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烧结过程物理化学反应_第1页
第五章烧结过程物理化学反应_第2页
第五章烧结过程物理化学反应_第3页
第五章烧结过程物理化学反应_第4页
第五章烧结过程物理化学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五章烧结过程物理化学反应第五章烧结过程物理化学原理5.1水分在烧结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5.2烧结过程中固体物料的分解5.3烧结过程中氧化物的恢复及氧化5.4烧结过程中杂质元素的脱除5.1水分在烧结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主要是矿石、熔剂、燃料在转运和处理过程中渗入的吸湿水;混合料混匀制粒时参与的水;燃料中炭氢化合物燃烧产物中的水汽;以及空气中带入的水蒸气;此外还有混合料矿物中分解的化合水(一)烧结料层中水分的来源5.1水分在烧结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制粒作用以改善料层的透气性。

导热作用改善了烧结料的导热性水的导热系数为130400KJ/m2.h.℃,而矿石的导热系数为0.60kJ/m2.h.℃。

润滑作用降低说明粗糙度,裁减气流阻力。

助燃作用C和CO的链式燃烧要求火焰中有一定含量的H和OH根(二)烧结料层中水分的作用5.1水分在烧结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磁铁矿为主69。

富矿粉(赤铁矿)为主910褐铁矿为主1214,有的高达20左右。

(三)烧结料层中适合的水分用量适合水分用量混合料成球率最高透气性最好由测验或阅历来确定一般大片面在69.5之间化学结合水化学结合水水分与物料的离子型结合和结晶型分子结合(结水分与物料的离子型结合和结晶型分子结合(结晶水),结晶水的脱除必将引起晶体的崩溃;

晶水),结晶水的脱除必将引起晶体的崩溃;

物理结合水物理结合水包括吸附、渗透和布局水分,包括吸附、渗透和布局水分,机械结合水机械结合水毛细管水、润湿水分、孔隙水份毛细管水、润湿水分、孔隙水份5.1水分在烧结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结合水(包括化学水以及毛细管水)较难以除去;

结合水(包括化学水以及毛细管水)较难以除去;

而非结合水(物料外观的润湿水分和孔隙水份)较而非结合水(物料外观的润湿水分和孔隙水份)较轻易除去轻易除去5.1水分在烧结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平衡水分平衡水分当一种物料与确定温度及湿度的空气接触时,物料势必会放当一种物料与确定温度及湿度的空气接触时,物料势必会放出或吸收确定量的水分,物料的含水量会趋于确定值。此时出或吸收确定量的水分,物料的含水量会趋于确定值。此时,物料的含水量称为该空气状态下的平衡水分。,物料的含水量称为该空气状态下的平衡水分。

平衡水分代表物料在确定空气状态下的枯燥极限,即用热空平衡水分代表物料在确定空气状态下的枯燥极限,即用热空气枯燥法,平衡水分是不能去除的气枯燥法,平衡水分是不能去除的5.1水分在烧结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四)烧结料层中水分的蒸发枯燥介质具有恒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时,物料枯燥速度、蒸发水分量、及外观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加热阶段等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平衡阶段5.1水分在烧结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四)烧结料层中水分的蒸发在曲线左边不能举行枯燥反而吸湿。

(五)水分的冷凝烧结过程水汽的冷凝现象5.1水分在烧结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由于废气一步降低,致使其水蒸气分压Pg大于物料外观上的饱和蒸汽压(Ps)废气中的水汽再次返回到物料中,即在物料外观冷凝下来,导致烧结料层中片面物料超过原始水分,而形成所谓“过湿带”。

烧结废气的露点约60℃左右。

废气冷凝放热(六)消释烧结料过湿带的主要措施(1)提高烧结混合料的原始温度(2)提高烧结混合料的湿容量,即裁减过湿带的有害影响(3)降低废气中的含水量5.1水分在烧结过程中的行为与作用(1)返矿预热混合料(2)蒸汽预热混合料(3)生石灰预热混合料大于露点温度5.2烧结过程中固体物料的分解(一)化合水的分解化合水的存在形态(1)以结晶水形式存在,水分的布局以OH-形式存在,与矿物形成氢键,脱除温度较高,如针铁矿(Fe2O3.H2O)。

(2)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以中性分子存在,在100200℃可以脱除(如褐铁矿)。

