量一MPL一0兑边际技术替代率一 胛边际产量L劳动投入K•资本投人资本边际产出量MPKAK前提:对人多数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说,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劳动与资本之间是可相互替亻弋的。例如;上图3一2等产量曲线上目点为例,在产出水平上资本投入量为K2,劳动投人量为如果将劳动投人量增加到L',那么在上的D点处,资本投人量就从K:减少到K劳动代替资本的比率就等于(一的(K-KI)÷(Lt-L:)伽负号是要使计算结果为正值)当劳动的增量0L很小时,则劳动替代资本的比率斬等于负1乘以等产量曲线上过昌点切线的斜率,等产量曲线上切线的斜率叫做边际技术替代率。劳动边际产量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随着劳动对资本替代的增加,劳动替代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总是呈下降趋势。这使得产量曲线一定是凸向原点一侧的(图3一2的左下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1、识记:@劳动力供给。P88劳动力供给是指在既定的人口觐模中,人们在某一特定时间、某一劳动力市场上、某一价格〔工资)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数量。(组成部分:劳动力数量、工作时间、劳动效率《〕@劳动力需求。P93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工资率的条件下,企业或社会愿意雇佣而且能够支付其工资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参与率。P90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的数量指标,是指正在从业或积极谋求从业的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或人口总体的比重。、领会:.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P89(1)个人因素0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人0因素包括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从事工作的选择:与每个人对工作和闲暇的态度有关,有学者将其称为爱好。的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的数量指标,是指止在从业或积极谋求从业的人口占劳动力人0或人口总体的比重。(0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长短影响劳动力供给个人财富总量既包括物质财富,又包扌叾非物质財富工资率的高低(代表闲暇的机会成本的高低)工资率一工资率是指某人工作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其货币工资收入所对应上升0陋H)的比率。@人口成为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条件·P89人口和劳动里是有区别的,人0成为劳动力供给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第一,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第二,有劳动能办的第三,愿意进入劳动力市场三者兼备,才能称为有效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供给的最重要的指标·@影响需求的宏观因素。P103(1)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科技进步的产业结构与资本有机构成一一产业划分为0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市场歧1、识记:.劳动力市圬歧视。P107劳动力市场歧视是指劳动能力等自身条件相同的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却没有相同的就业、晋升机会与报酬水平。@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最主要表现。P107(1)机会不均等0分配不公半、领会:.产生歧视的原因。P113(1)个人偏见一一0雇主的偏见0雇员偏见0顾客歧视的利润最人化追求12尾5劳动就业概论尾5劳动就业概论尾5劳动就业概论的不完全信息(0传统习惯@认知障碍的两大表现。P114(1)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习惯,是人们在雇佣决策中的认知障碍,这往往表现为对特殊就业群体的认知障后。o认知障胃的另一表现是城乡劳动力的差别。、简单应用: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中的机会不均等.P10(1)首先,是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就拿我国来说,甬于长期以来受封建主义“重男轻女"患想的影响,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受教育差别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女性不如男性,乡村不如城市。特别是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和就业分配方面,城市户籍较农户凵享有不少优先。的其次,是就业机会不均等。女性在斬业中受到歧视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即使学历高的《女性,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女性在就业方面的机会不半等,还表现在女性在较高岗位上任职的机会少,多数妇女集中在职位较低的职业中,干的也往往是比她们能力低的工作。(种族歧视渗入就业领域是西方国家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的再次,是晋升机会不均等。晋升机会包括职务、技术级别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晋升机会不均等表现为特定社会集团与阶层的成员比其他社会集团与阶层的成员晋升慢、晋升到较高位置的人少,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第四章劳动者收入分配、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1、识记:.按劳分配。P116马克患所指的按劳分配是有特定涵义的,概括为如下五点第一,按劳分配建立在整个社会是一个分配单位的基点上,分配过程不经过企业这样一个“中介”环节,而直接中社会(或国家〕对劳动者进行分配。第二,在社会对劳动者进行分配的时候,所实行的原则是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第三,上述“劳动"仅仅指活劳动,即仅仅指劳动者脑力与体力的支出,不包括山劳动者过去的劳动积累起来的物化劳动,活劳动以外的任何客观因素都予以排除。第四,在分配过程中,衡量劳动的尺度是劳动时间。这里讲的劳动时间,不是指劳动者实际支出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即在平均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消耗的平均劳动时间。第五,实行劳动券证制度:劳动者所获得的仅仅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个人消费品劳动券没有积累的职能。也謝是说,除了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按生产要素分配。P120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均参与收益分配,其分配攵益率由市场来决定。、领会:.按劳分配的条件。Pli7(严格实行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的前提的客就条件)13(1)第一,劳动者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即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才能清除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劳动的差别。第二,每个“自由人联合体”的劳动,“从一廾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 “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0这就意味着马克患的按劳分配,是以商品经济己经消亡为前提条件的。的第三,整个社会实行单一的计划调节,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分由全社会统一决定,即通过社会在总产品中预先所作的六项扣除来实现。对此,企业没有任何调.节权,劳动者个人更没有决定权:以上各点共同构成按劳分配的基本条件,缺少其中任问一个,马克想提由的按劳分配都难以实现。@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P117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具有其客观必然性的。(1)首先,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或基础。