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1页
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2页
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3页
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4页
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科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紧跟科技迅猛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活动、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发展。二、课程的性质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是教育与技能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通过劳动实践把培养学生会劳动作为重点,坚持以学生劳动实践为主体,以训练劳动技能为主线,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三、课程形式与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知识与技术综合运用和掌握的课程形态。活动、小组活动、个体活动为组织形式,要求活动中体现生活性、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通过亲身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加强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适时、适量、适度浸入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促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社会责任感以及创业与敬业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正确态度和对动手、动脑技术学习的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个性发展。四、实施策略基本原则(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尊重学生需要、动机和兴趣,选择内容与方法;(2)实现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综合实践、信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3)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沟通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课程资源:(1)以研究和分析本镇、本村、本校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课程教育资源,开发适合本地经济、文化的劳动技术教育内容。(2)通过教学实践,编写适合本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校本教材,体现地方性。课程管理(1)成立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机构组长:XXX负责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总体策划和阶段指导;副组长:XXX负责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进行阶段性安排和阶段性评价;成员:各班班主任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教师负责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编写、备课,与具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并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汇报。(2)课时安排要求每周平均不少于1课时,每学年不少于40课时,并根据课程的规律采取动态管理办法,根据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程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3)备课要求备课的总思路是“学校定方向,教师分组集体备课,个人指导实施”三层次备课。学校要有整体规划方案,包括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中长期规划、教材、师资、经费、实施步骤、评价方法、步骤、课时安排、教学要求等;教师按照学校和年级组的活动方案要求编写教案,具体包括课时目标、内容、课程设计与指导、纠正与评价等,要求要素齐全,编写科学。(4)基地的建立开设与我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开发内容相配套的劳动实践场所,逐步建立校内劳动活动教室、劳动训练基地、劳动实习工厂等,还可以利用社区教育网络和相应的条件,建立稳定的校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5)成果展示有学生作品(活动项目)展览室且有作品获县级以上表彰;有论文、专著在县级以上办刊发表或大会交流;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氛围浓厚,在校报、校园广播、墙报中有固定的专栏;有完整详实的课程活动档案资料;相关制度健全且得到执行和落实。做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评价工作(1)评价的重点:注重学习过程;注重知识技能运用;注重亲身参与与探究;注重合作互助;注重个性发展。⑵评价的内容: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评价学生的过程、体验、方法和能力;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3)评价主体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有识之士。评价方法对学生采用作品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技能竞赛等评价方法。对教师采用从教学设计、准备、组织形式、环境创设、过程把握、分析与反思等方面的评价方法。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劳动实践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实践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相关文件规定:学校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方案。二、总体目标劳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真挚劳动情感、掌握必备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性劳动思维,使学生具备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乐于劳动、解决问题、激发创造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相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而言,我们认为劳动教育应具备其特有的、阶梯式的不同学段目标,即培养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服务他人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这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棒人的必然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二)能力目标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饰品。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的小制作、小发明。(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产,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爱护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三、具体实施策略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综合实践课、家长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垃圾分类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评选劳动卫士、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1)开展校内劳动一是,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浸入劳动教育,通过文明班评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卫生保洁。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活动:像进行创新科技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教室宿舍文化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二是,学校的种植园劳动基地:学校东边空地分到各班级进行种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赏花、种花,通过劳动课进行课间管理,让学生全程参与种植过程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校各片绿化种植区分给各班包干到班,学生负责栽植、浇水、除草。三是,校内设立志愿者服务岗位若干,招募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班轮流选出参与服务的志愿者2-4名。组织校外劳动带领学生去集市、去社区、去基地、去农村。校团委要积极引导学生成立学校公益劳动社团组织,配备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社会公益劳动。比如: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社区服务、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主要到集市宣传、敬老院、街道社区卫生清理、文明创建等进行学习体验。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石刻艺术基地等参观学习。鼓励家务劳动每个学生周末一张《家务劳动清单》,记录周末家务活动。比如干好择菜、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的项目化学习内容、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以班会课、综合实践课为抓手,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与训练,适当布置家庭劳动作业。每学期的劳动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习惯,我们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的学生主体能动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创客空间、活动基地、工作坊及各类教学设施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活动。进行宿舍内务比赛、校内卫生量化、创客操作比赛、无人机操作比赛,实验操作比赛等等。学校可以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比赛:像在三八妇女节前夕,开展我帮妈妈活动,我疼我的(家人)活动、清明节祭扫活动、五一劳动节、春节写对联,感悟社会人情、参与社情风俗公益活动等等,通过多种劳动竞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四、强化多学科结合,建立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成立体卫艺组,牵头多部门联合组织学生进行社团、运动队的指导和各类文体竞赛活动的开展。定期研讨体美劳教育活动,推进体美劳教育深入结合发展。健全管理制度。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方案,按课堂教学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确保体美劳教育活动融入课堂和实践教学之中,促进落地取得实效。强化队伍建设。加大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确保体育运动、劳动实践项目开足开齐。加强体美劳教师队伍的培训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全员力量,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体美劳教育格。