分解温度见表5-15.2烧结过程中固体物料的分解(二)碳酸盐的分解CaCO3MgCO3FeCO3MnCO3化学沸腾分解温度生成区分解区平衡线分解热力学5.2烧结过程中固体物料的分解(二)碳酸盐的分解分解动力学界面结晶化学回响操纵分散回响操纵碳酸盐分解的限制环节是和其所在的条件(温度、气流速度、孔隙度和粒度)有关5.2烧结过程中固体物料的分解(二)碳酸盐的分解分解产物的矿化与烧结温度,石灰石和矿石粒度,碱度或矿石与熔剂的比例等有关5.2烧结过程中固体物料的分解(三)氧化物的分解当Po2>Po2ΔG<0,氧化物分解;

当Po2<Po2ΔG>0,氧化物生成;

当Po2Po2ΔG0,体系趋于平衡;

5.2烧结过程中固体物料的分解(三)氧化物的分解(1)铁氧化物(2)锰氧化物570℃以下时,Fe-O体系的转变为Fe↔Fe3O4↔Fe2O3;

570℃以上时,Fe-O体系的转变为Fe↔FeO↔Fe3O4↔Fe2O3MnO2→Mn2O3→Mn3O4→MnO→Mn5.3烧结过程中氧化物的恢复及氧化(一)铁氧化物的恢复(1)标准状态下恢复回响的热力学条件MONMNO利用氧势图举行分析,凡位于下图下面的元素,都能够恢复在它上面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

在氧势图上CO的生成自由能曲线与众不同的走向,使C成为“可能”的恢复剂。即只要有足够高的温度,任何氧化物都可被C恢复。

5.3烧结过程中氧化物的恢复及氧化(一)铁氧化物的恢复(2)CO对铁氧化物的恢复-间接恢复CO恢复氧化铁的平衡图Fe2O3恢复回响(1)的平衡成分CO值很低,并随温度升高略有升高,为放热回响;

Fe3O4恢复回响(2)在570℃以上曲线向下走,为吸热回响;

Fe3O4在570℃以下恢复回响(4)和FeO恢复为Fe3皆为放热回响,温度升高、平衡CO加大。

3Fe2O3CO2Fe3O4CO21Fe3O4CO3FeOCO22FeOCOFeCO231/4Fe3O4CO3/4FeCO245.3烧结过程中氧化物的恢复及氧化(一)铁氧化物的恢复(2)C对铁氧化物的恢复-直接恢复FeOCOFeCO2ΔH0-13183JCO2C2COΔH0169691JFeOCFeCOΔH0156502J氧化铁直接恢复的平衡图在烧结过程中,极微量的CO就足以使Fe2O3完全被恢复成为Fe3O4。恢复回响可以在预热带举行,更加是在燃料燃烧带举行。

在900℃以上的高温下,Fe3O4被恢复是可能的。

在一般烧结条件下,FeO被恢复成Fe是困难的。

5.3烧结过程中氧化物的恢复及氧化(二)烧结过程中低价铁氧化物的再氧化氧化度气相与凝结相中有氧元素加入的化学回响,其氧的化学位即为氧位氧位气相氧分压或气相成分比值CO2/CO5.3烧结过程中氧化物的恢复及氧化(三)氧化-恢复规律在烧结生产中的应用(1)生产高氧化度烧结矿适当降低燃料用量;

强化外部供热;

厚料层烧结采用低温烧结;

生产高碱度烧结矿(2)生产金属化烧结矿5.4烧结过程中杂质元素的脱除含硫熔体在凝固过程中,逐步浓聚,结果以Fe-FeS共晶形式凝固在先结晶边界上,这样就破坏了金属布局的完整性,大大降低了钢的塑性。在热加工过程中晶粒边界先熔化,展现金属热脆现象。此外,硫对铸造生铁同样有害,它降低生铁的滚动性及阻拦炭化铁的分解,使铸件轻易产生气孔和难于切削。

(1)硫对钢质量的危害要求铁矿石或人造富矿中的含硫量不超过0.070.08%,有的甚至要求不超过0.040.06%。

在烧结过程中脱除矿石中极大片面的硫是对比经济的,而且也是可能的,这就为以后的冶炼过程的高主、优质、低耗创造有利条件。

(2)硫存在形式5.4烧结过程中杂质元素的脱除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的矿物有FeS2、CuFeS2、CuS、Zn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