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贡条件。的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之间的劳动还有着很大差别,劳动还主要是个人谋生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结合起来的的宓要性。P122(1)首先,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经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条件,是市场机制在分配领域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其次,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将进一步完善收益分配制度。@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12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甴于客观经济条件决定,在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只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人分配制度。(1)首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现在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己成为我国经济成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多种经营方式决定多种分配方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有多种分配方式。@在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只要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就能保证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劳动工1、识记:.劳动工资的构成“p124劳动工资的构成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四部分构成。@工资水平。P135工资水平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及地域内职工半均工资的高低程度,用公式表示为:工资总额工资水平=在业的职工人数可见,工资水平与工资总额成正比,与在业的职工人数成反比。@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p137货币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所得到的货币额:(反映的是劳动者名义上获得的工资,不能真正反映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实际生活水平〕实际工资是指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消费品数量。(说明了货币工资的实际购头力,准确反映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领会:.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适用条件。P126P128计时工资(1)小时工资制(2瑁工资制14的周工资制(0月工资制在下列条件下实行计时工资,更有益发挥它的长处。(1)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的工作。的不便以件数计算的工作。的产供、销特殊部门(0规模较小,上级对下级可实施直接管理的单位,实行计时工资面不实行计件工资(虽然有条件实行〕,有利于节省工资支出。任务完成的周期很长,不便于计件的工资。计件工资(1)无限计件工资制有限计件工资制(3玢段单位计件工资制(0计时计件混合工资制〔超额计件工资制〕包工工资制的间接计件工资制(适用于辅助工人)的提成工资制综合计件工资制@西方代表性的工资决定理论。P132(1)维持生存工资理论工创始人:威廉,配第进一步发展:魁奈、A杜尔格、乱斯密和李嘉图工资基金理论一提出.J穆勒的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提出:约翰·贝茨克拉克、马歇尔(0均衡价格工资理论一阿弗里马歇尔集体谈判工资理论(又称为工会起作用条件下的工资决定理论)的购置力工资理论的人力资本理论一提出:西奥多、舒尔茨、加理.贝贝尔@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P135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很多,最根本的是经济发展状况和人0状况。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主要有(l)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职工人的人数閽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等等此外,工资水平还受到可供分配的消费品数量、就业规模`人口增长速度`工农收入差别等因素的影响。@确保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平不致下降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一补、二稔、三挂钩。P138确保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半不致下降具体措施,即物价补贴0过稳,即稳定物价 三挂钩,即工资与物价挂钩 明扌圭暗挂9半扌圭全挂@我国劳动工资改革及发展趋势。p140(1)建国初期及第一次全国性工资改革在解放初期,我国采用了多种分配制度并用的做法。如部队及机关干部沿用老解放区实行的供给制;以及以实物为计算基础的货币工资制;在地区实行13等39级的工资制度;在新解放区实行保留原职原薪的过渡办氵去。四50年8月对旧工资制度进行改革,一方面废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合理工资制度,另一方面改革解放区的多形式的分配制度,制订了《工资条例〔草案)》,初步建立了新型工资制度,实行了供给制向工资制(当时又称为薪给制〕的转变。四52年前后,我国又以大区为单位开展了第一次全国陸的工资改革,统一以“工资分。为工资计算单位,建立了新的等级工资制,打下了统一工资制的基础。四53年,国营企业进行了工资调整,职工增加工资的面在8以上,工资增长约巧、2第二次全国性工资改革四年7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工资政革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主要内容是@取消工资分制度,实行货币工资制。调整和改进工资关系。改进企业职员和工人的等级制度。改进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3)第二次全国性工资改革到1977年前的工资制度(工资增长的停滞阶段).在第二次全国性工资改革后,直到四77年,在没有进行过大范围的工资调整,工资等级制度更没有很丿《的变动。这一期间如下四58年搞大跃进,有些单位实行了半供给供给制,造成了经济不堪重负,大大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后来,在“左"的息潮的影响下,平均主义被当作共产主义血被人加颂扬。纵观建国以后我国的劳动工资发展状况,不足的地方大致有以下丿L个方面〔C)分配上的平均主义2江资水平偏低工资级差小,调资频度低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抑制了创造力的发挥@第三次全国性工资改革.四85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拉开了我国工资改革的序暮,其主要内容是一一这是我国工资改革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应以本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基础,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职工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企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脱钩"在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上,从15年之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工资改革、调整脱钩“四93年又结合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推进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改革。总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工资制度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一时期,企业`事业、机关工资改革的力度都在逐渐加丿0进一步完善了工效挂钩,建立了最低保障制度,推行了公务员制度,近来又实行经营者的年薪制,这一切都使我国的工资制度越来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差1、领会: .