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英雄人物、科技工作者、艺术家、地方农艺特长专家为学生讲课和进行专题讲座,形成合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把落实体美劳教育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对学生文艺体育劳动社团进行评比表彰,对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学生和教师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体现我校特点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构建我校劳动教育体系,加强劳动育人功能,让学生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二、基本原则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身健体,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机融入。有效发挥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实践体验。坚持让学生参与劳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主要措施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各专业群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开设不少于16学时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各专业按自身专业特点在1-4学期每学期开设4课时有关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劳育专题教育讲座,总课时不得低于16课时。纳入“第二课堂”A类学分计算范畴。开展劳动周活动。每学期安排一周作为劳动周,进行义务劳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元素,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劳动内容和评价指标,将劳动教育贯穿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开展“三分钟微劳动”,纳入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等节日,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四、保障措施加强劳动师资队伍建设。结合专业着力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培训与指导,强化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立企业兼职劳动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将生产一线获得的经历、经验及案例融入教学中。推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依托校内先进的实训中心、图书馆等场所建立校内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联合校企合作的龙头企业、街道社区等打造劳动教育校外实践平台,运用企业的职业文化育人,强化安全生产、劳动流程、劳动规范、劳动保护等的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职业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建立协同实施机制。校企双方共同管理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通过建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要联合社会力量,设置荣誉教师、实务导师岗位等,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劳动教育。共建共享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类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鼓励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究。对于积极编写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读本且经过学校审核通过的著作按照学校校本教材相关规定给予奖励。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重要途径。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塑造学生优良品质,使其能够真正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学校向来十分重视在学生中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并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以增强实效。为了下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水平,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二、教育目标劳动教育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我校劳动教育由日常教育和专项教育两种途径相结合实施。首先,通过组织校园劳动,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自理能力,并在过程中增强学生协作能力,锻炼身体素质和意志品格,形成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其次,通过学科课程中的浸入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第三,通过家校协作开展家务劳动,培养必备的基础劳动技能,增进亲子沟通,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第四,通过与社区合作,组织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劳动课程,促进学生认识了解社会,培育责任感、使命感和公益心。第五,通过把劳动教育与生涯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三、工作小组成员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校主任成员:教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家委会四、活动内容(—)日常劳动教育活动日常劳动教育活动旨在利用学生日常参与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劳动锻炼的机会,达成劳动教育多个维度的目标。基础性劳动(1)提升思想认识组织人:教育处、班主任、学科教师活动目标: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氛围;利用课堂阵地提升学生对下劳动内涵的理解。实施要求:教育处于每学期不定期通过校内推送系统、网站、校刊、展板等媒介向全体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劳动教育宣传;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通过主题班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劳动教育。(2)教室清洁与规范化评比组织人:班主任活动目标:熟练使用清洁用具高质量完成教室清洁维护,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室规范化各项要求,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实施要求:班主任组织本班同学做好教室日常清洁与保洁工作,由学生会每日进行两次检查工作,作为班级量化考评的基础数据之一;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室规范化评比活动,由教育处对各班完成情况进行考评。(3)校园公益服务劳动组织人:医务室、班主任活动目标:熟练使用清洁用具做好校园清洁维护,认真完成各时段执勤任务,提升学生劳动技能、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实施要求:根据《中学晨扫要求》,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全员参与校园晨扫,完成《要求》区域的清洁卫生;医务室需提前对值周班晨扫工作进行教学指导,并认真完成各班晨扫的督促与考评。根据《中学值周班级工作职责及考评规范》,班主任组织好本班学生认真完成早中晚各时段校园执勤工作,维护校园秩序,整理公共区域的图书。(4)住校生寝室劳动组织人:生活教师活动目标:做好寝室内务整理和清洁工作,提高学生自理能力。实施要求:根据《中学公寓管理规定》,住校生每日做好寝室内务整理和清洁工作;由生活教师每日进行检查,各寝室完成情况及时公布。(5)节假日孝亲劳动组织人:教育处、班主任、学生家长活动目标:提升学生家务劳动技能,增进亲子沟通,培育感恩意识,引导学生传承孝敬的优秀传统文化。实施要求:利用三八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在家参与家务劳动,家长进行指导与记录。(6)校外志愿服务劳动组织人:教育处活动目标: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志愿服务劳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培育奉献精神。实施要求: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学生认真参与社区、街道或小区的相应劳动体验活动,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填写综合实践报告。创造性劳动(1)学科创造性劳动组织人:学科教师活动目标: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体会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创造热情。实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以智能家居与物联网设计、3D打印与创新设计、电路设计、结构设计等模块的通用技术课程;参与以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制作、趣味物理化学实验等为内容的学科实验课程。(2)校本课程创造性劳动组织人:教育处、教务处、校本课程指导教师活动目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选选修课及相应社团,进行创造性劳动体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创新意识。实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参加摄影基础与后期制作、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书法与篆刻、服装设计、手工木艺、DIY设计、智能编程、车研社等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在指导老师帮助下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完成物化成果的创作。(3)德育活动创造性劳动组织人:教育处活动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德育活动中的创造性劳动内容,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培育审美情趣与创新意识。实施要求:发动学生广泛参与教育处组织的各项德育活动,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完成如"我为教师画张像”、班旗班徽设计、运动会会徽会歌创作等内容。(二)专项劳动教育活动为进一步做好下的劳动教育,学校于每学年上学期对高一年级和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专项劳动教育活动,以紧贴生活和动手实践为基本着眼点,通过加强家校协作,精心规划切合实际的活动项目,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能力,为其更加全面地成长打下良好基础。活动时间: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每学年11月第二阶段:每学年4月活动内容第一阶段:(1)家务劳动一餐一饭,来之不易时间:第十周、十一周周末(X月9日、10日、16日、17日)内容:①陪同父母逛菜市场,认识十种蔬菜和十种杂粮,记录价格;了解常见肉类食品价格;②学习并独立完成一道经典川菜(回锅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要求:将蔬菜价格制成表格;所选川菜应为以前未尝试过的,记录该道菜的食材要求,并请父母用手机录下菜肴制作过程,品尝后给出评价。—屋不扫,何扫天下时间:第十周、十一周周末(X月9日、10日、11月16日、17日)内容:协助父母打扫清洁,独立整理自己的床铺和个人物品;学习行李箱收纳技巧。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