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将建第三稿_第1页
朱将建第三稿_第2页
朱将建第三稿_第3页
朱将建第三稿_第4页
朱将建第三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楚雄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楚雄州1978—2008年耕地复种指数变化调查分析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楚雄州社会发展状态分析专业:地理科学学号:2007106114220071061150学生姓名:原梦朱将建指导教师:童绍玉职称:教授论文字数:90009090字完成日期:2011年4月教务处印制目录目录摘要·····································································································Ⅱ关键词···································································································ⅡAbstruct································································································ⅢKeywords································································································Ⅲ1前言····································································································11。1····························································································11.2国内外研究动态····················································································11.3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22研究区概况····························································································23研究方法与数据······················································································33.1研究方法····························································································33.2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43。3·····································44································································54.1复种指数时间变化··················································································54。2复种指数空间变化·················································································64.3楚雄州复种指数变化原因·········································································75·································································76结论与讨论····························································································96。1结论··································································································96.2讨论··································································································9参考文献································································································11附录······································································································13致谢······································································································15TOC\o"1—3”\h\z\uHYPERLINK\l”_Toc292485789"摘要 PAGEREF_Toc292485789\h3HYPERLINK\l”_Toc292485790”关键词ﻩPAGEREF_Toc292485790\h3HYPERLINK\l"_Toc292485791”Abstract.ﻩPAGEREF_Toc292485791\h4HYPERLINK\l"_Toc292485792”KeywordsﻩPAGEREF_Toc292485792\h4HYPERLINK\l"_Toc292485793”1引言ﻩPAGEREF_Toc292485793\h5HYPERLINK\l"_Toc292485794”1.1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ﻩPAGEREF_Toc292485794\h5HYPERLINK\l"_Toc292485795"1。2国内外研究动态 PAGEREF_Toc292485795\h5HYPERLINK\l”_Toc292485796"1。2。1国外研究动态 PAGEREF_Toc292485796\h5HYPERLINK\l"_Toc292485797"1.2.2国内研究动态 7\h6HYPERLINK\l"_Toc292485798”1.3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ﻩPAGEREF_Toc292485798\h6HYPERLINK\l"_Toc292485799"2研究区概况ﻩPAGEREF_Toc292485799\h7HYPERLINK\l”_Toc292485800"3研究方法与数据ﻩPAGEREF_Toc292485800\h7HYPERLINK\l”_Toc292485801"3.1研究方法 PAGEREF_Toc292485801\h7HYPERLINK\l"_Toc292485802"3。1.1复种指数概念ﻩPAGEREF_Toc292485802\h7HYPERLINK\l"_Toc292485803"3.1。2复种指数计算方法ﻩPAGEREF_Toc292485803\h7HYPERLINK4.1复种指数的时间变化ﻩPAGEREF_Toc292485811\h9HYPERLINK\l”_Toc292485812"4.2复种指数空间变化 PAGEREF_Toc292485812\h10HYPERLINK\l"_Toc292485813"4.3楚雄州复种指数变化的原因ﻩPAGEREF_Toc292485813\h10HYPERLINK\l"_Toc292485814"5对楚雄州提高复种指数的相关建议ﻩPAGEREF_Toc292485814\h11HYPERLINK\l"_Toc292485815”6结论与讨论ﻩPAGEREF_Toc292485815\h12HYPERLINK\l"_Toc292485816”6。1结论 PAGEREF_Toc292485816\h12HYPERLINK\l"_Toc292485817”参考文献 PAGEREF_Toc292485817\h14HYPERLINK\l"_Toc292485818”致谢ﻩPAGEREF_Toc292485818\h15摘要ﻩIII关键词 IIIAbstractﻩIVKeywordsﻩIV1引言ﻩ11.1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1。2.1国外研究动态ﻩ11.2.2国内研究动态 21。