职业工资差别。P143由于不同的职业在地位、声望以及要求从业者的技能上不同,从而引起了不同职业在收入方面的差别,这种现象就是职业工资差别。@脑体工资差别。PI啊体力劳动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脑力劳动是倍加的复杂劳动。由于脑体劳动两者之间存在着劳动质的区别,必须合理地体现两者之间的工资差别,以实现按劳分配的要求。@工龄工资差别。PI中于工龄长短而引起的工资差别就是工龄工资差别。@收入分配不平均的原因49(1)财产原因(2唠动者自身原因@人们在先大能力方面的差别。@人们在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别人们在工作兴趣方面的差别@人们在年龄方面的差别的劳动力市场因素(O国家政策原因一(自己分析的)国目前收入分配的现状。中国当前收入分配现状及存在的问題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着CPI系数的增长,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另外,我国居民的收人差詎也在不断扩大。不同社会群体和行业之间收人差距的扩大,己经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转型非常关键的一个趋势。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这种趋势在过去0年间显得尤为突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日益发展的“国家主义”的经济结构,它所导致的权力和垄断成为收入差距的一个根本结构性来源。与此同时,收入差距扩丿《化的后果己经远远超越分配领域,对整个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全国范围来看,除.去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当今中国城市家庭的收入差距和经济纟占构,尤其是国家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垄断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居民收人在GD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国民攵入初次分配阶段的功能性分配方面看,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特别是近丿I年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一个较为迅速的下降过程,山此导致在让劳动者分享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方面,我们又或多或少向改革初期的原点回归。居民收人差距持续扩大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中,最突出的特怔是收入差跏的扩大。其中,在改革前期,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效应,城乡居民攵入差距曾出现缩小的趋势,而且行业之河、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都曾出现过缩小的趋势:但这种趋势持续的时间相对较为短暫,而随后的差詎扩大过程则持续时间更长。总体而言,城乡内部以及全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则丿飞乎一直处于扩大的过程中。行业差距扩人我们发现,垄断性行业的就业者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确对行业之间收人差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行业从业人员其行业垄断获得的收益对收入差距的贡献一直在不断扩大,并成为行业间收入差距扩丿《的最主要原因。再次分配机制落后。当前,我国的再分配机制相对落后,这主要集中表现在丿L个方面;税攵制度残缺,“偷、漏、逃`抗税"等非法现象普遍,执法部门打击力度不足等。区域收人差距显著。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地域经济、文化特色。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较,经济、文化、利技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尤其是近年来,东西部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詎还在不断上升。甴于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居民自然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另外,在外资流入量较多的地区,居民收入的增长空河也会相对较大。长期以来,我们极力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口号。可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没有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只是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等同于GDP的垢长。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长期实行高投入推动和维持的速度型地长路线,使得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付出了极高的增长成本。结果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偏差,并逐步积累和暴露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第一,侧重经济发展而轻视社会发屣。其结果是经济发展快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从而出现经济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实局面。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公,使老百姓普遍感觉到上学难和上学贵等;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经济发屣的贡献率较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使得资源利用率低,浪蜚严重;文化事业不繁荣,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增长需求;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弱化,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社会救助发展不足;社会保障覆盖面狄窄而且水平很低;社会治安状况日趋恶化等等。第二,侧重发展速度而轻视发展质量。改革廾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高,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基本是一种粗放型的,走的是一条“三高一低"的发屣道路,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第三,侧重经济总量的扩大面轻视经济结构的优化。虽然我国经济每年以左右的速度在稳步垢长,但是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中的高就业,使得当前我国就业和再就业的形势异常严峻,每年新增劳动力需要斬业、国企改革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逐年增加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需要就业等等,己经成为党和政府最为关注、最为操心的一大事。第四,侧重財富获取而轻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0、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先污染,后治,先发展,后保护"的发展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各地经济的发展。第五1侧重物的积累而轻视人的发展。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片面发展观的作用下,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人们的道德素质却逐渐下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抬头,社会成员道德谶信缺失,以及部分党员干部权力寻租、腐化堕落等等。以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层出不穷,腐败案件屡见不鲜。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除了上述这些,在我国还存在甴于社会分配不公而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跏问,集中体现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等的不断扩大。可见,我们党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是抓亻主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矛盾和焦点问题,只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才能够史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才能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才能够谁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最终实现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使命。、欧希玛指数、洛仑兹曲线及基尼系1、识记:@基尼系数为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基尼系数为1时,则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o实际测得的G值一般均在0.1、0.6之间·合理界限在2、0.4之间、领会:最高收入的1伊為家庭的人均收入.五等分欧希玛指数=最低收入大的2家庭的人均收入最高收入的1伊家庭的人均收入十等分欧希玛指数=最低收入大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对于十等分欧西玛指数,其值小于3时,居民收入差距表较小1其值接近5时,居民收入差距就明显呈现出来五等分欧西玛指数又称大级指数,大体可以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情况,但是,如果要做阶层分化分析,还得采用十等分欧西玛指数@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G=基尼根据洛仑兹曲线提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即基尼系数,用G表示;盍代表绝对平均线和洛仑曲线所围成的面积B代表洛仑兹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围成的面积盍艹代表绝对平均线之下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显然有:031 如果基尼系数为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基尼系数为1,则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简单应用: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欧希玛指数和基尼系数。G一}」1P山+1一計Pi+lli其中;PI是横轴上的累计百分数;Il是纵轴上的累计百分数。第五章就业概述、就业的定义和特1、识记:.就业。P154就业:是指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满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的经济活动。@就业的基本特征.p155(1)社会性0经济性(3动性团变动性囹计划性、领会:.就业必须符合的四个条件。P154(1)第一,劳动主体必须从事社会劳动。第二,这种劳动必须要有报酬和经营收入。的第三,所从事的社会劳动必须是合法的。(0第四,劳动主体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引起岗位变动性的原因。P156(1)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使得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作适应性变动,二是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得部分劳动者按照素质要求作变动、影响就业的因1`识记:.经济增长方式。P159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结构性失业。P158“结构性失业"是失业现象中的特殊现象。对于结构性失业,不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而是山于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不能胜任新职业岗位而造成的失业。、领会:@劳动力供给与就业需求之间存在的三种关系。p巧7第一,供过于求。当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增长过快,超过了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屮现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时,就会出现失业率增高和就业者收人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现象。@第二,供不应求。从理论上讲,当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出现供不应求时,就业率就能达到10,这当然是十分理的状况。现在西方某些国家,山于人凵出现负地长,劳动力数量增长缓慢,工业却十分发达,出现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的供不应求的情况。总体的来讲,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国家是很少的。第三,供求基本平衡。当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基本相适应,与此同时如果劳动力资源的质量能满足需要,则不但可以实现充分就业,而且就业者的收人也可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较快的提高。@影响就业的因素嗶P157(1)劳动力资源因素(直接因素)经济因素(决定陸因素)的就业观念(O社会保障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就业的决定性因素。P158经济因素是影响就业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来实现的。.其一,经济发达程度的地区差异影响劳动者就业的去向和就业的区域分布。其二,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就业隔求总量。其三,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就业结构。其四,经济结构影向就业结构。@就业观念影响主要表现“p160劳动者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謝业观念影响着人们在劳动力流动、就业竞争、择业等方面的态度和行为,进而会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实现带来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就业观念影响就业主要表现在就业流向上。@社会保障对就业的影响。瓤61〔j)首先,社会保障制度影响人们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去向。其次,失业保险标准过高导致自愿不謝业。、就业结1、识记:.狭义的就业结构。P162就是指业的产业结构,即是指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全球范围内就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卩167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步下降;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呈稳中趋降之势;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则呈普遍上升之势。、领会:.就业结构的变动呈现的规律。P163(1)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敖逐步减少、呈快速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增减相抵、但有稳中趋降之势的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不断提高,都呈上升的趋势@我国的就业结构变动的阶段。P167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动要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第一阶段从建国时期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这段时期。(1)建国初期至年代初我国的就业结构四49年以后,我国就业结构发生了以下两个突出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就业的所有制结构上是个体劳动就业渠道不断萎缩,而国有和集体就业逐步成为主要渠道,以国有单位为主体的就业结构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彳私其次,表现在謝业的产业结构上,其基本特征是謝业人数集中于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增长缓]曼。