3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ﻩ22研究区概况 33研究方法与数据ﻩ33.1研究方法 33.1.1复种指数概念 33。1.2复种指数计算方法 33.1.3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的分析方法 43.1。4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原因分析的方法ﻩ43。2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3.3楚雄州及各县历年耕地复种指数计算结果 54楚雄州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54.1复种指数的时间变化ﻩ54.2复种指数空间变化 64。3楚雄州复种指数变化的原因 65对楚雄州提高复种指数的相关建议 76结论与讨论ﻩ86.1结论 8ﻬ楚雄州1978—2008年耕地复种指数变化调查分析摘要:为给楚雄州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决策提供依据,以楚雄州复种指数变化为研究对象,对楚雄州所属10县市近三十年来的复种指数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原因数据结果表明:由于受地形、气候、技术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楚雄的耕地复种指数总体上是处于稳步上升之中的,但是在局部地区或者局部年份因为受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有下降的现象。查阅楚雄州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收集复种指数的变化数值,对于不能从资料直接直接查阅的数据则运用实际复种指数的计算方法收集当年当地的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进行计算。同时运用耕地压力指计算公式数来说明结果表明复种指数的提高对于降低耕地压力是大有裨益有益的,进一步证明提高复种指数对于缓解人地冲突,生产建设与农业种植等各方面矛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词:楚雄州;耕地压力;复种指数;时间;空间;变化调查AStudyOnMultiple-croppingIndexChanges’ResearchofChuXiongPrefecturefrom1978to2008Abstract:Multiple-croppingindexchanges’research,whichregardsthemultiple-croppingindexchangesasthetargets,providesChuXiongpolicy—makerswiththebasisontheagriculturalproductionandFoodsafety.Theresearchsortsoutthematerialsofmultiple-croppingindexandanalysesitsreasonofchangesintimeandspaceinthepastthirtyyearswithinthetencountiesandcities。Thestatisticsofmultiple-croppingindexchangescollectedbyconsultingtheprefecture’sstatisticyearbooksandothermaterialsthoughapplyingtheactualmultiple—croppingindexcalculationmethodtocalculateagriculturalacreageandsownacreagecollectedinthatveryyearandthatveryplaceratherthandirectlyfoundinthestatisticyearbooks,indicatetheincreaseofthemultiplecropindexes’benefitsinthedecreaseofcroplandpressure。Atthesametimethecroplandpressureindexformula,whichalsoillustratethosebenefits,movesforwardtoprovethesignificanceofincreasingthemultiple-croppingindexinrelievingmanyaspectscontradictionssuchasthecontradictionbetweenlandandpopulation,thecontradictionbetweenproduction&construction。Andagriculturalplanting.Keywords:ChuXiongPrefecture,croplandpressure,Multiple-croppingI

楚雄州1978-2008年耕地复种指数变化调查ﻩ1。引言1。1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目的及意义土地是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引出文献的出处。产[1]加上引文出处。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日益显著,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引出文献的出处。加上引文出处耕地是土地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承载着人类生存的基本粮食来源,其变化对粮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城市化发展的推进以及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粮食问题逐步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区域粮食安全问题同样备受瞩目。楚雄州一直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占补有余,但但在局部地区由于耕地资源与人口分布的不协调,以及由于气候、水文、土壤质量等方面原因的影响人地关系矛盾依然突出。人多地少,人地搭配不平衡,部分地区土地生产质量不高或者土地生产潜力未充分发掘等依然是楚雄州农业中的主要特征。就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而言,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是挖掘土地生产潜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到70%以上[?2]加上引文出处,通过农田水利建设、改良种籽、增加肥力、适当提高复种指数,就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复种指数的意义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加上引文出处一、是有利于增加播种面积和作物年产量,二、是有利于缓和粮、经、饲、蔬果等作物争地的矛盾,促进全面增产,促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三是三、可增强全年产量的稳定性,做到.“夏粮损失秋粮补”。就目前情况而言全州耕地保有量306094.27公顷hm2(???2006-201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64239。04hm2公顷(???2006—2010年).;2008年全州人口普查显示,楚雄州(9县1市)年末总人口为263。4万人[?3]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平均人耕地不到0。02公顷不到两亩,且多数耕地生产率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楚雄州的人口也在持续增长之中。人口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在目前耕地面积保持稳定,甚至因为工业用地和建筑用地的增加而减少的情况下,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便成为了增加作物产量,缓和人地关系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因此,本文以楚雄州复种指数变化为研究对象,分析楚雄州10县市近三十年来的复种指数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可为楚雄州农业生产决策及粮食安全研究决策提供依据.1.2国内外研究动态国内外研究动态主要陈述国内外复种指数研究的主要成果,云南省及楚雄区域的复种指数研究成果。