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等领域相继进行了改革,产业结构发生了重人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十分明显。@首先,就业城乡结构出现非农化特征。@其次,低级就业结构特征仍然明显。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就业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就业制1、识记:就业制度。P172就业制度是国家关十劳动者就业的各项政策法规,是直接和间接约束劳动者就业的制度总称,包括用工制度,就业服务制度、辞职退休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等,是构成劳动制度的基本内容。、领会:.就业制度的重要作用。p172建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就业制度,对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有效激活劳动力市场、合理促进劳动力流动、提高劳动力量具有重要作用“(1)第一,就业制度影向劳动力供求。o第二,就业制度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的第三,就业制度决定劳动力流动程度。(O第四,斬业制度关系到劳动力的素质高低。@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P1732尾5劳动就业概论尾5劳动就业论尾5劳动就业论我国的就业制度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历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建国初期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时期就业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单一的计划趾。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就业制度将市场机制引入了就业领域。(1)单一计划陸的就业制度统一编制计划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因此,就业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带有强烈的计划性特点。建国初期,我国对劳动力采取计划管理的做法。(2沛场化就业机制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源于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发生了重丿《突破。19年,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纟且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政策。这标志着山过去单纯依靠计划调配手段组织管理就业转变为运用行政、经济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手段促进就业,从而迈出了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第一步。19年开始的第二步改革,核心内容是政固定工匍度为合同工制度,初步确定了劳动力与用工单位的双向选择机制,而于9年廾始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使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廾始了根本的变革。进入20世纪go年代后期,随着国营企业制度改革深化,“下岗、待业”已是无法避免的现象。与此同时,与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相适应,我国的就业的所有制结构与20年前相比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过去主要依靠全民单位安排就业转化为国有,集体,个体及外资企业多渠道扩人就业。@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上的四种模式的演变。P176建国以来我国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上大致经过了“统分统配"“供需见面。 “戏向选择、自主就业" “不包分配`竟争上岗”四种模式的演变。 “统分统配”模式。第二 “供需见面。模式。第过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模式。第四, “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模式。第六章就业政策、就业政策的一般构成1、识记:@凯恩斯就业理论是西方解决劳动力需求的代表性的经济理论.PI基本概念!“充分就业”核心命题·“低十充分就业"导致“低于充分就业”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是@供给学派理论是解决劳动力供求的代表性的经济理论·P182萨0法则一一“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他们认为,生产是起点,分配是生产的结果,交换是分配的继续,消费是经济活动的终点、领会:.导致“低于充分就业”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P1@影响一个国家总需求从而影响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P181影响一个国家总需求从而影向就业的主要因素有.(1)社会生产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o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提高的速度03〕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等等。进一步分析发现,就业增量的大小取决于(1)国内投资率、边际劳动生产率、@资本、团产生系数、(5啩资投资利用率及国民生产总值,其中又主要取决于投资规模和投资率。、主要西方国家的就业政221、识记:@人力政策的核心问题。PI乊人力政策的核心问題是:促进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市场适应性,从而避免技术结构性失业的发生。@终身雇佣制是日本社会惯例性的基本就业形式·P195、领会:.美国的就业政策。PI针对就们彗行立漲采积极的芳动力政策,充分发挥和最佳利用人力资源;完善睏业保障度,变消极保障为棖保短促进芳动力流动,扩大就业「]路,把衰退引]或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到发展中的部冂和地区;加强取业培训和市场适竹训耥就业纳入城市建设和复兴计划,以经济发展直接带动就业,扩大就业容量;为弱势群休供特殊的就非服朊〈1)就业立法美国政府对于劳动力市场给与全面关注始于20世纪,10年代。1945年国会通过《1舸5年就业法案》〈2)积极的充分就业政策集中体现在利用各种手段直接扩人劳动力需求和增就业机会“四92年克林顿宣布了振兴美国计划,其中一个要点是“增加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囹无形的人力计划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合作实施了一项“从学校到工作”顼目。哪些项目基本上确立了美国现有人力政策的基本框架和精神:(1g67年总统人力报告指出:〕1教育为工作服务,教育为工作廾辟通道:2集中力量帮助最低级劳动力;3把军事性服务变成通向生产性职业的渠道;4提高人力措施效率,建立更全面的人力计划,从总体上克服劳动者在全面参与劳动市场进程中碰到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制度上的障碍。〈4)就业服务(始于四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前后逐渐形成体系)直接原因;20世纪30年代的丿《危机和空前严重的失业是美国组织公共服务体系的直接原因。公共就业服务的具体内容主要有.1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并以此改善就业状况;2提供求职服务信息,沟通供需双方;3为特殊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通过立法等方式对退伍军人、青年劳动力,专业技术人员等提供就业服务,,1收集、研宄和发布劳动市场信息。囹失业补偿和保险背景:20世纪年代经济大危机四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一山此很快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失业保障制度;即失业保险山州政府举办,联邦法律对失业保险的范围、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保险津贴的发放、申请津貼的条件等加以规定、指导。多数州所执行的规定的共同之处。1.首次申请失业津貼者,在此之前的52周内,必须曾经就业并得到一定数量的工资。申请这必须能工作,而且己在公共就业机登记。2因自愿离职,或因行为不端而被解雇,或因劳资纠纷而失业以及拒绝接受合适工作的人,在某些州将被推迟发给津贴,在另一些州将取消申请津贴资格。3.一些州在发给津貼之前都规定有一周的等候期。4失业津贴标准根据失业者失业以前的工资确定,有最高限额和最低限额。@瑞典的就业政策.PI(是西方国家中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最早`最典型的国家)23(1)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推行充分就业政策1.