通过上述陈述,指出对楚雄州复种指数的研究成果还较少见,因此有必要进行研究。国内外研究情况的陈述时,每一个引述的内容都要标有出处。及见解国内外研究动态主要陈述国内外复种指数研究的主要成果,云南省及楚雄区域的复种指数研究成果。通过上述陈述,指出对楚雄州复种指数的研究成果还较少见,因此有必要进行研究。国内外研究情况的陈述时,每一个引述的内容都要标有出处。复种指数是耕作制度研究中衡量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的基础性指标,也是宏观评价耕地资源利用基本状况的重要技术指标。它是指一块地1年内种植作物的次数,一般来说,在单产一定的情况下,复种指数越高,粮食产量也就越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在复种指数方面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拟对这一领域的成果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这一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1.2。1国外研究动态国外关于复种和多熟种植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中期。在此以前,虽然复种和多熟种植在世界上的分布很广泛,盛行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但发达国家认为,多熟制是一种原始的经济系统,它将逐渐被机械化单作栽培所取代,因而长期以来不被重视。关于复种指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复种措施较为普遍的亚非地区。在复种指数制图方面SteveFrolking等绘制了印度水稻种植区得复种指数区划图,并估算出了各类型区的灌溉需求量;在运用复种指数作为计算变量方面CaoZ等采用复种指数作为输入变量之一建立了生态系统中原动力与物质流的效率间关系的功能模型。在复种指数的研究方法和地域方面,主要采用AEZ模型CaldizDO等基于AEZ模型预测了阿根廷国内处于不同农业生态区的农作物生产潜力、作物潜在生长周期以及潜在的生长季。AlcamoJ等将AEZ模型和WaterGAP2模型(Water-GlobalAssessmentandPrognosis)相结合评价了极端天气事件对俄罗斯粮食产量的影响。TadesseB等在AEZ分区的基础上,研究了印度国内各个不同分区以及农场规模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4]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1.2.2国内研究动态在国内复种指数常常被作为耕地的一个重要属性在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评价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对于潜力复种指数的研究比较多,并且表现出由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的发展过程。研究初期,焦点主要集中在不同地区增加复种指数的模式上[5]加上引文出处。肥料、水利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本原因;劳动力的增加和技术条件的提高复种指数也非常重要。也有研究指出,在扩大复种面积的过程中,要注意作物的搭配和品种的选择,以及复种实施过程中的季节矛盾等技术问题.许多专家学者还就不同区域如何实现提高复种面积进行了研究[6]加上引文出处.加上引文出处加上引文出处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着重以复种指数作为输入变量来衡量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在粮食安全方面,着重以复种指数作为输入变量,计算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的变化,进行粮食安全分析。在生态影响方面,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强度对土壤、水的影响上。其中,耕地利用强度的衡量指标为复种指数。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贾宏俊采用灰色系统对芜湖市耕地复种指数发展趋势的分析[7]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封志明等用播种面积单产和复种指数来度量耕地质量方面研究[8]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在生态演技方面有黄伟生对提高复种指数是维持和提高耕作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可行措施的研究[9]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就城市化、气候变化等对复种指数的影响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10]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经过文献检索发现,专门对楚雄州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的研究结果很少,深层次的研究工作更少见。复种指数有潜力复种指数和实际复种指数之分.潜力复种指数就是最大复种指数,即在充分利用该地区光、热、水资源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复种指数。但由于受金融条件、人力、作物品种等因素的限制,一个地区复种指数的实际情况并不一定能达到其最大的水平,其实际水平这里称为实际复种指数。通过对国内外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总结,不难看出,复种指数从其提取到应用都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其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于耕地复种指数提取方法的研究,经历了由基于统计数据向基于遥感手段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克服了基于统计数据获取复种指数的实时获取性差、空间异质性差等缺点,使得对耕地复种指数进行实时、快捷而有效的监测成为可能.目前,基于遥感的复种指数提取方法仍处于发展中,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曲线进行高度拟合的方法改进;其二是对各类耕地复种模式的提取.其次,随着复种指数定量计算的发展,其在进行区域粮食安全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评价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使得这些评价向定量化迈进了一步,变得更具说服力。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解决:((1))目前,基于遥感的复种指数提取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年内的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对数据的时间分辨率要求较高,遥感数据是卫星从离地800-900KM高空获取的。难免要受到传感器本身噪声,大气活动等的影响.NDVI在构成时通过红波段与近红波段的线性组合法将日NDVI数据合成旬NDVI数据但是效果还是很不理想,因此,其数据必然在空间分辨率上大打折扣。此外,已有的方法所需处理的数据量较大,运算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结合一些作物物候信息,以缩小数据量为目标,构建更为简洁而快速的复种指数提取方法。((2))以往多注重复种指数的应用研究,即以复种指数作为中间变量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而针对耕地复种指数本身的空间差异以及时间变化的研究比较少。实际上,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变化发生在什么类型的耕地上、促使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都是有待挖掘并且具有研究价值的内容。((3))对于复种指数的潜力研究,过去主要从农作学以及自然条件等方面展开研究,如各种作物种类如何搭配可以实现更多的复种、在某一系列气候条件下能够有多大的复种潜力,即多从气候要素盈余的角度出发.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驱使下,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复种指数的提高受到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的限制。如若这些限制因素不疏通,很难在现实层面上再去提高复种指数的潜力。1。3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1.3当前本地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情况就目前所掌握资料及数据而言经过文献检索发现,专门对楚雄州内并未有人对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的研究结果很少,进行过深层次入的研究工作更少见,所以因此,本论文通过研究拟对楚雄州近三十年来的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能够为之后为楚雄州今后的农业生产安排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耕地复种指导工作提供基本资料和理论指导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如下:1。4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在楚雄州近三十年来土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资料整理的基础上,配合实地调查得到所需数据,分析楚雄州及各县市近三十年来复种指数的时间变化,并据此预测未来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运用ARrCcGIS等软件制图分析楚雄州制图并分析近三十年来耕地复种指数时的空间变化特征;分析楚雄州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的原因及原因。,并据此预测未来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其主要研究步骤如下:一(1)收集楚雄州各县近三十年来复种指数变化的相关数据,建立楚雄州及各县复种指数的时间系列;二(2)据楚雄州复种指数的时间系列数据分析复种指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三(3)分析复种指数时空变化的原因;四(4)根据得出的原因对未来的粮食生产及耕地利用提出建议。2.研究区概况这部分主要是介绍楚雄州的基本情况。在重点介绍一下楚雄州耕地复种情况。这部分主要是介绍楚雄州的基本情况。在重点介绍一下楚雄州耕地复种情况。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北部,位于100°43′~102°32′E,24°13′~26°30′N之间。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思茅地区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地区相望.东西最大横距175km,南北最大纵距247。5km,总面积29258km²全州辖1个县级市、9个县,即楚雄市和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禄丰9县.共有53个镇、46个乡、4个民族乡,45个居委会、1048个行政村。州政府驻楚雄市鹿城,海拔1773m,距昆明市160km州境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大多数地区海拔在1000—1900m之间,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其间山峦叠嶂,诸峰环拱,谷地错落,溪河纵横,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乌蒙山虎踞东部,哀牢山盘亘西南,百草岭雄峙西北,构成三山鼎立之势。高原上散布着楚雄、元谋、姚安、牟定、龙川、罗次、禄丰等较大的坝子。境内无天然湖泊,也无入境暗河,水资源多由大气降水形成.州内的地面河流分属金沙江和元江两大水系,以州境中部为分水岭各奔南北,形成二水分流之态.金沙江在州境北隅从西向东流过,主要支流有泡江、万马河、龙川江、勐果河、绿汁江。红河上游礼社江从西南境斜贯,主要支流有马龙河、绿汁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年均气温14。8℃-16.2℃,年均降水量800—1000mm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显示,对于楚雄州整体而言,从建国以来其耕地复种指数总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复种指数的变化不仅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上升的速度较之以前明显加快,其中2005年至2006年一年之间全州复种指数更是从2005年的192.4%上升至了2006年的203。0%。而对于楚雄州所辖九县一市而言总体上都是呈现上升趋势只有个别县市出现了略微的波动,就举2005-2006年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为例双柏县从2005年的190.7%下降至2006年的190.2%下降了0.5个百分点,南华县从2005年的195。5%下降至2006年的195.4%下降了0。1个百分点,元谋县从2005年的181。5%下降至2006年的180.5%下降了0。7个百分点,这三个县份的复种指数虽然有所下降但其下降的幅度都不足1个百分点相比于其之前各年的增长是相对微小的,同时其他县市都处于稳步上升中以禄丰县为例其2005年至2006年间的耕地复种指数更是惊人的从199.7%上升为253.3%上升了52。6个百分点。所以双柏,南华,元谋三县的复种指数的降低对于全州复种指数的提高的总体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换而言之,楚雄州近三十年来的耕地复种指数总体上市稳步提升的。3研究方法与数据3。1研究方法3.1研究方法3.1.1复种指数概念楚雄州耕地复种指数的计算复种指数有潜力复种指数和实际复种指数之分,潜力复种指数是指最大复种指数,即在充分利用该地区光,热,水资源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复种指数。但由于受金融条件,人力,物力,作物品种等因素的限制,一个地区复种指数实际情况并不一定能达到其最大水平,其实际水平即称为实际复种指数。32。1。2实际复种指数计算方法传统的复种指数计算方法是基于统计数据的作物播种面积和耕地面积,采用如下公式对行政区划单元上的复种指数进行估计[??11]如如标引用参考文献:如如标引用参考文献K=A/B•100%要用“插入/对象/公式编辑器录入公式(3—1)要用“插入/对象/公式编辑器录入公式其中,K为区域耕地复种指数;A为区域全年作物总播种面积,B为区域总耕地面积。32。1.32潜力复种指数的提取方法3.1.43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的分析方法对于楚雄州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分析主要是从楚雄州各地以及各年的复种指数的不同入手的,其步骤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对耕地复种指数的时间变化而言,主要是选取一个实际地点计算出其各年的复种指数的具体数值,再联系该地点在其复种指数变化较大的两年或者两个以上年份之中人口、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其复种指数变化的原因。(2)对耕地复种指数的空间变化而言,其选取观察点的方式有别于耕地复种指数的时间变化研究,在研究时需要选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研究地点在同一年内耕地复种指数的差距数据,再根据这些地点各自不同的资源、人口、经济发展程度等情况来分析其耕地复种指数不同的原因。同时,在选取研究地点时最好选取耕地复种指数差距较大的研究地点。3.1。54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原因分析的方法耕地压力指数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如下:K=(3-2)K=Smin/Sa式中:K为耕地压力指数:Sa为实际人均耕地面积(hm2/人),是区域耕地总面积与人口数量的函数[7]如如标引用参考文献。