一种形式是过政府投资来诡节社会对劳动力的总需求。2另一种形式是山政府提供庇护性的就业岗位。提供流动补贴,促进劳动力流动囹职业培训政策政府采取不培训、不就业,不培训、不享受失业救济,兔费培训、并发给全工资及生活补助的培训政策。@现金资助失业者业救济金劳动市炀现金救助计划(q74年开始〕获得失业救济金必须符合如下条件1.必须参加失业救济协会达12个月以上者。在失业前的一年内至少己经工作了5个月。引不是自愿离职或因为行为不端而被廾除者。上无充分理由拒绝接受劳动管理部门介绍合适工作的失业者、因罢工或其他劳资纠纷失去工作的失业者,也不能领取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的来源1·参加失业保险者缴纳的失业保险金企业主按年工资总额的0提供的费用主失业救济协会自有基金的受益上政府津貼能够获得劳动市场现金救助计划的人员必须符合下面条件1·未参加失业救济协会的失业者虽己参加但未满一年的失业者引那些参加失业保险计划的失业者在不再有资格领取失业救济金时上某些新进入劳动市场的人员劳动市场现金救助计划的来源10大约有55%来自企业主按年工资总额的0提供的基金其余4来自政府津贴“协商”一致的团结工资典劳动市场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特征是公会化程度极高,8以上的雇员都参加了各类工会组织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雇主组织亦十分强大。瑞典严格禁止设立任何私人的就业安置机构劳动市场管理局是瑞典主管劳动就业事务和执行劳动就业政策的专门机构,负责对劳动市场中的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市场交换等直接进行调节,直接对内阁和劳动部负责。@日本的就业政策.PI尾5劳动就业概论尾5劳动就业概论尾5劳动就业概论采取以充分就业为目的的综合就业政策,将'失业保险”改为“就业保障”,从就业失业变为促进再就业,确保劳动力市场的稳定。〈1)加强就业立法“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制弊端?1首先,终身雇佣制缺乏弹性,不能适应经济周期的变化有效调节劳动力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和萧条时期,不能适时解雇人员。2其次,不利于广纳优秀人才、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职务晋升和工资增加有论资排辈的现象囹积极推进终身技能开发日本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方面的突屮特点1.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就一直重视职业技能教育。2发达的企业内部教育与训练系统日本在劳动力终身技能教育方面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变现为:1.以提高劳动力实际业务技能为目的的职能教育;2通过工作过程学习技能和知识的在职教育;3利用企业外部的社会教育机关进行职工教育的函授教育等等“@因时、因地制宜的劳动力供需调节机制1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劳动力归农”政策,极大缓解了严重的失业问题2四47年日本政府开始实行“倾斜生产方式”,通过各基础部门相互促进,然后推动其他产业发展,生产的萎缩状态很快得到治理,国民经济步人扩人再生产的正常发展轨道。320世纪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采取了“发展第三产业和大力扩展内需主导型经济”战略,来解决劳动力的过剩。调整经济结构、维持和扩大就业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凵本开始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以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将严重依国外市场的外需主导型经济转换为积极廾拓国内市场的内需主导型经济。〈5)劳动保险和福利本劳动力失业保险和福利主要的依据是《飛佣保险法》L《劳动者灾害补偿保险氵去》@英国的就业政策.P199〈l)政府干预就业.新兴产业扶持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鼓励发展小企业@鼓励吸引外资@调整就业方式〈2)“从出生到坟墓“的社会保险制度英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来謭主要有三个渠道1.第一是职工繳纳,约占总数的25%,2第二是雇主繳纳,,雇主心须为每一个受雇职工缴一笔相当十受雇职工本人工资收入1的保险金和3脲的国民保险附加费,约占总数的25耘3第三是政府財政拨款,约占总数的5愜社会保险基金的适用范围10兔费教育2失业保险土工伤保险在英国社会福利制度中与劳动就业有关的内容还有医疗保险、退休养老保险、死亡保险等。、综合应用:国、瑞典.日本、英国的就业政策,对我国就业政策的借鉴意义。美国的就业政策.(l)就业立法 积极的充分就业政策的无形的人力计划(0就业服务 失业补偿和保险瑞典的就业政策。 (是西方国家中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最早、最典型的国家)(1)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推行充分就业政策(2就供流动补贴,促进劳动力流动的职业培训政策(O现金资助失业者失业救济金劳动市场现金救助计划0“协商”一致的团结工资日本的就业政策。(I)JJLI强就业立法 0“终身雇佣”制(O因时、因地制宜的劳动力供需调节机制英国的就业政策.(1)政府干预就业(0新兴产业扶持政策o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o鼓励发展小企业@臌励吸引外资o调整就业方式0“从出生到坟墓“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1、识记:.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两种类型。P203(1)一是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政策;的二是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政策。@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政策。P204(1)派遣政策接攵政策囹档案及毕业生户口`领会:.特殊的就业政策。P2循的积极推进终身技能开发劳动保险和福利(0粮油关系迂移政策及改派政策等组成特殊的业政策是指针对特殊的毕业生群体规定的貝体的就业措施。(1)结业生就业政策的残疾毕业生的就业政策(3树来源于边远省区毕业生就业的政策(4树报考研宄生的毕业生的有关政策对应届毕业生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国家鼓励就业的政策。P207鼓就业政策是国家为了实施人才调剂而采取的阶段性的就业政策。(1)鼓励人学毕业生自愿支边的政策的鼓励毕业生完成国家的重点计划的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乡镇企业工作(0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政策@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展望·P2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确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还将继续调整,我们可以作以下几点展望。(1)第一,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配置毕业生资源第二,高校毕业生的国家计划派遣就业方式将进一步弱化,主要转向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供需见面、通过多种方式就业。的完善人事代理制度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O强就业法规建设第七章失业、失业概1、识记:.失非。P211失业;是指能够并愿意接受工作的适龄劳动人0,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劳动力市场做过努力,仍得不到工作岗位的现象。@待业·P214在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就业而没有任何职业的人为待业人员。@下岗·P215(准失业)下岗是我国转型期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P216P219磨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市场运行由于劳动力不完全流动、信息掌握不完全、市场组织不完善,使就业机会与有条件的找工作者不能即时匹配从而产生的一种难以避奂的失业。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性失业是指在国民经济衰退期山于总需求乏力、难以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所引起的间歇性的失业。o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P220显性失业.是指处于公开状态的,可以有效地进行统计的失业,它是失业的正常状态。隐性失业也叫非公开失业;是指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时的就业。