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保障粮食需求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当耕地压力指数k<1时,人均耕地实际值大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值,耕地无明显压力;k=1时,两者相同,需要加紧保护耕地,以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k>1时,耕地压力明显,粮食的生产不能保证正常需求。如如标引用参考文献耕地压力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地区耕地资源的紧张程度,给出了耕地保护的阈值,可作为耕地保护的调控基准。由于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在不断变化,耕地总面积也会因被占用或毁损而减少,因开发后备资源而增加,耕地压力指数也是一个随时空而异的变量。“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一定食物自给水平和耕地生产力条件下,为了满足每个人正常生活的食物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是食物自给率、食物消费水平、耕地生产力等因子的函数,可用如下公式计算[12]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Smin=(3-3)Smin=β•G/(P•Q•K)式中:Smin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hm2/人),β为食物自给率(%),Gr为人均食物需求量(kg/人),P为粮食单位播种面积产量(kg/hm2),Q为食物播耕地指数即食物播种面积与总播种面积之比(%),K为复种指数。由公式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与复种指数呈反比。也就是说提高复种指数可以使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量减小,进而就能够减缓耕地压力。3.2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本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自1991年至2007年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翻阅了《楚雄州统计年鉴》、及各县市的统计年鉴和楚雄州统计局编的内部统计手册《楚雄州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对所需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同时查阅了楚雄州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进行补充.根据现有资料整理能直接得出楚雄州1978年、1988年、1997年、2001年、2007年地区的年份的复种指数数据可从上述文件中直接查到,之外其他地区的部分2000年、2005年、2006年、2008年年份的复种指数则也可是根据所查出的年末耕地面积与当年种植面积,用公式3-1通过前文所提的实际复种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得到出。2006年全州年末耕地总面积为230。56万亩,当年播种面积为468。12万亩代入公式计算如下:K=468.12/230.56*100%=203.3%3。3楚雄州及各县历年耕地复种指数计算结果表:4楚雄州3.耕地复种指数时空提取结果及变化分析43.1复种指数时间变化利用公式3-1对其他县市各年份不能直接查阅的复种指数进行计算可得出:表3-11978-2008年楚雄州十县市复种指数(%)复种指数(%)197819881997200020012005200620072008全州175.70174.20191。00186.10187。10192。40203.00202。60204。30楚雄181。10183.90196.50192.50187.30199。80212.00212.40212。60双柏175。50165。80195。00190.60194.30190.70190.20192.10192.60牟定177。30175.50194。50193。40194。50203。60207.40208.20208.60南华179。30186.60216。10191。90194。00195。50195.40197。60200.50姚安182.20185。50183.80187。40185。40195.60197.90198.90199。60大姚175.30175.80182.80181.90179.80185.30186.20187.70186。50永仁172。80160.70174。70178.40181.30181。60183。70184.20188.80元谋165.40155.60169.00163。30170。10181.50180.80181.80189.60武定165。50168.10185.90177.80182。40181。90185.80185.10186.60禄丰177.00174。70198.20194.50196。00199.70253.3237.50242.00分析方法4楚雄州耕地复种指数时空变化分析4。1复种指数的时间变化表1显示,对于楚雄州整体而言,近三十年来复种指数的变化不仅呈现上升的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显示,对于楚雄州整体而言,从建国以来其耕地复种指数总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复种指数的变化不仅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上升的速度较之以前明显加快较快,平均每年增加1。86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至2006年一年之间全州复种指数更是从2005年的192。4%上升至了2006年的203.0%。而对于楚雄州所辖九县一市而言总体上的复种指数也都是呈现上升趋势只有个别县市出现了略微的波动,就举2005—2006年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为例双柏县从2005年的190。7%下降至2006年的190.2%下降了0。5个百分点,南华县从2005年的195.5%下降至2006年的195。4%下降了0.1个百分点,元谋县从2005年的181.5%下降至2006年的180。5%下降了0.7个百分点,这三个县份的复种指数虽然有所下降但其下降的幅度都不足1个百分点相比于其之前各年的增长是相对微小的,同时其他县市都处于稳步上升中以禄丰县为例其2005年至2006年间的耕地复种指数更是惊人的从199。7%上升为253.3%上升了52。6个百分点。所以双柏,南华,元谋三县的复种指数的降低对于全州复种指数的提高的总体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换而言之,楚雄州近三十年来的耕地复种指数总体上市稳步提升的。收集某一地方近三十年来复种指数的变化数据,对比该地的复种指数在时间上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得出该地耕地的复种指数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43.2复种指数空间变化分析方法楚雄州内各个县市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各地区的自然等方面的影响,耕地复种指数也呈现着参差不齐的状况。例如2008年在楚雄州内耕地复种指数最高的县禄丰县耕地复种指数达到了历史新高位241。96%而同期武定县只有186.55%,永仁县也只有187.97%。表3—24-12008年楚雄州十县市复种指数(%)2008年楚雄州十县市复种指数(%)全州204楚雄212双柏192牟定208.6南华200.5姚安199。6大姚186.5永仁188.8元谋189.6武定186。6禄丰241.9图4—1楚雄州耕地复种指数分级图4就三地各种不同状况而言,禄丰县相对武定、永仁两县地势更为平坦更适合农业的生产和发展这是禄丰县相对于其他两县而言提高复种指数的优势之一。可见地势对于一地复种指数的高低是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收集同一时间内各个不同地区的复种指数的变化数据,对比各地复种指数据间的差异,分析总结各地之间复种指数不同的原因。34。3楚雄州复种指数变化的原因的分析方法:影响楚雄州复种指数的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对于各个不同的县份其影响复种指数变化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依据之前朱红波等在中国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中资料,将1978年、1988年、1997年、2006年的人均食物需求量G分别定为350kg、380kg、390kg、450kg/人,我国食物自给率很高此处食物自给率统一使用100%;食物单产、食物播种比重、复种指数数据来源于楚雄州各年统计年鉴。运用公式3—2、3—3对所整理的数据进行耕地压力指数计算结果如下:表4-21978年—2006年楚雄州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年份耕地面积(×1044hm22)人口数(×1044人)人均耕地面积(hm22)197827.3494208.60.1311198827。5303211.130。1304199731。0001245。660。1262200631.3640258.480.1213表4—31978年-2006年楚雄州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人均食物需求量(kg)食物单产(kg/hm2)播种面积占总面积比(%)粮食自给率复种指数最小人均耕地面积(hm2)197835028270。871411.7570.0807198838039330.811311。7420。0684199739044830.744811.9100。0612200842046210.666312.3000.0593表4—41978年-2006年楚雄州耕地压力指数变化年份最小人均耕地面积(hm2)实际人均耕地面积(hm2)耕地压力指数197819880。08070.06840。13110。13040。61560。524519970.06120.12620。484920060.05930.12130.4889图4-21978年-2006年楚雄州耕地压力指数变化就楚雄州整体而言,从1978年至今楚雄州的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这也正是楚雄州减缓耕地压力而采取的有效措施.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以下几点因素的影响:(1)从人口方面来说,楚雄州从1978年开始人口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而且增长较快例如1978年为208.6万,1997年为245。66万,2006年更是增长至267。2万人。人口的增长势必导致粮食、经济作物等各方面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和建筑生活用地的增加。这也就在一方面促使了耕地复种指数的相应提高.(2)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从改革开放至今楚雄州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地方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4668万元人民币提升至2006年的148772万元人民币,这也就无形中增加了政府可利用与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投入,加快了复种指数提升的速度。(3)从科学研究及技术方面,随着时代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对于农业生产及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更新进的工具、更优秀的种子、更合理的规划、更完善的设施及各方面因素无疑都在为复种指数的提高做着贡献。5对楚雄州提高复种指数的相关建议面对当前人口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对于物质、精神等各方面需求不断提升的情况。我州不仅要将州内复种指数较低的地区的复种指数进行提升使其能够满足人口增加等带来的压力,对于原来复种指数能够满足要求的地区也应该同时对其复种指数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以便充分发掘土地的生产能力加快社会财富的积累,提升人民生活及社会发展水平,在平常年份加大积累力度以提高在灾年对各种灾害的抵抗能力。对于提高复种指数有以下几点建议:(1)从政府即管理者方面而言,应该加大对农民生产积极性鼓励的投入,鼓励农民进行生产耕作。同时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协调各种产品的生产全面发展,协调好生产用地与基建,建设等方面用地的关系。加大科研投资力度,利用科学来对规划,对生产提供建议和指导。(2)从农民即生产者方面而言,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加大生产力度,充分利用手中现有土地提高复种以获得更大利益,无论是对于国家、社会、还是生产者本身都是大有利益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种地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3)就科研工作者而言,应不断提高自身研究水平和觉悟,努力开发新产品,新模式以达到复种指数的提高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作用。复种是一种集约化程度高的种植方式。复种的发展受各地区不同的水利、热量、土壤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对于楚雄州而言,大多数地区机械化程度不高,过高的复种指数常会导致过高的劳动强度和影响作业进度。由于复种增大了作物对水肥的需求,需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增施肥料,才能满足多熟生产的需要.因此楚雄好走在提高复种指数操作时,应根据我州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确定可能的复种程度,选择适宜的复种方式,有主有次合理搭配,才能发挥资源优势,获得应有的效果。同时,在选种之时还应该培育选用早熟、抗逆、优质的品种,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如套作、育苗移栽等,以克服复种种的季节矛盾,增加效益.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出或者提出修改意见.耕地压力指数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如下:K=Smin/Sa式中:K为耕地压力指数:Sa为实际人均耕地面积(hm2/人),是区域耕地总面积与人口数量的函数。耕地压力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地区耕地资源的紧张程度,给出了耕地保护的阈值,可作为耕地保护的调控基准.由于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在不断变化,耕地总面积也会因被占用或毁损而减少,因开发后备资源而增加,耕地压力指数也是一个随时空而异的变量.“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一定食物自给水平和耕地生产力条件下,为了满足每个人正常生活的食物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是食物自给率、食物消费水平、耕地生产力等因子的函数,可用如下公式计算:Smin=β•G/(P•Q•K)式中:Smin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hm2/人),β为食物自给率(%),Gr为人均食物需求量(kg/人),P为粮食单位播种面积产量(kg/hm2),Q为食物播耕地指数即食物播种面积与总播种面积之比(%),K为复种指数。由公式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与复种指数呈反比。也就是说提高复种指数可以使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量减小,进而就能够减缓耕地压力。46.结论与讨论6.1结论4.1主要结论就楚雄州整体而言,从1978年至今楚雄州的耕地复种工作是成效显著的,其耕地复种指数呈现出一种稳步递增的趋势,全州耕地复种指数由1978年的175.7%提升至2008年的204.3%如下表:表6—1楚雄州1978年-2008年耕地复种指数耕地复种指数(%)年份197819881997200020012005200620072008楚雄州175.7174。2191。0186.1187。1192。4203。0202.6204。3图6-1楚雄州1978年-2006年耕地压力指数变化示意图。