、领会:.失业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P213即作为失业者,一般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在统计调查时没有工作,(2嘱十劳动力范畴,能参师工作;的在前四周曾专门做过寻找工作的努力但没有找到。@摩擦性失业的特点。P217摩擦性失业具有以下丿L个特点(1)所涉及的行业和人员较多,且难以避奐。的失业期限较短。的有利有弊。@结构性失业的特点。P218结构性失业有其自身的特(1)其一,失业持续的时间较长o其二,失业集中于特定的一些劳动力群体。的其三,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周期性失业的基本特点。P22027周期性失业的基本特点有二(1)一是受经济周期作用力度大小的影响,各个周期的失业率水半存在着较大差异,二是周期性失业一经发生,将会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普遍蔓延廾来。、失业的衡1、识记:.充分就业。P221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上有工作意向的人与空职的工仵岗位在数量上基本处于均衡状态。@自然失业率。P221正常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体的比重,称为自然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失业警戒线·P225失业警戒线是基于对失业率的研宄,以失业率为参照系提出的社会对失业的最大容忍度。、领会:.促使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P221促使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首先,劳动力的总体结构己经发生了很人的变化。的其次,是社会福利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再次,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失业率被高估的原因。P225(1)一是失业救济金制度使人们耐失业的能力大大提高,失业的期限也发发延长。o二是获取享受某些社会福利的资格,如贫困家庭救助、多子女补贴`发放食品券等,常以登记申请就业为先决条件。的三是劳动力总体构成发生的变化,如果青少年就业比例升高,失业者队伍会变大。另外,妇女就业比重提高,改善了家庭的收人状况,使家庭其他成员的劳动力供给量呈减少的趋势,这无疑也会增师失业人员的数量。、失业率的计1、识记:@失业率。P222失业率和GNP增长率以及通货膨胀率一样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态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备受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的关注。@确定失业率的重要性。P222(1)首先,失业率是反映国民经济变动周期的晴内表。(2以次,失业率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指标。的再次,失业率与国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具有紧密联系。失业者人数劳动力总人数失业者人数失业率=一*10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的平均周数@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人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52周、我国的失业问1、识记:23.失业治理.P233失业治理就是采取一系列经济和政策措施,以实现适度就业。@二元劳动力配置模式。P234一元劳动力配置模弋是指存在于我国改革之前和改革之后的两种用工方式。、领会:@我国失业的特点。P227由我国国青所决定,我国失业的特点如下,(1)总量性失业问题明显(2)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的制度性失业状况严重(0低显性失业,高隐性失业@我国失业的原因。P229造成我国目前失业和职工下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劳动力人0速度垢长过快,使劳动力长期处于供过十求的状态。的城镇人0机械增长速度过快的传统的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造成了大量隐性失业@就业的制度偏好o教育落后,人口速度较低@教育影响就业的途径。P232教育影响就业通过两条途径(1)第一,通过提高就业者的素质,从而优化就业结构;(2)第二,通过延长年轻人的受教育时间,推迟首次就业时间,从面在某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失业治理的主要途径。P233失业治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现阶段我国失业治理的关键在于解决好两个问题,即如甸解决劳动力供给总量居高不下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两大问題,主要途径如下山途径之一实行经济增长中“就业优先"发屣政策。途经之一加强劳动力就业市场建设。(3旀经之三.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4旀经之匹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途径之五.实行新的工作制度“(6旀经之六严格控制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者素质。第八章职业基础理论`职业概1、识记:.职业·P2如职业;是指劳动者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经济报酬的专门的工作或角色。@职业分类。P2职业分类.就是对不同性质的职业进行划分。、领会:.作为职业的工作具备的条件。P24029作为职业的工作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第一,职业是劳动者相对稳定地从事的工作。第二,职业是能够为劳动者带来较固定的经济收人的工作。的第三,职亚是劳动者从事的专门性工作。@职业和行业的异同点。P241人们往往把职业与行业等同起来,其实,它们之间既有区别1又有联系。从以上定义来看,职业主要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具体的工作岗位,是与个人工作相联系的具体分工形式。行业是指由许多在性质上同类或者相近的生产`工作单位的组合,是社会较大范围的分工形式“行业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职业,而职业却并不包含行业,它只能属于某一行业或某些行业。行业和职业是相互联系、交义存在的。不同的职业存在于同一行业之中,不同的行业中也包含着相同的职业@职业的特征和功能。P241职业具有以下五个特征(l)同一性特征差异性特怔@层次性特怔(O广泛性特征时代性特怔@职业分为蓝领、白领和金领。P245@我国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职业准入制度,是一个向0靠拢的实质性举措。P250、职业选1、识记:@兴趣·P251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宄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傾向。@气质。P251气质:心理学认为,气质是指个体经常地`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及指向芘等方面的动态特。@能力和技能。P252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顺利地完成某利]活动的个性心型特征,是一个人能够胜任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技能:是指一个人通过学习和练习而形成的使个体得以完成某一项工作或任务的熟练动作。、领会:.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P251些种气质类型择业差异表气质类型特怔表现职业选择倾向较适合从事的职业胆汁质情绪反映快而强`易激动、直率、热情、精力旰盛、反映迅速、具有外向性。倾向于选择竟争檄烈`冒险性和风险意识强的职业或社会服务业。对职业选择往往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主动出击,求职和竟争意识强烈。运动员,企业改革者`飞行员勘探工作者、探险者,富有激情的演说家、营业员、宾馆招待等。多血质情绪反映较快、但不持久,动作快而灵活,表现为活泼、好动、热情,喜欢与人交往。倾向于选择与人交往较多的社会职业新闻工作者、律师、推销人员、艺术工作者、秘书等。粘液质情绪放映.曼、持久而不显露,安静、沉默寡言,注意力稳定但难十转移,具有内向性倾向于选择安静、平稳少变的工作医务工作者、图书管理员、情报翻译,商务经营者、教师、政工人员。担郁质敏感怯弱、情感体验深刻,多愁善感、抑郁寡欢、稳定面不易暴露,行动迟缓、具内向的特点。倾向十选择情感体验洙刻、与人接触较少的工作诗人、作家、画家、音乐家、哲学家心学家、实用学家,理论研宄工作者等等。@影响选择的社会因素。P253(1)政策因素0经济因素0教育因素@社会时尚@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P255霍兰德根据心理素质与择业倾向,将全部劳动者划分为六种类型。(1)现实人0智慧人囹艺术人@社会人0事业人0常规人、简单应用:照霍兰德人职匹配理论,对自己作出职业选择。P2633霍兰德六种个性和职业类型特点及匹配类型个性特点职业特点适应的职业实际型巛型〕具备机械操作能力或体力,适合与机器、工具、动植物等具体事物打交道。熟练手工和技术工作,运用手工工具或机器进行工作。工程师、操作x光的技师`飞机机械师、无线电报务员、自动化技师、电工、鱼类和野生动植物专家、机械工、木工等。研型0型〕具备从事观察评价、推理等方面活动的能力,讲宄科学性“科学研宄和实验工作,研宄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构成和变化。科研人员、利技工作者、实验员、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科学报刊编辑、地质学家等。艺术型(A型〕具有艺术性独创性的表达和直觉能力,不喜欢硬陸任务`情绪较强。从事艺术创造。演员、记者、诗人画家、作曲家、编剧、舞蹈家、音乐教师`雕刻家、摄影师、室内装潢专家、服装设计师等。社会型型〕喜欢从事与人打交道的活动,人道主义`同情心强“通过说服、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教育`服务人“外交工作者、教师、学校领导者、导游、社会福利机构工作者、社会群众团体工作者、咨询人员、息想工作者等。经营型型〕以说服、管理、监督和领导等能力来获得政治、社会和经济利益。说服、指派他人去做事情的工作。厂长,各级领导者、管理者,政治家、律师、推销员批发商、零售商、调度员、广告宣传员等。常规型℃c型〕注重细节,将就精确,具备记录和归档能力。各种办公室、事物性工作。会计员、统计员、屮纳员、办公室职员,税务员、秘书计算机操作员、打字员,成本核算员、法庭速记员等。、职业地位和声1、识记:.职业地位。P2职业地位就是辨认职业主体社会地位的一种符号。@职业声望。P269职业声望是人们从其职业地位上所获得的评价和社会承认。、领会:.职业地位的功能主义解释。P26532为甸会造成这种地位高低不等的层次差别?或形成这种职业地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除了上面讲的地位符号辨认的需要以外,美国社会学家K.戴维斯和w穆尔从功能主义的角度作出了解释。他们认为,一个社会为了确保其生存,就《必须完成包罗万象的不同性质的劳动任务,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有地位差别的职业。造成职业地位不同的因素有二:1.一是功能重要不同。一般来说,功能重要的职业比功能较不重要的职业地位高2.二是人才来源不同。有些职业人才稀缺,另一些职业则人多数人都能胜任“总之,人才稀缺、功能又重要的职业、其社会地位和声望斬比较高;而那些功能虽然重要,但劳动力来源丰富的职业(如蓝领工人、清洁工等),其社会地位就必然比较低。戴维斯和穆尔认为,职业地位的等级安排是合理的、必须的。因为,正是不同地位的职业所给予的不同报酬构成了激励人们工作的动力。人们努力学习,接受昂贵的教育,为的是能占据一个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声望的职位。另一方面,社会也可以以声望和物质为酬赏,来吸引适当的人才从事适当的职业,担任适当的职位。职业地位差别性的功能解释独树一帜,但也遭到不少批评,其中乩杜明的的扌比评那个反响最大。他认为戴维斯和穆尔的功能理论有两个不能证实的地方1.一是功能理论以无法证明的价值因素来衡量不同职业功能方面的重要性。20是功能理论难以证明职业地位的差别性一定是必需的、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受欢迎的。杜明认为,职业等级和社会阶层的安排不一定是有用的,甚至可能具有反功能,因为差别性和地位等级可能限制人才的发展。当然,杜明并不否认职业地位差别性的客观存在,而是想引导人们认清;毖业丛也鳇差别过丕量完全必需和合理的,它既有其符合社会需要的一面,也有其不利十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一面。@职业地位的决定因素。P266w瀚特一一1987年,将全部职业劳动者按地位高低分为些个等级1即产业主、职员、熟练工人、一般劳动者。丸爱德华一一1.1917年,撰文将职业劳动分为九大类。2四40年、g50将职业劳动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级,形成了如下职业地位分级1.非熟练工人 半熟练工人 3熟练工人和工段长4职业及类似的职业, 产业主`经理和官员;6专业人员。这一职业等级分级不仅仅是根据工仵性质不同来划分的,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各职业群体在生活水平、知识水平与社会地位上的差别。甴于各职业群体各自具有特殊的利益,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反映也各不相同,因此,可以将他们看做是不同的社会经济群体。爱德华职业地位分级表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它除了有确定各职业群体的社会地位的意义以外,还为职业流动提供了分析工的“尺赛特一一把职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从高到低依次分为七类“与爱德华职业地位分级表相比,赛特职业地位分级表将产业主与经理职业层按财产与管理觐模的大小分为两类,并把大产业主与人企业主经历阶层置于专业人员之上,为第一级。除此之夕卜,其余职业群体的分级与爱慎华的分级表基本相同。从各国现有的研宄资料来看,在工业化社会中,职业地位的分级是十分相似的,明显具有一些规律性的现象·1熟练劳动者高于非熟练劳动者;2.白领劳动者高于蓝领劳动者,3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1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高于一般职员与直接生产者。职业地位的分级主要是以下四项因素综合起来作用的结果1职业社会功能职业的责任和社会作用越人,职业的社会地位就越高。332.职业要求职业对任职者的要求越高,职业的社会地位就越高。3职业报酬职业报酬越高,职业的社会地位就越高。4职业环境职业环境越好,职业的社会地位就越高。影响职业声望的因素。P269(1)个人偏见社会环境社会舆论团受教育程度@职业声望的特点。P269(1)职业声望与职业地位呈止相关。决定职业地位高低的四项因素(职业社会功能`职业要求、职业报酬、职业环境)的职业声望呈相对稳定状态(0在同一社会发阶段职业声望评价具有相对性、职非生1、识记:@职业生涯。P277职业生涯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职业历程。@职业生涯设计。P279职业生涯设计是当代大学生求职的一个新概念,它要求你在了解各种职业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迦特点,通过“人职匹配”的原则来有计划、有步骠地调整个人和职业之间的适应关系,最后将自己定位在一个能很好发挥自己长处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位置上。、领会:.萨帕的职业生涯五个阶段。P2”第一阶段成长阶段(出生、4岁)第二阶段.探索阶段05、24岁〕第三阶段创业阶段(25'。44岁〕孑0〕准稳定期(25。。30岁〕C@稳定期(31、44岁)第四阶段维持阶段05'。64岁〕第五阶段衰退阶段(65岁以上)@职业生涯设计中的考虐因素。P2下面是职业生涯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1)把握自我一一驱策自己的动力到底是什么0尊重自我一一家庭对自己到底有什么影响的把握职业一一有哪些工作机会可供选择(0尊重职业一一实现人与职业的最佳匹配、大学生就业指1、领会:.重在择业观教育。P2@做好具体工作郡P2第九章求职准各、撰写简1、识记:简历的格式。P2(1)表格式0文字式的半表格式、领会:@个人简历六忌。P2(l)忌篇幅过长、内容过细。(2)忌没有个性、千篇一律。的忌弄虚作假、编造事实。(O忌随随便便、毫不修饰。@忌稀奇古怪、生僻难懂。的忌自负过分,車虚过头。@不要用附件发送简历.、简单应用:会写简历。、准各求职1`识记:求职信的结构·P3一般有标题、称呼、正文、落款、附件五个部分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四川省市卷)及答案解析
- 【语文】《我与地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4年新高一英语初升高衔接《课内重点二》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初二下册生物教育课件
- 国学课件 教学课件
- 《icc相关护理王娅》课件
- 睡袋防水罩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绞肉机机械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煤油炉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国资国企企业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
- 计算机图形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
- 医学文化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西昌古诗文品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食堂食品定点采购询价记录表
- 装修工程分项工程材料用量计算表
- 2014年光电子技术思考题答案
- 51单片机P0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
- 企业高校项目合作协议
- 2022年新入团考试试卷及答案
- 浅议周记在班务工作中妙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