图6—1楚雄州1978年-2008年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示意图耕地复种水平也达到或者超出了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部分地区在部分年份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图6-2楚雄州1978年—2006年耕地压力指数变化示意图在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原因的影响,当地的耕地复种指数仍然偏低,双柏县在从1978年至今的三十多年之中,其耕地复种指数虽然总体上是出于提升之中但中间还经历了许多大幅度的回落现象,如1988年时只有165。8%相比于1978年的175.8%下降了1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都能达到降幅为1个百分点,这对于当地的复种指数的提高是相当不利的。但就全州而言,某一地的复种指数在部分年份的降价对整各州的复种指数的提高并不能产生影响全局的阻碍。楚雄州从1978年至今总体上复种指数的提高幅度还是较大的平均每年能达到1.86个百分点,这对于耕地压力缓解,社会的生产生活建设都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在对影响复种指数的原因进行分析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粮食需求总量将大幅度增长,而维系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在原本已趋于紧张的情况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正在承载着更大的粮食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人口过多,耕地、粮食不足,环境脆弱使得在理论上耕地压力指数的不断增加这也就成为促使楚雄州不断提高州内耕地复种指数的主要原因.6.2讨论在研究中由于技术能力的限制以及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对于个人的研究来说难度较大.所以对于面积较大的研究区并没有做到全面深入的研究,部分研究工作没有做到细致全面。,从而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不完整性和不够有针对性。这对于调查和论文的写作质量的提升二者都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在今后此项调查的研究中不妨可以利用时相性和覆盖面较高的3S技术来加以研究,主要是利用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配合GIS等软件精确制图,多时段系统全面的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得出更精确更全面的调查数据进而更好的为耕地复种指数的提高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为农业决策的提出提供更完善的依据。4.2讨论参考文献[1]王启顺.铁矿开采与农田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J].价值工程,2010,(29)::1—2。[2]李瑞环.务实求理[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楚雄州统计局.楚雄州统计年鉴[Z]楚雄:2006:4—5.[4]左丽娟.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国内外进展[N].自然资源学报.2009,(3):553-557.[5]辜智慧.中国农作物复种指数的遥感估算方法研究——基于SPOT/VGT多时相NDVI遥感数据[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6]辛良杰.李秀彬。近年来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复种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N]。自然资源报.2009,(1):59-62.[57]唐鹏钦.姚艳敏.吴文斌.等.基于遥感技术的耕地复种指数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02):02-03.[68]封志明。刘宝勤。杨艳昭.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35-43。[79]左丽君.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国内外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9(3):553-557.[810]吴岩.中国东部季风区耕地复种指数遥感监测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9]行政区划网[OL]行政区划网[OB/OL].contentid=18894[101]卞新民。冯金侠.多元多熟种植制度复种指数计算方法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22):14-15。[112]蔡运龙关于建立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动态指标与耕地压力指数的建议[R],北京:北京大学资源与环境地理系,2002。[12]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R]楚雄州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楚雄:楚雄州统计局,2007致谢本文在指导教师童绍玉老师的多次指导下终于完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教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童绍玉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崇高的职业品德、无私的奉献精神令我很感动,我从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谢谢你们!:;;;;;AStudyOnﻩ1。引言1。1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土地是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引出文献的出处。。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日益显著,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引出文献的出处。耕地是土地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承载着人类生存的基本粮食来源,其变化对粮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城市化发展的推进以及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粮食问题逐步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区域粮食安全问题同样备受瞩目。楚雄州一直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占补有余,但在局部地区由于耕地资源与人口分布的不协调,以及由于气候、水文、土壤质量等方面原因的影响人地关系矛盾依然突出。人多地少,人地搭配不平衡,部分地区土地生产质量不高或者土地生产潜力未充分发掘等依然是楚雄州农业中的主要特征.就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而言,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是挖掘土地生产潜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到70%以上[?]加上引文出处,通过农田水利建设、改良种籽、增加肥力、适当提高复种指数,就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复种指数的意义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加上引文出处一、是有利于增加播种面积和作物年产量,二、是有利于缓和粮、经、饲、蔬果等作物争地的矛盾,促进全面增产,促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三是三、可增强全年产量的稳定性,做到。“夏粮损失秋粮补”。就目前情况而言全州耕地保有量306094.27公顷hm2(???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64239。04hm2公顷(???年)。;2008年全州人口普查显示,楚雄州(9县1市)年末总人口为263。4万人[?]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平均人耕地不到两亩,且多数耕地生产率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楚雄州的人口也在持续增长之中。人口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在目前耕地面积保持稳定,甚至因为工业用地和建筑用地的增加而减少的情况下,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便成为了增加作物产量,缓和人地关系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上引用文献的出处。因此,本文以楚雄州复种指数变化为研究对象,分析楚雄州10县市近三十年来的复种指数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为楚雄州农业生产决策及粮食安全研究提供依据。1。2国内外研究动态国内外研究动态主要陈述国内外复种指数研究的主要成果,云南省及楚雄区域的复种指数研究成果。通过上述陈述,指出对楚雄州复种指数的研究成果还较少见,因此有必要进行研究。国内外研究情况的陈述时,每一个引述的内容都要标有出处。及见解国内外研究动态主要陈述国内外复种指数研究的主要成果,云南省及楚雄区域的复种指数研究成果。通过上述陈述,指出对楚雄州复种指数的研究成果还较少见,因此有必要进行研究。国内外研究情况的陈述时,每一个引述的内容都要标有出处。复种指数是耕作制度研究中衡量耕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的基础性指标,也是宏观评价耕地资源利用基本状况的重要技术指标。它是指一块地1年内种植作物的次数,一般来说,在单产一定的情况下,复种指数越高,粮食产量也就越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在复种指数方面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拟对这一领域的成果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这一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复种指数有潜力复种指数和实际复种指数之分.潜力复种指数就是最大复种指数,即在充分利用该地区光、热、水资源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复种指数。但由于受金融条件、人力、作物品种等因素的限制,一个地区复种指数的实际情况并不一定能达到其最大的水平,其实际水平这里称为实际复种指数。通过对国内外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总结,不难看出,复种指数从其提取到应用都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其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于耕地复种指数提取方法的研究,经历了由基于统计数据向基于遥感手段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克服了基于统计数据获取复种指数的实时获取性差、空间异质性差等缺点,使得对耕地复种指数进行实时、快捷而有效的监测成为可能。目前,基于遥感的复种指数提取方法仍处于发展中,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曲线进行高度拟合的方法改进;其二是对各类耕地复种模式的提取。其次,随着复种指数定量计算的发展,其在进行区域粮食安全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评价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使得这些评价向定量化迈进了一步,变得更具说服力。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解决:((1))目前,基于遥感的复种指数提取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年内的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对数据的时间分辨率要求较高,遥感数据是卫星从离地800—900KM高空获取的。难免要受到传感器本身噪声,大气活动等的影响。NDVI在构成时通过红波段与近红波段的线性组合法将日NDVI数据合成旬NDVI数据但是效果还是很不理想,因此,其数据必然在空间分辨率上大打折扣。此外,已有的方法所需处理的数据量较大,运算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结合一些作物物候信息,以缩小数据量为目标,构建更为简洁而快速的复种指数提取方法.((2))以往多注重复种指数的应用研究,即以复种指数作为中间变量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而针对耕地复种指数本身的空间差异以及时间变化的研究比较少。实际上,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变化发生在什么类型的耕地上、促使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都是有待挖掘并且具有研究价值的内容。((3))对于复种指数的潜力研究,过去主要从农作学以及自然条件等方面展开研究,如各种作物种类如何搭配可以实现更多的复种、在某一系列气候条件下能够有多大的复种潜力,即多从气候要素盈余的角度出发.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驱使下,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复种指数的提高受到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的限制。如若这些限制因素不疏通,很难在现实层面上再去提高复种指数的潜力。1.3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1.3当前本地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情况就目前所掌握资料及数据而言经过文献检索发现,专门对楚雄州内并未有人对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的研究结果很少,进行过深层次入的研究工作更少见,所以因此,本论文通过研究拟对楚雄州近三十年来的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能够为之后为楚雄州今后的农业生产安排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耕地复种指导工作提供基本资料和理论指导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如下:1。4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在楚雄州近三十年来土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资料整理的基础上,配合实地调查得到所需数据,分析楚雄州及各县市近三十年来复种指数的时间变化,并据此预测未来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运用ARrCcGIS等软件分析楚雄州制图并分析近三十年来耕地复种指数时的空间变化特征;分析楚雄州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的原因及原因。,并据此预测未来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其主要研究步骤如下:一(1)收集楚雄州各县近三十年来复种指数变化的相关数据,建立楚雄州及各县复种指数的时间系列;二(2)据楚雄州复种指数的时间系列数据分析复种指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三(3)分析复种指数时空变化的原因四(4)根据得出的原因对未来的粮食生产及耕地利用提出建议2.研究区概况这部分主要是介绍楚雄州的基本情况。在重点介绍一下楚雄州耕地复种情况。这部分主要是介绍楚雄州的基本情况。在重点介绍一下楚雄州耕地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